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374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docx

最新鲁教版《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观察事物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正确认识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3:

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

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正确选择,是我国的战略决策。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第二层从论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得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关注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是教学重点,因为这既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国情,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本课的落脚点,当然是重点;之所以是难点,因为它理论抽象,中学生理解有难度,又与中学生的生活有距离。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教学围绕感悟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及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正确选择两个方面展开。

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感悟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若只有图片资料,没有文字资料,课堂便显得单薄;若只有图表或文字资料,没有图片资料,便不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只有两者结合,课堂教学才有血有肉,充满生机和活力。

通过讨论会认识“内蒙古某羊绒衫厂”的悲剧,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

选取典型案例开讨论会,效果很好,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又让学生参与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时,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诱导、情境体验(“图片欣赏”、“讲故事”)和活动参与(“讨论会”、“写社会调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阅我国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调查本市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状况;了解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2、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并搜集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图片;调查农村玉米秸秆还田的状况,为课堂学习作准备。

【教学活动】

环节一:

情境导入,自主感悟

多媒体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资料:

【短信一则】201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

春节前夕,一位农民工编辑了这样一则短信:

“工作在外把家念,春节很快到眼前,春运回家买票难,人潮拥挤保安全,彻夜排队要保暖,一票在手心里甜,祝你平安把家还,开开心心过大年!

【关注家乡】山东枣庄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因煤炭丰富而建市,素有“煤城”之称,由于大量开采,煤炭资源面临枯竭,致使一些煤矿不得不“搬家”或转产,不久的将来,“煤城”将无煤可采。

【新闻调查】云南曲靖市的陆良化工公司将14.8万吨铬渣露天放在南盘江附近,对附近村子的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附近村里的牛羊饮用后大量死亡,农作物受到污染,秧苗死亡,有的地方寸草不生,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人饮用污染的水后,引发了各种疾病,增加了得癌的风险;曲靖市的经济一向发展迅速在云南省排名第二,仅次于昆明,发生污染后所有化工企业全部停工整顿,农民们颗粒未收,曲靖市的发展陷入瘫痪状态。

(设计意图:

本课从图片资料入手,并配合相关文字资料,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为下文引出新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好铺垫。

教师引领学生思考:

上述图片和材料反应了我国的那些重要国情,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交流,并出示自己搜集的反应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图片、文字、数据等资料,与老师、同学一块分享。

教师点拨: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也非常突出,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老师: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作何选择呢?

学生: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多媒体展示: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引出新课)

 环节二: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1:

讲故事——

烦恼人生

王老师今天倒霉透了,喝凉水都牙痛。

老爸住院没病床,医院不接收;早晨上班堵车,迟到5分钟;孙子上小学1年级报不上名,学校名额早已爆满。

教师:

你能说出李老师烦恼的根本原因吗?

你是否熟悉这些场境,有哪些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问题。

多媒体展示:

             查资料,找特点

 1949年刚解放时,我国人口就多达5.4亿。

目前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700多万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达到13.39亿,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比,10年增加了7390万人。

  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中国31个省市都面临老龄化加快的问题,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比重比第四次普查结果上升13.6%,大学生仅占总人口的6.8%.

教师:

分析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1、人口基数大,增长率虽然减缓,但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

2、人口素质偏低;

3、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活动2:

课堂讨论——在我国现阶段,人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把学生分成A、B两组:

A组认为是好事;B组认为是坏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

设计此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并为下文讨论我国人口问题的危害打下基础。

然后,多媒体展示资料:

1987年,新增粮食的48.5%、新增肉类的45.6%、新设医院病床的35、9%、城镇新建住宅的37.7%,被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

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1995年,我国煤产量为12.4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75位;发电量为9280.8亿千瓦时,居世界第2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30位以后;肉和蛋的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分别处在第75位和第55位。

2009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

1300万是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是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

多媒体展示图片:

生活垃圾         贫困的一家       等待就业

师生根据图片、材料共同分析、讨论我国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负担;

2.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3.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设计意图:

对人口形势的严峻性的学习,课堂从学生熟悉的场境故事开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产生共鸣。

讨论我国人口问题的危害,资料详实,对比明显,图片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

 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自然资源

 总量

  人均拥有量

  森林面积

 8

  107

  草原面积

 2

  76

  淡水面积

 6

  55

  矿产资源

 3

  80

  耕地面积

 3

  126

材料二:

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水量比较  (单位:

立方米)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水平

5045

514

387

288

1344

教师:

看了上面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

这组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多媒体展示:

 

知识卡片

1、我国的环境存在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旱灾和水灾、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多媒体展示:

警钟长鸣

1:

长江流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而盲目地围湖造田、建房,大大降低了蓄洪能力,助长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2:

地球上有170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

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大量物种灭绝。

目前已经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3:

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

人类癌症80%—9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癌症占了90%。

学生讨论、交流:

环境问题的危害。

教师归纳:

(1)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2)威胁生态平衡;

(3)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活动3:

讨论会

背景材料:

1981年内蒙古某地为了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成立羊绒衫厂,由于超载放牧导致草原生态失衡,水井干枯,牧民四散,进而经济萎缩,牧民生活走向贫困。

当地牧民感叹:

羊绒衫厂,你要牺牲多少自然资源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又要用多少经济利益才能恢复自然平衡呢?

讨论话题:

羊绒衫厂该不该建?

(设计意图:

学生在感悟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后,会自然产生怎么办的疑惑?

答案直接给出,便显得枯燥、不自然,选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既激活了课堂,又让学生明白了道理。

教师把学生分为正方(该建)和反方(不该建)两组,展开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说出本组的理由。

然后,

多媒体展示: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资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过渡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

教师点拨、归纳:

羊绒衫厂该建,因为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强国富民,发展才是硬道理,但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教师:

如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呢?

学生: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师: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也就是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注重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重人类未来的利益。

教师:

为了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多媒体展示: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教师:

为了让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为了我们这一代的安康,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多媒体展示:

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

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显得抽象,教学时,配上优美的图片,或视频,学生的感受会更好,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加深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的认识。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点:

展示丰富的图片,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这符合“三贴近”原则。

环节三:

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活动4:

社会调查——农村玉米秸秆还田的状况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本村玉米秸秆还田的状况,过去焚烧的原因及危害,现在还田的原因及好处,在课堂上师生交流。

然后,多媒体展示:

峄城新闻

峄城区治理秸秆还田出狠招

以前,农民收玉米用手工,为了便于耕种,便把秸秆焚烧掉,结果污染了环境,也破坏了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今年秋,区委、区政府制定措施,狠抓秸秆还田,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加大资金投入,对购买玉米收割机的补贴,对秸秆还田的补贴;对焚烧秸秆情节严重者依法制裁;并加大宣传的力度。

教师:

调查结果如何?

学生:

全村无一例焚烧秸秆事件。

教师:

秸秆还田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项重要举措;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改良了土壤,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教师补充:

你村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环节四:

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教师总结全课,学生回答收获。

我的收获。

我的行动。

【板书设计】

我们的重要课题

相互制约人口:

膨胀正确选择指导思想

经济发展资源:

短缺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环境:

恶化

正确处理

【课堂检测】

请你回答

2009年12月7日,被喻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5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的排放,你认为我国的正确选择是什么?

【拓展资料】

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星期天,上海某中学学生赵新与父母搭上市政府提供的“零排放”世博专用电动车赶往世博园游览。

进入园区他们乘上了专门的新型燃料电池观光车,来到游客最多的中国馆。

中国馆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能够反射热量,降低能耗;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馆顶的观景台引进了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经过净化可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这些都使赵新一家大开眼界。

【课外作业】

调查了解当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教后反思】

本课设计体现了新的课改理念,坚持“三贴近”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寓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等资料,让学生感悟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忧患意识,从而产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存在的不足:

学生方面:

学生在情感方面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所理解和认同,但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虽然道理明白,但不能记忆下来)。

在参与课堂、写社会调查等方面积极性还不高。

教师方面:

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下功夫,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