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16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docx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

 4.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知识点一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探究归纳

阅读教材P5~P7,思考并填空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

(1)原子结构示意图

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2)结构特点

①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②递变性:

从Li→Cs,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3.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

例如,都能与氧气以及水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锂与氧气反应:

4Li+O2

2Li2O。

②钠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2Na+O2

Na2O2。

③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④钾与水反应:

2K+2H2O===2KOH+H2↑。

(2)结构不同,化学性质有差异。

例如,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写出化学式):

锂只生成普通的氧化物Li2O;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普通的氧化物Na2O或过氧化物Na2O2(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递变关系

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自我测评►———————————————————(做一做)

1.判断正误:

(1)碱金属元素(R)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R2O。

(×)

分析:

碱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时,Li一定生成Li2O;Na生成Na2O或Na2O2;K、Rb、Cs可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

(2)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

分析: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思考:

(1)碱金属单质Li、Na、K应该如何保存?

(已知煤油的密度为0.8g·cm-3)

提示:

碱金属均易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故应密闭保存;钠、钾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与煤油发生反应,因此可保存于煤油中。

但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一般保存在石蜡中。

(2)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分析,同主族元素Mg和Ca的活泼性强弱顺序。

提示:

碱金属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活泼性逐渐增强,同样处于同一主族的Mg和Ca的原子半径:

Ca>Mg,则活泼性:

Ca>Mg。

[认知总结]

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2.递变性

具体情况如下(按从Li→Cs的顺序):

(1)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①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也更加复杂,Li只生成Li2O,Na能生成Na2O和Na2O2,K则能生成K2O、K2O2、KO2等。

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K能发生轻微爆炸,Rb、Cs遇水则发生剧烈爆炸。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即碱性:

LiOH

►讲练互动典例剖析 题组训练

[典例剖析]

(2015·江苏淮安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与H2O反应最剧烈

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盐溶液中置换出Na

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

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解析] 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答案] D

[易误警示] 

(1)当Na、K、Rb、Cs投入到金属的盐溶液中时,不是从溶液中置换出相对不活泼的金属,而是先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与氢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

Na与CuSO4溶液的总反应式为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2)无还原性的离子,并不意味着它具有强氧化性,如K+;无氧化性的离子,并不意味着它具有强还原性,如Cl-。

[题组训练]

题组一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

1.钾的金属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

A.钾的密度比钠小

B.钾的熔点比钠低

C.钾原子比钠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解析:

选C。

由于钾的电子层数比钠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故金属性K>Na。

2.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

D.Al的金属性大于Cs的金属性

解析:

选D。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性Na>Al,由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可知金属性:

Cs>Na,故金属性:

Cs>Na>Al,D项错误。

题组二 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里,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均保存在煤油中

B.在自然界中碱金属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

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质的化学式均可表示为R2O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解析:

选B。

A中Li的密度比煤油小,会浮在煤油上,故Li要保存在固体石蜡中,A错误;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都很强,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B正确;Na、K等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更复杂的产物Na2O2、K2O2、KO2等,C错误;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D错误。

知识点二 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探究归纳

阅读教材P7~P9,思考并填空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

(1)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

 溴

(2)结构特点

①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第ⅦA族;

②相同点:

最外层上都有7个电子;

③递变性:

从F→I,核电荷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卤素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

(1)颜色、状态

F2:

淡黄绿色气体;Cl2:

黄绿色气体;

Br2:

深红棕色液体;I2:

紫黑色固体。

(2)递变规律

从F2到I2:

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3.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与H2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

X2+H2===2HX;

规律:

与H2反应剧烈程度:

依次减弱,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依次减弱。

(2)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2NaBr+Cl2===2NaCl+Br2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2KI+Cl2===2KCl+I2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2KI+Br2===2KBr+I2

结论:

4.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递变关系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自我测评►———————————————————(做一做)

1.判断正误:

(1)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碱金属单质和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都逐渐升高。

(×)

分析: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2)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

分析:

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2.下列有关氟、氯、溴、碘四种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单质的熔点和沸点依次升高

C.Cl2可以从KI溶液中置换出I2

D.Br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

解析:

选D。

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故Br2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

3.思考:

根据卤族元素的性质分析,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得到什么气体?

