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703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章 斜拉桥实例.docx

第5章斜拉桥实例

第五章实例

第一节铜陵长江公路大桥

一、概况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约10km的羊山矶下游600m处,上游距九江大桥约230km,下游距南京长江大桥220km,是连接徐州-合肥-铜陵-黄山的南北公路咽喉,全桥总长2592m,于1995年建成通车。

二、主要技术标准

荷载等级:

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荷载3.5kN/m2;

桥面宽度:

2.5m(人行道)+15m(行车道)+2.5m(人行道),总宽20m;

洪水频率:

300年一遇,设计水位15.362m;

最高通航水位:

14.262m;

通航净空:

下行航道通航净宽不小于210m,上行航道通航净宽不小于182m,高24m。

图4-5-1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总体布置

三、设计要点

1、结构体系

采用半漂浮体系,塔墩固结,各墩都设盆式支座。

孔跨布置为80m+90m+190m+432m+190m+90m+80m的7孔一联、总长为1152m的双塔双索面PC斜拉桥,如图4-5-1所示,连续长度在国内罕见。

2、主梁

铜陵大桥主梁采用轻型肋板截面(图4-5-2),边实心梁高2m,顶宽1.5m,底宽1.7m,全宽23m,板厚0.32m。

高跨比为1/194。

梁上索距8m,每8m节段设一横梁。

3、6号墩由于悬臂施工每侧28m的需要,根部肋板式截面梁高度增大至3.5m。

河侧悬臂28m处,高度降至标准节段的2m;岸侧悬臂28m处,高度降至2.5m,并带底板,以便与2、7号墩悬臂施工的箱梁连接。

图4-5-2肋板式主梁横断面(cm)

3、索塔

如图4-5-3所示,采用H形塔,总高153.03m,桥面以上塔高105.5m,高跨比0.244。

下塔柱横桥向底宽20.4m,逐步向上放宽,至中、下塔柱交界的下横梁处(放置梁处)最宽,为33m。

中塔柱向上略收窄,至上横梁处宽26m,垂直至塔顶。

顺桥向下塔柱底宽13m,逐步缩小至7m,直至塔顶。

塔截面呈八角形,在下塔柱中部以下为四室箱截面,外壁厚1m,内壁厚0.5m。

下塔柱中部以上均为单室箱截面,外壁厚1m。

索塔采用了环向预应力束来平衡斜拉索力产生的弯矩和轴力,为了方便施工,塔柱内设劲性骨架。

图4-5-3塔身构造(cm)

4、主塔基础

如图4-5-4所示,采用灌注桩与钢围堰相结合的组合基础。

钢围堰直径31m,井壁厚1.5m(内浇注水下混凝土)。

围堰高,4号主墩围54.6m,5号主墩为49.6m,其上部15.8m在塔柱完成后切除。

围堰沉至岩面后封底,封底厚8m。

围堰既作为围水结构,又作为桩的施工平台。

每墩有19根直径2.8m钻孔灌注桩,其护筒直径3.1m,承台圆形,厚4m。

图4-5-4主塔基础(cm)

第二节杭州钱塘江三大桥

一、概况

杭州钱塘江三大桥位于杭州市钱江一、二桥之间,上距一桥8.5km,下距二桥5km,江面全宽约1200m,大桥全长1280m,其中主桥976m,引桥长304m,于1997年建成。

图4-5-5杭州钱江三桥总体布置(cm)

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

荷载等级:

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5kN/m2;

设计水位:

百年一遇最高设计水位8.47m,最低水位0.8m;

通航净空:

5级航道,通航净宽不小于70m,净高不小于10m;

桥面宽度:

29.5米。

其中:

行车道2×11.05m,中央分隔带3.2m,人行道(含护栏)2×2.1m。

三、设计要点

1、结构体系

如图4-5-5所示,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跨径布置为2×168m+80m+2×72m+80m+2×168m=976m的双独塔竖琴式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2、主梁

