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7703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0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 2doc.docx

信息化项目初设范本2doc

 

江苏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编制办法(试行)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六年十月

一、总体要求

 

(一)项目初步设计是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推动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科学发展,根据国家及交通运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是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展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指导性文件,是初步设计审查的重要参考依据.适用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及其下属事业单位组织建设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也可供行业其他单位开展交通运输信息化项目建设参考。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项目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路线、总体方案、分项设计、实施方案、工程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具体内容根据范本章节中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四)项目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委托具备乙级及以上电子通信广电行业相应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初步设计。

(五)项目建设单位和初步设计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等,按照本编制办法的要求,本着科学、适用、经济的原则,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六)初步设计文件(连同电子文档)由承担单位报送业主单位,业主单位按照《江苏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报送审批.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概算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或概算超出已批复工可估算总投资额度10%的,应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概算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部分调整且其调整内容未超出已批复估算总投资额度10%的,须在提交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概算时以独立章节对调整部分作补充说明。

(七)初步设计是围绕工程可行性研究确定的目标,进一步从技术层面解决怎样合理实现工程的重要过程,应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并紧密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开展深入的需求分析,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概算编制有关工期内容和费率取定要符合规定要求,相关单价确定要经市场调查和分析后研定.设计方案应多以“图、表、流程”等形式进行表示,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全面阐述,不再重复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描述,并应具备一定的深度,重要的系统设计必须做两个以上的方案比选.

 

(八)初步设计方案是施工(详细)设计、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是招标、项目验收的依据,是编制项目建设年度资金计划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九)对于仅有硬件或仅有软件的设计,本编制办法的篇章结构供参考,但其设计深度、形式等应参照执行。

(十)本办法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十一)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文本格式

(一)封面

原则上采用统一印制的封面打印,并加盖编制单位公章,样式见范本。

(二)扉页格式

原则上采用统一印制的扉页打印,扉页样式见范本扉页。

(三)编制单位资质复印件

(四)主编人员格式

采用统一印制的主编人员格式打印,见范本。

(五)报告目录编制

按范本格式编制各章节,并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目录。

(六)报告内容编制

参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际进行编制。

初步设计的范围和深度见范本,不同类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可根据其建设内容及项目特点对有关章节条目进行适当的归并或细分。

(七)正文格式规范标准

1.页眉和页脚

目录、正文章节部分加页眉.页眉用五号宋体,左对齐标注项目名称,右对齐标注“初步设计”标识,采用下划线与正文分隔。

页脚居中,采用连续阿拉伯数字标注页码。

2.页边距:

上3厘米,下2。

5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页眉2厘米,页脚1.5厘米.

3.字间距:

标准字间距

4.行间距:

1.5倍行距

5.正文主体部分另页开始。

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6.章节格式如下:

 

第1章  ××××(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

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推荐采用,表格内字体原则上比正文小1号)

①××××(小四号宋体)

1)××××(小四号宋体)

a.××××(小四号宋体)

图、表按章节编号,图题和表题居中,五号宋体加粗。

 

三、范本

(封面范本)

江苏省×××××系统

初步设计

(送审稿或报批稿)

 

项目建设单位  ﻩ

编制单位      ﻩ

编制日期  ﻩ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   

 

(扉页范本)

 

江苏省×××××系统

 

初步设计

 

编制单位名称(盖章)

××××年×××月

 

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单位资质复印件

编制单位:

XXXXX

专  业:

X XXX X

证书编号:

XXXX X

发证机关:

X X XXX

发证日期:

年月日

主管领导:

(签字)        职称

主管总工程师:

(签字)      职称

主办所(处、室)负责人:

(签字) 职称

主办所(处、室)主任工程师:

(签字) 职称

项目负责人:

(签字)        职称

主要参加人:

参编单位1名称:

ﻩ参编人员姓名(职称/职务)     参编人员姓名(职称/职务)

参编单位2名称:

ﻩ参编人员姓名(职称/职务)     参编人员姓名(职称/职务)

 

目 录

第1章ﻩ项目概述ﻩ1

1.1ﻩ项目名称ﻩ1

1.2ﻩ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ﻩ1

1.3ﻩ初设编制单位1

1.4初设编制依据ﻩ1

1.5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建设期1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ﻩ1

