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671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docx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

最新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0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下面是对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

类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80后

158.5厘米

41.3公斤

99.04

90后

160.6厘米

43.1公斤

96.37

00后

162.8厘米

46.5公斤

93.86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________。

(2)根据你对生活的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表中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答案】

(1)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2)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解析】【分析】

(1)本题为图表题,做题时审清题干,比较各项数据,得出答案。

比较的对象是不同时段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综合素质,由图可看出80到00后前两者递增,而后一项递减。

表述出来即可。

(2)分析原因,结合现实,身高体重都没问题,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很明显是缺乏锻炼所致。

故答案为:

⑴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⑵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点评】⑴该题考查图文转换。

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⑵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

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2.阅读下面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把图中“购买车票”的流程用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文连贯,不超过90字。

(2)从服务客户角度简要评析该软件流程图。

【答案】

(1)用户先查询车票,若未售完可以购票,用户支付后购票结束。

若车票售完则进行智能监控,此时,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若有余票则自动抢票,成功后通知用户购票。

(2)①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②使用便捷,为用户提供了票务查询与购买的功能,在车票已售完的情况下,具有抢票功能。

③部分设计缺少人性化,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在无法购买车票的情况下,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解析】【分析】

(1)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用户先“查询车票”,有两种情况,一是车票售完,可以进行智能监控,检测到有余票,就可以自动抢票,然后“通知用户”,完成“购票”。

如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

二是车票没有售完,按照箭头指向,“购票”,然后“用户支付”,购票结束。

(2)要求评价流程图,可以结合该软件的功能评价,从流程图上来看,该程序可以查询机票或酒店,然后通过该软件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等;增添了智能监控,具有抢票功能,使用方便;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自动抢票”后“通知用户”,但是“无法购买车票”时,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故答案为:

⑴用户先查询车票,若未售完可以购票,用户支付后购票结束。

若车票售完则进行智能监控,此时,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若有余票则自动抢票,成功后通知用户购票。

⑵①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②使用便捷,为用户提供了票务查询与购买的功能,在车票已售完的情况下,具有抢票功能。

③部分设计缺少人性化,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在无法购买车票的情况下,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

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⑵此题考查评析该软件流程图的能力。

根据流程图的特点,整体把握,分析特点。

比如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

3.阅读“中美大学阅读榜单对比图”完成下列要求。

中美大学阅读榜单对比表

序号

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浙江大学)

1

《在伯明翰监狱里写的一封信》马丁·路德·金

《平凡的世界》

2

《风格的要素》威廉·斯特伦克

《我执》

3

《领导大不易》罗纳德·海菲茲

《万历十五年》

4

《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狼图腾》

5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内曼

《常识》

6

《君主论》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牛奶可乐经济》

7

《政策分析入门》伊迪斯·斯托基

《心理学与生活》

8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9

《公司财务原理》理查德·布雷利

《天龙八部》

10

《感谢您的忠告》杰·海因里希斯

《国富论》

(2018年4月19日搜狐教育网)

(1)从榜单中,你发现中国大学生的阅读有什么特点?

试作概括。

(2)你对中国大学生的阅读有什么改进的建议。

【答案】

(1)相较于美国学生偏重于选择经典哲学著作,中国的大学生们偏向选择实用与休闲作品。

(2)①拓宽阅读面,特别是要开拓国际视野,符合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挑战;②有更多个性化的阅读,培养特质鲜明的人才。

【解析】【分析】

(1)本题需要对“中美大学阅读榜单对比图”进行分析,从阅读榜单前15名的图书进行分析可知,相较于美国学生偏重于选择经典哲学著作,中国的大学生们偏向选择实用与休闲作品。

(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大学生的阅读(即偏向选择实用与休闲作品)不能满足将来的需要。

因而要拓宽阅读面,特别是要开拓国际视野,符合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挑战;同时要有更多个性化的阅读,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更多更加深入的阅读,培养特质鲜明的人才。

故答案为:

⑴相较于美国学生偏重于选择经典哲学著作,中国的大学生们偏向选择实用与休闲作品。

⑵①拓宽阅读面,特别是要开拓国际视野,符合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挑战;②有更多个性化的阅读,培养特质鲜明的人才。

【点评】⑴该题考查图文转换。

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⑵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

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4.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使用“无题”作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

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1)标题:

孔夫子讲学。

(2)启示:

学生使用手机,遗害无穷。

【解析】【分析】此题画面叫简单,孔子正在讲学,下面的学生都看手机,孔子说“子路,收一下手机”,拟题可从画面内容的角度切入,启示注意从手机对学生的危害的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标题:

孔夫子讲学。

启示:

学生使用手机,遗害无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5.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题目。

为宣传“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引起更多人关注,光明中学学生做了一份宣传海报。

(1)海报的小贴士有四个标题,请仿照已给标题句式拟写另两个标题。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熬夜有哪些伤害?