提示:

F2的氧化性大于Cl2,但由于F2与水发生反应:

2F2+2H2O===4HF+O2,F2不与溶液中的Cl-反应,故F2通入NaCl溶液中得到的是O2而不是Cl2。

[认知总结]

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2.递变性

具体情况如下:

物质

性质

递变规律(F2→I2)

单质

与氢气反应

反应越来越难

氢化物

稳定性

逐渐减弱

还原性

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氟除外)

酸性

逐渐减弱

►讲练互动典例剖析 题组训练

[典例剖析]

(2015·四川巴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Br比HCl的还原性强

B.卤素是较强的非金属元素,故其单质只有氧化性

C.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解析] 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增强,A正确;卤素单质能够被氧化成正价化合物,如I2可被氧化成HIO3,所以卤素单质除F2外,其他的也有还原性,B错误;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使淀粉变蓝,C、D正确。

[答案] B

[易误警示] 卤素单质性质的认识误区

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1、0、+1、+3、+5、+7(F除外),可知卤族元素的单质不仅只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成高价氧化物或自身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Br===2NaCl+Br2、Cl2+H2O===HCl+HClO。

[题组训练]

题组一 卤族元素的性质

1.将氯水注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注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是(  )

A.液体呈紫红色

B.液体为无色

C.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

D.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解析:

选D。

氯水注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

Cl2+2KI===2KCl+I2,再注入CCl4,振荡、静置,由于CCl4和水互不相溶,故静置后的液体分为两层,CCl4位于下层;由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故I2被CCl4从水中萃取出来。

这个实验是检验I-存在的方法之一。

2.

(1)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蒸发皿中剩余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KI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滴入氯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足量Cl2将Br-、I-完全置换出来,溶液蒸干并灼烧后只剩下NaCl、KCl。

(2)淀粉遇I2才变蓝,KI溶液中无I2,加入氯水后发生反应:

Cl2+2I-===I2+2Cl-,溶液才会出现蓝色。

答案:

(1)NaCl、KCl 2NaBr+Cl2===2NaCl+Br2、2KI+Cl2===2KCl+I2

(2)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蓝色 Cl2+2I-===2Cl-+I2

题组二 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浅,密度逐渐增大

解析:

选D。

从F→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则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深。

知识点三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探究归纳

阅读教材P9,思考并填空

1.元素的金属性是指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性质。

2.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性质。

3.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元素性质的影响因素

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自我测评►———————————————————(做一做)

1.判断正误:

(1)金属元素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则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

分析:

金属性是指金属失电子的能力,与失电子数无关。

(2)非金属元素得到的电子数越多,则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

分析:

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得电子的能力,与得电子数无关。

2.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下列不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A.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B.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单质

C.与某非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失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D.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

解析:

选C。

金属与某非金属反应时失电子的多少由原子结构决定,与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无关。

3.思考:

(1)在化学反应中,Na易失去1个电子,Al易失去3个电子,哪种元素的金属性强?

