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46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PrinciplesofPoliticalScience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

48,其中,讲授学时:

48,实验(实践)学时:

0。

学分:

3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开设学期:

第3学期

适用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课。

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理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充分掌握,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原理、概念等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深刻认识和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内容,正确认识和重点把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和国际斗争的主要问题。

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问题理论寓于对国际社会的分析之中,对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合乎科学的预测,并提出国际社会发展的规律;将当代世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矛盾和斗争的完整的整体,重点是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考察。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对外战略的重大发展和外交政策选择;使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三)课程任务

让学生系统了解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演变及其发展趋势,重点把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和国际斗争的主要问题;让学生深入分析主要国际力量在经济、政治、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方面的地位、作用、影响、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使学生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意识,客观总结各国、各种力量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

五、课程基本要求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做到了解、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应重点应放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2.使学生初步掌握该学科各主要知识体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理解国际问题的能力,对遇到的问题能正确的加以认识和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注重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和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统一的整体。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寓于对国际社会的分析之中,对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合乎科学的预测,并提出国际社会发展的规律;将当代世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矛盾和斗争的完整的整体,重点是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考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涉及到各国的对外政策,包括我国的对外政治,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

对此我们需要根据事实和材料来分析,根据某一问题涉及到的有关方面的态度来判断,根据某一问题的历史发展来预测。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所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和分析能力为目标,以知识阐述和理论分析为基本内容,同时结合实际政治生活进行分析与探讨。

因此,政治学原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在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政治学原理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后续行政学、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七、教学时数分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

48学分:

3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实践

学时

讨论、习题课

等学时

第一章

当代世界政治

8

第二章

当代世界经济

8

第三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8

第四章

发展中的国家经济与政治

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5

第六章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4

第七章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5

第八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4

合计

48

八、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以美苏两首的两极对抗格局。

70年代后多极化发展,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彻底崩溃,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进入一个新时期,单极化和多极化的矛盾将始终存在。

世界总体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二)教学内容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峙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峙。

分化与改组,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世界的崛起。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增多。

美苏两霸全球争夺,雅尔塔体系彻底崩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苏战略对抗中苏攻美守的状态。

八十年代后美国的新的战略遏制政策和超越遏制政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彻底崩溃。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

冷战结束后的大国间伙伴关系的形成。

大国伙伴关系的特点。

多极化是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

美国是多极化世界中最有分量的一极。

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仍是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一极。

欧盟、日本成为未来多极世界战略格局的一“极”。

中国将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极”。

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

综合国力。

多种形式的综合国力竞争:

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各国对外战略的重点;积极调整各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努力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总体形势趋向缓和,动荡因素仍然很多

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根源。

三、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阻碍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主要因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雅尔塔体系与两大阵营的对立。

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难点: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单极化和多极化矛盾交替存在及其原因。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经济格局的涵义及其演变规律,认清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多极力量的对比状况,世界经济的主要活动及其运行机制,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掌握“新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明确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二)教学内容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

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2.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的主要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增长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

2.3.3困扰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国要实现真正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资源问题;粮食与人口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重点与难点

 

难点: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第三章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原因,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了解其政治体制的内容、政治状况的重大变化和社会问题;认识其外交战略和对外关系及其特征。

从而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二)教学内容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

经济的恢复阶段;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危机、滞胀阶段;经济调整和低速增长阶段;新经济阶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战后初期,凯恩斯主义得到了广泛的推崇。

20世纪80年代,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取代了凯恩斯主义,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体制改革。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模式

垄断主导型经济模式(美国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模式)。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模式)。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最基本原则: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总统制。

议会内阁制。

3.2.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和多层次化。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此起彼伏。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完善,公民的权利进一步扩大。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战后的全球战略分为四个阶段:

扩张阶段;调整和收缩阶段;反击阶段;参与和扩展战略。

欧盟的对外政策

欧盟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具体表现为:

立足欧洲,进一步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与美国的协调与合作建立相互间的平等伙伴关系,推动建立西方主导的世界新秩序;重视对华关系,加强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贸易合作,同时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抱有偏见;实施新亚洲战略;确保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日本的外交政策

