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180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docx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

全市地方煤矿二〇一〇年一月份

安全生产例会会议纪要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2010年1月6日在安泰大厦十六楼会议室召开。

二、会议主要内容

会议由X晋宁副局长主持,会上,X俊文总工回顾总结了2009年安全生产主要工作,对2010年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进展了安排部署,赵晚畴局长作了重要讲话。

各县〔市、区〕煤炭工业局局长、分管局长和安全科长,市直有关单位董事长或总经理,各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主要负责人,生产矿井和市政府批准的过渡期生产矿井矿长和安全矿长参加了会议。

三、2009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一〕安全事故情况

2009年全市地方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7起,死亡9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起;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5人,减幅214.2%,较2009年省控指标减少17人;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11,同比下降0.42。

按事故性质分,顶板事故5起,死亡7人;机械事故1起,死亡1人;其它事故〔高空坠物〕1起,死亡1人。

按县〔市、区〕分,兰花、城区、泽州、高平、阳城、沁水各发生1起1人事故,陵川发生1起3人事故〔为政策性关闭矿井〕。

按月份分,2月份1起,死亡1人;6月份1起,死亡3人;8月份1起,死亡1人;10月份3起,死亡3人;11月份1起,死亡1人。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进一步严明了安全责任。

市县两级煤炭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紧紧抓住责任落实这个关键,本着有岗就有责、有责必履职、失职要问责的原那么,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严明了安全责任。

一是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2009年,对安全监管分包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煤炭局实行了局领导带队,科室牵头包市属煤矿安全监管业务责任制和分包县〔市、区〕安全监管责任制,各县〔市、区〕煤炭局实行了领导包片、科室包乡镇、安监人员包矿制度。

二是实行分级负责体制。

依据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包保责任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实行一组五人、五人五矿煤矿安全监管机制,明确安全监管责任分工职责。

三是提升安全监管质量。

市局统一制作《安全检查备忘录》和《安全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履职情况;在主要媒体公开举报,自觉承受各界监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由事后追究为主向事前、事后追究并重转变。

二是进一步夯实了安全根底。

我们紧紧抓住人员素质提升、改善装备水平、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等重点工作,夯基固本。

一是狠抓人员素质提升不放松。

煤矿企业和各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培训基地,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对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的要求。

加强培训师资建设,规X培训教材,做到培训计划、机构、基地、费用、教材、人员、考核、档案、制度“九落实〞。

积极推广以区队、班组为单位,成建制进展培训并严格考核。

实施“安全工程##〞和班组管理,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在局部煤矿职工中试行“手指口述法〞,建立起与安全挂钩的考核制度。

二是持续改善装备水平不松懈。

以装备的可靠性来保障系统的可靠性,抓住兼并重组整合契机,在全市地方煤矿积极推广机械化采、掘工艺,推广使用锚杆、锚网支护,强制淘汰了煤电钻;局部通风机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在高瓦斯矿井推广使用长距离、大功率钻机和大流量抽放设施;推广使用长距离探水钻,根本做到了装备先进,运行可靠。

三是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不模糊。

为全面提升煤矿的安全根底,提高煤矿综合管理水平,在原有根底上继续狠抓标准化矿井建设,以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积极推进安全创新,充实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考核内容,建立起安全质量标准动态考核验收常态机制。

将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同主体工程建设放在同等高度来抓,规定所有建设矿井在投产前必须建成质量标准化矿井,以质量标准化矿井深入开展带动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到安全上档次,质量上水平。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重点治理。

在灾害防治上,我们始终坚持抓重点、重点抓的工作思路,时刻监控煤矿瓦斯、水患、顶板等重大危险源,着力消除事故灾害。

一是从确保系统可靠着手,深入开展瓦斯治理。

遵循“加大风量、减少风阻、缩短风路、系统合理〞的原那么,优化通风系统;全市高瓦斯矿井全部安装了瓦斯抽放系统;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做到了“两个四位一体〞,即区域防突“四位一体〞和工作面防突“四位一体〞;二是从确保安全稳定着手,强化顶板水患防治。

我们始终将水患防治提到重要的高度来认识,认真开展水患治理,推行了长距离探水,规定探水深度不能低于200米。

加强顶板管理,规X支护作业行为,着力推进支护方式改革,淘汰落后的木支护,推广锚杆、锚网支护。

三是从确保现场安全着手,强化危险源的治理。

把现场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加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班组建设,强化现场管理。

四是进一步强化了专项整治。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年〞和省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年〞活动的安排部署,2009年针对不同时期,突出重点内容在全市地方煤矿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一是认真开展煤矿复产复工整治;二是突出重点时节时段进展整治;三是开展了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整治。

五是进一步构建了长效机制。

在强化煤矿日常监管的同时,创新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着力建设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

制订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八项制度、安全根底管理意见、“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煤矿瓦斯抽放管理规定、监控系统管理规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规定、入井带班管理规定、隐患排查制度、煤矿瓦斯管理考核方法、兼并重组整合相关规定等,进一步规X了煤矿生产〔建设〕行为和规模化生产行为。

二是创新班组管理。

加大班组管理力度。

实施基层班组建设工程,全面推广使用“白国周班组管理法〞。

三是实施科技强安。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兴安、科技强安战略,建立完善“三大监控系统〞,积极引进南非瓦斯抑爆装置。

