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474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docx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备战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12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年份

分值

考查知识点

命题预测

2018新课标全国I·12·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文言文阅读第3题考查形式比较固定,一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赋分3分。

题干绝大多数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其“不正确”选项所设陷阱一般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张冠李戴”等。

2018新课标全国II·12·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8新课标全国III·12·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7新课标全国I·12·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7新课标全国II·12·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7新课标全国III·12·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6新课标全国I·6·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6新课标全国II·6·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6新课标全国III·6·选择题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

“在郡何以为理?

”宠顿首谢曰: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

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

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

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南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

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俊,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D项,原文说“元兴元年,病卒”,未点明是“死于洛阳令任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

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

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

太和中,迁兖州刺史。

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

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

序至郡,讨擒之。

宁康初,镇襄阳。

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

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

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

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

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

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

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

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

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

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

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

序反谓石曰:

“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

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

”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

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

“坚败!

”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后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

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颍,序还遣秦膺讨钊,走之。

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斩其支将勿支首。

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

永归上党。

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

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

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

诏断表,遂辄去任。

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

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序屡立战功。

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朝廷,长城人钱弘聚众作乱,朱序受命前往讨伐,都成功平定了叛乱。

B.朱序足智多谋。

朱序诈降苻坚,苻坚派朱序劝降谢石,朱序却提示谢石先发制人,并扰乱苻坚军心,促使苻坚军大败。

C.朱序骁勇善战。

慕容永进犯洛阳,朱序先在沁水打败其部将王次,后率军追击慕容永,在太行打败他,又追击到上党的白水,与其相持二十天。

D.朱序忠贞不贰。

叛贼苻坚很器重朱序,没有追究他逃跑之罪,并任命他为尚书,委以重任,但朱序仍想方设法脱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后率军追击慕容永,在太行打败他”错,原文是“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

【参考译文】

朱序字次伦,是义阳人。

朱序为当世名将,多次升迁任鹰扬将军、江夏相。

兴宁末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桓温上表举荐朱序为征讨都护前往讨伐司马勋,因功被任命为征虏将军。

太和年间,升任兖州刺史。

这时长城人钱弘聚集党羽一百多人,躲藏在原乡山。

朝廷任命朱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

朱序到吴兴郡,讨伐擒获了钱弘。

宁康初年,(朱序)镇守襄阳。

苻坚派他的部将苻丕等率兵围攻朱序,朱序坚守(襄阳),贼兵粮草将要用完,率兵加紧攻城。

起初,苻丕来攻城,朱序的母亲韩氏亲自登城巡视,说西北角将会首先出问题,就率领一百多名婢女和城中女子在这个角上斜着修筑了二十多丈城墙。

贼兵攻打西北角,果然攻破城防,众人就固守新修筑的城。

苻丕于是率军撤走了。

襄阳人称这座城为夫人城。

朱序接连作战破敌,人心劳顿松懈,又认为贼兵退去渐渐地远了,怀疑不会再来了,守备不严。

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接应,襄阳城就沦陷了,朱序落入苻坚手中。

苻坚杀掉李伯护示众,因为他不忠贞。

朱序打算逃回,秘密到了宜阳,藏在夏揆家中。

苻坚怀疑夏揆,逮捕了他,朱序就到苻晖处自首,苻坚嘉赏他而没有追究,任命他为尚书。

太元年间,苻坚南侵,谢石率军抵抗。

当时苻坚大军还在项城,苻融率三十万兵先到。

苻坚派朱序劝降谢石,称述自己的军威。

朱序反而对谢石说:

“如果苻坚百万大军全部赶到,就没有谁能与他对抗了。

趁他们还没会合,攻击他们,可以取胜。

”于是谢石派谢琰挑选八千名勇士渡过淝水挑战。

苻坚军稍稍向后退了一点,这时朱序在军队后部,大声呼喊:

“苻坚战败了!

