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288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docx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调试大纲

 TPRI

合同编号:

TPRI/TR-CA-015-2014A

措施编号:

TPRI/TR-TS-XM-001

 

徐州华美热电二期2×350MW级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

调试大纲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九月

 

 

编写:

赵景涛

审核:

王红雨

批准:

孟颖琪

目录

1.前言1

2.编制依据1

3.工程概况及设备、系统简介2

3.1工程概况2

3.2锅炉2

3.3汽轮机3

3.4发电机4

3.5主要工艺系统简介4

3.6脱硫部分12

3.7脱硝部分12

4.启动调试范围13

5.启动调试组织分工及各有关单位的职责13

5.1启动试运的组织13

5.2启动试运中各方主要职责16

6.调试阶段工作原则18

7.机组调试项目19

7.1汽轮机专业19

7.2锅炉专业21

7.3电气专业22

7.4热控专业25

7.5化学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26

7.6公用系统调试范围及项目27

8.启动调试进度安排28

9.调试程序28

9.1分部试运阶段28

9.2整套启动试运29

10.各专业调试技术措施(☆—表示由试运指挥部批准)37

10.1汽轮机专业37

10.2锅炉专业37

10.3电气专业38

10.4热控专业38

10.5化学专业39

11.机组调试的主要质量目标39

12.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的安全保障40

13.附录43

附表1工程里程碑进度43

附录2机组168h满负荷试运阶段化学监督指标44

附录3调试计划进度表45

1.前言

为了确保该工程项目能够在“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精心管理、追求卓越、业主满意”的方针指导下,使机组安全启动、稳定运行、文明投产,使参加启动调试试运工作的各方对徐州华美热电二期2×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的调试程序过程及启动条件要求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制定本工程启动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徐州华美热电二期2×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机组及公用系统的整个启动调试过程,是机组启动调试阶段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包括调试单位同时也包括其他单位承担的调试工作。

要求各参建单位应遵守本调试大纲,在严格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发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精神,以便安全有序、高水平地完成启动试运工作,确保该工程各机组总体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实现机组优质高效、安全文明、高水平达标投产。

本工程调试将执行《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国家能源局)、《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5295-2013国家能源局)和《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及其条文解释》(国电电源[2001]218号,以保证整套启动调试质量和提高机组移交生产水平,实现机组基建达标投产目标。

本大纲仅作为机组整套启动调试的导则和质量计划,各专业应根据调试大纲的要求另行编写专业调试措施(方案)和防止重大、恶性事故措施。

事故处理应按照有关规程、规定进行。

机组启动调试大纲经讨论修改报请试运总指挥审批后开始执行,各有关单位应积极贯彻实施,若实施中需作必要的修改时,需经试运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2.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国家能源局

2.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国家能源局

2.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5295-2013国家能源局

2.4《火电工程达标考投产验收规程》DL/T5277-2012国家能源局

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2.6《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

2.7《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2011

2.8《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力公司[2000.9.28]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

2.10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签定的《调试合同》。

2.11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说明书及有关设计图纸。

2.12制造厂家产品说明书及图纸资料。

3.工程概况及设备、系统简介

3.1工程概况

徐州华美热电二期2×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建设厂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庞庄煤矿工业广场内,距徐州市中心13km。

庞庄煤矿工业广场以矿区专用铁路为界,其北部为主井区域和办公楼、食堂等附属设施区域,其南部为矿区洗煤厂、副井区域和宿舍、仓库等辅助设施区域。

在工业广场的西南部建有华美坑口环保热电厂2×55MW机组,计划于2005年投产运行。

在厂址西南两面均为煤矿采空塌陷区,北面与采空塌陷区以拾新河相隔,东面以徐丰公路与矿区居住区相望。

徐丰公路现有路面宽度60m,道路两侧留有15m宽绿化带。

厂址处于煤矿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区域范围,对下方储煤不再进行开采。

徐州华美热电二期2×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业主方为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工程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1号机组安装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负责;2号机组安装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负责,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按合同规定负责公用系统、2台机组分系统、整套启动调试;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为江苏兴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三大主机设备生产厂分别为:

锅炉:

东方锅炉厂有限公司制造。

汽轮机:

东方汽轮机厂有限公司制造。

发电机: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制造。

按照计划安排,徐州华美热电二期2×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1号机组预定在2015年8月30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并移交试生产。

