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7614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x

有答案广州市七区学年度高中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先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同时填写准考证号(即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准考证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渎职/案牍绸缪/荒谬积攒/攒动量刑/量才录用

B.作揖/通缉玷污/粘连复辟/开辟称道/称心如意

C.饯别/栈道琴弦/眩晕勉强/强迫背负/背井离乡

D.蝉联/禅让鸟喙/姻缘着凉/着迷伺候/伺机而动

2.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部分地区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无一不是前车之鉴。

谁都不希望这些悲剧在中国重演。

好在国人已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呼之欲出了。

A.刮目相看B.饮鸩止渴C.前车之鉴D.呼之欲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实施,计划于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B.医生建议易过敏的人在春季应少晒太阳,已经痊愈的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病人要注意尽量避免不晒太阳,不要使用香皂和碱性化妆品。

C.“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围脖”、“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D.在“十二五”第一年里,中国一直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受到广泛认可。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能容纳那么多外省人而没有产生什么大的摩擦事件?

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性,。

商业里要加点广告,广告就要出风头。

这就是领潮性,抢风气之先。

①再者就是争先性,广东人重实在,但有时也要出出风头

②重商性是由于海外贸易

③而由于商业贸易本身讲求金钱成本和实效,这又体现了其实用性

④还有重商性和实用性

⑤也由于这样人就灵活了,适于从事贸易行业

A.②①④⑤③B.④③⑤①②C.④②⑤③①D.②③①⑤④

二、本大题为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垓下悲歌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①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请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

太史公曰: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①赤泉侯:

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

使船靠岸。

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夜溃围而出当,正处在

B.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过错

C.亡其两骑耳。

失去,损失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②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

B.①汉骑追者数千人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①不忍杀之,以赐公②具告以事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③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④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⑤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⑥乘势起陇亩之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陷入沼泽地,伤亡又惨重。

B.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D.司马迁认为项羽霸王的权位虽然不能维持到底,但是这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他的失败缘于其自大且做法不得人心。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句断句。

(4分)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3分)

②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

秦楼月

(南宋)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

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乾龙节:

是北宋钦宗赵恒的生日。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

(3分)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

)(6分)

(1),。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苏轼《赤壁赋》)

三、本大题为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

吕绍纲

10月23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百年庆典。

一个科系的历史,相对于国家史、民族史来说,似乎微不足道。

但由于特定的机缘,却让其与民族国家的文化心路,唇齿相依。

在百年纪念的特殊时日,循着这样的文化脉络,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从倡导文学革命、肩起新文化运动大旗的陈独秀,到立志改造国民性、紧握鞭挞“吃人社会”投枪匕首的鲁迅;从促进国语统一运动中沈尹默等学者的坚定身影,到“以文章报国”莘莘学子的深厚情怀;在北大中文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时代的主题虽在不断转换,但“阐学术之真谛,济苍生而文章”的精神始终薪火相传。

前辈先贤不仅坚持做“一流的学问”,而且矢志于“经世之思想”。

正是学术和思想的双重滋养,让北大中文教育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显示出一个科系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人说,北大中文系或可称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造梦工厂”,启蒙救亡之梦、文明昌盛之梦,梦梦相扣,少的是个人梦,多的是家国梦。

有的梦,已然实现,有的梦,还在路上。

虽然时光移易,但“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的治学宗旨,“为国学问、报国文章”的精神期许,却在一个方面树立起让人尊敬的标杆。

正因为有它,才能在历史黑暗混沌的“铁屋子”中,发出一声呐喊,点亮开启民智的灯火;才能在急功近利的众声喧哗中,重提精神守望,保留一份低调与朴素;才能以百年不变的热忱,坚守理想,贴近大地,融入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大潮。

为国为民,不落俗世。

做有思想的学术,出有学术的思想,二者不可偏废。

这样的追求,又何尝不是人文学科应有的品质?

既立足学术之根本,又保持人文关怀的品质,以思想造就“溢出效应”,尽可能服务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主题,这是一代代先贤的执着理想,又何尝不是大学精神的真谛所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人慨叹,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可怕的,不是风光不再,而是忘却人间情怀,埋头自顾一亩三分地,失去了提出问题、创造思想的能力;可怕的,不是种种社会问题,而是自我的精神沉沦,插科打诨,人云亦云,缺乏对流俗的抵制和对责任的担当;可怕的,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忘却大学之道、丢弃文化启蒙,变成没有理想的揾食者。

站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站在中西文化话语权依然不对等的今天,站在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当下,我们将更清晰地认识到,人文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推进学术进步的重任,更担负着坚守民族国家文化与精神底线的重任。

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

纪念北大中文百年,也正是期望当代学人能有这样一种抱负,能重拾前辈先贤的遗风,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9日)“人民时评”

【说明】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北大中文百年即是国家民族命运百年。

B.大学精神的真谛在于立足学术根本、保持人文情怀。

C.文化启蒙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仍是“在路上的梦”。

D.为国为民、不落俗世是人文学科的品质。

E.纪念北大中文百年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觉、自强。

13.下列不能作为不少人慨叹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依据的一项是(3分)

A.人文学科风光不再。

B.人文学科缺乏担当。

C.人文学科面临种种社会问题。

D.人文学科独善其身。

14.当代学人如何实现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

请概括并分点作答。

(4分)

15.发展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是什么?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8题。

青衣花旦

海飞

村长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正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

她们看到,斜斜的阳光把村长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

村长很年轻,但是却穿得很土。

村长说自己是球山村的村长。

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

村长说球山村在很高的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长脚上的解放鞋上沾满了黄泥。

村长看到了她们的目光,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

村长后来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一场戏,清唱就行了。

青衣和花旦对视了一眼,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她们要收钱的。

村长说收就收吧。

她们说很贵的,村长说多少?