”于是众军大败奔逃,朱序才得以返回。

后来翟辽反叛,朱序派将军秦膺、童斌及淮、泗各郡一起讨伐他。

翟辽又派他的儿子翟钊进犯陈、颍二城,朱序回兵派秦膺讨伐翟钊,使翟钊败逃。

后来慕容永率军进攻洛阳,朱序从河阴北渡河,与慕容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于是在沁水交战,王次败逃,朱序斩了他的偏将勿支的头。

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击慕容永,在太行击败了他。

慕容永逃回上党。

朱序追击慕容永到上党的白水,与慕容永相持二十天。

听说翟辽想进攻金墉,才撤回,于是在石门攻打翟钊,派参军赵蕃在怀县击败翟辽,翟辽连夜逃跑。

朱序因年老多病,多次上奏章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不同意。

诏令拒不接受所上奏章,于是他擅自离职。

几十天之后,廷尉要治罪,朝廷下诏宽赦不加追究。

太元十八年去世,追赠为左将军、散骑常侍。

归纳概括分析传记类文章内容要点的4个步骤

1.整体阅读,把握文章。

对于传记类文章来说,一般要具备以下层次:

首先,简要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官职等;其次,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经典片段连缀成文;最后,介绍享年,有的还加以评论。

对于非传记类文章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

2.比照原文,准确定位。

先把每个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区域找出来,这一步非常重要,可以说,区域确定了就成功了一半。

3.抓住关键语句,准确推断。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语句的意义,制造干扰选项干扰考生的判断,这是命题的主要设陷方式。

因此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关键性句子,如议论句、抒情句、转折句等,在此基础上再分析选项的表述是否正确。

4.细致比较,正确抉择。

准确定位后,把选项和原文内容仔细比较。

这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①是否夸大或缩小事实;②是否颠倒了时间顺序;③是否张冠李戴,把发生在甲身上的事说成发生在乙身上;④是否曲解了文意;⑤是否无中生有;⑥是否遗漏了重要信息;⑦是否事件杂糅,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是一个人做的;⑧是否强加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等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

嘉靖八年进士。

选庶吉士。

寻诏与选者皆改除,得刑部主事。

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

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

历按苏、松、顺天。

行部乘马,不御肩舆。

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

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

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

宗皋言:

“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

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

”俱报可。

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

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

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

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

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

既而事得白,起故官,巡抚大同,与宣府巡抚李仁易镇。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

宗皋坐夺俸。

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坐夺俸。

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

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百,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

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

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

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

是年卒。

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宗皋犯颜直谏,触怒皇帝。

郭宗皋曾经劝勉皇帝为政要宽厚,不要一味以严格为治国方式,皇帝大怒,对他杖打四十。

B.郭宗皋为国为民,遭到怀疑。

郭宗皋请求朝廷拨发钱款用于军防,皇帝怀疑他冒领占用,罢免他的官职让他原地待命听候调查。

C.郭宗皋因为战事,坐罪罚俸。

俺答军两次发动进攻,第一次明军与俺答军激战伤亡相当,第二次两位高级将领战死,因此郭宗皋两次坐罪受罚。

D.郭宗皋辞官归家,获得关爱。

郭宗皋因他人的弹劾以及自己年老请求离职,皇帝应允,他离职后朝廷每年都供给俸粮和役夫,并派使者到他家慰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让他原地待命”错误,原文中“罢归”的意思是被免官(或辞官)回归故里。

【参考译文】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

嘉靖八年考中进士。

被选为庶吉士。

不久皇帝下诏当选的都改授官职,郭宗皋得以任刑部主事。

郭宗皋劝勉皇帝崇尚宽厚,考察采纳忠言,不要一味以严格为治国方式。

皇帝大怒,将他关进钦犯监狱,杖打四十后释放了他。

郭宗皋历任苏州、松州、顺天按察使。

巡行辖区时乘马,不坐轿。

恰逢朝廷推荐保定巡抚刘夔回京管理都察院事务,郭宗皋弹劾刘夔曾经举荐大学士李时的儿子,好谄媚无德行,不能胜任纠正、弹劾风纪的职责。

(郭宗皋)被定罪罚扣薪俸两个月。

嘉靖二十三年十月,敌寇进犯万全右卫,到达广昌,军营排列四十里。

顺天巡抚朱方入狱,朝廷提拔郭宗皋为右佥都御史替代朱方。

郭宗皋上书说:

“密云是最关键的地方,应该驻守重兵。

请求命令马兰等三屯每年调发一千人,在五月赶赴密云,遇到紧急情况总兵官就亲自率领军队赶去增援。

居庸关地位重要但兵力弱小,遇到紧急情况一定要等待兵部奏请,赶不上事情的需要(不能及时行事)。

请求预先拟定好借调方案,命令驻守建昌的军队,平时就协助密云,遇到紧急情况就转移驻扎在居庸关。

”朝廷都回复说可以。

过了很久,郭宗皋听说敌寇骑兵四十万要分路进攻,就奏请调动京营、山东、河南的军队增援。

最后事情却不属实,郭宗皋被定罪罚扣薪俸一年。

按照旧例,京营每年调拨五军到蓟镇参与秋季防卫任务。

郭宗皋请求撤销三军,把犒劳军队的银两充当本镇招募士兵的费用。

又请求拨发修筑边墙剩余的银子,增加修建古北口等。

皇帝疑心他冒领占用,命令罢官回乡听候审查。

不久事情得以查明,起用郭宗皋任原来的官职,巡察安抚大同,与宣府巡抚李仁交换镇守。

不久,郭宗皋升任兵部右侍郎,总管宣府、大同、山西的军务。

俺答三万骑兵进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俺答军队在鹞儿岭作战,两方伤亡情况相当。

郭宗皋被定罪罚扣薪俸。

第二年,俺答军队再次进攻大同,总兵官张达和林椿都战死,郭宗皋与巡抚陈燿被定罪罚扣薪俸。

给事中唐禹追究伤亡情况,趁机说全军都被攻陷,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大耻辱。

皇帝于是(下令)逮捕郭宗皋及陈燿,各杖打一百,郭宗皋被贬去戍守陕西靖虏卫。

隆庆元年,从戍守地被起用为刑部右侍郎,改任兵部,协助管理军政。

给事中庄国祯弹劾郭宗皋衰老平庸,郭宗皋自己也因为年老请求离职,朝廷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

万历年间,两次慰问,每年供给俸粮和役夫。

十六年,郭宗皋九十岁,皇帝又派使者去慰问。

这年去世。

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康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

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

进士上第,通判荆南。

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

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

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

“我知之矣。

”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

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

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

绘争曰:

“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帝为寝其命。

绘亦解谏职,改兼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

帝诏甫曰:

“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

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

”绘曰:

“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

”卒不拜。

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

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

绘言:

“老成之人,不可不惜。

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免役法行,绘陈十害。

安石使曾布疏其说。

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为侍读学士、知亳州。

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

卒,年六十二。

(选自《宋史·杨绘传》,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绘聪明能干。

杨绘年少时就机敏出众,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担任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杨绘很有个性。

他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对他失去信任,解除了他谏官的职务,贬他为侍读,他拒绝了这一任命。

C.杨绘坚持己见。

他上书陈述了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的十大危害,且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D.杨绘仕途坎坷。

他虽然才华出众,却曾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对他失去信任”错。

由皇帝对滕甫说的一番话可以看出,解除杨绘谏官的职务,并不是因为对他失去了信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

【参考译文】

杨绘字元素,是绵竹人。

年少时就机敏出众,读书时一目五行,名声遍闻西州。

参加进士考试时考了第一等,做了荆南通判。

后做了开封推官,遇到事情一下子就解决了,众官吏只觉时日不够,而杨绘未到中午一概能把问题解决。

宋仁宗爱惜他的才能,想破格安置他为侍从,但主持政事的人见他年少,没有任用他。

杨绘因为母亲年龄大了,就请求出任眉州知州,调任兴元府。

府中小吏请求捉拿穿壁翻墙偷盗府库中丝绢的盗贼,杨绘前往查看,发现现场踪迹不像是人出入留下的,就说:

“我知道什么情况了。

”(杨绘)叫来耍猴的人在庭堂中审问,一审讯他就全部承认,府中上下都叹服他的英明。

宋神宗即位,召见杨绘并任命他为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

皇帝下诏派遣宦官王中正、李舜举等人出使陕西,杨绘说:

“陛下刚刚即位,天下人都擦亮眼睛来关注您初期的执政情况。

馆阁、台省中的官员(人才济济),朝廷平素所供养的官员不派遣,难道偏偏派遣宦官吗?

