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6724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docx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工作报告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10年经济发展工作报告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何志光

  

一、正确把握形势,增强“一转三化”、科学跨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9年,是冷水江市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

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共克时艰,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市经济继续向好发展。

完成生产总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迈上10亿元和5亿元台阶,分别达到10.52亿元和5.58亿元,分别增长16%和20%。

透过数据看变化,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冷水江在建市40周年深厚积淀上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是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全力支持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冷钢60万吨高速线材、金电60万千瓦三号机组等竣工投产;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8.3亿元,冷水江市成功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制定和落实“铁十条”,严厉惩治“三强”行为。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0.7亿元,增长16.2%。

  二是“三农”工作取得新进步。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富康油茶林、瑞生源生态杨梅、眉山养猪场、唐人生态养殖场等农业基地发展壮大,禾青国家粮食储备库成为冷水江市第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鹰服饰、响莲实业成为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大坪杨梅、金美养鸡专业合作社分别列入国家、省级示范项目。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水利工程2200多处,解决1.0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农村学校改扩建、计生服务站、乡镇文化站、卫生院和敬老院等民生工程项目如期完成。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三是城市建设形成新格局。

全年城建项目投资规模达到7.3亿元,为历年之最。

新行政中心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军诚路、金竹汽车站投入使用,金竹东路“白改黑”、大湾滨江休闲公园、资江大道跨铁路桥、垃圾填埋场、220千伏中连变电站等一批城市和交通项目加快推进。

按照“环境保护见成效”的要求,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935吨、二氧化硫5288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

完成植树造林7000亩,切实加强周头水库污染治理,资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

  四是投资消费增添新动力。

抢抓国家实施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有利机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

全年实施项目159个,比上年增加62个,新开工138个。

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5个,投资规模达6.4亿元。

特别是布局和开工了一批支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

落实国家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努力促进消费增长。

商业步行街建成营业,香港福大、新一佳等品牌超市入驻冷水江市,波月洞成功创建3A景区,农村消费持续升温。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亿元,增长19%。

  五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冷水江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闪星锑业技术中心被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市属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流转、集体林权等农村综合改革有序开展,“四项清理”、房地产税一体化征收等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经济开发区行政区划调整到位。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利用内资14.5亿元,投资近7亿元的华新水泥项目即将动工建设。

  六是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倾力为民办实事,全面和超额完成了32项实事任务。

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1元,均增长18.5%。

大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2万人;五大基本保险共新增参保人数4.51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2.3%。

全力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新建廉租房7510平方米,改造工矿企业筒子楼784套,完成住房保障户数2644户;采矿沉陷区综合治理南组团1160户住宅竣工;宝大兴地区民生搬迁工程一期125户加快实施。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信访维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做了大量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的一年,冷水江市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有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是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对接融入长株潭、加快推进“一转三化”的战略决策,描绘了建设“一城两中心三基地”、打造湖南中西部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确定了2010年GDP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把握形势,坚定目标,保持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深刻认识“一转三化”战略的丰富内涵。

一转三化、科学跨越,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一年来的实践中,起到了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强大作用。

我们必须在思路上坚定不移,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方向。

坚持从新型工业化突破,以产业项目支撑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从新型城市化突破,以城市经济引领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从“两型社会”建设突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把“一转三化”战略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二)深刻认识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冷水江市依托资源发展,但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和利用,也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

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特别是锡矿山地区综合治理迫在眉睫;“两高一资”产业达到90%以上,转型发展压力很大。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现有的城市和交通容量难以承载快速扩张的经济总量。

民生改善任务艰巨,全市现有3.7万下岗失业人员,有1.52万城乡低保人口,有1.33万农村贫困人口,人民群众还有很多切身利益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立足协调发展、改善民生,让人民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三)深刻认识经济强市面临的严峻挑战。

冷水江市已经连续五年进入湖南经济十强县市,开放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但跳出冷江看冷江,我们也面临不少挑战。

一方面是宏观环境的压力。

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中央宏观政策将实行动态微调,“银根”、“地根”有可能收紧,国家金融政策明确规定退出产能过剩企业信贷市场,特别是坚决退出“两高一资”企业,加大了冷水江市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难度。

另一方面是区域竞争的压力。

湖南经济强县市竞相发展,领跑的长浏宁望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长沙县完成GDP431亿元,增长17%,可以说总量越大的地方发展越快。

我们要善于面对政策的新变化和竞争的新形势,抢争主动求突破。

(四)深刻认识实现科学跨越的极好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全国经济形势不断好转,湖南科学跨越明显提速,娄底赶超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特别是我们通过努力争创了新的发展条件: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冷水江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金融危机产生的“优胜劣汰”效应、形成的“倒逼机制”,在推进创新、调整结构上形成了更为广泛的共识。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

娄新高速加快建设,沪昆高铁、东站扩能改造项目即将实施,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冷水江市交通基础设施将迈入提速、提质、提效的崭新阶段;城东生态城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将迈入强功能、重生态、促和谐的崭新时期。

三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

锡矿山地区综合治理有望列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范围,中央和省加大对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力度,我们完全可以有更大作为。

我们从大思路、大格局中谋划,目的是要保持清醒头脑,既增强忧患意识,更坚定必胜信心。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科学应对、危中求机;面对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环境,我们必须用好政策、因势利导;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发挥优势、乘势而上;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求发展的强烈愿望,我们必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二、突出工作重点,谋求“一转三化”、科学跨越的新突破和新成效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

