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387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docx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

第二十课时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能力目标:

1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安全用药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三、教学难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部分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四、教学过程

请同学回忆一下自己或家人的一些亲身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不适,诸如感冒、腹泄、手不小心被刀切伤等一些小毛病怎么办?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刚才同学们说了,有一些小毛病一般都不去医院,而是直接吃几片药就好了,即节省时间又能及时治病,不耽误工作和学习,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前提是我们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能够对轻微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用药,否则,我们不能冒然用药,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何种药治何种病呢?

(生讨论回答;答案可能会出现多种)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用药的常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些常用药:

大青叶、牛黄解毒片、小柴胡颗粒、荆防颗粒、阿莫西林……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生讨论回答)

这些药物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买到?

生答出:

医院、药店、超市等。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象上述这些药我们可以不用医师开药方,直接去买到,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这一类药称为非处方药,简称OTC(是英文overthe counter缩写),非处方药用于治疗一些消费者容易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症。

比如,同学们有时觉得自己在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就判断自己患感冒,便自己去购买一些感冒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也体现了非处方药的优越性,质量稳定,疗效好,使用方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患有一顽疾,仅凭我们所掌握的一些医学常识,不能够做出病情判断,也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这时我会怎么办?

治疗这些病的药物我们是怎样获得的?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需要医生给我们开出药方,然后按照药方去抓药,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

这类药和我们刚才学的非处方药不同,我们称为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对大多数同学来讲还比较陌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采用这种方法来管理药房和药品,这也是我国国家药品管理的要求和趋势,虽然现在仅有少数药房是这样做的,但以后正规药房都必须要用这两个名称,因此也要求大家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能够正确阅读使用说明书才能行。

现在我们来看课本82页资料分析:

新速效感冒片说明书和牛黄解毒片说明书。

学生小组讨论:

资料分析的讨论题1、2、3、4。

讨论完成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各有讨论的结果。

在药物说明书上有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片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

生产批号:

国产的药物生产批号一般有6-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生产年份,紧接后二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

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表明有效期一般按5年来算,失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

举例:

1、批号为970521,有效期为2年,表示该药是1997年5月生产的第21批药,则该药可使用至1999年5月31日。

2、“有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

3、“失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

4、“有效期990701”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1日。

我们掌握了以上的常识也是安全用药的必备,我们购买了非处方药必须严格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服用,而处方药则必须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方可使用。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突发性的出现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泄等,这时候如果家中早已准备好了那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备一个科学的家庭药箱或旅行药箱,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家庭药箱,在设计时,你首先要考虑家庭中常备的药物有哪些?

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特殊情况,这些药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吗?

如何将这些药物摆放?

学生进行小组设计,设计完成后小组交流。

教师作总结:

根据同学们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小药箱内有四类药具:

医疗用具、外敷药、内服药、急救药。

尽管我们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小药箱,我们还要能够对其进行合理使用,所备用的药物不能让其过期、霉变。

否则易造成浪费。

课后训练:

小明一家人准备去蒙山旅游,小明的母亲晕车,其父亲有高血压病,为确保全家旅途愉快,平安顺利,请你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

二十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 能力目标:

(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2)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三、教学难点:

(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2)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下搜集常用急用电话号码

到学校医务室了解急救的要点

四、教学策略

   通过学生搜集并了解常用急救号码,教师要重点介绍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这些电话都是联网的,所以,拨通其中任何一个即可。

   在介绍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这部分内容时,最好使用急救模型,边讲解边演示。

   在介绍出血和止血时,可以回忆七年纪下册第四章中的有关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的内容。

   有关这一节的内容,还可以到学校医务室了解急救的要点。

五、教学过程

假设有人溺水了,恰巧你在事故现场,如果让人对溺水者进行急救,你能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其求助吗?

 (学生讨论,可能会出现各种说法)

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各种办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急救的方法,有些方法同学们刚才提出来了,但说的并不是很恰当,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出其合适的方法。

首先是“120”紧急呼救,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对病人来讲时间尤为重要,千万不能耽搁,否则就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

假设,现在有一同学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晕倒,昏迷不醒,让你去打“120”急救电话,你会怎样拨打?