提示:

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是指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失去电子的个数无关,Al失去的电子数比Na多,但由于Al的原子半径比Na小,失去电子的能力比Na弱,故金属性Na比Al强。

(2)试判断“因为溶液的酸性HF

提示:

错误。

HX水溶液的酸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增强,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相反,故不能依据HX水溶液的酸性强弱来比较卤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认知总结]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从左到右,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

(3)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

Zn>Cu。

但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剧烈,在水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其他金属单质,如碱金属。

(5)据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如氧化性:

Cu2+>Fe2+,则金属性:

Cu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活泼的非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

Cl>Br。

(4)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

Cl-

Cl>I。

►讲练互动典例剖析 题组训练

[典例剖析]

(2015·吉林高一检测)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A.②⑤          B.①②

C.①②④D.①③⑤

[解析] 元素的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①③不符合题意;含氧酸的氧化性强弱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②符合题意;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Cl2+H2S===2HCl+S,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④不符合题意;最外层电子数多,元素的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非金属性O>Br,但最外层电子数:

O

[答案] A

[易误警示]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应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如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但不能证明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碳。

[题组训练]

题组一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H4比CH4稳定

B.O2-比S2-的还原性强

C.Cs失电子能力比Na强

D.P和As同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解析:

选C。

硅和碳在同一主族,碳比硅的非金属性强,故SiH4比CH4稳定性弱,A错误;氧和硫属同一主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故O2-比S2-的还原性弱,B错误;钠和铯在同一主族,铯比钠的金属性强,失电子能力更强,C正确;P和As同属于第ⅤA族元素,磷比砷的非金属性强,故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强,D错误。

2.下列有关同主族元素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性:

K>Na>Li

B.非金属性:

O>S>Se

C.还原性:

F->Cl->I-

D.碱性:

KOH>NaOH>LiOH

解析:

选C。

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A正确;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B正确,C错误;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

KOH>NaOH>LiOH,D正确。

题组二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3.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析:

选C。

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电子层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A错误;氢化物沸点的高低,与对应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无关,B错误;对于非金属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好,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C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所以Y的氧化性强于X,即金属性:

Y>X,D错误。

4.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解析:

选D。

比较金属性的强弱不能看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应该看是否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例如:

Ca的最外层电子数比Na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但Ca比Na活泼,A错误。

Ag虽然拥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也是一个电子,但其金属性却弱于只有3个电子层的Na,B错误。

不应该比较从酸中置换出H2的多少,而应该比较置换出H2的难易,C错误。

——————————————[易错易混小结]——————————————

1.F2的氧化性最强,能与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用F2从溶液中置换出Cl2、Br2和I2。

2.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的强弱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因此,不能根据元素得失电子的数目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3.碱金属元素中,只有Li与O2反应的产物为Li2O一种,其他元素与O2反应的产物至少有两种,Li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并不生成Li2O2。

4.在氢卤酸中,除HF为弱酸外,其余的均为强酸,不能认为酸性:

HF>HCl>HBr>HI。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学生用书独立成册]

[基础温故]

1.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卤族元素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C.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为F2

解析:

选C。

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不是单质最外层有7个电子,A项错误;氯、溴、碘元素的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错误;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卤族元素,C项正确;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为F2>Cl2>Br2>I2,D项错误。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它们的离子具有弱氧化性

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

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解析:

选D。

碱金属元素的单质还原性强,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3.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非金属单质与非金属阴离子在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

B.1mol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多少

C.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D.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解析:

选B。

B中,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根本依据是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到电子数目的多少。

4.铯是一种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sOH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碱

B.C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Cs2O

C.Cs与水反应,能发生爆炸,并放出O2

D.酒精灯加热Cs2CO3,可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解析:

选A。

由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推测Cs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其中Cs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Cs2O外,还生成过氧化物等复杂氧化物;Cs与水反应生成H2而不是O2;Cs2CO3受热时不易分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

LiOH>NaOH>KOH>RbOH

B.金属性:

Rb>K>Na>Li

C.与酸反应时Fe失去2个电子,Na失去1个电子,所以Fe的金属性强于Na

D.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2

解析:

选B。

因为金属性:

Li<Na<K<Rb,所以碱性:

LiOH<NaOH<KOH<RbOH,Rb比K更容易与水反应,B对,A、D错;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多不一定金属性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Na在Fe的前面,所以Na的金属性强于Fe的,C错。

6.(2015·山东潍坊高一检测)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钡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缓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