她们就说了多少。

沉吟了许久,村长说,贵就贵吧。

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

还有山路怎么吃得消走。

村长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

如果你们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

青衣和花旦对视了一眼,只好点点头。

又笑着说,没那么严重吧。

村长也憨憨地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于是就去球山,她们跟着村长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

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山村的地方。

许多村民围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很漠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没见底,云雾一片。

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对望着吐了吐舌头。

村长指挥着大家干这干哪,村长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始工作了。

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长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

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人都赶来了。

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必须唱得认真和卖力一点。

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葬花》。

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

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村长站到了台上,松明灯哔哔卟卟的响声中,村长中气很足的说,乡亲们,从今后,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球山村人的爹妈。

台下一片寂静,一会儿,声音像潮声似的响起来,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的爹妈。

青衣和花旦被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她们看到坐头排的老夫妇,泪光一闪一闪。

然后接着唱,唱到后来月上中天,就结束了。

村里人渐渐散开去。

村长安排青衣和花旦住她对象家。

村长的对象长得很俊,一双大眼睛,一对大辫子。

在对象家门口,村长对她们说,你们先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们结了帐,然后派轿子送你们下山。

青衣和花旦就说,好的。

青衣花旦和村长的对象很聊得来,对象送给她们自己剪的剪纸,说可以贴窗花。

青衣和花旦家里的铝合金窗不需要贴窗花,但是她们还是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村长来对象家送青衣和花旦下山,却四处没找到人。

村长的对象也急了,说,怎么会找不到。

村长说,你们昨天什么时候睡的。

对象说不知道反正睡得很迟。

村长说你们说什么了吧。

对象说她们问我桂子是谁,我就说桂子是我们村的小伙子,去外面当了兵,在洪水里救一个女人时被淹死了。

骨灰送回来,明天就要下葬。

桂子爹妈爱看戏,我们全村人凑钱请了你们来唱戏,算是代桂子孝敬他们两老的。

村长说,她们两个嫩女娃子,这么高的山,她们能走到哪儿去?

后来村长对象在八仙桌上看到了一小沓钱,旁边还留了字:

桂子和我们一样,也同样的年岁。

桂子爹妈也是我们的爹妈。

演出的钱我们不能收,这点钱就算是桂子孝敬爹妈的。

不用再找我们了,我们自己能下山。

落款是:

青衣花旦。

村长猛拍了自己的脑袋,蹿了出去。

不一会儿,两乘小轿出现在弯弯的山道上,快得像风一样。

(选自《21世纪金奖小小说》)

16.简要分析村长这一人物形象。

(4分)

17.小说结尾部分,设置了村长对象回忆夜里与青衣花旦的聊天内容这一情节,颇精妙。

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情节设置的精妙之处。

(5分)

18.小说在对青衣花旦的刻画上有欲扬先抑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果戈理:

不死的魂灵

尤里•马恩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4月1日文章】4月1日,俄罗斯迎来了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的200周年诞辰。

斯人已逝,但并未被世人所遗忘。

果戈理对文字的精准驾驭、对世事的洞察入微是与生俱来的。

他出生在渡尔塔瓦的一个小贵族家庭。

父亲瓦西里年长母亲玛丽亚l4岁,果戈理是他们浪漫爱情的结晶。

果戈理的文学天才与幽默感遗传自父亲,而他敏感多思、淳朴善良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性格,则继承自母亲。

父母的关爱和家乡旖旎的自然风光赋予年幼的果戈理以灵性,而乡村民谣诗赋的耳濡目染,更点燃了果戈理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激情。

中学时代,他悄悄地创作了一首长诗,有些稚气但琅琅上口。

到圣彼得堡后,他对诗作略加润色并寄给了出版社。

童年时代的涂鸦之作变成了铅字。

诗作开始在各大书摊发售,但内容的青涩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旋即引来毫不留情的批评。

果戈理一举烧毁了他的长诗原稿。

不过,这并非他首次焚稿,中学时代他就以这种方式处理了自己的处女作《特维尔多斯拉维奇兄弟》。

熟读果戈理作品的人都知道,作家非常善于勾勒女性之美。

然而,他的爱情生活却一直鲜为人知。

在他看来,妖娆女子是世间最可怕的诱惑,必须有足够的自制力才能加以抗御。

每次邂逅爱情、遭遇美女,他都会惶惶然回避。

青年果戈理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那时他刚到圣彼得堡,经常去维耶利戈尔斯基伯爵家做客,对伯爵的掌上明珠安娜一见倾心。

尽管才华横溢,但他在女性面前总是拙于言辞。

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

“我们的社会地位差别太大,以至于我不想说出她的名字。

”坠入爱河的果戈理经常给安娜写信,他在寄自莫斯科的一封情书中说:

“我安顿下来了!

