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488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3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针灸学讲稿.docx

实验针灸学讲稿

绪论

实验针灸学定义:

在中西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探索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针灸学科新的分支,也是针灸学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实验针灸学是根据时代的客观要求及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在汇聚我国中西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研究成果基础上而创立的。

它既丰富了针灸学的内涵,也促进了传统针灸学进一步与实验医学的结合,是针灸学研究时代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也是针灸学自我完善,从“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过渡的重要标志。

一、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1、与时俱进,跟踪生命科学的发展;反映学科交叉及内在联系。

2、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继承、验证和发展传统中医针灸学理论,提炼其学术内涵。

3、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手段去研究、探索针灸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作用途径及原理。

4、促进针灸理论和实践发展,实现针灸医学现代化。

5、培养具有动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及多学科全面发展的针灸专业人才。

 

二、实验针灸学的基本内容

根据实验针灸学所承担的任务可知凡是涉及传统针灸学范畴的内容,都可作为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对象。

经络理论

腧穴理论

刺灸方法

临床治疗

使这些内容具有更加科学性。

例经络的命名是否属本学科的内容

十二经脉命名结合了手足阴阳脏腑,例:

手太阴肺经

阴阳:

阳明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膈以上(为阳):

肺、心、心包——手

肺(阳中之少阴)—阴最多—太阴

心(阳中之太阳)—阴次之—少阴

心包(心之外围)—阴最少—厥阴

膈以下(为阴):

脾、肾、肝——足

脾(阴中之至阴)—阴最多—太阴

肾(阴中之太阴)—阴次之—少阴

肝(阴中之少阳)—阴最少—厥阴

(一)理论部分教学的基本内容

1.实验针灸学基本研究方法

紧跟现代医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借鉴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方法。

采用解剖及组织形态学、生理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影像医学等学科技术和方法。

2、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

A、经络研究:

经络现象(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皮肤血管功能反应、循经感觉障碍、循经感传的生物物理学等表现),经络实质(经络组织结构、经络作用途径)。

B、穴位功能与结构,穴位针感的形成和传导,穴位的效应装置,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现象及发生机理。

C、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性等调整作用)及影响因素(包括腧穴功能特异性、针灸得气、个体差异、心理因素、时间因素等),以及时效与量效等内容。

3、针灸效应及机理

实验针灸学研究者及医学生物学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上百种疾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规范的实验验证及机理研究。

某些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如针刺镇痛、针刺麻醉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丰硕成果,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针灸对机体的作用体现在:

A、镇痛作用

B、促机体防卫免疫作用

C、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D、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代偿等作用

科学实验也证明,针灸对机体内环境的整体调衡,具有多系统、多方位、多环节、多水平、多靶点的特点,针灸作用很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实现的。

并且认为这种作用是在机体自我康复、调节,即自稳机制下,在生理功能最大调节极限范围内进行的,针灸具有激发、推动人体自我调整能力,调动人体固有的生理积极因素,尽早地促使病理状态向生理状态转化。

探索针灸对各系统生理调节功能的最大极限范围与程度及其机理,是实验针灸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4.现代针灸应用技术

由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针灸技术、方式、方法和器具革新也势在必然。

无损伤、无不适(并非无感觉)而又能达到针灸标准刺激量的针灸方法、器具及微刺系统针灸等应运而生。

根据经络、腧穴部位有某些生物物理学特性的原理,而引入电、光、热、声、磁等检测技术和材料的针灸方法和器具:

穴位探测、脉冲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电热针、激光穴位照射、微波针灸、红外线灸、超声针灸、穴位磁疗、穴位注射疗法、穴位药物贴敷疗法及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针灸诊疗系统等。

这些均标志着针灸诊疗技术正朝着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和无创伤化的方向发展。

(二)实验指导及技能训练的内容

实验指导及技能训练是针灸学实验研究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针灸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

教学目的:

