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708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卷5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2021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二)

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下列物品不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聚乙烯食品包装袋B.电木插座

C.石墨电极D.有机玻璃

【答案】C

【解析】A、聚乙烯食品包装袋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电木插座是用热固性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C、石墨电极是用石墨制成的,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

D、有机玻璃是化学合成的一种塑料,外观颇似玻璃,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2.(3分)缺钙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  )

A.患佝偻病B.引起贫血

C.患侏儒症D.患甲状腺肿大

【答案】A

【解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B、缺乏钙元素,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缺乏铁元素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C、缺乏钙元素,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缺锌元素会患侏儒症,故选项错误。

D、缺乏钙元素,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缺乏碘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3.(3分)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

B.不锈钢就是永不生锈的钢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高,所以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

D.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电性

【答案】D

【解析】A、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与石灰石,CO和Fe2O3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故错误;

B、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

一旦这种薄膜遭到了破坏,与空气或和水接触,金属表面也就会受到不断锈蚀,故说法错误;

C、生铁的含碳量为2%﹣﹣4.3%,比钢的含碳量(0.03%﹣﹣2%)高,故选项错误;

D、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可以把产生的静电荷导走,这是利用了铁的良好的导电性,故正确。

故选:

D。

4.(3分)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A

解析】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A。

5.(3分)“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下面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C.“3”表示分子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

【答案】A

【解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1”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表示硫酸分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4”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6.(3分)如图所示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钙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0.08

B.钙离子可表示为Ca2﹣

C.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钙离子

D.钙原子和钙离子均达到了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A、由钙元素的周期表信息可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由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故该粒子应该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符号为Ca2+;

C、由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所以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钙离子;

D、稳定结构及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氦为2),故钙离子达到了稳定结构,钙原子没有;

故选:

C。

7.(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块状固体B.

读取体积

C.

取用固体粉末D.

倾倒液体

【答案】C

【解析】A、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试管应该先稍微的倾斜,然后慢慢直立起来,不是直接直立,图示错误;

B、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应该平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图示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时使用药匙,试管平放,图示正确;

D、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且试管口与细口瓶口紧靠,图示错误;

故选:

C。

8.(3分)某同学为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下四种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Mg丝、Cu丝、AgNO3溶液

B.Mg丝、Cu丝、Ag丝、稀盐酸

C.MgSO4溶液、CuSO4溶液、Ag丝

D.Mg丝、Ag丝、CuSO4溶液

【答案】D

【解析】A、Mg丝、Cu丝均能与与AgNO3溶液,说明了活动性镁>银,铜>银,但无法确定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将Mg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镁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了镁>氢;Cu丝、Ag丝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C、将Ag丝分别放入MgSO4溶液、CuSO4溶液,均不能反应,但无法确定镁、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D、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

D。

9.(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C.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答案】A

【解析】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氯化钠用来制纯碱,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C、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是利用铁生锈结合氧气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故选:

A。

10.(3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

C.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

D.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答案】A

【解析】A、氮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加入试剂或方法正确,故B正确;

C、取样品,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化学纤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滴入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

A。

11.(3分)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OH、FeCl3、K2SO4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Ca(OH)2D.KNO3、NaCl、Ba(OH)2

【答案】D

【解析】A、氯化铁和氢氧化钠能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B、硝酸银和氯化钠能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C、碳酸钾和氢氧化钙能结合产生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D、因该组物质溶于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故正确;

故选:

D。

12.(3分)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

2H2O

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减小

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不变

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1:

2

【答案】C

【解析】A、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水的质量减少,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减少,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水的质量减少,则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

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8题,共70分。

13.(12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a、b物质属于________(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判断的依据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

(1)混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2)化合反应.

【解析】

(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a、b物质属于混合物,从微观角度判断的依据:

都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14.(12分)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

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3号站”的对应物质为________(写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__(写一种物质化学式),“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

【答案】

(1)蓝.

②Na2CO3+H2O+CO2=2NaHCO3.

(2)氢氧化钙.

②Fe+2HCl═FeCl2+H2↑.

③CuO.

【解析】

(1)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溶液变蓝色.

故填:

蓝.

②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O+CO2=2NaHCO3.

故填:

Na2CO3+H2O+CO2=2NaHCO3.

(2)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3号站”的对应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钙.

故填:

氢氧化钙.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故填:

Fe+2HCl═FeCl2+H2↑.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2号站时,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二氧化碳可以换成氧化铜,这是因为氧化铜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故填:

CuO.

15.(8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CaCO3+SiO2

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

(2)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硒(Se)是人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周期表中与硫同族、化学性质相似.A、B、C、D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物质A和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有机化学中的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的式子.某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8,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按C、H、O顺序).

【答案】

(1)D;

(2)2H2Se+O2

2Se+2H2O;置换反应;(3)CH2O.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SiO2

X+CO2↑,反应前钙、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1、1、5、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0、1、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钙原子、1个硅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SiO3.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的化学式为H2Se,B的化学式为O2,C的化学式为Se,D的化学式为H2O,化学方程式为2H2Se+O2

2Se+2H2O,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xHyOz,则:

12x:

y:

16z=6:

1:

8,则x:

y:

z=1:

2:

1,

16.(4分)如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

(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4)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A>B>C;

(2)A;C;

(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冷却结晶、降温结晶);

(4)B>C>A.

【解析】

(1)由曲线图可知: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A>B>C;

(2)由曲线图可看出三物质中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受温度影响较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将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时降温到0℃时,A、B析出晶体,但A析出晶体多,C没有晶体析出.

(3)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A.

(4)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B>C,即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B>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0℃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在0℃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B>A,因此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A;但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不变,因此降温至0℃时,A、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B>C>A,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C>A;

17.(20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其中短橡胶管只起连接作用,不能随意弯曲),回答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上述仪器中无需用到的有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

(3)实验室制取4.4g二氧化碳并用排空气法收集,刚好消耗了100g稀盐酸,则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试管;

(2)7.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

【解析】

(1)仪器a是试管;故填:

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需要用仪器adefhkl组装制备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用仪器bmn,所以无需用的仪器是cgij;故填:

cgij;(3)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HCl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7344

x4.4g

x=7.3g

则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故填:

7.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

18.(8分)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放入装有足量和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成应(大理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有关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大理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6g

161.6g

计算: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答:

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解析】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50g-16g-161.6g=4.4g;

(2)设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解得:

x=10g

则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答:

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