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7558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小壁虎图片,通过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

2.小组合作。

(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各小组认识了哪些字,

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帮助。

3.指名读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反馈自学成果。

边读边想,说说知道了

什么?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

(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2.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弄断的?

(读一读,让学生利用图片表演。

3.没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样?

(读一读,注意语气。

4.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

(①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小壁虎很有礼貌

的样子,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

②小组合作学习,按照上面的方

法学习第4、5自然段。

学生边读,老师边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5.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学生说出小鱼、老牛和燕子,

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板书。

)体会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的心情,(指导读

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难过”的语气。

6.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

(1)说说知道了什么。

(2)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特点。

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注意壁虎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小壁虎高兴的心情。

四、课后延伸。

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

回去后收集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五、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

(准→难祖→姐桃→逃)

(2)熟字加偏旁。

(几→虎文→蚊它→蛇)

2.指名读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2.学生仿写。

3.展示交流。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在:

___________________变:

___________________

条:

___________________有:

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口头组词。

蚊()难()桃()蛇()推()逃()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同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自由读,然后分组游戏,在

小组里自由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

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并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还认

识了哪些字?

采用多种形式(开火车读,领读、小组读,齐读等)读“我会认”中

的字,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赛读。

二、我会读。

1.出示句子,自由读,分组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2.引导学生根据“长、乐、着”的不同读音组词。

在此基础上用比赛的方法引

导学生列举出其他的多音字。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自己读,与同桌、小组成员一块儿读)

2.指导朗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填空,以加强对短语的记忆。

如()夏夜()荷叶

3.启发扩展,在哪里还见过或学过这样的词语吗?

谁能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

如:

__________球赛__________翅膀__________天气

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眼睛__________松果

二、我会读。

1.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借

助拼音,自读短文。

2.组内互读评价。

3.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侧重感情指导,个别语句

适当点拨理解,并引导学生把短文讲给大家听。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2、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谁知道“……”这个符号表示什么?

(讲解省略号)

2).学生想象自己编故事。

3).小组内交流。

4).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5).评价激励。

(续编的故事好,讲得好,演得好)

 

识字5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鼓励背诵。

3.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二、自学生字。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如:

熟字减去一部分(级-及);熟字

相加(相);熟字加一部分(白-怕)等。

三、交流展示。

各组展示识字的方法及学会的字,并组词,其它组同学补充。

要强调汇报不同的

方法,注意提示不好记的字。

四、学习谜语。

1.初读第1则谜语,把刚学过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学习第1则谜语,读后说出谜底。

3.找好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鼓励带动作。

4.教师板书“团结、力量、谁”再次识记。

5.如有时间,可鼓励学生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指导写“谁、怕、跟、凉”。

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结构,说说特点(都是左右

结构,左窄右宽)。

重点提示:

谁:

右边的部件有四横,不要少写一横。

怕:

竖立旁的笔顺不要写错。

跟:

右半边不要写成“良”。

凉:

左边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六、游戏巩固。

1.找朋友。

出示12个汉字卡片,再出示12个音节卡片,让学生找朋友。

2.比一比。

同桌互考12个生字,看谁说的多,自贴一颗智慧星。

3.写一写。

听写4个生字,谁写得完全正确贴一颗智慧星。

七、作业。

查找或编写字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比一比,谁认得多。

二、学习新课。

1.自读第2则谜语;和同桌共读并交流谜底,能解释给同桌听就更好了。

2.汇报学习成果。

形式多样,可熟读成诵,可找好朋友读,同学们拍手齐读,丢开书本背诵。

3.自学第3则谜语。

在组长带领下,先熟读,然后逐句讨论,最后猜字,并练习背诵。

4.汇报自学成果

教师恰当引导,并板书四个偏旁,及加偏旁的四个字。

三、指导书写。

1.指名到黑板上书写“谁、怕、跟”,师生互评。

2.指导写“量、最”。

“量、最”上边的日要写扁些,日下的横要长。

重点指导书写“最”字。

四、复习巩固。

1.复习12个生字,各组一个词或几个词给同桌听。

2.小组内练习听写本课“我会写”中的6个字,写后互相订正。

3.个人自荐展示读谜语。

五、拓展延伸。

1.师生互动,出谜、猜谜,(发散思维)。

2.练习背谜语,能背几则背几则。

六、作业。

继续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猜谜活动。

 

18、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象之美。

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表达的心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引发思考。

1.板画一个太阳,师生同写“太阳”

2.补全课题:

四个太阳,感到奇怪吧?

再读一读。

3.学生读课题,质疑。

4.出示问题。

(1)天上应该有几个太阳?

(2)课题为什么叫四个太阳?

(3)四个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4)每个太阳都有什么作用?

师:

大家认真读了课文,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初读课文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再按所说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

2.合作学习,认读生字。

3.全班交流。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教师正音:

翘舌音“熟、尝”,前鼻音“伴、甜、脸、团”。

(3)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4)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①比较法:

热—熟②熟字加偏旁:

伴、伙

③换部件法:

团—因常—尝孩—该

4.生字组词。

5.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词,评出识字大王。

6.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园、因、脸”三个字。

7.说说“我”画的四个太阳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文意。

1.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要领,标好自然段序号。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感悟句子意境。

(3)指导读,你能把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清凉”要读出舒服的感觉来)

2.自学喜欢的段落,读给同组小朋友听,然后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感悟作者画

不同颜色的太阳想表达什么心愿。

A.读第二自然段。

(1)理解“金黄色的落叶”与“邀请”两个词语。

师:

老师想邀请一个小朋友一起来跳舞。

(共同跳舞来理解邀请含义)

(2)理解“金黄色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一句,可重点理解“小伙伴”

指的是谁?

