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93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docx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1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第一节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和任职的基本条件

一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

1.对压力容器制造的无损检测工作负责。

2.贯彻执行压力容器无损标准和规范,参加编制、修订、贯彻(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无损检测系统的有关内容及制度。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主要有:

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设备操作规程,暗室操作管理制度,胶片及耗材保管领用制度,探头入厂验收制度,射线安全管理制度等)

3.监督检查无损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

4.组织编写、修订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通用工艺规程是检验单位根据被检验产品检测要求,结合本单位检测设备能力及有关法规、JB∕T4730标准要求编制的检验规程。

分为:

射线、超声波、磁粉、渗透。

工艺卡是指导操作人员对具体工件进行检测的工艺文件,不同的工件编制不同的工艺卡,要求一件一卡,对号入座。

检测人员根据工艺卡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来保证产品质量。

5.保证法规、标准和无损检测工艺在使用中的正确实施,有权拒绝受理不按法规、标准进行的任何检测活动。

6.组织解决无损检测重大技术问题。

7.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提出仪器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8.制定和监督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9.负责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无损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10.审查无损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与委托要求是否相符,抽查无损检测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对评级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

11.负责监督、检查无损检测(含射线底片)档案的管理工作。

(射线底片要有专用的底片存放室,用铁皮柜子或木柜子,两张底片之间用纸隔开,用纸袋装好,竖立码放。

同一令号的产品如使用射线、超声波和磁粉等多在种检测方法,则几种检测的委托单、底片、检测记录、报告应放在一起,有台帐。

底片存放室要安装空调和温湿度计。

象湖北的夏天七、八、九月存放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8℃以下,派专人负责。

12.检查无损检测前的技术准备,焊缝外观处理情况,对未达到表面质量要求的焊缝有权拒绝和制止无损检测。

(焊缝表面质量要求是:

不应有咬边、飞溅、超声波探头移动区域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微米。

13.负责对无损检测分包方的评价和分包项目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一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1.什么是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在保证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质量方面能起到指挥的组织结构或体系,称为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2.组织结构——是指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3.程序——是指为进行无损检测工作所规定的途径。

程序主要内容:

工作范围、(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工作范围是负责原材料、零部件和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做什么和谁来做(工艺卡由谁编制、由谁拍片、谁评片等)何时何地和如何做(零部件和压力容器焊缝什么时间检测,检测程序是怎样进行的)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控制和记录等作出规定。

4.过程——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所有无损检测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

5.资源——是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的必备条件,是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基础。

资源包括:

人员、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

二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1.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编制工厂质量保证手册,明确无损检测的主管部门和配合部门,落实各级无损检测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控制程序,实施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无损检测负责人负责制。

2.编制无损检测程序文件,以无损检测各控制环节为出发点对各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提出控制要求和程序。

制定的内容应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

3.按《容规》、GB150及JB∕T4730等标准的要求编制通用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建立必须的质量记录表,使得证实性文件内容齐全,可追溯性强。

质量控制系统中,《质量保证手册》是一级文件,《程序文件》是二级文件,《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工艺卡》、《质量记录表》和《各种管理制度》是三级文件,它们构成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4.压力容器制造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的主要标志

1)建立了无损检测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以单位的红头文件任命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

2)无损检测人员的检测资质满足法规要求,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包括周期鉴定)、射线曝光室结构满足法规要求。

要有无损检测人员一览表,设备台帐和曝光室面积表。

3)编制了《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本单位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按标准需要哪种无损检测,就编制那种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检测工艺卡和质量记录表》(本单位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需无损检测的都要编制工艺卡和质量记录表。

工艺卡要汇总成册,编制目录。

质量记录表要有一览表,空白表格订成册,以备检查。

4)各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明确并得到落实。

三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建立完善以后,必须保证它能有效地运转,才能对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是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实行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无损检测责任人负责制而开展工作的,一般是抽一台压力容器,审查委托单的内容(核对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委托的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合格级别等是否正确),检查委托工件的外观和现场条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选择正确的检测工艺卡,调试检测仪器设备,实施无损检测,评定检测结果(射线检测是审核底片质量,是否有漏评、错评现象。

超声波检测是审核原始记录上记录的内容,是否与相应的工艺卡上规定的检测参数一致,原始记录上应填上工艺卡编号,使用仪器的编号。

)并出具检测报告,并对检测报告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无损检测负责人及各级无损检测人员有权对外观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部件拒绝检测。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有效运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无损检测人员理解、熟悉。

(单位制造资格取证、换证时质量方针是要问的)

2.拥有完整、正确、有效的无损质量控制系统的质量控制文件。

(包括:

受控的质量保证手册、受控的程序文件、通用检测工艺规程、检测工艺卡、有标识的质量记录表等)

3.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有明确的职能分配和职责。

4.压力容器法规标准、质量控制文件均得到贯彻、实施和控制。

(主要是工艺卡编制符合标准要求,操作人员严格实施工艺卡)