(一)

①________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

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②________

长期热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

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熬夜有哪些伤害?

(二)

③熬夜夺走好视力

熬夜超负荷用眼,在灯光下苦战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劳。

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还可能会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

④熬夜或致失眠抑郁

熬夜不但伤身,还伤神!

长期熬夜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问题,还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这份宣传海报采用了下面的图片,请写一段创意说明,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

(1)熬夜诱发心血管病;熬夜提高患癌风险

(2)图案中微笑的侧脸与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构成鲜明对比,左半边脸的宁静、平和与右半边脸的烦躁、苍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

画面给人很强冲击力,直观而震撼。

【解析】【分析】

(1)做题时,首先明确要求,把握答题方向。

题干要求“请仿照已给标题句式拟写另两个标题”,需至少注意两个方面。

一方面,已给标题是③熬夜夺走好视力、④熬夜或致失眠抑郁,二者都是以“熬夜”为主语的“主谓宾”句式,且着眼于危害的角度表达,这一特征是仿写要遵循的;另一方面,标题拟写,要弄懂标题的作用,注意与文段的联系。

从材料文体上看,是宣传海报,意在宣传“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引起更多人关注。

依照所给材料的中心,熬夜“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熬夜会“导致细胞突变,提高癌风险”,两个标题可按照上面的句式特征,依次概括为“熬夜诱发心血管病”“熬夜提高患癌风险”。

(2)本题画面中心是两张脸,一张是微笑的侧脸,一张是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

它们构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

左半边脸是宁静的,右半边脸是烦躁、苍白的,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

直观而震撼,给人很强冲击力。

故答案为:

⑴熬夜诱发心血管病;熬夜提高患癌风险;⑵图案中微笑的侧脸与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构成鲜明对比,左半边脸的宁静、平和与右半边脸的烦躁、苍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

画面给人很强冲击力,直观而震撼。

【点评】⑴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压缩语段需要两种能力:

筛选和概括。

解答此类题目,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信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断信息最终的指向,筛选出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⑵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描述图画的内容及蕴意。

画中的文字通常都为解题作出提示,在仔细对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发散思维(分析、联想、想象等)这个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

答题前要仔细观察画面,要看清,看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明确画所指内容,包括画中的文字。

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6.阅读下图,对照相机原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焦距是指从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

B. 焦距越长,则越能将远方的物体放大成像。

C. 焦距越短,则越能够拍摄更宽广的范围。

D. 照相机主要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成像,而不是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而不是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错误,依据箭头指向的流程,说明照相机既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又利用了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7.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

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 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 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 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答案】B

【解析】【分析】整个图形分两部分,内部直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代表“现有的VR体验”,外面虚线勾勒的等腰三角形代表的是“期许的VR体验”,由此可知C、D两项表述正确;内部直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又分为三部分,分别代表“沉浸的知觉体验”“自如的行为体验”“梦幻般的精神体验”,由此可知A项表述正确;由图可知,现有的三种体验发展并不均衡,并没有体现出发展速度,所以B项表述没有依据。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图形代表含义,然后根据文字说明,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语言表达(共48题;共240分)

8.下面是介绍“重阳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五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每空不超过4个字)

【答案】①九月初九(答“九月九日”亦可答9月9号不给分);②起源(源由);③别称;④习俗(庆祝形式);⑤秋游赏菊(答出赏菊即可)

【解析】【分析】作为思维导图,考生要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第一处是对前面“时间”的解说,此处需要填入“重阳节”的时间;第二处是领起后面“古代季秋丰收,祭天祭祖活动”,这应是重阳节的来源或缘由;第三处是领起下面三个内容,即“敬老节”“晒秋节”“登高节”,而这三者都是重阳节的别称;第四处是领起后面四个内容,其中已经给出了三个,即“登高祈福”“配插茱萸”“宴饮求寿”,这些都是重阳节的习俗;第五处,该处与下面三个重阳节习俗并列,可见其中也应该填入具体的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

①九月初九(答“九月九日”亦可答9月9号不给分);②起源(源由);③别称;④习俗(庆祝形式);⑤秋游赏菊(答出赏菊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9.下面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答案】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需先进入网报系统进行报名。

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

若查看报名信息有误,应联系老师,修改报名信息,确定无误后,方为报名成功。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箭头的指向,注意“报名完成”后的“是”“否”两个要素,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

故答案为:

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需先进入网报系统进行报名。

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

若查看报名信息有误,应联系老师,修改报名信息,确定无误后,方为报名成功。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0.请简要描述下列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并据此写下你的建议。

2011-2016年,我国各类型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如下表所示

类别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水电

17.91%

19.88%

18.91%

17.16%

16.61%

14.12%

火电

71.60%

73.11%

75.43%

78.58%

78.72%

82.45%

核电

3.56%

3.02%

2.38%

2.08%

1.97%

1.84%

风电

4.02%

3.30%

2.85%

2.57%

2.07%

1.57%

太阳能

1.11%

0.68%

0.42%

0.16%

0.07%

0.01%

合计

100%

99.99%

99.99%

99.99%

99.99%

99.99%

总发电量

(亿千瓦时)

59,897

56,045

56,045

53,721

49,965

47,306

(1)内容:

________。

(2)建议:

________。

【答案】

(1)6年间,火电占比逐年下降,其它成上升趋势,风电、太阳能增长幅度较大。

(2)努力减少火电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简述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然后据此写出的建议。

读图表,这是“2011-2016年,我国各类型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表,纵向读,第一列是发电类别:

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这五种类型。

横向读表,根据数字显示:

6年间,火电从2016年——2011年依次为:

71.60%——73.11%——75.43%——78.58%——78.72%——82.45%,火电占比明显是逐年下降的,而其它类型成上升趋势,其中风电、太阳能、核电在2016年——2011年分别成增加的态势:

4.02%——3.30%——2.85%——2.57%——2.07%——1.57%,1.11%——0.68%——0.42%——0.16%——0.07%——0.01%和3.56%——3.02%——2.38%——2.08%——1.97%——1.84%。

也就是说风电、太阳能、核电在这6年间增长幅度较大,怄气是风电、太阳能,其增长幅度较大。

根据以上表中反映的情况,可以给出这样的建议:

火电不可再生的资源,且对环境在成污染,所以应减少火电的比重。

核电、风电、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发展。

故答案为:

⑴6年间,火电占比逐年下降,其它成上升趋势,风电、太阳能增长幅度较大。

⑵努力减少火电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

【点评】⑴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侧重图表。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还要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组织答案时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⑵该题考查联系现实的能力。

根据图表反映的问题,考生要联系现实,给出合理建议。

1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将思维框架图中的三处空缺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智能+”的提出比“互联网+”更进一步,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全新赋能。

在工业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提出“智能+”的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意义。

“智能+”强调的是技术基础,通过智能化手段把传统工业生产的全链条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改善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

但是,要想推进它的产学研用结合,在数字技术领域还有一些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

【答案】①提出的背景;②推动制造业转型;③突破核心技术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根据示意图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按照示意图的内容来补写句子,难度相应的有所降低。

根据思维框架图的结构,第一处应是总括,根据它对应的“工业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可以概括出第一处是说“智能+”“提出的背景”;第二处是战略意义下面的一个方面,下面的两个并列层次说的是“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和“改善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据此可以推断应该从““智能+”强调的是技术基础,通过智能化手段把传统工业生产的全链条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中概括,仔细分析,这个句子强调的与后面两个分句照应的应是“推动制造业转型”;第三处是需解决问题的具体描述,应该从“在数字技术领域还有一些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中概括,结合解决问题这个角度,应该概括为“突破核心技术”。

故答案为:

①提出的背景;②推动制造业转型;③突破核心技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需要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提炼关键词。

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最后填入即可。

​依据语段意思,依次填入的是:

提出的背景;推动制造业转型;突破核心技术。

12.下面是某中学高一年级拟定的研究性学习流程图,请根据这个流程图拟写一则说明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字。

【答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次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定题、分组和调研工作,最后和教师一起进行合作评价。

【解析】【分析】可结合着题干中“某中学高二年级拟定的研究性学习流程图”的提示,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由图可知,教师指导学生,学生负责下面三个步骤——定题、分组和调研,教师也参与最后的“合作评价”。

故可按照以上思路来拟写流程图。

故答案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次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定题、分组和调研工作,最后和教师一起进行合作评价。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

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13.阅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构成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①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并且父亲手上拿着自己身上取下来的一块拼图递给儿子;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放入父亲给他的拼图,他就完好无损了。

②寓意:

这幅画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日渐衰老;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馈赠。

【解析】【分析】本题漫画主要传达了“奉献与索取”的主旨。

本题中,①漫画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注意细节: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

②寓意: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馈赠。

故答案为:

①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并且父亲手上拿着自己身上取下来的一块拼图递给儿子;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放入父亲给他的拼图,他就完好无损了。

②寓意:

这幅画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日渐衰老;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