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316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内蒙古包头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3包头二模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包头市第二次模拟考试)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

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

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获得_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

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

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

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

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

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

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

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

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C.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二、古代诗歌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孔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

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

为人使酒仗气,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权幸,莫不畏而疾之。

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

为二府长史,典签谘事,不呼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

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

众咸云:

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胜他人二十九日醒也。

世祖每欲引见,先遣人觇其醉醒。

性真素,不尚矫饰,遇得宝玩,服用不疑,而他物粗败,终不改易。

觊弟道存,从弟徽,颇营产业。

二弟请假东还,觊出渚迎之,辎重十余船,皆是绵绢纸席之属。

觊见之,伪喜,谓曰:

我比困乏,得此甚要。

因命上置岸侧,既而正色谓道存等曰:

汝辈忝预士流,何至还东作贾客邪!

命左右取火烧之,烧尽乃去。

徙司徒左长史,道存代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

时东土大旱,都邑米贵,一斗将百钱。

道存虑觊甚乏,遣吏载五百斛米饷之。

觊呼吏谓之曰:

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

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

可载米还彼。

吏曰:

自古以来,无有载米上水者,都下米贵,乞于此货之。

不听,吏乃载米而去。

太宗即位,时上流反叛,上遣都水使者孔璪入东慰劳。

璪至,说觊曰:

废帝侈费,仓储耗尽,都下罄匮,资用已竭。

今南北并起,远近离叛,若拥五郡之锐,招动三吴,事无不克。

觊然其言,遂发兵驰檄。

太宗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讨。

会稽闻西军稍近,将士多奔亡,觊不能复制。

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觊以东西交逼,忧遽不知所为。

门生载以小船,窜于嵴山村。

嵴山民缚觊送诣晏,晏谓之曰:

此事孔璪所为,无豫卿事。

可作首辞,当相为申上。

觊曰:

江东处分,莫不由身,委罪求活,便是君辈行意耳!

晏乃斩之东阁外。

临死求酒,曰:

此是平生所好。

时年五十一。

4.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醉辄弥日不醒

辄:

总是

B.遇得宝玩,服用不疑

疑:

怀疑

C.乞于此货之

货:

卖出

D.嵴山民缚觊送诣晏

诣:

5.

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属于直接表现孔觊不嗜财物,能明辨是非的一组是(3分)(

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

世祖每欲引见,先遣人觇其醉醒。

觊呼吏谓之曰:

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

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

可载米还彼。

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

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

临死求酒,曰:

此是平生所好。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觊曾先后担任过司徒左长史、后军长史、江夏内史等职,后因反叛而被处死。

B.孔觊平生不好宝玩只好酒,常常一个月要醉上二十九天,甚至要求皇帝等他酒醒才可召见。

C.孔觊从不置办产业,生活常常贫困不堪,却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把弟弟道存的接济也一把火烧尽。

D.孔觊为人正派,不阿权贵,却听信都水使者孔璪的蛊惑而谋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权幸,莫不畏而疾之。

(5分)

2)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

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

可载米还彼。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11分)

水调歌头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微。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云,明月逐人归。

【注:

】拂金微,指弹琴。

(1)有诗家评红露湿人衣句中红露一词贴切恰当。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2)下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根据原词句进行赏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2)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四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

,倚叠如山。

(杜牧《阿房宫赋》)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蒲公英情人

[美]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

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

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

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

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

老舒伦堡十分高兴。

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

她负责餐馆里21张餐桌的菜单打印。

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

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

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

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

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

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

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

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

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

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

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

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

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春天的第一丝气息时。

沃尔特是这样说的。

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

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

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

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

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

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

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

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英和什么蛋?

去它的什么蛋——蒲公英。

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

卡片必须得打完。

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

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

7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

7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

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

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门。

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

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

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

哦,为什么?

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

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

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我给你写了信的。

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

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

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

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

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

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萨拉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她每天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还得坚持工作,给一家餐厅打印菜单来维持生计。

B.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笔调,曲折的情节,表现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寄寓了对他们深深的同情。

C.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正是这种爱让他们重逢。

D.本文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独具匠心的结尾以及让人读后产生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魅力。

E.

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2)小说中的萨拉具有美好品质,请找出两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6分)

(3)文中划线部分关于早春环境的描写有哪些作用?

(6分)

(4)这篇小说以蒲公英情人为题,也有人以

菜单上的春天为题,两个标题各有所长,请选其中一个标题,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

郁达夫:

一个人的旅程

卞流光

郁达夫少年即负文名。

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

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

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26岁。

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郁达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年生活是孤寂的。

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

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

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矛盾性格。

1913年17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的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

他曾给一个叫隆儿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

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

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

1922年回国后,接触到中国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

《还乡记》这样写道:

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

《沉沦》的风行海内并没有给郁达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经济上照样无法立足,还引来无数的误解和谩骂。

回国后一直到1927年僻居上海,郁达夫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

回国伊始,郁达夫一边在安庆教书,一边写作、编杂志,然后又因为生计无着,再去教书。

这样来来回回有三四次,为饥寒的驱使,乞食四方,车无停辙。

这个时候郁达夫写过一系列文章,如《还乡记》、《还乡后记》、《南行杂记》和《感伤的行旅》,给读者一个飘零的旅行者的背影。

1926年春,时在广州的郁达夫接到远在北京的儿子龙儿病危的电报,仓惶北归,却还是没来得及见儿子一面。

多年来的奔波漂泊的苦楚,一下子汩汩而出。

他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上》的结尾这样写道: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远了。