5.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有独立行使职责的权利,不受任何干扰行使质量否决。

6.快捷地反馈不合格品信息,并有详细记录报告。

7.安全检测,环境清洁文明。

8.定期进行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的质量分析和内部审核,并有记录和整改措施。

9.无损检测资源条件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的要求。

10.无损检测质量稳定,无重大错、漏检。

第三节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的质量控制

无损检测是保证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有效手段,它利用各种物理方法检测材料及焊接接头质量,能对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和定性。

可见,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质量保证手册中有关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章节的编写

质量手册中无损检测章节包括下列内容:

1.目的:

描述本系统对哪些主要对象、哪些方面进行控制,中间有哪些控制环节,最终应达到的控制目标。

(主要对象是:

原材料、零部件进厂复验,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控制,要达到的目标是:

经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厂压力容器制造全过程无损检测。

3.职责:

明确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权;规定各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

4.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程序图见附录F。

P275

程序图内容,控制方法及说明:

1)最新版的法规、检测标准。

根据本单位设备状况编制的NDT工艺规程,工艺卡。

2)无损检测人员已取得相应资格,合格焊工,有焊接工艺评定。

如有无损检测分包,应有分包方评价和分包协议。

3)使用的仪器、设备经检定合格。

4)原材料及零部件,无损检测合格,可以投料。

5)焊接质量检测:

焊接试板经无损检测,划出缺陷,进行力学试验。

产品焊缝经无损检测合格,出具无损检测报告,载入产品质量证明书。

5.质量活动:

压力容器制造厂无损检测控制环节和控制点有:

接受任务、检测前准备、实施检测、签发报告和分包控制五个方面。

无损检测工程师是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他的职责是无损检测技术准备、仪器性能、人员资格满足检测的需要。

他有权推荐无损检测复探人员,有权制止违反标准或检测工艺的行为,有权仲裁检测争异。

无损检测班班长是无损检测工作安排者,他的工作是接受检测委托单,检查工件是否可以无损检测,安排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

文件应注明:

焊缝同一部位缺陷返修,不应超过2次。

无损检测资料保存7年。

二.程序文件的编写

1.程序文件是质量保证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它是在质量手册规定的原则下,将每一个工作环节依照实际工作状况,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完整的描述。

2.编制程序文件的目的:

主要描写“工作环节”要达到的目的。

3.编制程序文件的范围:

主要描写“工作环节”的适用范围。

4.编制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工作流程图:

将工作项目按顺序排列出来,制成流程图。

5.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工作程序的说明和要求:

按流程图所给出的内容依照顺序进行描述:

1)信息的来源:

无损检测依据是检测委托单,检测委托单是由生产车间调度员或送照人员按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填写、产品检查员核准盖章,随产品一起送无损检测室。

2)运作:

无损检测班长接到委托单后,安排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卡、检测人员做好检测准备工作、检查被检产品的前期准备工作(检测部位是否满足检测通用规程的要求、检测部位划线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3)输出:

检测完成后,出具检测报告。

如有超标缺陷,需要返修,填写返修通知单,一式两联:

一联交送照员签名,作为车间返修依据。

一联留在探伤组,作为缺陷返修后,无损检测依据。

6.使用表格:

无损检测工作中使用的检测记录有:

检测委托单、拍片(评片)记录单、检测原始记录(UT、MT、PT、ET)、检测定位图、检测报告、缺陷返修通知单等。

所有表格均应有标识。

7.程序文件的内容、编号等应与质量手册相协调。

程序文件可由无损检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编写,企业的质量管理部统一组织和协调。

8.程序文件应按一定的格式进行编写,应包括文件编号、标题、目的、适用范围、相关文件、术语、工作流程、报告和记录表格式等,其中工作程序文件是主体,它要求符合本单位管理的摸式,按顺序列出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并详细阐述涉及此活动的所有人员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

9.程序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程序文件中根据本单位生产容器的特点,明确所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对象,委托手续,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检测程序,检测记录和报告,返修复验和扩探,检测校验方法,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等内容。

2)无损检测委托管理制度

检测委托单是无损检测人员检测的依据,要核对产品编号、设备名称、检测部位、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合格级别是否正确。

委托单不允许涂改。

3)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

4)仪器的使用、维护及周检制度

有各类设备仪器的操作、使用规程。

设备仪器按JB∕T4730标准的要求应进行下列周检:

a.在用的X射线机每年由RT-Ⅱ级人员绘制曝光曲线。

曝光曲线贴在操作箱盖上。

b.黑度计每半年校验一次,由RT-Ⅱ级人员校验,填写校验记录,黑度计上贴校验合格标签。

c.超声波仪每隔3个月至少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定,测定方法按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由UT-Ⅱ级人员测定,测定后,填写测定记录,仪器上贴测定合格标签。

d.电磁轭的提升力至少半年校验一次,由MT-Ⅱ级人员校验,校验后,填写校验记录,仪器上贴校验合格标签。

磁粉机上的电流表,有条件的单位至少半年校验一次。

e.测厚仪、照度计等需每年送省质量监督部门校验。

标准黑度片的有效期是两年。

f.超声波标准试块尺寸精度应符合JB∕T4730.3的要求,并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5)底片质量控制及检测资料管理