(请3个同学即兴表演)

刚才这几位同学在表演时都注意到了打“120”时应注意的问题,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并准确的说出事发地点、病人的症状,能够让别人很快听明白。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首先拨打“120”电话,在等医生到来的时间里可以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进行急救。

怎样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同学们可能知道这两种方法,但不一定能够清楚其中的注意事项,请小组内同学结合课本图文讨论,说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做法。

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实质上就是被动的使病人的肺进行舒张和收缩。

因此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第二、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第三、救护者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

吹气完后,要松开病人的鼻孔,救护者的嘴离开,每分钟大约进行15-20次,如此反复进行。

直到病人自行呼吸。

事实上有些病人往往心脏也停止了跳动,因此在做人工呼吸时,也要对病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救护者双手重叠,用力迅速地挤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cm,然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进行70-80下。

此法在医院里医生常用心脏起搏器,实质就是帮助病人的心脏恢复其自动节律性收缩,我们进行救护时发现病人的颈脉有搏动,并且脸色较为红润,能自主呼吸时,证明抢救有效。

学生练习:

在生活中,有时可能会造成体表受伤,发生流血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出血多少来决定是否送医院救护,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先采取措施。

那我们就应该先了解有关出血的常识,出血可以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两种情况。

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不易诊断,应该立即送医院救治,外出血指体表出血,一般可分为三种:

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有关特点。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流速度较快,管腔大。

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相对慢些,管腔大。

毛细血管非常细,血流速度非常慢。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现在有人前臂某血管出血,汩汩地流出了,大量鲜红的血液,请你诊断,他是哪种血管出血,利用止血带应扎住伤口的上方还是下方?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根据流出大量鲜红的血液可以判断,应该是动脉出血而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向全身各处运送的血管。

说明此伤口流出的血液是从伤口上方流向伤口下方,因此应该在伤口的上方用止血带应扎住伤口,切断血液的来源。

生讨论:

如果是静脉出血会有何特点?

应该怎样止血?

对于伤口小,出血不多的毛细血管出血或小静脉出血,可以将伤口冲洗干净,贴上创可贴即可。

教学反思:

我把“用药和急救”一课分为两课时上,其中的第二课时集中练习用药急救中的基本生活技能,改变了一些老师把技能和实践通常放到课后,课上不做交流的方式。

这就使所有同学都能不同程度地参与,把制作旅行小药箱和急救的技能尽可能落到实处。

制备旅行小药箱的重点放在适应不同旅行地点、目的和不同人群使用的针对性上,而且采用了抽签的方式,小组准备,交流,形式活跃,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急救方面,设置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突出各项急救措施的正确程序;用橡胶人体模型来演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对错误予以相互纠正;此外,还有出血、骨折、药物中毒等的急救演练。

使有关技能尽可能地落实。

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只注重知识的掌握,技能类的要求,也常常是“要求”而已。

我力图改变这种状况,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十三课时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测试,使学生能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事实求是的评价自己,关注健康问题;理解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

2、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难点:

从心理角度理解人体健康

教学准备:

图片、相关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章节,设问导入新课

师:

请学生谈什么是健康?

并在黑板左侧书写学生回答内容的重点。

接着设问:

这些问题正确吗?

我们一起到新的章节中找答案,你想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吗?

二、给“你”的健康打分

师:

(1.指导学生看书P89测试题并陈述做题要领。

2.强调测试注意事项:

单独、如实评价;总分仅供参考,不绝对,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分数可保密等。

3.组织好教学。

生:

(兴致很高,着手做测试)

三、分析测试题类型

师:

测试题中哪些是评价生理的?

哪些是评价心理的?

哪些是评价社会方面的健康的?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生:

(分组讨论,表达交流)

师:

(鼓励、点评)在分组中,各小组答案并不统一,证明同学们善于思考分析。

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为此要正确理解健康三方面的关系。

生:

(认同上述观点)

四、尝试归纳健康的定义

师:

(再次请学生谈谈什么是健康,并板书回答内容重点。

让学生与课前回答作对比)

通过讨论,有谁能给健康下一个定义?

它包括几方面?

生:

(学生讨论回答)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师:

这位小健康专家谈得较全面,那么,有谁能说说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

(讨论回答)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五、探讨如何健康生活

师:

由于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为此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增进健康?