钱塘江三桥主梁采用单箱五室截面(图4-5-6)梁高3.5m,顶宽29.5m,底宽14.0m,顶板厚24cm,底板厚18cm。

梁上索距8m,每8m节段设一横隔梁。

图4-5-6单箱五室主梁断面(cm)

3、索塔

采用“1”字形塔,桥面以上塔高80m,横桥向宽度为3m,顺桥向塔底宽度为8m,塔顶宽度为5.6m,塔柱均采用空心矩形截面,塔上索距为4.66m,拉索直接锚固于塔壁上,锚固壁厚1.0~1.53m,如图4-5-7所示。

塔顶设锥形管避雷针和航标指示灯。

图4-5-7主塔构造(cm)

4、基础

钱江三桥主桥共13个桥墩,152根桩,两个主墩各为16根直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桩尖嵌岩,如图4-5-8所示。

图4-5-8主墩桩基平面布置(cm)

 

第三节武汉白沙洲长江公路大桥

一、概况

武汉白沙洲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8.6km处,是武汉市境内的第三座大桥。

大桥全长3586.38m,其中主桥长2458m,引桥长1128.38m,工程于1997年3月动工,2000年8月竣工通车。

图4-5-9白沙洲大桥主桥立面布置(cm)

二、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荷载等级: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

净宽26.5m,双向六车道。

三、设计要点

1、结构体系

如图4-5-9所示,采用漂浮体系,跨径布置为50m+180m+618m+180m+50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型斜拉桥。

2、主梁

主梁截面采用双边箱梁形式,如图4-5-10所示,梁高3.0m,全宽30.2m。

主孔(618m)及两边孔各143m的范围内为钢箱,两头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各87m),以满足与中跨主梁的重量平衡,避免出现支座拉力,并提高斜拉桥的整体刚度。

图4-5-10主梁横断面

3、索塔

采用钻石形塔,总高174.75m,下横梁宽6.5m,高6m,上横梁宽5.8m,高5m。

塔柱均采用空心矩形断面,下塔柱横向宽度自下而上由6.5m,变化至4m,中、上塔柱横向宽度为4m,塔柱纵向尺寸从塔根之上横梁范围由7m过渡到6m,上横梁以上均为6m,拉索直接锚固于塔壁上,锚固壁壁厚1.2m,上塔柱拉索锚固区配有预应力筋。

4、主塔基础

如图4-5-11所示,主塔基础形式为高桩承台结构,采用钢管桩支承平台和有底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案。

每墩各有φ1.55m钻孔灌注桩40根,成行列式排列,共有5行8列,承台平面尺寸为32.4×20.4m,厚5.0m,封底混凝土以下桩长79.0m,封底混凝土厚2.0m。

图4-5-11主塔基础(cm)

第四节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

一、概况

南京长江二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处,桥址处江段被八卦洲分隔成南北汊,南汊为长江主航道,北汊为辅航道。

南京长江二桥包括八卦洲南汊主航道桥和北汊辅航道桥,两桥由穿过八卦洲长5.6km引道相连接,全长12.517km。

大桥于1997年10月6日开工建设,2001年3月26日建成通车。

图4-5-12主桥立面布置(cm)

二、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

荷载等级: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

净宽32m,其中行车道宽度6×3.75m,中央分隔带宽1.5m,左侧路缘带宽2×0.5m,紧急停车带宽2×3.0m,外测护栏带宽2×0.5m。

设计风速:

桥位20m高处百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32.6/s。

地震烈度:

7度,按实测地震动参数计算地震力。

通航净空:

主航道通航净高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m,净宽不小于380m(双向通航)。

船舶撞击力:

采用5000t海轮的撞击力,顺水流方向为27000kN,横水流方向为13500kN。

三、设计要点

1、结构体系

如图4-5-12所示,采用半漂浮体系,主桥为58.5+246.5+628+246.5+58.5=123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2、主梁

