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491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君主论》读书报告 4300字.docx

《君主论》读书报告4300字

三一文库(XX)

〔《君主论》读书报告4300字〕

  2013/6/210121130122李增

  读《君主论》

  恩格斯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变化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化,这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而且产生了巨人。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正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巨人之一,而《君主论》便是不可不读的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

《君主论》是一本毁誉参半、不可不读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自1532年开始印行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本书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和《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逐渐扩大,这些被发现的新大陆成为了欧洲的原料和产品销售地。

随着商业贸易的迅猛发展,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代表的一批以商业为基础的城市得到发展。

商业贸易带来的经济方式的变革冲击着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构建在原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新兴的商人群体和从旧有生产方式转变而来的新贵族日益构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并且最终演化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在政治斗争中众多“蕞尔小国”之间为贸易的争夺彼此倾轧、斗争。

各个国家的早期资产阶级都希望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以保护本国的贸易。

各城邦国家间的彼此仇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因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备受西班牙、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的蹂躏。

马基亚维利主张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结束意大利的分立状态。

  2013/6/210121130122李增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国家观念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他使得政治研究独立于伦理道德。

这些特点均在《君主论》中有所体现。

《君主论》全书共分为26章以及本人对洛伦佐·梅迪奇殿下的上书。

在的上书中,我们看到《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呈给洛伦佐·梅迪奇殿下的小册子。

一方面,想让自己获得赏识,为国出力;另一方面,希望这本小册子能对洛伦佐·梅迪奇如何做好一个君主提供帮助。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

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管理和维持。

  第一部分(1—11),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

君主国包括:

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么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

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

可以说,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君主国最为牢固。

  第二部分(12—14),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和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

军队包括:

援军、混合军、雇佣军和自己的军队。

要让军队效忠,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其他的军队都是建立在其他利益基础之上,无法反应和执行君主的意志。

在军事方面,君主应该:

整顿军队训练士卒,思考战略,博览历史,分析成败。

  第三部分(15—23),论述了君主如何维持国家。

在涉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是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

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民众

  2013/6/210121130122李增之所急,赏罚分明;就君臣而言,亲贤臣,远小人;就国际而言,敌友分明,立场坚定;这样才能够赢得尊重,维持国家运行,甚至繁荣发展。

  第四部分(24—26),从历史的角度,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其过去、现在的国家和政治,并劝告当时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

这部分有关于“命运”的精彩论述,“命运也就是时势,如果一位君主的行为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会昌盛,反之就会败落。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体现的政治思想:

  1、统治者建立新的秩序而没有自己的武装作为后盾就难免

  于毁灭,军队和法律是作为立国的两大支柱。

就是说,

  君主要掌握暴力才能使自己的统治持续下去。

  2、一切的世俗伦理道德都应该为统治而,君主不能为世俗

  的伦理道德所束缚。

“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

  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豺狼惊骇”

  3、“恶德”。

“······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

  弃义,必将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如果可能

  的话,他还是不要违背善良知道,但是如果必须的话,

  他就要懂得怎样走上为非作恶之途”。

  4、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

  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

  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5、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2013/6/210121130122李增

  6、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

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

  慨,都要从实际出发。

明智之君宁蒙吝啬之讥而不求慷

  慨之誉

  上面已经简单介绍了《君主论》里的内容和思想,由于我个人不喜欢权谋斗争,或者可以说很讨厌讲述权术、谋略诸如《厚黑学》之类的书,所以在后续的文字中仅仅写我读本书之后关于人性或者其他与权术不怎么相关的感悟而已。

  比较认为,在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君主后裔统治下生活的世袭君主国里维持政权的延续,比在新建立的君主国里维持政权更为容易。

的确,世袭统治下的君主国家由于长时间的积累,原有的那套运行已久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行程式已经深入人心,具有稳定性。

除此之外,民众也不愿经历战火荼毒,有句话说的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丘吉尔说过,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或许就是政治上的交往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不透光之处。

这句话用在国与国之间的合纵与连横中不失为一条准则。

马基雅维利说,谁是促使他人强大的原因,谁就自取灭亡。

如果一个君主盲目地认为另一个君主是自己的朋友,而帮他做大做强,那么,当这个所谓的“朋友”变得强大之后,自己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极力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了。

就像现在的台海关系上一样,美国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立场是“不独、不统、不武”。