生:

(讨论、交流)

甲:

加强锻炼。

乙:

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丙:

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丁:

保持愉快的心情,随时展露笑脸。

戊:

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六、举例说明心理健康对健康的影响

师: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三者中心理健康对健康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

下面,请看老师准备的资料1(投影片1),看看有什么启示?

(列举事例:

1.机场从事调度的工作人员患心脏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人。

2.美国硅谷人才济济,裁员现象严重,雇员猝死率高。

3.据医疗结果显示,人失业时,血压升高,有新工作后血压降低)

生:

(讨论归纳)

甲:

精神压力大。

乙:

担心、焦虑。

丙:

情绪不好。

……

师:

大家谈得不错。

确实是这些因素造成的,这说明什么?

生:

心理健康与否对健康影响很大。

师:

接下来请大家再看看资料2(投影片2)。

(投影片2:

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表)

(引导学生分析)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类型及比例的变化折射出病因的改变,心脏病、脑溢血、恶性肿瘤在当今位居前三位说明什么?

生:

(分组讨论,表达交流)

甲:

精神焦虑、紧张、失眠影响身体健康。

乙: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精神压力大,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丙:

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造成身体不好。

丁: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过剩,加之大家不太爱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健康有很多不利。

……

师:

(鼓励、肯定)同学们分析得较全面、准确,从以上两个资料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对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

七、保持愉快的心情──探讨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师:

青少年阶段,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为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怎样保持愉快的心情?

你有什么高见?

生:

(小组讨论。

将方法记录在记录本上)

师:

(组织表达交流,并将方法书写在黑板上)

生:

(自由发言)

师:

(引导学生按书上的类别将方法逐一归纳。

点评并纠正学生列举的不合适的方法。

如吸烟、饮酒、打架、暴饮暴食、成天打游戏、上网、乱敲公物、在教室内乱吼乱叫等。

展示投影,提供更多的科学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

如找朋友倾诉、写日记、痛哭一场、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逛街、阅读、郊游、看电影、暗示自己战胜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等等)

八、学以致用

师:

(布置书上“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将完成情况材料交教师,然后根据情况作出等级评价并记录在评价表中)

生:

(回家操作)(对父母或其他亲人)(提高兴趣,巩固并拓展课堂内容)

九、拓宽视野

师:

(介绍心理咨询师目前在我国的需求量)

练习:

(阅读P93“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健康测试”这个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个人的整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这个活动又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组织活动时,我特别强调:

如果哪位同学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分数,那么,你有权利对相关的问题不做回应。

之所以有这样的强调,是为了向学生渗透“尊重隐私”的意识。

在小结本课时,我临时增加了一个内容:

与传统的健康观相联系,对比理解今天所了解的健康的含义。

又以“美国硅谷裁员前后雇员的健康变化”为例,进一步帮助学生认知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也是对“调节不良情绪三法”的进一步延伸。

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向学生表明“吸烟、喝酒、打架、暴饮暴食”等是错误的、消极的方式,这是在八、一班最大的失误,在下节课作为课前复习内容补上。

 

第二十四课时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2)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素,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能力目标:

认识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

情感目标:

初中生保证每天睡眠9个小时。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

二、教学重点:

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认识到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健康?

没有疾病是否就是健康?

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怎样才能拥有健康?

我们应该如何健康地生活?

生: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生:

我认为身体好,心理状态好,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人就是健康的。

生:

健康的标准是精神状态好,做事乐观,善于应变,反应快,身体强壮等等。

生:

要拥有健康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搭配,不吸烟,不喝酒,远离毒品等等。

师:

同学们回答得相当不错,下面同学们听一听老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师: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活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健康的含义,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书本上10条,体现了健康所包含的身体、心理的良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三方面的内容。

要想拥有健康,就必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什么是生活方式?

生: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师:

生活方式对健康是否有影响?

生:

有影响。

师:

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的资料,已按老师要求做的同学请举手。

生:

(教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举起了手)

师:

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全班同学汇报?