通过针灸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针灸学(包括人体及动物急慢性实验)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理解科研实验设计的过程,观察和记录其实验结果,并发现新的问题,启发创新科研思路。

同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技能指导和训练,可使学生对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传统针灸学理论的研究、针灸效应及机理研究、现代针灸应用技术研究等部分实验的思路、技术、方法及途径进行科学验证和实践,起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增强对针灸学科兴趣的作用。

三、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及其学术地位

(一)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

同属医学科学范畴,都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探索与研究针灸防病治病的方法和原理为主要任务,以保护人们健康、延长寿命为目的的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

传统针灸学的理论体系以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整体观念为基本思想,经穴刺激为防治手段,稳压调节为作用机制,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实践,其目的是解决针灸如何治病的问题。

实验针灸学以中西医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去验证、充实、发展、揭示传统针灸学理论的现代内涵,研究其作用的效应与机理、治病的物质基础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局部到整体、微观到宏观、结构到功能、静态到动态、分析到综合,观察、探索现象的本质及作用规律,为提高传统针灸疗效,扩大应用范围,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和实验依据,从而推动传统针灸医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解决针灸“为什么”能治病的问题。

(二)实验针灸学在针灸学术发展中的地位

继承前人而不墨守成规,立足实践以求新的发展,事实上任何认识上的新的提高和突破,既不可能离开自己的直接实践,也不可能离开前人的实践经验和结论。

实验针灸学并不否定经验医学,而是经验医学的发展。

针灸学的发展愈来愈依靠实验针灸学的进步,发展针灸学已成为实验针灸学的首要使命。

传统针灸学是历经两千多年临床实践的归纳、演绎、推理、总结而形成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它不可避免地受历史哲学思想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历史条件限制,许多理论和概念存在科学内涵和外延不够明确的问题,理论阐述、疾病认识及诊断、治疗、操作和疗效的定性、定量都比较笼统,很难排除主观因素,这些均影响了针灸学术的进步和发展。

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错综复杂生命活动的探索,已从外表整体观察深入到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基因、分子水平,并以细致、准确、定量、定性的数据,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病理模型观察、分析等方法,来解释机体内部精微结构和功能,为人类认识生命的奥秘,指导医疗实践,显示出美好的前景。

当今时代,学科渗透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规律。

针灸学术理论要继承和发展,应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遵循针灸学术自身规律和特点,引进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尽快揭示针灸以极小能量激发出最大生理潜能、调节阴阳平衡、指导临床实践的本质和科学内涵,走实验针灸学发展道路,实现中医针灸医学现代化。

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其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新理论、新概念的不断产生。

40年来,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勤奋工作及智慧,为实验针灸学的学科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大量研究成果构成了实验针灸学的理论框架。

实验针灸学是针灸学术理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分化出的一个新学科领域,它将与传统针灸学结合,进人现代整体医学发展的新阶段,这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灸学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国针灸学尤其是实验针灸学的发展趋势是全世界同仁共同关心的课题。

加强针灸实验学,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与振兴,这对促进针灸教学、临床、研究、学术进步和走向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针灸学发展简史

(一)实验针灸学的准备阶段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体解剖、生理等实验方面的观察和记载。

清代和民国时期,一些学者提出“针灸之生理作用学说”的论点,发表“电针学之研究”、“针灸生理和病理研究”等文章,这似乎是实验针灸学的萌芽阶段。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针灸研究进展相当缓慢。

加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现代医学在中国得到重视和发展,中医受到歧视和排挤,针灸实验研究是不可能受到重视和支持的。

1951年8月,国家卫生部建立了针灸疗法实验所。

1955年底,中国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原针灸疗法实验所改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1958年,经络实质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在针刺镇痛基础上发展起来针刺麻醉。

