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648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8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涝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13经济评价93

13.1国民经济评价94

13.2财务初步评价95

13.3综合评价96

1综合说明

1.1圩口概况

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地处某某、肥西、庐江三县交界,西与大兴村、东北与三河相邻,地理位置优越。

耕地面积685.26亩,人口1197人,360户,形成四个自然片,13个村民小组,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

项目建设地点——某某镇总面积80km2,辖1个街道社区,26个行政村,382个村民组,人口15091户、51628人。

由于该镇四面环水,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在8米左右,因此易旱易涝,内涝较为突出。

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陆续兴建了大大小小机电排灌站25座,大部分年久失修,设备老化严重,配件难以购置。

尤其是某某村位于某某大圩的最低处,是某某大圩的“锅底”。

而某某排涝站,使用的还是离心式水泵,卧式电动机,机房简陋不堪已属危房,装置效益低、设备能耗高、运行费用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重了群众负担。

某某大圩位于某某河下游右岸,北临丰乐河,东部以丰乐河和肥西县三河镇小南河(丰乐河支流)为界,西部以钱大山河(丰乐河支流)与本县千人桥镇为伴。

原由三个万亩圩口即河南圩、某某圩和舒三圩联并而成。

圩区总面积79.2km2,其中某某村面积1.2km2。

某某圩行政区划属某某县某某镇(28个行政村)及肥西县三河镇(1个行政村)。

圩内总耕地面积6.21万亩,人口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1万人。

圩内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部分油菜和其他经济作物。

某某圩是某某县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合界高速、合九铁路南北纵穿本圩,六舒三公路贯穿东西,镇村道路四通八达,光缆通讯及供电线路遍及各村。

某某圩地形总趋势西高东低,西北部局部地势较高,东南部地势最低。

圩内地面高程一般为8.0~12.0m(吴淞基面,下同),局部最高14.2m以上,某某村最低为7.7m。

某某圩四周环水,东界距巢湖13.5km,外河水位常年高于圩内。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2000]77号“关于巢湖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及长江水利委员会“《巢湖流域防洪规划报告》的审查意见”,巢湖设计洪水位12.5m,汛期限制水位8.0~8.5m,这样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巢湖水位也要高出某某村地面(最低处)1.5m左右。

1.2水文

根据某某县气象站实测降雨资料统计分析,某某圩最大3d暴雨多年平均值为127.1mm,历年最大3d暴雨最大值为298.4mm,发生在1969年,1991年次之,为276.8mm。

5年一遇与10年一遇最大3d暴雨分别为170mm和224.4mm。

最大24h暴雨多年平均值为87.5mm,历年最大24h暴雨最大值为160.0mm,发生在1969年,最小值出现在1965年,为40.0mm。

10年一遇最大24h暴雨为176mm。

1.3工程地质

某某站址位于某某圩南部某某河左岸,堤内地面高程约7.7~9.0m,堤顶高程约16.1m左右。

根据勘探揭示,某某站基础坐落在第②层—细砂层上,该层松散,承载力低,且其下0.2m处即为淤泥质土层,该层土质松软,含水量大,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等特性,基础也须加固处理。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的孔隙水,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类。

孔隙潜水主要贮存于上部粘壤性土层中,孔隙承压水则贮存于极细砂层。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某某站工程主要任务是:

当某某河水位较低时,通过自排涵自排涝水,当某某河水位较高不能自排时,通过某某二站抽排涝水,将某某圩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

新建的某某站设计排涝流量0.64m3/s,泵站进水池设计水位7.8m,最低运行水位7.3m,最高运行水位8.3m;出水池设计水位13.4m,最低运行水位8.9m,最高运行水位14.2m;泵站设计净扬程5.6m,最高净扬程6.9m。

1.5工程布置与建筑物设计

某某站装机容量55kW,其排涝出水涵穿越某某河河堤。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的规定,确定本枢纽工程等别为Ⅴ等,泵站规模为小型,泵房、压力水箱级别为5级,穿堤涵及出口防洪闸为5级,进水闸、进水前池等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

某某站用于抽排某某村洪涝水,排水出路是某某河。

在原泵房西边改建装机容量55千瓦轴流泵站1座,机房2间,保留东边期中1台55千瓦旧机组,以作备用。

建成后将提高排水区的排涝标准,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提供了可靠保证,对本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大大提高了排涝保证率和装置效益,增加除涝面积60亩,改善除涝面积1200亩。

主要建筑物有:

拦污检修闸、前池、泵房、变电站、穿堤出水涵、出口防洪闸等。

某某站采用堤后式布置,湿室型厂房,安装1台立式轴流泵,装机容量55kW,设计排涝流量0.64m3/s。

泵站进水室底板高程5.70m,水泵出水管中心高程8.23m,水泵层楼面高程7.23m,电机层、安装间及副厂房地面高程均为11.00m。

主厂房平面尺寸3.3m×6.0m(长×宽),安装间平面尺寸2.7m×6.0m(长×宽)。

副厂房位于主厂房出水侧,平面尺寸6.0m×4.5m(长×宽)。

泵站出水管后部接压力水箱,水流由压力水箱汇集后经穿堤箱涵排入某某河。

压力水箱底板高程7.23m。

穿堤箱涵为单孔,长48.0m,过水断面1.0m×1.5m(宽×高),出口段设置控制闸门,闸顶设启闭机排架。

拦污检修闸布置于前池进口,进水侧布置拦污栅,前池侧布置检修闸,均为单孔,孔口净宽1.20m,底板高程5.7m,检修平台高程10.8m。

前池底板高程5.70m,平面上分两部分,前部长5.0m,浆砌石护底,底宽由1.2m扩散至2.1m,后部(泵房侧)长5.0m,宽2.1m,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坦,护坦上布置排水孔和反滤。

前池两侧布置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

枢纽工程及主要建筑物特性见表1-1。

表1-1某某排涝站工程特性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水文特征

1

排涝面积

km2

1.2

2

排涝流量

m3/s

0.64

3

设计水位

m

7.8

最高运行水位

m

8.3

最低运行水位

m

7.3

防洪水位

m

10.5

设计水位

m

13.4

最高运行水位

m

14.2

最低运行水位

m

8.9

防洪水位

m

14.6

4

设计净扬程

m

5.6

最高净扬程

m

6.9

最低净扬程

m

0.6

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

主厂房尺寸(长×宽×高)

m

3.3×6.0×7.1

副厂房尺寸(长×宽×高)

m

3.3×4.5×4.5

底板高程

m

5.7

水泵安装高程

m

7.23

电机层高程

m

11.0

水泵台套

1

配套功率(JSL-14-12)

kW

55

续表1-1某某排涝站工程特性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2

设计水位

闸上

m

7.9

拦污检修闸

闸下

m

7.8

检修水位

闸上

m

7.3

闸下

m

5.7

孔数

1

孔口宽度

m

1.2

底板高程

m

5.7

闸门重

t

2.32×1

启闭机

1

3

出水涵洞

孔数

1

孔径(宽×高)

m

1.2×1.6

洞长(单节长×节数)

m

8.0×6

闸门重

t

2.6×1

启闭机

1

结构尺寸

顶板厚

m

0.35

底板厚

m

0.4

侧/中墩厚

m

0.35

4

开关站型式

开敞式

面积(长×宽)

m×m

8×6.5

5

主要机电设备

水泵台数

1

型号

20ZLB-70

最大轴功率

kW

50

额定转速

r/min

980

淹没深度

m

1.205

最大工作扬程

m

7.13

最小工作扬程

m

1.6

额定扬程

m

5.90

额定抽水量

m3/s

0.64

电动机台数

1

型号

JSL—11—8

单机容量

kW

55

续表1-1某某排涝站工程特性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5

功率因数

0.79

额定电压

kV

0.38

主变压器型号

S9—160/10

起重设备型号

3T手动葫芦

6

输电线

电压

kV

10

回路数

回路

1

输电目的地

钱大山变电所

“T”接距离

km

主要工程数量

土方开挖

万m3

0.39

土方回填

万m3

0.19

砌石工程

m3

273

砼及钢筋砼

m3

442

钢筋

t

38

粉喷桩

m

金属结构(不含启闭机)

t

7.4

主要建筑材料

1

水泥

t

624

2

钢筋

t

19

经济指标

1

基本预备费

万元

5.01

2

工程总投资

万元

107.3

1.6水利机械及辅助设备

某某站设计流量0.64m3/s,设计净扬程5.6m;选用1台500ZLB-70型立式轴流泵,水泵设计流量0.64m3/s,设计扬程6.39m,转速980/min,配套电机功率55kW、电压380V。

机组为立式布置,湿式型泵房,经90°弯管、水平扩散管和浮箱拍门出水。

厂内起重设备为3t电动葫芦。

各层高程分别为:

进水流道底板高程5.7m

水泵层高程7.23m

出水管中心高程8.23m

电机层高程11.0m

行车轨顶高程17.50m

1.7电气

某某排涝站装机为1台55kW、~380V的低压电机,利用原站一台容量为160kVA的主变。

某某站高压侧选用跌落式熔断器,电动机电压侧均采用单母线接线,电动机采用全压直接起动,无功补偿采用集中自动补偿方式。

变压器由高压侧跌落式熔断器对其进行短路、过负荷等保护。

电动机保护采用电动机馈电回路的空气开关对其进行短路、过负荷及缺相等保护。

1.8金属结构

根据水工布置某某站进水口设拦污闸一孔。

拦污闸上游侧设倾斜式拦污栅1扇,临时措施启吊;拦污栅和进水池之间设检修闸门,门型为露顶式平面滑动铸铁闸门,配置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操作。

泵站涵洞出口处设防洪门,孔径(宽x高)1.0mx1.5m,1孔,兼作泵站事故闸门。

启闭机采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闸门动水启闭,且具备事故条件下闸门快速动水关闭的条件,闭门时间约1分钟。

某某站工程共配置2扇闸门、1扇拦污栅和1孔埋件,1台手电两用卷扬式启闭机,1台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总工程量:

金属结构6.5t。

1.9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规模小型,多为常规施工,以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