1.7ﻩ效益及风险ﻩ1

1.8ﻩ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ﻩ1

1.9ﻩ主要结论与建议2

第2章ﻩ项目建设单位概况ﻩ3

2.1ﻩ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责ﻩ3

2.2业务管理机构与职责ﻩ3

第3章ﻩ现状及需求分析ﻩ4

3。

1ﻩ项目背景4

3.2现状及问题分析4

3。

3ﻩ需求分析ﻩ4

3.4ﻩ约束条件ﻩ4

第4章ﻩ总体建设方案ﻩ5

4.1总体设计原则5

4。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5

4.3ﻩ主要建设任务5

4。

4ﻩ系统总体架构与逻辑结构ﻩ5

第5章ﻩ本期项目设计方案6

5。

1ﻩ应用系统设计ﻩ6

5.2ﻩ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设计6

5.3ﻩ应用支撑系统设计ﻩ6

5。

4ﻩ主机及存储系统设计7

5.5ﻩ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7

5。

6网络系统设计ﻩ7

5.7ﻩ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8

5。

8标准规范建设ﻩ8

5.9ﻩ安全系统设计ﻩ8

5.10备份系统设计ﻩ9

5.11ﻩ运行维护系统设计ﻩ9

5.12ﻩ其他系统设计ﻩ9

5.13ﻩ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ﻩ9

5。

14ﻩ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9

5.15ﻩ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ﻩ9

5.16ﻩ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ﻩ9

5。

17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10

第6章ﻩ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ﻩ11

6.1ﻩ领导及管理机构ﻩ11

6.2ﻩ项目实施机构ﻩ11

6。

3ﻩ运行维护机构ﻩ11

6.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ﻩ11

6。

5项目质量、资金管理方案12

6。

6ﻩ相关管理制度ﻩ12

第7章ﻩ人员配置与培训ﻩ13

7。

1人力配置计划ﻩ13

7.2ﻩ人员培训方案13

第8章ﻩ项目实施进度ﻩ14

8.1项目建设工期ﻩ14

8.2ﻩ实施进度计划ﻩ14

第9章ﻩ初步设计概算ﻩ15

9.1ﻩ概算编制说明ﻩ15

9.2ﻩ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ﻩ15

9。

3ﻩ资金筹措及费用计划ﻩ16

第10章ﻩ风险及效益分析ﻩ17

10。

1ﻩ风险分析及对策17

10.2ﻩ效益分析17

附件19

附件1工可批复ﻩ19

附件2工程概算总表20

附件3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ﻩ22

附件4 硬件设备和软件购置清单(按类别划分)23

附件5硬件设备和软件购置清单(按系统划分)ﻩ24

附件6系统网络拓扑图ﻩ25

附件7 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图ﻩ25

附件8 各单位回函ﻩ25

 

 

 

 

 

 

 

 

 

 

 

 

 

 

 

 

 

 

 

 

 

 

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该章节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称及简称,全称应与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名称一致。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该章节写明项目建设单位,以及建设单位负责人、项目责任人姓名和职务。

有多个建设单位的应明确牵头单位.

该章节还应明确指导项目实施的相关业务管理机构及相关负责同志.

1.3初设编制单位

该章节写明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及其从业资质。

1.4初设编制依据

该章节应列举初步设计编制所依据的重要法律法规、文件、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名称,关系项目实施的直接依据应附后并标注出核心条款内容。

1.5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建设期

该章节概括第5章本期项目建设目标、内容、规模,以及第8章建设期。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章节概述第9章项目总投资金额及主要分项构成、资金来源及筹措计划。

1.7效益及风险

该章节概述第10章项目的风险及效益。

1.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该章节简述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及其批复进行变更调整的情况,并说明调整原因和调整依据。

1.9主要结论与建议

该章节对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对需要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以及建设单位需要进一步落实的工作,特别是风险的应对,提出相关建议。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10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责

该章节描述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包括:

单位名称、性质、隶属关系、主要职能(职责)、事(职)权范围;法定代表人及项目主管姓名和职务职称等,应依据有关文件规定摘录与项目有关职能的全部条款。

存在多个建设单位的应明确牵头单位,以及项目建设的组织保障体系.

1.11业务管理机构与职责

该章节介绍业务管理机构与职责,明确业务管理机构与项目建设单位的任务分工和协作机制,明确参与项目指导的人员.

现状及需求分析

1.12项目背景

阐述国家、部省的有关要求,行业业务要求,以及国内外相关典型应用情况。

1.13现状及问题分析

该章节须基于可研报告的信息化建设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等内容,根据设计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分析,对于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应尽量采用量化指标说明.

如果相关政策和规划对项目应用领域的信息化有明确要求,或行业内存在类似业务信息化且发展水平较高的,应与之对照,分析相关差距.

