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985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7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大经济学院市场价格学第4章:分类商品与服务价格.ppt

第四章分类价格,第一节物质商品价格第二节生产要素价格第三节服务收费,学习要求及目标1、知识目标与要求:

明确商品价格、要素价格和服务价格的特点和作用,熟悉决定和影响各种商品价格、要素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因素。

2、技能目标与要求:

根据影响各种商品价格、要素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因素,认识我国当前分类商品价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改革的必要性。

3、能力目标与要求:

能够运用所学分类价格知识,探索主要商品、服务和要素价格改革的路径。

1、蒋和胜:

农产品价格机制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汪洋:

价格理论与价格管理第六章农产品价格;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第10章国家行政机关收费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3、周春:

市场价格机制与生产要素价格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赵振东等:

收费理论与收费管理,国家计委培训中心教材,1996年5、杨继瑞著:

中国城市地价论,四川大学出版社,本章阅读的主要文献,第一节物质商品价格,一、农产品价格

(一)农产品价格的特点1.农产品价值由劣等地劳动消耗决定2.农产品价格波动大3.供求弹性小,需求弹性差异明显4.价格有周期性波动态势5.农产品价格有刚性上升的态势,

(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1.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含义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其调节经济运动的功能。

2.农产品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特点自主性、利益驱动性、客观性、波动性。

3.建立农产品市场形成机制的历史进程,3.建立农产品市场形成机制的历史进程,

(1)农产品价格改革的初始阶段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发展集市贸易,扩大市场调节比重,调整农产品差价。

(2)农产品价格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阶段(3)巩固于完善农产品价格改革措施及成效阶段(4)农产品价格改革攻坚阶段转换粮食和食油购销价格机制,构建整个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框架。

三项政策:

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

四个分开:

政府与企业分开,中央与地方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账目分开。

(5)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第一,继续转变定价主体。

第二,加快价格法制建设,规范定价主体的行为。

第三,培育农产品市场,为定价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含义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是指调控农产品价格的各种手段、措施和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农产品价格运动变化的过程以及实现农产品价格合理化、科学化,保持其基本稳定状态的内在机理。

2.建立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依据

(1)农产品市场价格机制的局限性(剧烈波动性,时差性,区域性,短期性,非公平性,外部性,垄断性,体制障碍,信息不对称)

(2)农业部门与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性和特殊性(3)国家干预和调控农产品价格具有普遍性,(三)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1)调控农产品价格的经济手段第一,经济手段的特点:

间接性、利益诱导性、滞后性、组合性第二,财政手段宏观财政政策手段:

实现农产品总供求的平衡;结构性财政收入政策手段:

实行轻税薄赋政策,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三,货币政策手段实现总供求平衡,消除农价上涨的通涨因素,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手段通过差别利率和选择性贷款等特殊的金融政策工具,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3.调控农产品价格的手段(参看教材第7章),第四,建立农产品价格调节性库存,平抑农价。

第五,建立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运用特殊的资金手段,调控和稳定农价。

(2)运用法律手段调控农产品价格(参考教材第七章)(3)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农产品价格(参考教材第七章),我国入世对农产品市场开放的承诺主要体现在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下调关税,开放市场,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口补贴这些承诺对我国国内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正面影响:

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产品出口,有利于农业引资。

负面影响:

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对策:

提高农业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努力发展比较优势农业。

合理运用“蓝箱政策、绿箱政策、黄箱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

(四)入世后对我国农业及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重要概念:

绿箱政策:

不对生产和贸易产生直接扭曲的支持政策。

黄箱政策:

对生产和贸易产生直接扭曲的支持政策。

如给产品直接定价或给生产者以直接补贴的政策。

蓝箱政策:

虽对生产和贸易有直接扭曲作用。

但是以减少生产面积和产量为条件的国内支持政策是黄箱政策中的特例,可以不削减。

二、工业品价格工业品包括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是由第二产业提供的,其价格与一、三产业的商品价格关联度高。

(一)工业消费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主要由轻工业提供,一般包括纺织品、针织品、日用百货、文化用品、日用杂品、医药用品、烟酒食品、民用五金及民用交电、化工用品等商品价格。

1、工业消费品及其价格的特点

(1)工业消费品的特点种类繁多,更新换代快;供求变化大,层次明显;替代性强,产品经营灵活性与分散性大。

(2)工业消费品价格的特点受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影响大受流通领域影响大市场供求影响明显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差异明显(3)工业消费品价格的管理实行市场调节价为主的管理形式实行分类管理加强流通环节价格管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生产资料价格生产资料包括国民经济运行所必需的能源、基本原材料、机器设备、化学工业、电子、生物工程和其他高科技商品,是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1、生产资料价格的特点由于生产资料具有生产与销售批量大、产品配套性强、生产相对集中,实行直销经营等特征,决定了生产资料价格具有以下特点:

价格连锁反应大价格相对平稳国家定价占有一定比重进一步改革生产资料价格,2、进一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实行多种价格形式大力调整生产资料价格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价格管理与决策系统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业价格协调机制,第二节生产要素价格一、资金价格(教材第9章)1、资金价格的含义资金是国民经济中物质及劳务的货币表现,是指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本金及利润之和。