底片质量的好坏,是代表射线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保证底片质量的措施主要有:

标记摆放符合要求、散射线防护和胶片处理的恒温设施。

底片存放应有专用的房间,专用的柜子,底片之间夹纸,建立存放台账,资料和底片保存期7年。

6)无损检测分包管理

应对无损检测分包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分包方的资格、检测能力等。

对于分包的项目要签定分包协议,对分包项目进行底片复核或派人到分包方检测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在有关资料上签字确认。

这是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到岗的见证点。

第四节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的编制

1.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是针对本单位产品的技术要求,依据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编制。

同时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规及GB150、GB151等标准的要求。

指导单位无损检测工作必要的文件。

2.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写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工艺编制的依据或引用标准。

3)检测人员资格。

4)设备、器材和材料的要求。

5)受检工件表面的要求和检测时机。

6)检测程序及主要工艺参数。

7)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分类。

8)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9)编制(级别)、审核(级别)和批准人。

10)制定日期。

通用工艺规程应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的所有影响无损检测的环节和因素都应作出明确的说明,对标准中不够明确的,如:

容器的纵缝怎样划照光线、环缝怎样划照光线。

照相底片上的标记摆放的具体要求等。

编写要结合本单位产品的实际情况,不要把标准都抄下来了。

通用工艺规程由单位Ⅲ级人员或有丰富经验的Ⅱ级人员编写,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五节工艺卡的编制

1.工艺卡是针对产品某一检测部位须作具体项目检测,编制的工艺,一件一卡,如:

接管、法兰超声波检测工艺卡,容器纵环缝射线检测工艺卡,人孔角焊缝磁粉检测工艺卡等。

工艺卡由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审核。

2.工艺卡应依据通用工艺规程、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JB∕T4730的本部分的要求编制。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艺卡编号;

2)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容器类别、规格尺寸、材料牌号、热处理状态和表面状态;

3)检测设备名称和编号,检测附件;

4)检测工艺参数:

检测方法、检测比例、检测部位、标准试块;

5)检测标准和验收级别;

6)检测程序;

7)检测部位示意图;

8)编制(级别)和审核(级别)

9)制定日期;

第六节无损检测质量开展系统控制环节及控制点的设置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一般设置五个控制环节及14个控制点。

控制点

控制点

1.接收任务

1)接收委托

2.检测前准备

1)人员资格;2)仪器校准状态;3)检测工艺;4)检测方案;5)检测对象状态。

3.实施检测

1)无损检测;2)复探、扩探。

4.签发报告

1)编制报告;2)审核;3)批准

5.分包控制

1)评价;2)协议;3)资料审核。

第七节无损检测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无损检测委托管理制度;

2.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3.无损检测仪器的使用、维护及周检制度;

4.各种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及工艺卡;

5.无损检测档案资料管理方法;

6.无损检测复评(复探)制度;

7.底片质量控制办法;

8.无损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9.无损检测分包管理规定;

10.超声波测厚操作规程;

第八节无损检测质量记录表格

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超声波检测记录

样表编号

J0901

ZGSC/HJ-B-03(01)-2009

记录编号

委托单位

工艺卡编号

工件

产品(部件)名称

产品规格

产品(部件)编号

材料牌号

材料厚度

表面状态

焊接接头

焊接方法

器材

检测仪器编号

探头型号

试块型号

耦合剂

检测技术要求

被检对象

检测方法

检测技术等级

补偿

扫查方式

扫描调节

斜探头K值

斜探头前沿

检测面

基准灵敏度

验收标准/合格级别

检测比例

距离波幅曲线:

 

检测结果评定

区段(焊缝)编号

检测长度

(mm)

缺陷

焊缝(板材)质量评定级别

备注

位置

(mm)

长度

(mm)

埋藏深度

(mm)

当量

(dB)

一检

一次返修

二次返修

检测情况说明:

 

检测员: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超声波检测记录(续表)

委托单位

检测地点

产品(部件)名称

产品(部件)编号

检测结果评定

区段(焊缝)编号

检测长度

(mm)

缺陷

焊缝(板材)质量评定级别

备注

位置

(mm)

长度

(mm)

埋藏深度

(mm)

当量

(dB)

一检

一次返修

二次返修

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超声波测厚记录

样表编号

J0902

ZGSC/HJ-B-03(02)-2009

记录编号

工件

工程名称

工件名称

部件编号

材料牌号

检测部位

表面状态

技术要求

仪器型号

精度等级

耦合剂

检测标准

断面代号

设计厚度

(mm)

实测厚度(mm)

共计测厚点数

备注

 

检测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射线底片评定记录

样表编号

J0903

ZGSC/HJ-B-03(03)-2009

记录编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产品编号

产品规格

像质计型号

板厚

mm

焊缝

编号

底片

编号

象质计

丝号

缺陷性质

缺陷数量

(mm)

评定

级别

焊缝

编号

底片

编号

象质计

丝号

缺陷性质

缺陷数量

(mm)

评定

级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