1.14需求分析

该章节根据深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进一步细化明确本项目的业务目标,并进行深化需求分析,进一步梳理细化用户需求、业务流程及逻辑关系、功能需求与信息处理流程等内容,根据系统的功能定位和估算的用户数分析拟建系统的性能需求,以及系统可靠性、安全保密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需求。

相对于可研报告的变化部分应说明具体变化内容及其理由。

1.15

1.16

 

1.17约束条件

该章节描述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面临的具体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是整个系统运行必须符合的条件,设计时应就系统实施的相关制约因素,以及所需的支撑保障条件进行必要的分析,确保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更加合理,更好地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总体建设方案

1.18总体设计原则

项目设计原则和策略应体现项目建设应用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突出对项目设计和建设的指导性.

1.19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总体目标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和系统预期要达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项目建设存在分期建设的,应根据总体目标进一步细化分期目标,重点细化本期工程建设目标。

1.20主要建设任务

建设任务应结合本期工程建设目标,主要从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应用支撑等方面,对建设内容进行归纳描述。

 

1.21

 

1.22系统总体架构与逻辑结构

该章节首先分析描述当前建设项目(系统)在行业或本单位信息化整体架构中的定位及与其他相关系统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本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划分,功能划分宜细化到子系统的功能模块。

信息化整体架构和系统总体架构应以图示。

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应在系统总体架构中对所有功能进行总体设计,并对已建、在建和待建的功能区分标示。

 

 

在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的技术架构需求、系统分层需求、外部接口需求等内容,描述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并绘制逻辑结构图。

系统逻辑结构应与《江苏智慧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技术指南》相兼容。

 

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23

1.24应用系统设计

该节应描述各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和系统集成部署方案等,说明相互间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关系,

对系统逻辑结构宜用图、表的方式进行描述。

功能模块的功能设计主要从业务应用的角度进行说明,体现业务特征要求,原则上至少包括业务流、数据流、主要功能等内容,以及能达到的支撑建设目标和业务目标实现的效果,能反映基本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运行模式,其中用到的重要模型(管理模型、数学模型)或特殊算法,应予以说明。

应用系统的集成部署方案应反映各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在相关站点的部署安排,以及相关集成技术方案。

 

1.25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设计

该节

分析确定应用系统所需数据及来源,并对数据的采集、更新、集成方案进行规划设计,明确数据库总体结构、主要数据内容、技术要求等,说明与相关系统间数据交换共享方式,明确数据接口标准或需要开发的数据接口。

测算数据量,并测算数据采集、整理、转换、迁移(入库)等环节的工程量。

 

数据来源主要应说明数据源所在单位、所在信息系统、数据存在格式等内容,并分析数据来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数据采集方案主要应说明数据获取途径和获取方式、数据的整理录入方式,以及数据采集的组织方式和责任单位等内容;数据的更新方案应说明如何保证数据内容及时更新,包括更新方式、更新频率、责任单位和组织方式等内容;数据的集成方案主要应说明数据的转换与迁移方式、数据关联与整合方案、数据接口及数据整合应遵循的数据规范或代码标准、数据集成的组织形式和责任单位等内容,并说明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仓库等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配置要求。

 

1.26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应用支撑系统主要为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提供集成环境,支持应用系统公共功能的实现,常见的应用支撑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工作流引擎、地理信息系统、公共访问控制、应用系统运行中间件、备份软件等。

该节应结合系统应用需求及信息化整体现状,分析确定应用支撑系统的组成和逻辑结构,并对相关应用支撑系统功能进行设计,包括相应的技术要求和部署方案。

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应分析图层构成和图层功能要求,工作流引擎应分析业务流程内容和功能要求。

应用支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逻辑结构、技术要求和部署方案需结合现有的信息化基础、建设规模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

尤其对于改扩建和资源整合项目,应在对现有相关系统平台适用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说明所需应用支撑系统的部署或集成方案。

 

1.27主机及存储系统设计

主机及存储系统设计应结合系统功能、性能需求及系统应用环境、部署方式,明确主机、存储系统的布署策略、集成方案,分析相关站点主机、存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测算并提出需要新增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方案应确保主机和存储资源为系统应用提供高效支撑,鼓励采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充分共享利用相关资源。

性能需求除了系统能力指标(含数据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总量指标)要求外,还应包括系统可靠性、安全及保密性、易用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应能充分反映设备的性能,除专有产品外,一般不应选择具体生产厂商和型号。

 

1.28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终端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输入)系统和信息发布(输出)系统。

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应分析终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接口需求,提出终端系统的结构和集成方案,接口设计原则上采用本行业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框架下的通用接口。

 

1.29网络系统设计

网络系统设计应分析应用系统对广域网、城域网或者局域网的需求,在对现有网络系统设备性能、适用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明确组网技术及组网方式,分析测算网络互联所需带宽,提出网络架构方案,尽量利用交通信息通信专网和已有网络链路并进行优化,明确新增设备选型及配置方案,提出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方案或策略,