”曾公亮请求让他的儿子做登闻鼓院判官,用与他关系深厚的曾巩做史官。

杨绘争辩说:

“曾公亮主持国事,把朝廷官员的职位看成自己家里的东西。

从前曾公亮在越地做官时,霸占民田,被郡守依法惩办,当时曾巩的父亲曾易占也在越地做官,很是包庇他。

现在任用曾巩,是为了报私情啊。

”皇帝为此搁置了那份任命。

杨绘也被解除了谏官的职务,改兼侍读,杨绘坚决推辞,滕甫把杨绘的态度告诉了皇帝。

皇帝召见滕甫说:

“杨绘抗命不受的心意孤高深远,他在朝中孤立无援,却不畏强权,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没有不去做的。

我一见就很赞许他的忠诚,把他提拔安置在言官的职位上,我对他的信任也算深厚了。

今日免除他谏官的职务,是因为很难处理他与宰相并立于朝堂的轻重问题,姑且令他稍微回避一下,你一定向他说明白我的意思。

”杨绘说:

“谏官进言不被采纳就应该离开这个职位,御前讲席也不是我苟安之处。

”最终也没有接受。

没过一个月,又官复知谏院,做了御史中丞。

当时王安石掌权,贤良之士大多辞官离任。

杨绘说:

“年高德重的人,不能不爱惜他们。

当今旧臣大多称病辞官请求离去,范镇六十三、吕诲五十八、欧阳修六十五都辞官回乡,陛下难道不考虑其中的缘故吗?

”免役法推行后,杨绘上书陈述它的十大要害。

王安石让曾布上奏章解释他的改革学说。

皇帝下诏让杨绘分析,杨绘固执地坚持以前的观点,于是被罢为侍读学士、亳州知州。

元祐初年,又任天章阁待制,再次出任杭州知州。

去世时,享年六十二岁。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也。

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也。

守真早孤,事母至孝,及母终,哀毁骨立,殆不胜丧。

复事寡姊及兄甚谨,闺门礼则,士友所推。

初举进士,及应八科举,累转乾封尉,属永淳初关中大饥,守真尽以禄俸供姊及诸甥,身及妻子粗粝不充,初无倦色。

寻授太常博士。

守真尤善礼仪之学,当时以为称职。

高宗时封嵩山,诏礼官议射牲之事,守真奏曰:

“据《周礼》及《国语》,郊祀天地,天子自射其牲。

汉武唯封太山,令侍中儒者射牲行事。

至于余祀,亦无射牲之文。

但亲舂射牲,虽是古礼,久从废省。

据封禅祀礼,日未明十五刻,宰人以鸾刀割牲,质明而行事。

比鸾驾至时,宰牲总毕,天皇唯奠玉酌献而已。

今祀前一日射牲,事即伤早;祀日方始射牲,事又伤晚。

若依汉武故事,即非亲射之仪,事不可行。

”又《神功破阵乐》、《功成庆善乐》二舞每奏,上皆立对,守真又议曰:

“窃唯二舞肇兴,讴吟攸属,赞九功之茂烈,叶万国之欢心,义均韶夏,用兼宾祭,皆祖宗盛德,而子孙享之。

详览传记,未有皇王立观之礼。

臣等详议,奏二舞时,天皇不合起立。

”时并从守真议。

会高宗不豫,事竟不行。

及高宗崩,时无大行凶仪,守真与同时博士韦叔夏、辅抱素等讨论旧事创为之,当时称为得礼之中。

守真天授中为司府丞,则天特令推究诏狱,务存平恕,前后奏免数十家。

由是不合旨,出为汴州司录,累转成州刺史。

为政不务威刑,甚为人吏所爱。

俄转宁州刺史,成州人送出境者数千人。

长安中卒。

(选自《旧唐书·裴守真传》,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守真早丧父,有孝行。

他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侍奉母亲极为孝顺;当母亲去世时,他悲伤至极,因过度悲伤而骨瘦如柴。