针灸治疗病症扩大到200多种。

针灸研究逐渐形成了规模。

(二)实验针灸学的奠基阶段。

1959年到1965年,这一时期,中西医学理论结合,并应用现代实验技术方法及多学科合作研究针灸治病原理、针刺镇痛、针刺麻醉,探索经络实质的研究已初步展开。

在效应、机理研究中,已开始注意到中医继承和发扬的关系,临床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研究方法和设计思路的科学性、可比性、对照性,操作和诊疗的规范性、标准性,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及有统计学意义等问题,这些均极大地提高了当时针灸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针刺镇痛研究,已由针刺术后止痛发展为术前防痛,针刺麻醉研究更加深入。

在经络、腧穴的电特性和形态研究,经穴—脏腑相关规律性和联系途径的研究等方面,研究者也作了大量探索。

经络敏感人(循经感传显著者)和经络现象的研究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

电针疗法和经络探测在临床与实验研究中普遍应用。

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构成了现代实验针灸学的学术研究范围和理论框架,奠定了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基础。

(三)实验针灸学趋向成熟的阶段。

1966年到1979年,经感传现象的研究在全国普遍开展,大规模协作调查中发现了一批“经络敏感人”。

他们在穴位受到刺激时,会产生一种循经络路线感觉移动现象,称为(显性)循经感传现象。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显性循经感传现象的基础上,又发现了隐性循经感传现象,其出现率较高。

另外还有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针麻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但重点是循经感传的研究。

这些均初步肯定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和普遍性,由此而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应用最新技术和测试手段探索经络现象的局面,形成了许多有待完善和证实的假说。

1977年合肥会议与1978年庐山会议,尤其是笫一届中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1979年6月,北京)上所发表的经络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震惊国内外,代表着我国20世纪70年代经络现象再发现之后全国大普查与临床研究的领先成果。

这次会议的学术论文,集中反映了当时国内外最新成就,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确立了我国针灸现代研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而且标志着一门崭新学科——实验针灸学的诞生。

会议丰富了实验针灸学的内容,使其科研方法和技术逐渐趋向成熟,实验针灸学已现雏形。

会后,出版了《针灸针麻研究》《针灸研究进展》《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中国百科全书—针灸学分卷》等著作,它们是当时针灸临床、经络、腧穴、脏腑相关、针刺镇痛和针麻等实验研究成果全面系统的总结。

中国针灸学已从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飞跃,科学地系统总结针灸研究成就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四)实验针灸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980年以后,该阶段强调继续发扬针灸特色,认真总结过去实验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并注意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和方法去研究、发展的宗旨。

1982年以后,天津、上海、南京、辽宁、陕西等中医高等院校率先开设了《实验针灸学》教学课程。

1983年,在国家卫生部等领导的支持下,天津中医学院首先自编了《实验针灸学》教材(获1989年全国普通高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此后全国不少中医院校也自编或协编了多本《实验针灸学》和《实验针灸学实验指导》教材,把实验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讲授,从而开创了中医实验教学新纪元。

随后,国家教委正式承认实验针灸学的学科地位。

1986年10月,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在上海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实验针灸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1987年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更使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内容和水平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五、实验针灸学在国际上的发展

(一)针灸疗法已在120多个国家逐渐开展

他们在我国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曾创造了有一定临床疗效的针灸新疗法(如西德福尔电针疗法、法国神经疗法、欧洲顺势疗法、前苏联穴位反射疗法等)。

(二)实验研究方面,日本、美国、法国、前苏联等国研究水平较高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并于1980年发表专著。

1955年,中谷一雄等在《自律神经杂志》上发表了“良导络之研究”成果,并开创了著名的“良导络调整疗法”。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在国际针灸界都享有盛誉。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5年,法国Vemejoul使用γ照相机—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研究经络。

另外,法国Niboyet对皮肤电的研究,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对针麻、针灸临床及经络原理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为了规范针灸临床研究,发表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的报告。

199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意大利米兰会议初步确立了64种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

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召开了针灸疗法听证会,在确认针灸医疗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关于气、经络等实质尚待研究,今后要进行更多的原理研究”。