吃住都不花钱。

我并不需要钱。

所以我从不去想它。

”安娜的母亲在看过信后,觉得果戈理实在不善持家理财,所以并不支持这段感情。

果戈理曾请安娜的姐夫帮他提亲,遭到了无情的拒绝,非但如此,他还被视为这个家庭不受欢迎的客人。

后来,此事在上流社会传开,令作家感到莫大的羞辱,或许这也是他终身未娶的原因。

据说,莫斯科第一美女、著名诗人罗斯托普钦娜爱上了果戈理,女诗人曾经俘获过莱蒙托夫等众多才俊的心,但却未能打动果戈理。

果戈理去世后,女诗人曾独自夜探心上人灵柩,并每天差人往果戈理坟前送上一束鲜花,直至终老。

果戈理在圣彼得堡成名,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但却没有购置任何一处房产。

年轻时,他便将继承自父亲的财产转移到母亲和姊妹的名下。

自己选择了四海云游。

成名后,朋友都视接待、收留果戈理为一种荣耀,但有时难免会滋生嫌隙。

他曾经在《莫斯科人》杂志的总编波戈金处住过一段时间,两人的交流经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但身为出版人,波戈金希望果戈理能将《死魂灵》第二部的若干内容先交给自己发表,而果戈理并不急于将小说付梓。

生性倔强的他从不奉旨填词,更不曲意奉迎,他觉得文学创作是水到渠成之事。

因此,他与波戈金的关系变得相当微妙,只能搬出来另觅落脚之处。

1848年,他搬到了托尔斯泰伯爵处,爱才的伯爵给他腾出了两个房间。

如今,这栋旧宅被辟为果戈理之家。

与安娜未果的恋情给了果戈理沉重的打击,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他期待着《死魂灵》这部堪与但丁《神曲》相媲美作品的问世。

然而,由于后期沉迷于过去所无情批判过的宗教,他的思想越来越矛盾,创作速度越来越慢,对已写成的文字越来越不满意,最终,他决定将第二卷书稿付之一炬,从头再来。

焚稿后的第十天,饱受病痛折腾和创作煎熬的他凄凉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冷眼观世界的智者,一生颠沛流离,临终时裹身的是一件被汗水浸透的、多日未换洗的袍子,他的遗言是:

“不要去思考死魂灵,要想想自己鲜活的心!

(选自2009-04-08《参考消息》,有删节)

19.综观全文,请简要概述果戈理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功的原因。

(4分)

20.文章在写果戈理遭遇“爱情失败”之时,为什么要交代果戈理在作品中“非常善于勾勒女性之美”?

(5分)

21.《死魂灵》是果戈理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但在这篇文章中却鲜有述说,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材料是否恰当?

为什么?

(6分)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分)

下表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4月11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结果:

国家地区2006年经济增长率2007年经济增长率2008年经济增长率

中国10.7%10.00%9.5%

印度9.2%8.4%7.8%

非洲6.2%5.8%5.5%

拉美地区5.5%4.9%4.2%

欧元区2.6%2.3%2.3%

美国3.3%2.8%2.2%

日本2.2%2.1%1.9%

请写出从表中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每个结论均不超过20字。

①结论一:

②结论二:

23.穗城中学打算校庆时邀请知名校友江来院士作专题讲座。

下面是该校高三

(2)班张扬同学为学校写的一封邀请函。

请你根据提供的资料,补全这封邀请函的其它内容。

(6分)

材料:

穗城中学将在2012年1月22日上午9时在本校礼堂举80周年校庆活动。

穗城中学将邀请校友——中科院院士江来教授在庆典上作讲座。

江来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口学专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讲座内容为“成长与成才”。

尊敬的江来院士:

为庆祝学校成立80周年,学校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A。

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B

2011年6月20日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无处不在:

大自然的风声雨声,生活中歌声读书声,亲友的安慰鼓励声……一方面我们在感受外在的声音,但另一方面也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请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写作范围,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考点

答案

分值

说   明

1

语音辨析

B

3

(A.dú,móu/miù,zǎn/cuán,liànɡ;B.yī/jī,diàn/zhān,bì/pì,chēnɡ/chèn;C.jiàn/zhàn,xián/xuàn,qiǎnɡ,bēi/bèi;D.chán/shàn,huì/yuán,zháo,cì/sì)

2

词语运用

D

3

A.“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B.“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C.“前车之鉴”,鉴,镜子,为教训。

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D.“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不能望文生义误解为某某事情或法律法规就要出台的意见。

3

语病辨析

A

3

B项“已经痊愈的……病人”属不合逻辑,“避免不”与前文矛盾;C.项“主要原因是……所造成的”句式杂糅;D项“改善”和“质量”不搭配

4

衔接连贯

C.

3

抓住句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