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013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docx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A、选择会导致短缺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下列问题(C)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B)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7.下列各项中(C)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8.下列命题中(C)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

9.下列(B)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

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

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

C、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

11.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C、混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自给自足制度

1-5CDBBC6-10BCCBB

11、C

二、判断正误

1.只有落后国家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短缺现象。

2.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3.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所有点都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最高水平。

4.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

5.资源是稀缺的,因此经济学有存在的必要;资源有多种用途,因此经济学才得以存在。

6.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

7.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8.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价值与资本》,希克斯于1939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2章: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得出某人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常数?

(D)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常量?

(D)

A、技术水平

B、投入品价格

C、气候

D、该商品价格

3.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B)。

A、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上升

B、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上升

C、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下降

D、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下降

4.如果x与y商品是替代品,x价格下降,将使y(D)。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5.如果x与y商品是互补品,x价格下降,将使y(B)。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6.如果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则该商品(D)。

A、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

B、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C、均衡产量减少,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

D、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

7.如果人们对茶叶的偏好增强,则可预期(A)

A、茶叶的需求增加

B、茶叶的供给增加

C、茶叶的供给与需求均增加

D、茶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增加

8.如果气候变得更适宜生产某种商品,但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以前强烈了,则可预期

该商品(A)。

A、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

B、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

C、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

D、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

9.随着人们对电脑的需求增加,根据供求原理,电脑的价格将上升,事实却是电脑的价格下降了,这说明(D)。

A、供求原理不成立

B、这是供求原理的一个例外

C、供求原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D、这与供求原理无关,完全是技术变革引起的

10.当价格上升时,吉芬品的需求量是(B)。

A、减少B、上升C、不确定

弹性理论

1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9美元下降到8美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需求为(B)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

12.(B)时,将使总收益下降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13.供给弹性(A)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区分。

A、有B、没有C、不确定

14.垂直的需求曲线是(C)弹性。

A、完全有B、富有C、完全无

15.水平的供给曲线是(A)弹性。

A、完全有B、富有C、完全无

16.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B)

A、正B、负C、0D、1

17.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C)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

18.容易被替代的商品,其需求弹性(A)。

A、越大B、越小C、不确定

19.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B)

A、不相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20.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C)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减,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减,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1-5DDBDB6-10DAADB

11-15BBACA16-20BCABC

二、判断正误

1.需求量是流量。

2.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3.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4.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5.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6.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7.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8.供给量是存量。

9.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

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11.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12.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14.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小。

15.市场中的均衡价格是由商品供求的交点决定的。

16.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条需求曲线上向上或向下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17.如果价格和总收益表现为同方向变化,那么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18.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5,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三、计算题

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

Qd=100-2p

QS=10+4p

(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2)求该商品的供求均衡时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3)当供给改变为QS=28+4p时,求出供给改变后新的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并与原来的弹性加以比较。

 

第3章:

效用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效用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它是(B)。

A、客观的 

B、主观的

C、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D、既非客观,也非主观

2.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这意味着(C)

A、边际效用最大B、总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零D、总效用为正

3.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A)

A、两种消费品B、消费品和价格

C、两种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及其产出

4.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无法确定

5.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C)

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基数效用论中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D、基数效用论中认为消费一定量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6.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C)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7.序数效用论中,商品的效用(D)

A、取决于价格B、取决使用价值

C、可以通过确切的数字表示D、可以比较

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B)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

9.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B)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D、以上都不对

10.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D)

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取的总效用

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

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

11.预算线上的点表明(B)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B、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C、处于均衡状态D、状态不可能确定

12.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B)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以上都不正确

13.某人消费苹果和香蕉。

假定他的收入增加了一倍,苹果与香蕉的价格也上升了一倍。

那么,他的预算线将(A)。

A、仍然不变

B、向外移动,但斜率不变

C、向外移动,但更陡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