2号机组预定在2015年10月30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并移交试生产。

3.2锅炉

本期工程锅炉为东方电气集团提供,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炉顶设密封罩壳、循环流化床锅炉。

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B-MCR工况)主要参数如下:

过热蒸汽流量:

1150t/h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25.4MPa(g)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71℃

再热蒸汽流量955.97t/h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5.57MPa(g)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5.38MPa(g)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353℃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569℃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291℃

锅炉效率(保证值)92.9%(锅炉BRL工况)

空预器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

3.3汽轮机

汽轮机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360MW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高中压分缸、三缸两排汽、双抽凝汽轮机。

型号:

C360/348-24.2/1.3/0.45/566/566

型式: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高中压分缸、三缸双排汽、双抽供热汽轮机组。

主要参数见表1。

表1汽轮机参数表

名称

单位

THA工况

TRL工况

TMCR

工况

250t/h

抽汽工况

主蒸汽流量

t/h

1051.9

1121.2

1121.2

1150

主蒸汽压力

MPa(a)

24.2

24.2

24.2

24.2

主蒸汽温度

566

566

566

566

再热蒸汽流量

t/h

880.08

929.372

934.678

949.380

高压缸排汽口压力

MPa(a)

5.366

5.644

5.689

5.615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MPa(a)

4.83

5.08

5.12

5.053

高压缸排汽口温度

344.6

349.4

350.4

348.5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566

566

566

566

工业抽汽流量

t/h

0

0

0

250

工业抽汽压力

MPa(a)

/

/

/

1.3

工业抽汽温度

/

/

/

364.4

机组发电功率

kW

360003

360070

379404

326080

机组热耗

kJ/kW•h

7585

7992

7582

6668

3.4发电机

发电机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

主要参数见表2。

表2发电机参数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1

发电机型号

QFSN-360-2

2

考核功率

MW

360

3

额定转速

r/min

3000

4

额定功率因数

0.85

5

额定电压

kV

20

6

周波

Hz

50

7

相数

3

8

冷却方式

水氢氢

9

效率

%

98.96

10

型式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3.5主要工艺系统简介

3.5.1热力系统

除辅助蒸汽系统按母管制设计外,其余热力系统均采用单元制。

热力循环采用九级抽汽系统,设有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一体化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其中第四级抽汽专供给水泵汽轮机用汽。

(1)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

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系按汽轮发电机组VWO工况设计。

采用单元制系统,并分别采用“双管、单管、双管”的布置方式。

这样既可以减少由于锅炉两侧热偏差和管道布置差异所引起的蒸汽温度和压力的偏差,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

同时还可以简化布置,节省管道投资。

(2)汽机旁路系统

本期工程采用东汽厂推荐的中压缸启动方式启动。

为了协调机炉运行,改善整机启动条件及机组不同运行工况下带负荷的特性,适应快速升降负荷,增强机组的灵活性,每台机组设置一套高压和低压两级串联汽轮机旁路系统。

(3)抽汽系统

系统中的各级抽汽管道按汽轮发电机组VWO工况和最大工业用汽(250t/h)工况两者中各抽汽点的抽汽量大者进行设计。

(4)给水系统

系统设置两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和1台30%容量的电动启动/备用给水泵。

每台汽动给水泵配置1台电动给水前置泵,汽动给水泵与前置泵不考虑交叉运行。

电动给水泵采用调速给水泵,电动机拖动前置泵并通过液力偶合器拖动主泵。

在一台汽动给水泵故障时,电动给水泵和另一台汽动给水泵并联运行可以满足汽轮机90%负荷运行。

(5)凝结水系统

系统采用2×100%容量的凝结水泵,配一套变频装置,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当任何一台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泵自动启动投入运行。

为了利用冷渣器的热量,部分凝结水从汽封冷却器出口引出,经过锅炉冷渣器后回到8号低加进口,为了利用低温省煤器的热量,部分凝结水从8号低加出口引出,经过低温省煤器后与6号低加出口的凝结水合并,然后进入5号低加,进入除氧器。

每台机组设有一台500m3的储水箱,每台储水箱配备3台凝结水输送泵,2台运行一台备用,

(6)辅助蒸汽系统

本期二台机组设有连通的辅助蒸汽母管。

辅助蒸汽来源主要为运行机组的四段抽汽。

机组的启动用汽、低负荷时辅助汽系统用汽、机组跳闸时备用汽及停机时保养用汽都来自该辅助蒸汽母管。

本期辅助蒸汽母管的运行参数为:

0.9~1.5MPa,360℃~395℃。

当负荷降低时,本机高压缸排汽作为辅助蒸汽的备用汽源。

本期第一台机组投产时所需启动的辅助蒸汽将由华美热电厂提供,第二台机组投产后,机组间可相互供给启动用汽,老厂来汽参数为:

0.981MPa,280℃。

(7)工业抽汽系统

本期二台机组设一根工业用汽母管,汽源分别来至于各机组工业用汽管道,该工业用汽母管规格暂确定为Φ820×16,布置在A排外,约可以满足的工业用汽流量为500t/h,运行参数为:

1.3MPa(a),364.5℃。

不考虑蒸汽回收,补水补入凝汽器。

(8)厂内循环水及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循环水采用冷却塔-再循环供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为凝汽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提供冷却水,按单元制设计。

循环水系统中装设胶球清洗系统

(9)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系统设两台100%容量的闭式循环冷却水泵和两台100%容量管式水—水热交换器两套,在正常情况下,一套运行一套备用。

(10)凝汽器抽真空系统

凝汽器汽侧抽真空系统设置两套100%容量的水环式真空泵,一台真空泵运行,另外一台作为备用。

(11)汽机润滑油净化、贮存和排空系统

每台汽轮发电机设有一套在线润滑油净化装置。

两台汽轮发电机设置1台润滑油贮油箱,其容量约70m3。

3.5.2燃烧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

锅炉为超临界直流燃煤锅炉、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半露天岛式布置、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结构、水冷滚筒式冷渣器,采用支吊结合的固定方式。

空气预热器为管式。

每台锅炉设置3台高效旋风分离器,每个旋风分离器对应2个回料腿。

炉内布置屏式受热面,通过一、二次风的合理匹配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床温,尾部采用双烟道,通过挡板调节来控制再热蒸汽温度。

每台锅炉设置6台滚筒式冷渣器。

为了提高热经济性,滚筒式冷渣器采用凝结水系统冷却,冷渣器的排渣温度≤100℃。

通过控制炉膛温度和分级配风方式,以及进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在BMCR工况下,炉膛出口NOx含量不大于100mg/Nm3。

通过在炉内加入石灰石进行脱硫,在BMCR工况下,炉膛出口SO2含量不大于710mg/Nm3;脱硫效率为80%以上。

过热器配置三级喷水减温装置,能左右分别调节。

再热器采用烟气挡板调温为主,微量喷水调温为辅的两级调节汽温方式,再热器喷水减温仅用于事故减温。

锅炉设内置式启动系统,包括启动分离器、立式一体化疏水扩容器、疏水扩容器排汽管等、2台疏水泵(1台运行1台备用)、水位控制阀、流量测量喷嘴、截止阀、管道及附件等组成。

3.5.3锅炉烟风系统配置及设备选择

烟风系统按平衡通风设计。

每台锅炉一次风系统配备2台50%容量的双吸双支撑离心式风机、二次风系统配备2台50%容量的双吸双支撑离心式风机。

高压流化风机选用3台50%容量的低速多级离心风机,引风机选用2台50%容量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一台炉设一台播煤增压风机,通常该风机处于备用状态。

3.5.4启动床料系统

本工程采用简单的机械式启动床料系统,即在每台炉的外侧设一台斗式提升机,通过设计出力10-50t/h的斗式提升机将启动床料从地面送到高位布置的10m3的启动床料仓中,通过重力将启动床料仓中的床料送至电子称重式给煤机落煤管加砂口送至炉膛中。

3.5.5点火助燃油系统

本工程点火及助燃油采用#0轻柴油。

锅炉采用床下点火、床上助燃升温方式。

锅炉点火及助燃油设备包括风道点火器和床上油枪。

每台锅炉提供2套风道点火器,4个床下点火油枪,6个床上助燃油枪。

油枪采用简单的机械雾化。

油燃烧器的总输入热量按30%BMCR计算。

本期工程的点火及助燃油系统采用新建两个500m3的轻油罐和1座油泵房,泵房内设置两台螺杆式卸油泵和三台50%容量多级离心式供油泵。

供油泵二台运行,一台备用。

另设一台5m3/h的油水分离器。

来油方式为汽车来油,油罐车容量为15~25m3,按2台卸油泵同时投入运行20~30分钟卸完考虑。

3.5.6运煤部分

(1)卸煤装置和贮煤设施

卸煤装置分为铁路来煤部分卸煤装置和汽车来煤部分卸煤系统设置,铁路来煤部分新建1套单车翻车机系统及相关铁路专用线,汽车来煤部分厂内设有汽车卸煤沟,汽车卸煤沟分地上与地下两部分。