由于语言限制,西方学者对中医针灸、经络理论背景毕竟所知甚少,而这正是我国学者的优势。

另外,西方大多数研究都是“业余的”,很难申请到经费,而中国的针灸、经络研究在政府和众多中医机构的支持下,有国家经费资助,这是更大的优势。

这就保证了我国实验针灸研究的规模和质量,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国外。

当今世界正在趋向全球化、一体化,我们更应努力学习国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科学地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并与国外先进科学领域接轨,以保证针灸研究不出现“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局面。

验手段,去验证、补充、完善、弘扬、充实传统针灸学的现代科学内涵,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扩大治病范围,丰富与发展现代中西医学的内容。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

学好实验针灸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评价和思考问题,以萌发创新思维意识,这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针灸实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心理因素、技术手段和条件限制、实验操作误差、数据处理不尽完善,加上研究者自身学识、学术水平、逻辑功底、敏感性和洞察力差异等原因,实验难免会出现局限性和相对性。

针灸实验中,一切假说的建立、结论推理和干预措施的选择,都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病而异,要在整体评价基础上,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思路和方法,并考虑与局部的相互关系,作出有信息依据的决策。

对实验结果应该客观、合理地评价,避免推理过大、推论不当等错误。

(三)不断更新知识,注意科技信息量的积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相互渗透更为普遍。

要学好实验针灸学,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常温习古今文献,阅读有关医学期刊、书籍和资料,并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了解最新学术进展。

学习者还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以便能查阅国外医学文献,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学习者应主动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培养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及洞察力,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启发自己在针灸实验研究中的创新思维。

(四)针灸学者是医学家,也是科学家

医学是一门科学,针灸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工作者不仅是医学家,而且也应该是一个科学家。

作为科学家,就必须具有科学家的道德标准和素质,包括严谨的治学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及科学奉献精神等。

作为医学家、科学家,还必须关注新生物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并借助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循证医学方法,作为指导临床、制定科研计划、分析结果、临床决策、医学教学、医疗保险的重要方法。

(五)广博的知识和运用自如的多种技能,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学好实验针灸学,还应具备完成实验研究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和运用自如的多``种技能,包括处理信息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多学科集体攻关能力等。

当然,高超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将有助于实验研究的成功。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具备努力拼搏、勇于探索、技术创新、攀登世界科技巅峰的精神。

唯有在理论及方法上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实验针灸学才会结出惊人的硕果。

德国科学家E.费歇说:

“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科学永远是国际的。

”让我们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把实验针灸学置于国际群体协作研究中,促进实验针灸学的学术不断进步,以确保我国针灸学能融人世界主流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特别是针灸临床。

古人所指经络的物质基础究竟是什么,如何解释临床经络现象,长期以来,这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本章对经络现象及特点进行系统说明,并介绍关于经络实质的有关假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发挥治病作用的施术部位。

关于腧穴研究,本章主要介绍其结构与功能两方面的研究,功能研究结果对经穴诊断与针灸治疗起指导作用,而腧穴结构的研究,为经穴诊断治疗原理的阐述提供了某些实验依据。

传统针灸学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现代研究者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双向联系称为“经脉、穴位—脏腑相关”。

探讨这种双向联系的规律、部位特异性和联系途径,对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还就针灸作用基本规律及特点、针灸作用的时效及量效关系进行讨论。

第一节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经络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围绕经络形成的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针灸的临床实践。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具有运行气血、濡养组织、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平衡阴阳等功能,因此具有决死生、处百病的重要作用,是维持人体整体有机统一的重要因素。

现代研究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综合调控系统,但其具体过程和机制尚不能用现代科学语言全面系统地表述,因此经络研究一直被国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近4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学者遵循多学科合作的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对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经络现象

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感觉障碍和经过物理、化学、组织学技术检测出的循经现象等。

这一现象是我国两千多年前医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发现。

现在,人们通过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科学、客观地描述了经络现象。

(一)循经感传现象

指针刺、电脉冲及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1、循经感传现象的人群调查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有一些有关循经感传的报道,但未引起人们重视。

