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4382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docx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

2015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

2015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详解)

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1.有誓词称: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斗争对象是军阀、帝国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国民革命期间的北伐战争。

A项斗争对象是清政府,B项斗争对象是国民党,D项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2.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

①开展土地革命②武装反抗国民党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史实1927年秋收时节指的是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

故选A。

3.下图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C.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的图示“井冈山”“瑞金”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4.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期,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达五十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

这反映出当时()

A.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B.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国民经济遭到战争残酷打击

D.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候”反映出时间是1938年7月,“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反映出国共合作;“七七‘献金’”反映出人民积极为抗战捐献物资,说明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A选项以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方式是党外合作,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邮政系统,历史上称之为“红色邮政”,基本上与国民党政府所辖区域的邮政系统不相统属。

但是,这两个邮政系统曾一度接通于()

A.抗日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解析注意关键词“不相统属”“曾一度接通”,国共两党合作,才有可能出现“曾一度接通”,排除B、D选项。

C项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

但是那时共产党还没有“红色根据地”,排除C项。

6.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抗击日军,并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

中国远征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于这段历史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而进行的行动

B.入缅远征军是国共合作抗日典范

C.阻滞了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企图

D.历史上中国军队的首次出国作战

答案A

解析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不是国共合作的表现,排除B项;是在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排除C项;历史上曾有明朝军队赴朝作战,排除D项,因此答案为A项。

7.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答案A

解析注意时间,这时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企图消灭人民民主力量。

8.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战役结束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

“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

”该战役应该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内容“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予以判断。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失去长江以北的统治,故B项正确。

A项失去东北,C项失去华北,D项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9.中共三大上,陈独秀和马林认为:

全体共产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凡是国民革命的工作,都应参加国民党组织进行,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能够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

B.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C.高估了无产阶级的作用

D.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主张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革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因此是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A项“深刻地认识”说法有误,应该改为“初步认识”。

B项材料没有体现共产国际相关内容;从材料“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说明C项不正确。

10.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订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

这属于()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仍然执行进攻大城市的方针,这是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1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作品《敌军的阵容》。

漫画家旨在显示()

(一)机“骨”师团

(二)“板”垣师团(三)“土”肥原师团

A.抗日战争已胜利在望

B.现代战争惨绝人寰

C.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

D.日本侵略军不堪一击

答案C

解析把握时间信息可排除A、D两项,此时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气焰日益嚣张。

从图片中引号内的词可知漫画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蔑视,在于激发中国人民抗战的斗志,选择C项。

12.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

“(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

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

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

”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答案B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黄泛区”、“刘伯承”即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中

原,这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2010年8月1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步平回顾了中国抗战史研究的新变化。

他提到,近年来,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格外注重研究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同时,抗日战争史研究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上,充分评价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右图中的布鞋是为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本强制劳动而遇难的中国劳工而缝制的。

6830双布鞋,6830名死者,每一双布鞋的背后都是一个被撕裂的家庭。

从1943年到1945年,日本共强行绑架169批,共计38936名中国劳工到日本135个工地从事重体力劳动。

另据日本外务省1946年的统计,有6830名中国劳工客死异国他乡。

材料三据悉,二战时被强虏到日本酒田港从事残酷劳动的原中国劳工及遗属13人此前提起诉讼,向日本政府及酒田海陆运送公司(原酒田港湾运送)索赔共1.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1万元)。

日本仙台高级法院审判长小野贞夫承袭日本最高法院的判例驳回原告上诉,称:

“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已经放弃了个人索赔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研究的视角,概括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怎样的侵华行径?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对我国的民族工业还进行了哪些破坏活动?

其意图及影响是什么?

(3)日本仙台高级法院审判长小野贞夫驳回原告上诉的言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地位: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2)行径:

在沦陷区掠夺中国大量劳动力。

活动:

在沦陷区,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意图及影响:

把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当中(“以战养战”);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

(3)不合理。

理由:

中国政府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要着眼于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作出的政治决断,仅限于放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赔偿,不包含其他的诸如劳工纠纷等方面的个人赔偿。

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抗日战争的地位,注意材料一强调了

全球史观;第

(2)问从材料二中加以归纳,并联系相关知识组织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结合时事来回答。

理由可从中国政府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的内容仅限于放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赔偿,不包含其他的诸如劳工纠纷等方面的个人赔偿这一角度来回答。

14.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1895年,日本趁中日战争之中清政府败局已定,窃取钓鱼诸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材料二当清政府与日本签订条约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鸣锣罢市,集会示威,发誓: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抗敌日军。

他在临终前高呼: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材料三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材料四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钓鱼诸岛”是在中日哪场战争之中被日本窃取的?

请写出这场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举出当时领导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爱国领袖两位(除徐骧外)。

台湾人民在反割台斗争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回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和台湾光复的具体时间。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重要地位。

(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2)邱逢甲、刘永福;爱国主义精神(或抵抗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等)。

(3)日本宣布投降时间:

1945年8月15日。

台湾光复时间:

1945年10月25日。

地位: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4)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