四、2010年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安全生产指导思想:

按照省厅2010年“强力推进安全开展,实现由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型行业转变〞安全生产初步工作思路,今年安全生产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结实树立安全开展理念,着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续工作开展,进一步加强主体企业和煤矿企业管理,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和职工素质,进一步改善装备,进一步夯基固本,杜绝重大事故发生,遏制一般事故发生,实现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向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山目标迈进。

2010年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是:

一是组织开展好“安全管理根底年〞和“整合改造建设年〞活动;二是继续遵循“四个不〞的工作准那么,即夯实根底不动摇、安全检查不断线、严厉处罚不模糊、责任追究不放过;三是强化七个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即强化分级管理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强化内部管理落实主体企业管理责任,强化隐患排查管理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包包责任制管理落实安监人员责任,强化素质提升管理落实矿领导、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强化推行“白国周管理〞落实班组长责任,强化推行“手指口述法〞管理、安全工程##管理落实员工安全责任。

四是突出六个工作重点治理危险源,即瓦斯、水患、顶板、机电、掘进头、工作现场。

五是要深入开展责任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建设、规模化矿井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主要奋斗目标是:

〔一〕安全生产目标:

坚决杜绝3人以上较大事故发生,力争一般事故大幅度下降,确保全市地方煤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和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省厅和市政府控制指标以内,进一步推进全市地方煤矿健康稳定开展。

〔二〕体系建设目标:

以“主体责任明确、岗位职责明晰、制度健全规X、责任有效落实〞为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

产责任体系。

〔三〕根底建设目标:

深入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安全装备水平,加强煤矿安全根底管理,促进煤炭工业安全开展。

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计划,完成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目标。

〔四〕规模建设目标:

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统筹安排煤炭生产与整合改造,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改造建设工作。

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是要狠抓思想强安。

认真组织开展“六月安全月〞活动。

营造安全生产声势,加强全社会关注煤矿安全的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

全面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班组长干部队伍,推行“手指口述法〞。

二是要狠抓责任强安。

继续引深“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管理根底年〞和“整合改造建设年〞活动,健全全过程的主体企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方位的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和全社会的安全责任监视体系。

三是要狠抓队伍强安。

重点抓好安监队伍建设、安全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增强素质、提升能力,加大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力度,强化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以煤矿“六长〞、“三项岗位人员〞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职工队伍技能。

四是要狠抓秩序强安。

进一步规X行业生产建设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为。

加强市级督查检查,加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监视检查,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五是要狠抓根底强安。

随着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开展,办矿体制的改变,矿井产业水平的提升,2010年监视煤矿企业一开始就要将根底管理牢牢抓在手上,夯实煤矿安全生产根底。

深入开展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改善技术装备,进一步健全完善根底资料。

六是要狠抓科技强安。

监视煤矿企业扎实提取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改善装备,科技强安。

与科研院所合作,从技术层面、科技层面解决一些煤矿面临的突出问题,抓好瓦斯、产量、人员定位“三大系统〞建设,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建设。

组织煤矿安全生产专家深入一线矿井进展隐患会诊,指导煤矿企业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七是要狠抓长效强安。

坚持固本、强基、长效开展战略,在强化煤矿日常监管的同时,继续总结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每月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抓好地方煤矿八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制订出台切合##实际新方法和新措施,特别是要对过渡性生产矿井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法,努力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

一是要抓好各级责任落实。

一是抓好煤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春节以前,全市所有生产矿井矿长原那么上不得外出,外出必须向市局进展请假,批准后方可外出,生产矿井“六长〞严格执行入井带班值班制度。

二是抓好主体企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

主体企业要在“六长〞进驻的根底上,尽快组建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单独配备煤矿“六长〞的过渡期生产矿井和整合改造建设矿井不得组织生产或建设。

三是抓好政府安全监管责任落实。

抓好安全检查包保责任制落实,尽快组建完成5人监管小组。

二是抓好过渡期矿井监管。

落实好过渡期生产矿井主体企业安全责任,重组方案批准的两个与两个以上矿井整合为一个矿井的,原那么上只准其中一个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组织过渡期生产,矿井采煤工作面满足过渡期生产时,只准保存一个掘进工作面,高瓦斯矿井抽放系统不健全、抽采不达标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不得批准过渡期生产,严禁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开采,凡批准过渡期生产的矿井,入井人数不得超过50人,存在突水危险或井下积水积气情况不明不得组织过渡期生产。

 三是要加大隐患排查检查。

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检查,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排查发现八类矿井必须停产整顿。

一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实、主体不到位而由被整合矿井继续组织生产;二是严重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组织生产;三是对防瓦斯、防水措施不落实和落实不到位的矿井,或瓦斯抽采不达标的矿井,四是突出矿井“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五是未严格执行煤矿“六长〞入井带班值班制度和外出分级请假制度的煤矿;六是未认真执行过渡期生产的相关规定的过渡期生产矿井;七是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存在重大隐患组织生产的矿井;八是以掘代采的矿井。

排查发现四类矿井必须实施断电。

一是未经复产复工验收擅自生产建设的矿井;二是在未经批复的煤层或工作面擅自组织生产建设的矿井;三是停产整顿,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生产的矿井;四是关闭后死灰复燃矿井。

四是要强化应值备班管理。

春节期间,各级各单位要进一步做好应急救援管理,认真落实值班各项制度。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