  马基雅维利说,“君主在取得君权时的困难······而且必须记住,

  2013/6/210121130122李增再没有比率先着手采取新的制度更困难的了,再没有比此事更加不确定、执行起来更加困难的了。

这是因为革新者使得所有在旧体制下顺利的人们成为敌人。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余杰在《沉默的告白》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这是我以前一直没有想到的。

余杰说,鲁迅在旧社会的铁屋子中开了一扇窗,窗外阳光灿烂。

然而,让鲁迅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的这种行为使得它招致攻击。

那些已经习惯了呆在黑暗里的人,开始疯狂的咒骂他,因为他们的眼睛习惯了黑暗,心灵习惯了奴役。

一旦他们被带离那种黑暗的环境和奴役状态。

他们便会变得混混沌沌,就像一个人在黑夜中坠落万丈悬崖,眼前的只有无尽的黑暗没有支点,甚至没有存在的概念。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体制是这样一种东西,一旦你习惯他,你就离不开他。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老布终于从监狱里出来之后选择了自杀。

因为他已经完全习惯了那种体制,一旦脱离,生活便没有了方向,在新的环境下,他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或许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的弱点,我们总是在寻找着这样一个支点,站在那里我们才会觉得世界是安全的,尽管我们那也不能去。

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对,琥珀中的昆虫尽管失去了自由,但它得到了安全。

  在讲到雇佣军的时候讲到了雇佣军对于一个君主来说的种种害处。

一句话,雇佣军就是一群寄生在军队里面,以“军人”为谋生手段的寄生虫。

当危险真正临近的时候,是不能够希望从他们身上看到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

因为,他们愿意被人雇佣的前提或者说初衷就是活下去,仅此而已。

所以,当会危及生命的情况迫近,

  2013/6/210121130122李增他们就会退却。

这只是雇佣军这个群体的状况。

但是,我由此而想到的东西却让我心惊胆战。

也许这个世界上或者就在我们周围,更或者就是你我,正在过着这种变相寄生的生活。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的身份是学生,但是有时候我会想,我为什么现在是学生而不是其他。

我作为一个学生,这个身份是我自己想要的么?

在这种身份下会不会隐藏着我精神的一种寄生?

会不会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我的某种内在需要寄生在这里,我才能心安理得的生活下去?

或者换句话说,学生这种身份是不是我内在的一种心理需要的支点,在这个支点上我才能找到活下去的动力和轨迹。

我们寄生在这个支点上。

或许我们周围的人又都是这样呢?

这或许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在《圣经·旧约》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

大卫请求扫罗王让自己同非利士人的挑战者歌利亚战斗,于是扫罗王为着使他壮胆,把自己的铠甲给他佩戴,可是当大卫试了一下之后就立即谢绝了。

他说,戴着这个铠甲就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他宁愿使用自己的投石器和自己的刀子同敌人周旋。

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说“总而言之,他人的铠甲不是从你身上落下来就是把你压倒,或者把你束缚的紧紧的”。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呢?

我们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甚至犯这样的错误?

我们是不是经常用别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用别人的态度来端正自己?

用别人的方法来改变自己?

是的,我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公共点,比如人都需要在激励中找到动力,在磨难中锻炼自我,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特殊性啊,我们又如何能正确的辨别人与人之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呢?

  2013/6/210121130122李增管我们现在还不能正确的辨别,但是我们照样每天在生活下去,依旧向别人看齐。

这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自己所独有的呢?

我们用别人的方法学习,以别人的标准为奋斗目标,甚或模仿成功人士的一举一动。

我们这样的生活下去算不算一种遗憾或者悲哀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这是中国几千年留下来的哲学问题。

我们可以引申一下,一切看上去坏的东西可能是好的东西;一切看上去好的状态又或许会带来不好的结局。

残酷往往意味着秩序而仁慈却导致混乱;逆境往往激励人去奋斗而顺境则常常使人沉溺。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君主论》中,似乎很好的把握了这个道理。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那些看似高尚的品德实际上往往导致不好的结局,而那些看上去造人唾弃的恶德却有着令人想不到的结果。

正如残酷与仁慈,慷慨与吝啬,守信和食言。

所以要做好一个君主就不能为这些东西所困扰。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想,《君主论》既然是一本影响世界的政治书,那还是以政治的角度来结束这份报告吧。

尽管后世对《君主论》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君主论》在历史上产生的重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