由于资金以借贷资金、债券、股票、票据等不同形式存在,因而资金价格也有借贷资金价格,债券价格、股票价格和票据价格等。

2、资金价格的形成

(1)资金价格的构成和利息的本质借贷资金的票面金额和利息两部分构成,本金一般不变,因而利息金额变动,对资金价格升降十分重要。

关于利息的本质,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大都是从某个侧面入手来观察利息、解释利息的性质。

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

西尼尔提出的节欲沦侧重从资本来源于储蓄、储蓄来源于节欲的思路上去分析利息的本质,认为利息是资本所有者不将资本用于消费所获得的报酬。

庞巴维克在边际效用基础上提出时差利息论,将时,间因素导入利息分析,认为同一种类和数量物品的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之间存在差别,由于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的边际效用也显著不同,因而出现了利息。

马歇尔提出了均衡利息论,认为利息是资本家牺牲现在等待将来而应得的报酬。

凯思斯提出的流动偏好论更明确地把利息看成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认为利息是放弃货币灵活性和承担风险的报酬。

萨缪尔森则用资本净生产率来解释利息的存在。

马克思则从借贷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揭示了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认为利息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2)资金价格的确定利息总是在产业利润和零之间波动,影响这种波动的因素有供求关系、产业利润、借贷双方的信誉等。

影响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

社会平均利润资金供求状况物价总水平变化经济政策的影响社会再生产状况,三、土地价格(教材第8章)1、土地价格的含义和意义

(1)土地价格的含义让度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收取的费用就是土地价格

(2)土地价格的意义合理的土地价格有利于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加强土地管理有利于土地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房地产价格合理化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土地价格的制定,2、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3、土地价格的构成国家征用农地支付价格的构成部分:

拆迁安置费补偿费开发费各种税费等土地开发成本国家政策购买行为与购买心理转让方式,地租、利息率、土地供求状况,4、转让方式:

招标、拍卖、挂牌出售、行政划拨、协议出售。

5、我国土地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地价格形成方式不合理征用农地规模过大(暂停1年)征用农地补偿标准低(土地、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

前3年平均年产值610倍安置补助费:

前3年平均年产值46倍地面附着物:

按实际价值补偿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6、治理土地价格问题的对策严格控制农地征用规模、合理确定土地价格、公平分配土地收益,四、建筑商品价格和房租(教材第7章)1、建筑商品价格的含义和特点建筑产品价格的含义:

是指建筑产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建筑安装过程消耗的社会劳动的价值在市场供求及竞争作用下的货币表现。

2、建筑产品生产与流通的特点

(1)位置的固定性

(2)产品的单件性(3)长期实用性(4)投资大,价值高(5)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6)政策性强(7)保值与增值性,3、建筑产品价格的特点

(1)单件定价

(2)价格总额大(3)价格的区域性明显,价格具有趋升性(4)价格的相对可比性4、建筑产品价格的构成建筑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都由生产成本、利润、税金和流通费用四部分构成。

房地产销售价格的构成:

土地价格、房屋造价、流通费用、利润和税金。

会计核算科目包括直接费、间接费、独立费、法定利润。

房租的构成:

修缮费、折旧费、管理费、房产税、利息、保险费、地租、利润。

5、影响建筑产品价格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体制与政策因素。

(案例25)6、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方式实行招投标方式为主形成价格,主要采用招投标定价法。

7、政府对建筑产品价格的管理(案例38、37)调控地价限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对房地产价格分类管理,指导定价控制房地产商的利润,限制政府部门对建筑产品的取费,五、劳动力价格(教材第10章)1、劳动力价格的含义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脑力和体力)。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劳动力价值是生产和再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即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包括本人的生活资料费用,家属的生活资料费用,劳动力的发展费用和再教育及培训费用。

(自然价格,教材第286页),2、劳动力价格的确定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工资决定和影响工资的主要因素:

劳动力价值(能力、分工、分配方式、收入差距)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市场价格)货币价值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工资政策议价能力,3、我国劳动力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我国工资中存在的问题工资水平偏低工资形成市场化程度低不同地区、部门差别过大国家调控与管理工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力最底工资标准水平低,调整滞后(案例1820)

(2)解决对策分类管理、法律治理、组织保障、个人维权、政府作用。

4、关于最底工资标准的制定(案例18)

(1)含义:

劳动力价格能够补偿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教育培训费用。

(2)考虑的主要因素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的基本生活费用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市场调节不同部门和地区的平衡与协调国际水平,六、技术商品价格,

(一)技术价格的含义和特点1、技术商品及其价格的含义技术商品是以交换为目的的技术成果,是能够直接用于物质生产实践的应用和发展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新发现、新工艺、新方法、新程序等知识形态产品和新材料、新器件、新设备等实物形态的产品。

所以技术商品的存在形式有三种,

(1)硬件包括有创新技术含量的产品、材料、设备等实物形态。

(2)软件以独立形态存在的,能够用于生产的设计、配方、工艺的文字材料和软件包等。

(3)技术服务即科技人员提供的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

技术商品价格是技术成果价值的货币表现。

它与其他商品一样,其价格的形成同样要以价值为基础,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要求,接受市场竞争规律的调节。

2、技术商品价格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