生:

(纷纷举手,跃跃欲试,都想表现自己)

学生甲:

我们邻居的李奶奶,听说本身患有高血压,而她又特别喜欢打麻将,简直是嗜麻如命,有一天,听说是和了一个“杠上花”,突然引发脑溢血而去世了。

学生乙:

我发现抽烟特厉害的人,呼出来的气都有很大的烟味,他们的牙齿和手指甲都变黑了。

学生丙:

我听我的爷爷说,他小时候特别能吃,还喜欢看电视、睡懒觉,所以现在很胖,又患了心脏病,经常在上下楼梯时很吃力。

学生丁:

原来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暑假时每天都去游戏厅打电子游戏,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会接连几天都不回家,家长急得到处找,后来,这个同学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经常旷课,无心学习,直到退学,据说还得了胃病。

……

师: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相当好,还有没发言的同学,请把你们的资料整理好,我们另外安排时间再进行交流。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张照片:

不吸烟的人与吸烟的人肺的对比照片,吸毒者的惨状照片。

生:

(感到惊讶)

师:

这些就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结果,你们知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最大,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教材P94的“资料分析”,并结合下面的两个讨论题进行分组讨论。

生:

(讨论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

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由40多年前排在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变成现在的3、2、1位。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说明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师:

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

从教材上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

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科学研究证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的过度疲劳、不注意饮食的营养平衡,过多地吃一些高脂肪或高热量的食物等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观察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且讨论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探究实验计划)

师:

请同学们注意:

这个实验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和重视。

如选择什么样的酒精浓度、水蚤心脏的位置、心率的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等等。

在实验中,每一组的学生最好选择3个以上对照实验完成,即清水中水蚤的心率、两组以上有一定梯度的酒精溶液中水蚤的心率,每一组必须有一定的实验次数以求取平均值,然后从这几种组的平均数据中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

如果是选择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则应注意在实验前用不同体积的清水浸泡一种品牌的香烟烟丝。

实验完成后请大家及时完成探究活动报告。

下一节课我就请各组的代表把自己小组的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在全班进行汇报。

第二课时

师:

上节课同学们进行了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活动,今天就请大家把自己的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生:

(甲组):

我们组探究的是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我们作出的假设是酒精浓度越高,水蚤的心率越高。

我们在制定探究计划时:

1.先把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成浓度分别为5%、10%、15%、20%的酒精溶液。

2.实验共用4只同等大小的成年水蚤,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3.实验时,先找到水蚤的心脏,在规定时间内(如10s)测水蚤在不同的酒精浓度中心跳的次数(测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课前设计的表格中,附表如下:

4.我们组测得的水蚤的正常心率(清水中)是:

在10s内心脏跳动34次左右,并且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水蚤的心跳次数逐渐减少,我们的实验结果与我们实验前的假设相矛盾,不知道为什么?

(乙组):

我们组探究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我们组作出的假设是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即在相同数量的烟丝中加蒸馏水少的),水蚤的心跳次数越多。

我们在制定探究计划时:

1.先在50mL、30mL、10mL蒸馏水中分别放同种品牌的半支香烟的烟丝,浸泡相同的时间(例如1天)。

2.实验共用3只同等大小的成年水蚤,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3.实验时,先在显微镜下找到水蚤的心脏,在规定时间内(如10s)测水蚤在不同的烟草浸出液中心跳次数的平均值,记录在课前已经设计好的表格中,附表如下:

水蚤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的心率

清水50mL、30mL、10mL

第1次33、35、38、41

第2次34、37、40、43

第3次36、37、40、45

平均值34、36、39、43

4.我们组测得水蚤的正常心率(清水中)为:

10s内32次左右,我们的实验结果是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水蚤的心跳加快,与我们作出的假设相一致。

(丙组、丁组……略)

师:

从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

经过两年来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较强的探究活动能力。

活动中有些组的实验结果与自己的假设一致,有些组不一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帮他们进行分析。

师:

低浓度的酒精(据测定0.25%以下)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这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内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浓度高时酒精主要对神经起麻醉作用。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师:

同学们现在对自己的探究结果与实验前的假设是否一致,清楚了吗?

生:

清楚了。

师:

根据这次探究活动的结果,我们来推测一下,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生:

(根据自己的探究活动结果,讨论、推测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