自家一个人,只是孤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

如此凄凉的自况,孰料却成为他一生的谶言。

感情上的连连受挫,加重了他的流离感。

1927年与王映霞相遇之前,郁达夫放浪形迹.流连酒楼歌馆。

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

然而其背后的孤苦和辛酸,恐怕十倍于他的放纵吧。

与王映霞的结合,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

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郁达夫拒绝了鲁迅的劝阻,从上海移家杭州。

过起来了半名士半隐士的家居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同样遭遇风雨?

飘摇。

备受打击的郁达夫此时应该是很绝望的,从他的选择可以看出:

只身去国,自我放逐。

投荒大似屈原游,不是逍遥范蠡舟。

忍泪报君君莫笑,新营生圹(坟墓)在星洲。

见过郁达夫临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那沧桑的面容,蜷曲凌乱的发须,几乎让人难以辨识。

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

不管是选择还是命定,郁达夫没有回头。

郁达夫的性格中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

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掩盖不了其率真赤诚对这个社会强大的冲击力。

郁达夫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让人恨,也让人爱,因为这就是他。

终其一生,他没有屈服改变过,哪怕这漫漫旅程,他必须一个人走。

(1)下列选项对文章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第一段中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在文章中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对郁迭夫孤寂一生的叙述。

B.文章多处引用郁达夫的原作中的文字,目的是为了语言的华丽多彩。

C.郁达夫因《沉沦》成名,虽然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实惠,但在当时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赞誉。

D.文章题目中:

一个人的旅程,在文中有几出有呼应,突出在漫漫旅程中郁达夫的孤寂。

E.文章中提到郁达夫的生活放荡、颓废,因此其作品消极因素过多,不值得当代读者去阅读研究。

(2)说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条概括。

(6分)

(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

(4)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

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8分)

第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让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分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B.记者在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如何确保秒杀的高成功率三缄其口,有的甚至以为遇到了来探底的同行而将记者的淘宝账号拉入黑名单。

C.

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脸憋得通红,出言无状,只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句:

这是我应该做的。

D.长春市发布的房屋限购令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将使市民对投

资房产一事敬而远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央视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革命性的改革来说应该被给予掌声和鼓励,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B.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各界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然而有一部分网友却对雷锋及雷锋精神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所谓质疑。

C.韩白之争、韩高之争、现代诗歌之争等网络事件之后,作家韩寒的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率,成为最受全球网民的名人。

D.《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强烈谴责美军对《古兰经》的亵渎行为,并要求美方将巴格拉姆监狱交由阿富汗政府管理。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

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

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

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A.

B.

C.D.

16.读下面例句,根据提供的材料,依照例句,写一个材料与观点相统一的长句。

(5分)

例句:

无论是经两代人努力完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劳完成《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

材料:

奥地利的莫扎特七岁在巴黎举办了个人音乐会。

三国时代,十八岁的周瑜当上了东吴都督。

巴西贝利十七参加世界杯足球赛,从此名重当地。

初唐的王勃,六岁能文,十八岁就应举及第,开唐代诗歌新风,是勇于革新的闯将。

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命运如一壶翻滚的沸水,我们是一撮生命的清茶。

没有水的浸泡,茶只能蜷缩一隅;没有命运的冲刷,人生只会索然寡味。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

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的学生,怎么会承担对集体、国家和事业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上《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文说: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实现自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起来。

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

请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包头市高考模拟

(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程度变化,原文为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

2.C(范围扩大,《保卫黄河》仅在抗战时期是精神旗帜。

3.D(偷换概念,河流是自然遗产。

表述和原文不一致,应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既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也是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4.B.(疑为迟疑、犹豫之意。

5.A.(都不是直接表现孔觊不嗜财物,能明辨是非。

6.D.(A项,司徒左长史一职应在另外两官职之后。

B项,要求皇帝等他酒醒才可召见错,而是皇帝先派人看他酒醒了才召见。

C项,一把火烧尽的不是资助他的财物。

7.

(1)孔觊每次喝醉总是整天不醒,对待身边的同事,常有些欺凌轻慢,尤其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侍奉那些权要得宠的人物,那些人无不对他又怕又恨。

(翻译出弥日、凌忽、疾各1分,文通字顺2分。

弥日:

整天。

凌忽:

侵犯、欺侮。

疾:

怨恨。

(2)我在那里三年,离职的时候,连路上的口粮也没有备好。

我二弟到那里不久,怎么就能得到这么多的米呢?

你还是把这些米装上返回我二弟那里去吧。

(翻译出去、未及、便各得1分,文通字顺2分。

去:

离开。

未几:

不久,没多久。

便:

就。

(二)

8.写出了花丛中仙露之晶莹欲滴,二是写出了桃花色泽之美艳夺目。

二者互为辉映,相得益彰,突出环境之美。

9.写出了此词人超脱世俗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逸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

(3分)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微。

词人用丰富的想象,用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