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849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docx

结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

 

施工进度、质量目标计划

 

及质量保证预控措施

 

一、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为540天,根据工程特点的分析,施工进度确定了以立体交叉、分段流水施工作业、突出重点为原则的计划安排,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工作量大小和对施工施工进度计划的影响,确定了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控制时间,并根据我公司人员配备、施工技术、设备装备能力,最终确定了我公司施工标段实际施工进度计划,拟在2016年3月全面完工。

结合本工程设计和施工特点,为配合建设单位的统筹安排,从保证施工进度、均衡人员安排、提高机械使用效率的角度考虑,计划将施工管理区域划分安排为三个施工段,各段内进行流水施工,各段开工间隔初定为10天

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安排以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为主线路。

其中:

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时间为120天;主体框架工程施工控制时间为工180天;砌体工程施工控制时间为80天;外墙装饰工程施工控制时间为100天;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延续时间为(包括室内抹灰、地面工程、室内装饰基层及二装施工)180天。

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时间:

1、地下室施工控制时间

1.2机械开挖及护壁支护:

35天;

1.3人工修边捡底、验槽:

10天;

1.4垫层、砖胎膜、找平层、防水及保护层:

20天;

1.5裙楼抗浮锚杆含检测35天;

1.6裙楼抗水板钢筋、砼:

15天;

1.7主楼筏板钢筋、模板、砼:

15天;

1.8负一层墙、柱钢筋、模板、砼:

20天;

1.9负一层顶板、梁钢筋、模板、砼:

20天;

1.10外墙外防水及保护层:

15天;

1.11土方回填、夯实:

15天。

2、主体工程施工控制时间

2.11~24层主体结构:

140天;

2.2屋面结构:

15天;

2.3填充墙砌筑:

80天。

3、装饰工程施工控制时间

3.1室内抹灰:

100天;

3.2外墙装饰:

100天;

3.3地面工程:

90天;

3.4室内装饰基层:

90天;

3.5室内装饰:

90天;

3.6楼、电梯间装饰:

90天。

4、其它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控制时间

4.1屋面防水:

30天;

4.2外墙保温:

100天;

4.3厨卫间防水:

60天;

4.4门窗安装:

60天;

4.5室外附属:

60天。

二、质量目标计划

保正本工程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安全,内坚外美,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施工质量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一次性合格标准,争创雅安市优质结构工程。

为顺利地实现本质量目标,特制定人、机、料、法、环质量预控措施。

三、质量预控措施

本工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总建筑面积55289平方米。

施工工期短、质量标准高,因此特别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与控制。

四、工序管理点的控制

工程施工各分项工程要力争一次成优。

必须以预控为主,加强诸因素的控制,确保特殊工序、关键环节的管理点,实施工程施工的动态管理。

1、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控制

1.1对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控制。

1.1.1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安全劳动纪律教育,对主要专业骨干(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架工等)进行技术培训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合理地调动和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

1.1.2在人员配备上,主要人员由有多年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具有年富力强、勇于开拓、管理能力和质量意识强的特点,持证上岗、专岗专职。

在分包队伍的评选时,为确保能选定综合实力强的队伍,由参与建设过优质工程的队伍进行承包,并签定创优责任书。

1.1.3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按生产管理、质量检查、材料供应三条线铺开的施工质量管理网络。

1.2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

1.2.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确保材料优良,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1.2.2由各专业工长按图纸和施工定额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材料计划,提供订货内容、数量、到货日期;并由有关领导审批,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按期的满足施工需要。

1.2.3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浪费,按领料单限额领料。

1.2.4加强对进场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和复试。

工程的主要材料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并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验,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应进行一定比例的试验,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用于工程中,进场材料必须做好标识。

1.2.5现场配料的材料,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6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1)对主要材料及建筑配件,应在订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或看样订货。

2)对材料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必须充分了解,以便慎重选择和使用材料。

3)新型材料的应用,必须通过试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和充分论证,并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4)对进场材料分类放置,并做好标识。

1.3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

1.3.1机械设备的选型,应本着因工程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的原则。

1.3.2机械设备使用操作要求。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

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制度,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有运行交接维修记录,对易出现事故的关键点,制定相应措施,加强防范,随时由专业工长以“五好”标准予以检查控制,即:

完成任务好、技术状况好、使用好、保养好、安全好,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

1.4为确保工程能够科学管理、提高工效,开展QC小组活动。

组长:

李永亮

副组长:

胡辉云、贾天宇

组员:

刘兴勇、艾思乐、曾向兆、李明、徐雁、陈英强、邱云、温静、李亚萍、钟静、龙小芳

按工程特点随施工进度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设置管理点,制定质量控制措施,落实质量责任,开展抽检一次合格、一次成优管理;开展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活动;进行管理点的质量记录,对工序中质量存在的问题由技术负责人分析产生原因,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定期、不定期开展QC小组活动,制定攻关项目。

1.5对计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5.1对计量器具、仪器和专门的试验设备制定管理规定和检测计划,使它们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5.2对施工方案与交底的要求:

1)方案应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工艺要求标准明确、要点清楚、符合规范。

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主管专业工长均应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和口头交底;交底范围包括:

施工项目内容、工程量、工期要求、图纸规定、施工技术措施、质量标准、施工样板有关要求、安全要求、节约材料等要求。

交底材料必须有交底人签字,并注明日期。

2)主要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均应由施工工长进行样板交底,明确施工工艺验收标准、样板完成日期。

样板完成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工长、质检员、班组长进行样板鉴定,对鉴定中提出的问题请班组长限期改正。

所有分项施工项目均应按鉴定通过的样板标准验收,未经质量验收签字的施工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重点施工项目要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公司质量控制科参加评定。

2、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2.1由专业工长在分项工程施工前,提出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项目,同QC小组人员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出预防和处理措施,加强过程控制、跟踪检查控制,并记录、总结措施效果,进行推广。

2.2对特殊工序(混凝土、钢筋焊接、防水等)制定出“四把关”措施(即:

人员把关、材料把关、工艺把关、检查把关),并检查措施的落实到位情况,以确保特殊工序的质量。

3、对“三新”技术的应用控制

本工程应尽量采用“三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技术的应用,为确保其质量一次合格、一次成优,避免出现试验品。

4、对技术资料的要求

施工技术资料要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4.1材料:

标准、规格正确、出厂合格证、进场复试单齐全真实、手续合法、批量正确,不合格处理正确。

4.2试配及时、齐全,材料、试配、试块三交圈。

4.3钢筋焊接试验齐全、正确,焊工持证上岗。

4.4强度评定齐全、正确。

4.5预检记录:

模板、预制构件吊装、施工缝留置位置。

4.6隐蔽验收:

地基验槽、基础和主体结构钢筋工程、钢筋焊接、屋面、厕浴间防水层下各层做法、构造节点,地下室施工缝、止水带、过墙管做法;外墙外保温构造节点作法等,要求内容具体、有检查、有结果,整改有记录。

4.7监督检查商混站的计量、要求配合比准确,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现场加强对坍落度的检测,对砼出站时间、到达时间及浇筑时间进行控制、确保砼质量。

4.8各分项质量评定与现场进度相符。

4.9质量问题处理有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和复检记录,有“举一反三”教育。

5、质量目标的主要项目控制

5.1对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5.1.1编写模板施工方案,严格按模板方案实施,根据结构图纸进行设置。

5.1.2为提高顶板砼表面平整度,采用竹胶板;竹胶板缝采用硬拼法,严禁粘胶带。

5.1.3为保证进场方木尺寸统一平整,进场后对其采用压刨、平刨加工成统一尺寸,并分类码放。

5.1.4为控制柱、墙结构截面尺寸,根据砼振捣应力、模板的膨胀性,在支模时,将截面统一缩小2mm。

5.1.5为防止模板根部漏浆,在柱、墙根部、顶板砼浇筑时用3m大杠尺找平,平整度应控制在3mm以内。

并在合模前用气泵接软管的方法吹净墙、柱内的杂物。

在支模时垫海棉条,防止漏浆烂根,严禁海棉条进入墙体内。

5.1.6在板墙的钢筋根部设置焊接模板定位钢筋支撑,两端预先刷好防锈漆,模板高出墙顶3cm(剔浮浆用)。

5.1.7门窗口及400×400mm²预留洞均采用定型工具式的口套,加工专用钢组角,以刨好的“子口”50mm厚与墙同宽的木板,组装成整体,然后用紧固螺栓加固成型,与墙模板定位紧固。

5.1.8为保证保护层尺寸准确,除底板的下铁和地下二层外墙用1:

1.5的砂浆成型50mm厚垫块外,底板与顶板采用马凳和塑料垫块,其它墙、柱采用钢筋支撑、两端平整并刷防锈漆。

5.1.9保证墙模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其横向墙、纵向墙的位置准确。

5.1.10在浇筑砼时,安排专人看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11为防止模板缝漏浆,垫3mm厚海绵条,并用胶粘于模板上,严禁胶污染墙面。

5.1.12为保证地下结构整体性好,外型美观,将标准层的大模板加以改动,挪到地下来用,可达到此效果。

 

5.1.13由于采用砼输送泵和布料杆进行砼施工,减小了对塔吊的占用,保证了其它工序材料的吊运;砼浇筑选尽量在白天进行,视线好、精力充沛,能提高砼的工程质量,减少蜂窝、烂根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5.1.14拆模时,严禁用大锤砸模板,在常温下墙体必须达到1.2Mpa,以同条件养护试块为准,严格执行申请制度,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模;拆完后必须清理干净、刷油,分类码放到指定地点,以备下一流水段使用。

5.2对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5.2.1钢筋级别、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质要有检测报告,复试要合格。

5.2.2编制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列项并制定预控措施。

5.2.3根据结构图纸,提出相应的加工配料单,有的要通过放钢筋大样图来确定,将钢筋级别、下料长度、弯折点位置、角度、形式和接头位置等均表示清楚。

5.2.4为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钢筋绑扎搭接及锚固长度不足,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