 

网络拓扑结构应以图示,应能反应出节点(或站点)的分布、网络的结构类型、节点连接方式、主要技术特点、主要设备的配置等方面的内容,网络拓扑结构图较多时,可作为初步设计报告的附件。

1.30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机房和配套工程设计原则上应评估利用现有资源,对现有机房及配套资源进行优化升级。

对于需要扩容设备的,配套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各站点的设备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的确定;对于需要续建机房的,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机房、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和设备扩容等内容;对于需要新建机房的,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主要包括站房建设、综合布线系统建设、设备安装基础建设、防雷接地系统建设,以及相应的供电、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

机房及配套工程的方案设计应执行国家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可根据建设条件、技术发展,采用适当超前方案。

机房及配套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工程量、以及主要设备配置情况宜列表说明。

如果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内容较为复杂,其建设方案可在本章之后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设计,如装修设计、空调系统设计、柴油发电机系统等。

复杂的大型配套工程,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照相关的编制办法和设计规范,编制相应的设计分册。

1.31标准规范建设

该节提出本期工程中需要编制修订的标准规范,分析与现有标准规范的关系,明确需要新增和修订的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32安全系统设计

安全系统设计应对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系统特点和应用环境,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明确系统安全域划分和技术防护方案,明确所需设备(或系统)的选型及配置方案,制定安全管理策略.

 

1.33备份系统设计

备份系统设计应根据系统应用功能及特点确定备份等级,结合系统运行环境提出具体备份方案和主要功能、设备的关键技术指标。

1.34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运行维护系统设计应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机制以及相应的系统建设与功能要求。

 

1.35其他系统设计

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提出除上述系统建设以外的其它系统建设方案.其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需结合建设单位的实际信息化需求和现状进行设计。

 

1.36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详细列出需选用的软硬件,并标明数量、性能指标、安装场所等,绘制系统主要软硬件物理部署和配置图。

如果存在利用现有信息化相关设备设施,需在清单中进行明确。

 

1.3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37.1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需识别项目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其环境污染或影响程度,按照相关规定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或治理控制措施。

需要相关环保批复的应说明环保批复情况。

信息系统工程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地扬尘、电磁辐射、噪声、设备材料本身的非环保因素、电子废弃物,以及配套工程的环境影响。

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分析评估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或治理方案.环境保护措施或治理方案可能存在多种方案,应在适当比选基础上确定推荐方案。

应在信息系统工程中推行绿色采购,采用环境标志产品。

1.37.2隐患分析和消防措施

隐患分析和消防措施识别项目灾害隐患因素,分析影响程度,按照相关规定提出相应的消防措施和治理方案.需要相关消防批复的应说明消防批复情况。

1.37.3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

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职工、公众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物品、场所和活动,提出职业安全防范措施,包括技术防护设备,专用防护设施,以及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1.37.4能耗分析和节能措施

该节主要分析项目中的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消耗种类,测算其年能耗总量,评估能耗水平。

综述系统所采取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节能措施的可行性,说明节能效果。

系统的能耗水平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的节能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说明是否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及政策规定的要求;工程中如涉及高能耗的设备或设施(可能出现在配套工程中),则应计算其能耗指标,并与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对比。

节能措施主要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及高效的运行管理措施;节能措施综述主要应说明系统所遵循的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能耗设备的选型依据。

1.3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对可研报告变更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提出变更的依据、理由,变更后可达到的目标和效果等内容.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39领导及管理机构

应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领导和管理机构的设置提出详细方案,包括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实施和质量管控体系等。

1.40项目实施机构

项目实施机构一般为项目建设单位,若具体实施机构为项目建设单位所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应予以说明,并明确相关职责、工作机制和要求,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1.41运行维护机构

明确系统运行维护组织体系和管理机构,以及项目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主要任务,提出相应的运行维护方式和保障(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机制,保证项目建成后的安全可靠运行,发挥实效。

1.42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若与可研报告批复相比没有变化,可直接引述;若有变化,则需要说明变化内容及其理由.

应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的相关规定(招投标、工程监理等),根据工程建设条件,合理选择项目的招标组织方案,编制招标基本情况表。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提出建设项目设计的各单项工程、软硬件设备及服务(工程设计、施工、系统集成、工程监理等)的具体招标范围。

通过文字和列表描述项目的各单项工程、软硬件设备及服务等招标内容所采取的招标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还可采用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并提出各项招标内容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包括委托招标、自行组织招标等形式,以表格表示。

1.43项目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项目质量、资金管理方案是针对项目建设过程及成果质量、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使用管理等方面,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项目质量管理应分析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保证质量的措施,除要求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外,还必须能够落地到项目合同条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