想象落叶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情景。

(3)指导读,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吗?

B.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我”冬天想画什么样的太阳。

C.朗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3.齐读课文。

4.合作交流,把你最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读一读,记一记。

5.引导背诵。

二、总结全文,朗读全文(分组读、比赛读、齐读)

三、扩展思维,进一步体会美好的情感

1.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太阳,你最喜欢的季节。

2.自由画太阳。

出示填空题:

我画了一个()的太阳,送给(),因为()。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按上面的形式练习谈话,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四、作业设计

1.下课后和好朋友交流自己的画。

2.背诵课文

 

19、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动脑的好

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诵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通过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笔画出来。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同学们看生字宝宝来了,谁愿意和它们交个朋友来

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指名认读生字)

3.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师生评议。

如:

“喝”“渴”看偏旁想意思。

喝水要用口,口字旁的是“喝”;

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4.谁能用这些字来组词?

(生字组词,学生评议)

5.写字指导。

(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笔顺规则有哪些?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

两边等)

(2)找一找、想一想,写哪几个字时是按先左后右的笔顺来写的?

(法、找、许)

(3)“法、找、许”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左右结构)

提示:

写“找”字时,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

比较“找”与“我”的字形。

(4)“可、石、办”这三个字又应该怎样写呢?

(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示范)

三、书写练习。

先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再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强调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三个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吗?

(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指名认读)

2.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只小乌鸦好不好?

二、阅读感悟。

1.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段)

2.其它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小组讨论

交流、说出各自的想法,小组汇报,师生评议。

3.想一想小乌鸦“到处找水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神态?

(思考、讨论)

4.用怎样的语调才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呢?

(组内练读、汇报、师生评议。

5.小组之间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小组练习、组内评议)

6.汇报表演。

(师生共评)

7.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8.出示思考题:

为什么乌鸦一看到有许多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如果只有大石

头或只有几个小石子乌鸦用现在想出的办法能行吗?

为什么?

你能想出什么不同

的办法让乌鸦喝到水吗?

(小组讨论、汇报)

9.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

谁能用“渐渐”这个词说一句话?

(组内交流、全

班交流、评议)

10.分小组表演乌鸦喝水的全过程,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最好。

(小组合作、汇

报表演、师生评价,评选出表演得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

三、交流感受,指导背诵。

1.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只小乌鸦怎么样?

喜欢它哪一点?

(小组交流、汇报、师

生共评)

2.借助图画,指导背诵。

先同桌互背互听,再自荐分段展示背课文,最后练习

背全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9、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

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介绍:

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

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

2.提问:

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

(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

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

“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

缸里的水多不多?

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

(2)出示句子:

哪句话好?

为什么?

(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

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

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

你喜欢司马光吗?

为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21称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称、曹、议、论、秤、砍、块、沉、线、止、然、量”12个

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

 重点、难点:

  重点:

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

视频《称象》,动画课件《称象:

生字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三、听范读,再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

  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

(曹冲)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曹操是什么人?

(古时候的大官)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段主要讲的是谁?

讲了他什么事?

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

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

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3)读第2、3句,回答:

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

是怎样做的?

(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

象是什么样子?

官员们怎么做的?

(使

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

  

(2)读第1句,看图回答:

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

  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

  (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很大。

(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再回答:

从官员们议论的话

里你知道了什么?

(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

再读这句话,读出官员们疑问语气。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回顾第1、2自然段。

三、学习第3段。

1.朗读第3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办法。

引导学生抓住这段的主

要内容。

(先引导学生把第一种办法概括为“造大秤”,再让学生理解第3句话,了

解这个办法不行的原因是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

2.读第4句,说说第二种办法是什么?

为什么也不成。

(联系曹操得到象时高兴的心情,认识把象割成几块称的办法更不成。

3.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

(“直摇头”

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四、学习第4段。

1.朗读第4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

(1)从“才七岁”体会出曹冲的年龄怎样。

(年龄太小了)

(2)这么小的年龄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

谁能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呢?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演示称象过程的前两步。

2.朗读第5段,思考:

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

(1)“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

(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2)“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

4.你向曹冲学习什么?

(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

(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曹冲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知道船在水里下沉的程度与重量有

关系。

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肯动脑筋思考问题,就会变

得聪明起来。

五、分析识记字形,完成本课作业。

 1.读生字卡片,分析字形组词语。

 

(1)比较“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

 

(2)“曹”和“线”的笔画笔顺。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23、王二小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

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例:

1、谈话:

说说你今年多大了?

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

大四五岁,想听这首歌吗?

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

说出歌名,有的同学还能简单地讲出王二小的故事。

2、你们想知道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段,

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二)识字(检查自学情况,巩固生字。

 1、汇报你在课前是怎么自学生字的。

 2、组内汇报:

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朗读(合作练读,共同进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2、找一找。

找出与图中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

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3、画一画。

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四)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照样子说一说:

(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2)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

王二小被_____。

(3)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八路军把_____。

(五)写字(交流写字方法,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指导认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3、重点指导走之旁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4、指导学生描红,提示学生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一)导入(复现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的生字宝宝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

男女生各找一名学生比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二)读文(多种形式练读,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1、指名读第一段。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自由练读第二段。

想象:

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

(引导想象当时的情景)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

理解“顺从”,表演:

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

为什么要“装”?

  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

(边想象边读)

(三)感悟(创造性复述课文,感悟英雄的品格)

 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

(四)讨论

  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

(五)选读(自主选读,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组内练读)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六)扩展(延伸课外,引导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