加强与美欧的三极协调,构筑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大力扩充军事力量;注重借助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来参与地区和世界事务,掩饰过去侵略战争给日本造成的不良形象;重视发展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难点: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及其正确认识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政治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以及第三世界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理解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掌握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所进行的改革;明确冷战后南北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当前南北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二)教学内容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具有自身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发展中国家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

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

南北关系与南南合作

南北关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南北关系也在发生某些变化。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的主要体现。

南南合作道路并不平坦,在这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矛盾。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的政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共和制;君主制;酋长制;军人政权;政教合一制。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有这么多类型的政治体制和频繁的军事政变的主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被西方称为“第三次民主化浪潮”运动遍及全球。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与第一、二次民主化浪潮相比较具有不同特点。

民主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广泛而深刻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些发展中国家间民族关系紧张,社会动荡和局部冲突频繁;边界领土之争越来越频繁。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的整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不结盟运动的曲折和发展

不结盟运动。

中国已于1992年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世界的崛起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第三世界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相继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三)重点与难点

 

难点:

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和困难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在政治经济的发展成就及其在20世纪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和改革以及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理解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教训。

(二)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对20世纪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美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成就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育科学事业有很大发展。

5.1.3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社会主义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与竞争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显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主义国家是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给苏联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和它的历史局限性。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始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最早走上改革道路的是南斯拉夫。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三次大的改革浪潮。

中国是第三次改革浪潮的先行者。

第三次改革浪潮的显著特点。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和教训

1989——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各国演变的共同因素。

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对人类进巨大贡献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以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课题

难点: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课题

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冷战后东欧国家与独联体成员国在经济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以及由此导致政治地图的变化,一些欧洲范围的国家外交上回归欧洲的深刻原因,特别是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变动。

掌握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发展,明确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

(二)教学内容

冷战后东欧各国的经济与政治

转型中的东欧经济

东欧各国经济转型的道路:

由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在转型方式上,大多国家由转型初期采用了“休克疗法”的激进方式转而实行渐进的方式,并相继实施了稳定的经济纲领。

各国经济状况由严重危机走向渐有好转。

转型中的东欧政治

东欧各国政治体制转型的目标:

由一党执政向以多党议会制和三权分立为特征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东欧各国多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东欧地区的社会政治思潮走向多元化。

冷战后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独联体的形成与发展

独联体。

自成立以来,独联体走的是一条曲折和发展道路,某种程度上它已演变为政治辩论俱乐部和矛盾混合体。

制约独联体一体化的原因。

转型中的俄罗斯经济与政治

俄罗斯经济转型方案的主要内容。

经济转型实践表明,“休克疗法”方案并不符合俄罗斯国情。

切尔诺梅尔金、普里马科夫等人的经济政策。

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目标。

俄罗斯独立后,由于经济状况恶化,国内政治斗争十分激烈。

1993年底,新宪法的颁布和新议会的选举,标志着俄罗斯政治局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俄罗斯政局的主要特点。

1995年议会大选和1996年总统选举,标志着俄罗斯政治局势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俄罗斯政局的主要特点。

俄罗斯的转型期危机具有深刻的原因。

经过多年努力,俄罗斯国内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

俄罗斯的对外政策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

向西方“一边倒”外交;“双头鹰外交”;全方位“大国外交”;跨世纪外交战略。

(三)重点与难点

 

难点:

俄罗斯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增强在对外开放中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

外交新局面的创立。

50年代后期至“文化大革命”前夕:

中国外交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外交的困境、修复与转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外交的调整与发展。

7.1.

中美关系。

中日关系。

中俄关系。

中国与欧盟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

确认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了明确的定位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对外战略的目标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外交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提出了许多处理国家关系的新思路、新策略

提出了驾驭复杂国际局势的外交方针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和平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7.3.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

建国50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

 

难点:

新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方针

第八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依据和意义及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了解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明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认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主张和长期性。

(二)教学内容

8.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8.时代主题的转换

8.1.

8.1.

8.建立国际新秩序

8.当今国际秩序及其特征

8.2.国际社会有关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8.2.1.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当今时代主题;国际新秩序

难点:

时代主题和国际新秩序的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