B.裴守真遵礼法,受推崇。

他对寡居的姐姐与兄长很恭谨,遵循闺门礼法;饥荒之年,他将自己的俸禄全都给了姐姐与外甥;他被当时的士人朋友们推崇。

C.裴守真擅礼学,敢创新。

他从《周礼》《国语》说到汉武帝,论射牲之事;他从远古乐曲说到传记,论演奏二部舞乐之事;高宗去世时他独创丧礼仪式。

D.裴守真行仁恕,得民心。

他受武则天的命令审理案子,上奏章免去数十家的罪责;他不追求重刑,受到百姓官吏喜爱;他离任时数千人送他出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高宗去世时他独创丧礼仪式”错误,原文是说“守真与同时博士韦叔夏、辅抱素等讨论旧事创为之”,可见新的丧礼仪式并非他的“独创”,而是他与其他人一起研究讨论创立的。

【参考译文】

裴守真,绛州稷山县人,是后魏冀州刺史裴叔业的六世孙。

裴守真早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到母亲去世时,他因悲伤过度而损毁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不能承受丧母的痛苦。

他又侍奉寡居的姐姐以及兄长很恭敬,遵循闺门的礼法、准则,被士人朋友们推崇。

开始时考中进士,后考中八科,几次调职任乾封县县尉,碰到永淳初年关中遭遇大饥荒,守真把他的俸禄全部用来供养姐姐和众外甥,自己和妻子儿女则连粗粮糙米都填不饱肚子,却始终没有厌倦的意思。

不久授官太常博士。

裴守真尤其擅长礼仪之学,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称职。

高宗在嵩山筑坛祭天,下诏命礼官商议射牲的事宜,裴守真上奏说:

“根据《周礼》和《国语》的记载,到郊外祭祀天地,天子要亲自射杀祭祀用的牲畜。

只有汉武帝在泰山筑坛祭天时,命令侍中儒生射杀牲畜来祭天。

至于其余的祭祀,也没有关于射杀牲畜的文字记载。

只是君王亲自动手射杀牲畜,虽然是古礼,但长时间以来已废除精简了。

根据封禅祭祀天地的礼仪,天没亮前十五刻,掌膳食的人用鸾刀斩杀牲畜,待天刚亮时进行祭祀。

等到皇帝的车驾到达祭祀地点时,宰杀牲畜的事已全部结束,皇帝只需用玉器祭奠、酌酒献神罢了。

如今若在祭祀前一天射杀牲畜,行事就嫌早;若在祭祀那天才开始射杀牲畜,行事又嫌晚。

如果依照汉武帝的先例,就不是天子亲自射牲的礼仪,这事不能进行。

”又《神功破阵乐》、《功成庆善乐》两部舞乐每次演奏时,皇帝都要站立观看,守真对这事又议论说:

“我认为这两部舞乐的始兴,是讴歌吟咏的,用来赞颂九功的盛大辉煌,和洽万国民众的欢心。

其意义与《韶》《夏》之乐相同,兼用作接待宾客以及祭祀,这都是祖宗的盛德,而子孙来享用它们。

详细查阅各种传记,并没有皇帝站立观看的礼仪。

我们这些臣子仔细商议过了,演奏这两部舞乐时,天皇不应起立。

”当时大家都同意裴守真的意见。

恰逢高宗生病,事情就未能实行。

等到高宗去世,当时没有皇帝去世所用的礼仪,守真和与他同时的博士韦叔夏、辅抱素等人对过去的先例加以讨论创制了一种丧礼仪式,当时的人称赞它很符合礼。

守真天授年间做了司府丞,武则天特别命令他审问查究重大案子,他坚持公平仁恕之心,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