主梁为扁平流线型钢箱梁,如图4-5-13所示,梁高3.5m,全宽38.2m。

顶板宽33.6m,底板宽34.588m,顶、底板厚14~20mm,用U形肋加劲,腹板厚30mm,横隔板厚10mm,每3750mm设一道。

采用16Mnq钢。

梁上索距15m(辅助跨索距12m),最大块件吊装重274t。

钢箱梁为全焊结构。

图4-5-13主梁构造(cm)

3、索塔

如图4-5-14所示,采用双子形塔,承台以上总高190.55m,塔的横向通过三道横梁将两塔肢连为一体。

塔柱均采用空心矩形断面,下塔柱在最高通航水位船撞线以下为单箱六室截面,外壁厚度1m,船撞线以上为单箱单室截面,壁厚亦为1m。

中塔柱为单箱单室截面,壁厚短边1.0m,长边0.8m。

上塔柱拉索锚固区配有预应力筋。

图4-5-14索塔构造(cm)

4、主塔基础

如图4-5-15所示,主塔基础为由承台、钻孔灌注桩、封底混凝土及钢围堰组成并共同受力的大型深水复合基础。

每个塔基各有21根直径3m的钻孔桩,北塔基础桩长102m,南塔基础桩长83m,钢围堰封底混凝土厚8m,承台厚度6m。

图4-5-15索塔基础构造(cm)

 

第五节日本多多罗大桥

一、概况

多多罗大桥位于日本本州-四国联络线的西线-尾道今治线的中央部位,如图4-5-16所示,是联结生口岛(广岛县)和大三岛(爱媛县)的一座特大桥梁,跨越西濑海的多多罗崎1000多米的海峡,桥下净空26m,最大水深50m,大桥于1999年建成通车。

图4-5-16日本本州-四国联络线和多多罗大桥桥位

二、设计标准

跨径布置:

270m+890m+320=1480m

设计车速:

802km/h

车道:

双向四车道(9.5m×2)+人行道(2.5m×2)

设计基准风速(m/s):

主梁:

46.1;塔:

54.4;索:

53.7

图4-5-17多多罗大桥立面(m)

三、设计要点

1、结构体系

如图4-5-17所示,多多罗大桥是一座三跨连续混合箱梁斜拉桥,边跨布置因地形原因是不对称的,其边、主跨之比分别为0.3和0.34,由于边跨较小,在荷载作用下边跨将产生上拔力,所以在两边跨端部各布置了一段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在靠近生口岛侧,PC梁长105.5m,靠近大三岛侧PC梁长62.5m,同时两边跨还分别布置了两排和一排辅助墩。

桥梁其余部分都是钢箱梁。

主梁的支承体系采用了弹性固定于双塔的方案。

2、主梁

如图4-5-18所示,根据风洞实验,钢箱梁选定带有风嘴的扁平三室宽箱梁,梁高2.7m,梁高与主跨径之比为1/330,梁相对纤细,轴压力起控制作用。

斜拉索与梁连接的锚固构造,设置在腹板之外和风嘴的下部,以利安装、调索、维修和保养。

图4-5-18主梁断面(m)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外形与钢箱梁相同,因其有收缩徐变等问题,由此造成的影响在设计中应予重视。

钢箱梁与PC梁结合部位如图4-5-19所示,结合部位采用高流动性混凝土填实,确保两者紧密结合。

图4-5-17索塔构造(m)

图4-5-19钢箱梁与PC梁的联结(mm)

3、索塔

索塔经美学设计和多方案比较,采用了现在的双子形钢塔,如图4-5-20所示。

塔柱的断面形式为矩形并切去四个角隅以利抗风。

截面尺寸为12.0~5.6m×8.5~5.9m。

塔高220m,共23段,段与段之间用高强螺栓联结。

4、主塔基础

主塔基础直接支承在风化的花岗岩上,采用沉井基础,尺寸为43.0m×25.0m,2号主墩基础水深33m,沉井高39m,3号基础水深13m,沉井高19m,桥基处最大流速为4海里/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