1950年日本的长滨善夫和丸山昌郎报导了一例视神经萎缩病人在针刺时沿经出现的非常明显的感觉传导现象,并对其十二经及奇经八脉的循行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专集。

他们将这种感觉传导称为“针响”。

此后,国内外类似报导虽日益增多,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随着针刺麻醉的创立,从事针麻原理及经络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大,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也进一步得到重视。

1972年国内一些单位介绍了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穴位的方法调查人群中的循经感传现象,197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经络感传现象的普查统一方法及分型标准。

从1973年至1978年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单位按照统一的方法及分型标准,对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及健康情况的人群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查工作。

(1)普查方法

受试者静卧或静坐10—20min后,将刺激电极固定在十二经脉的井穴皮肤上,参考电极安放于一侧的小腿部然后用低频脉冲电进行刺激,刺激强度以受试者产生明显的麻胀感为度。

(2)分型标准

根据刺激穴位时出现循经感传的经数和传导的距离,可将其分成以下四型:

Ⅰ型(显著型)又称“敏感型”,以往有人曾称之为。

经络敏感人。

指刺激井穴(或原穴)时有六条以上的经脉感传能通过全程,其余经脉的感侉能超过肩、髋关节,但不能抵达终点。

Ⅱ型(较显著型)又称“较敏感型”。

有两条以上的经脉感传能通过全程,或三条以上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者。

Ⅲ重型(稍显著型)又称“稍敏感型”。

有一条以上的经脉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或二条以上的经脉感传能超过腕踝关节者(若刺激原穴,则要求超过肘、膝关节)。

Ⅳ型(不显著型)又称“不敏感型”。

所测经脉感传均不能超过腕、踝关节、或仅一条经的感传能超过腕、踝关节者。

(3)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

根据全国28个单位的资料统计,循经感传的出现率平均为20.3%,其中显著型出现率为0.35%。

四种不同感传类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按Ⅳ,Ⅲ,Ⅱ,Ⅰ型的顺序依次递减。

循经感传在不同地区、民族、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中普遍存在。

其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无关,而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在健康人和病人之间,多认为病人的感传出现率较高。

我国援外医务人员还对外国人采用国内通用的刺激方法和分型标准进行了调查。

612例非洲黑人中感传的出现率(81.8%)明显高于中国人。

在110例白人中感传出现率为53.77%。

以上资料表明,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类普遍存在,但关于不同种族感传出现率有无显著差异,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全国大规模普查工作中,大多数调查组采用了上述方法,但也有一些学者采用按压穴位,针刺穴位、电提针刺激穴位的方法进行普查,也同样得出循经感传在人群中是客观存

在的结论。

2、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因素

(1)刺激方法

这是影响循经感传的一个重要因素。

刺激穴位的方法不同,所得的出现率也不相同。

在低频电脉冲刺激井穴的条件下,感传出现率约20%左右,若用其他方法,则有不同的出现率,如艾灸也可引起循经感传。

(2)温度

温度对循经感传的出现率有明显影响。

一般地说,感传出现率夏秋高于冬春。

提高室温或在受刺激的穴位周围或循经线上加温,可使感传增强,速度加快,行程增长,感传加宽,从而使感传出现率提高。

反之,若在感传线上予以局部冷冻降温可使感传阻断,皮温如低于20°C,感传即不易出现。

(3)健康状况

尽管调查结果尚有分歧,但多数资料表明,病人的循经感传出现率高于健康人。

不完全截瘫病人的感传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小儿麻痹症以及某些脑部疾患也有类似情况。

因此,可认为感传的出现与疾病有密切关系。

而某病理过程的自发感传,;往往可随疾病的好转与痊愈而消失。

(4)年龄

年龄对感传出现率的影响,观察结果不一。

有调查显示,感传出现率中老年高于青少年,40岁以下的人群中循经感传的出现率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但有报告用多次针刺或入静诱发循经感传时,青少年感传的出现率较成年人为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