卸煤沟底部设二路带式输送机,C6带式输送机(可进入斗轮堆取料机煤场)带宽1400mm,出力1500t/h,带速2.5m/s,其上配备2台出力为300~1000t/h的桥式叶轮给煤机,出力变频可调;C7带式输送机(可进入上煤系统)带宽1000mm,出力750t/h,带速2.5m/s,其上配备2台出力为200~600t/h的桥式叶轮给煤机,出力变频可调。

煤沟底部两侧的缝式出料口设密封活动挡板,用于防止煤尘飞扬。

本期工程建设二个煤场,通过式布置,煤场面积约为179×216m2,每块煤堆宽度38m,煤场堆高12m,共4块,贮煤量约为14.7万吨,能满足本期工程2×350MWCFB机组约20天的耗煤量要求。

在该煤场上设置跨度为88m,长度约为236m,带防风抑尘网的全干煤棚二座,结合煤场水喷淋装置,可较为有效的解决煤场煤尘对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煤场内安装2台斗轮堆取料机,通过式尾车,堆料出力1500t/h,取料出力750t/h,臂长30m。

斗轮堆取料机具有分流功能,分流量为0~750t/h。

煤场配备2台TY220型推煤机和2台ZL50型装载机用于煤场压实、整理及辅助斗轮堆取料机进行堆取料作业。

(2)筛碎系统及设备

本方案为二级破碎、三级筛分。

第一级破碎进料粒度小于300mm、出料粒度为25-30mm,选用滚轴筛和环锤式碎煤机各二台,额定出力分别为750t/h和500t/h,重型环锤式碎煤机,其结构简单、紧凑、破碎效率较高,鼓风量较小,运行稳定。

滚轴筛采用变倾角,具有防堵塞功能、筛分效率较高、噪声较低等特点。

第二级筛分选用二台高幅筛,其额定出力为750t/h;第二级破碎机进料粒度小于30mm、出料粒度为6-8mm,选用二台锤击式细碎机,其额定出力为600t/h。

第三级筛分选用二台高幅筛,布置在二台锤击式细碎机之后,其额定出力为600t/h。

(3)运煤系统

本期工程卸煤系统的C1、C2、C3、C4A/B、C5A/B、C6、C7及C8带式输送机参数均为B=1400mm,V=2.50m/s,Q=1500t/h带式输送机;上煤系统的C9、C10、C11A/B、C12A/B、C13A/B、C14A/B及C15A/B带式输送机的参数均为B=1000mm,V=2.5m/s,Q=750t/h。

上煤系统的带式输送机除C9为单路以外,其余均为双路布置。

整个运煤系统在T3、T4、T7、T8及煤仓间的T9转运站均设有交叉,交叉处采用电动三通挡板切换。

3.5.7除灰渣系统

(1)除渣系统

除渣系统按一台机组为一个单元进行设计,采用连续机械排渣方案。

每台机组配有六台滚筒式冷渣器,每台冷渣器出力为25t/h,锅炉排渣口约900℃热渣进入滚筒冷渣器冷却后至100℃~150℃,通过三通上的气动插板阀分别进入A路或B路链斗输送机,每台炉设置2台链斗输送机,长度约45m,1台运行,1台备用,每台出力为150t/h。

再经过斗式提升机提升至渣仓中贮存。

底渣系统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每台锅炉设有斗式提升机两台,每台出力为150t/h,提升高度约28m;链斗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均采用耐磨耐热型。

机械除渣系统的设备按满足锅炉MCR时最大排渣量且留有足够的裕量,输送系统总出力不小于锅炉校核煤种排渣量的250%。

每台炉设置一座钢结构的渣仓,直径为10m,有效容积为770m3,能满足锅炉BMCR工况下设计煤种储渣19.5小时,校核煤种储渣9.3小时。

每座渣仓安装1台脉冲反吹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面积为50m2,滤袋材料采用耐高温材质,除尘器效率为99.9%。

布袋除尘器的反吹风由机务专业仪用气系统提供,渣仓锥斗部分设有空气炮,每座渣仓设有3只空气炮,防止底渣搭桥。

每座渣仓的底部设有两个卸料口,设有2台干灰散装机,出力100t/h,安装在渣仓4.8m的运转层上。

(2)除灰系统

除灰系统用以处理布袋除尘器、空预器灰斗收集的飞灰。

飞灰输送系统包括:

压缩空气气源系统、飞灰气力输送系统、灰库系统。

飞灰输送系统将锅炉空预器灰斗的飞灰,布袋除尘器灰斗收集的飞灰送入灰库内储存。

本工程气力输灰系统为单元制,即每台炉各设一套独立的飞灰处理系统,每台炉设三根灰管,空预器及除尘器第一排灰斗的飞灰通过第一根灰管直接送往灰库;除尘器第二排灰斗,第三排灰斗分别设置一根灰管送至灰库,除尘器至灰库的三根灰管管径为Φ194X10。

在灰库顶部的输灰管设有切换阀,可将飞灰送往指定的#1,#2,#3灰库。

系统采用连续运行方式,输送出力每台炉为80t/h(满足锅炉校核煤种排灰量且具有20%以上的裕度)。

输灰管线的水平路径300m左右,升高约32.5m左右。

除灰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分别提供飞灰输送和石灰石粉输送的气源,同时为机务专业提供布袋反吹扫和杂用气气源。

两台炉设7台空压机,5用2备。

空压机采用水冷形式,出力:

42.5Nm3/min,压力:

0.75MPa。

除尘器灰斗设有灰斗气化系统,两台炉设3台灰斗气化风机(2台运行,1台备用),每台炉设1台电加热器。

气化风机分别提供电厂布袋除尘器灰斗和石灰石粉仓的气化风。

两台炉共设置3座灰库,灰库的有效容积为2200m3,灰库直径为13m,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B-MCR工况下燃用设计煤种时,三座灰库的总容积可满足贮存两台机组MCR工况下燃烧校核煤种时37.5小时的灰量。

每座灰库设2台干灰卸料机、1台双轴搅拌机,干灰卸料机出力不小于100t/h,双轴搅拌机的出力为100t/h(干灰)。

每座灰库顶设置1台布袋除尘器,1只真空压力释放阀。

飞灰库库底设有热风气化系统。

3座飞灰库配气化风机4台,3用1备。

同时,每座飞灰库配空气电加热器1台,共3台,布置在灰库运转层。

3.5.8电气专业

3.5.8.1电气主接线

本工程2台发电机组采用发电机-主变压器单元制接线,经主变压器升压至220kV,以变压器线路组形式通过架空线接入220kV丁楼变。

起备电源从老厂110kV配电装置备用间隔通过电缆引接。

220kV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按不小于1250A考虑,额定开断电流按50kA考虑。

主变压器的阻抗按18%考虑,额定电压为242kV。

3.5.8.2厂用电接线

高压厂用电接线

本工程高压厂用电电压采用6kV一级。

每台机采用一台分裂变作为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带二段6kV厂用母线。

主厂房不设公用段,公用负荷分接在二台机组的6kV母线上。

本工程不设脱硫6kV母线段,每台机组的脱硫6kV马达和脱硫低压变由机组6kV母线段直接供电。

脱硫系统每台炉设一段380/220VPC段及一台低压脱硫变压器,二段低压母线间设联络断路器,二台低压脱硫变压器互为备用。

高厂变高压侧采用离相封母,低压侧采用共箱母线。

6kV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电阻值约为6.06欧,单相接地电阻电流600A。

两台机组设一台高压起动/备用分裂变压器,其高压侧电源取自华美一期110kV母线,高压侧带有载调压开关,低压侧以共箱母线直接接至每两台机组的6kV工作段,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电阻值约为6.06欧,单相接地电阻电流600A。

低压厂用系统接线

低压厂用电电压采用380V、380/220V。

主厂房内380V工作段、保安段采用中性点经高阻接地方式,公用段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主厂房外采用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3.5.8.3事故保安电源及不停电电源

为了保证在全厂事故停电时能安全可靠地停机、停炉、避免主设备遭受损坏,本工程每台机组设置一套约750kW的快速起动柴油发电机组带一段柴油发电机PC段作为交流保安电源。

3.5.8.4电气设备布置

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高压起动/备用变压器布置在主厂房A排柱外,起/备变在二台机中间。

主变压器采用三相变压器,主变、起/备变按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距离A排17m。

高厂变与主变之间设置防火隔墙。

起/备变压器布置在A排外#1、#2主变之间靠近#1主变侧。

高压厂用变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