全市上下务必要围绕“一转三化”的战略目标,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的要求,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抓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上,放在抓城乡统筹、增加农民收入上,放在抓城市经济、提升承载能力上,放在抓改革攻坚、增强发展活力上,放在抓环境优化、争创发展优势上。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调优经济结构。

冷水江的发展,优势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

我们要毫不动摇地突出工业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的支撑力。

  加快升级传统产业。

全面对接中央、省里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优势资本、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推动传统产业做精、优势产业做强,尽快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支持优势企业以资本、技术、资源为纽带,加快兼并重组,迅速做大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艺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电、煤化、建材产业完善产品结构,研发深加工产品,实现规模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发展新兴接续产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要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加快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承接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壮大轻纺、医药、包装材料、新型建材等产业;要发挥传统产业优势,拓展与长株潭产业对接领域,提升对接层次,培育发展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配套加工产业。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

一些地区的超常发展,都是依托园区这个快速增长极。

冷水江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奠定了体制基础,拓展了发展空间。

2010年,要强化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税贡献、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考核,在项目审批、用地安排、产业扶持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确保基础配套、项目入驻、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尽快跻身省级新型工业化园区。

要突出抓好天宝紧固件、天成管业、天利板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抓好金鹰服饰、益盛包装续建项目建成达产,抓好鸿辉机电、商用混凝土等项目开工建设,抓好金筑新型环保建材、三力物流等招商项目落地实施。

力争园区产值达到15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坚持以大流通对接大工业,加快服务业发展。

要围绕服务和配套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抓好现代物流、现代商务、信息服务等发展。

要适应人民群众消费潮流,加快发展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市场消费全面升级。

(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扩大投资,加强项目建设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2010年,湖南安排投资9400亿元,娄底安排投资430亿元,都将有大的增长。

冷水江市要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要求,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努力扩大投资,确保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

  一是抓好一批扩张经济总量的工业项目。

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工业项目的建设力度。

要把重点工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集中突破。

要加快华新水泥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盛强公司120万吨超细粉磨站、金富源碱业20万吨纯碱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竣工投产。

要尽快开工建设湖南宜化60万吨尿素节能扩改、金竹山矿业公司年产135万吨原煤、金兴煤矿年产30万吨原煤扩建、利民煤矿复产等项目。

要特别注重运作和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支持冷钢新上300万吨钢项目;支持金电新上60万千瓦四号机组和两台30万千瓦煤矸石机组项目;支持闪星锑业抓住中国五矿集团对湖南有色实施战略重组的机遇,加快高端锑产品项目建设。

  二是抓好一批提升承载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东扩,开工建设新行政中心综合大楼,抓好资江大道二期、平安大道一期、群丰路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路面。

完成金竹东路“白改黑”工程、大湾滨江休闲公园、垃圾填埋场建设,抓好环城北路改造和波月路建设。

加快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尽快开工建设东站扩能改造工程,支持娄新高速加快建设,抓好S217线和沙禾线等改造。

  三是抓好一批兴旺人气的商业房产项目。

要积极推进商贸物流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东苑数码广场、电影院改造、商业步行街续建配套、东站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着力培育和引进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结合旧城改造、城东生态城建设和青山公园开发,集中连片开发一批规模住宅新区,抓好佳泰家、金水湾住宅小区等一批开发项目。

  四是抓好一批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

开工建设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人防1515工程和综合档案馆。

加快新一中和桃园学校建设,启动群丰学校异地新建,完成5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

扎实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7510平方米廉租住房,加大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全面完成采煤沉陷区集中安置小区建设。

  五是抓好一批引领长远发展的重大后续项目。

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超前谋划、储备、开发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力争锡矿山地区综合治理项目尽快实施,力争冷邵铁路、资江二桥、城市燃气等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

  推进项目建设,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

要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在参与上海世博会、湘台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中求实效,力争全年实际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6亿元,实际引进外资1800万美元。

要增强金融支撑能力,引导银信部门增加有效信贷,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运作管理。

要强化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实做强城建投融资平台,全面归集国有资产,精心运作项目,做好土地储备和出让工作,力争年内融资5亿元以上。

对所有建设项目,都要建立完善项目推进协调机制,特别是在项目立项审批、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协调服务等方面实行规范高效的运作模式,提升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形成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冷水江市作为全省三个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之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争取更大作为。

  一是以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扩张特色农业规模。

重点抓好三尖、禾青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布办、潘桥、毛易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抓好梓龙、渣渡、铎山、矿山特色经果林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油茶林基地。

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支持瑞生源生物科技、响莲实业、富康油茶林、宏达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各类资金投资开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基地。

加快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商贸物流、金融支持、信息服务等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

认真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完成硐上水库除险加固、毛易小农水、江南防洪堤、周头水厂等项目建设。

结合“村村通”工程、农网改造、扶贫开发等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高标准打造一批新农村示范村,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普惠面。

  三是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

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免费培训农民工1500人以上。

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自主创办实体,实现由劳务向创业转型。

进一步做好移民后扶、扶贫开发等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四)努力推进环境建设,争创发展优势。

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是环境的竞争,而且已经从经济环境拓展到城市、生态、人文环境等各个领域。

  一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针对冷水江市城市环境卫生的现状,顺应广大市民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年争创省级卫生城市的目标。

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坚定信心,尽快改善城市环境,改变城市形象。

要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重点解决垃圾和扬尘等问题,解决集贸市场和“五小门店”的问题,解决车辆乱停乱靠和非法营运的问题,解决乱搭乱建等问题。

要切实强化职能部门、产权单位、属地管理等各个层面的责任,实行网格化、全覆盖管理,形成强力推动、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各乡镇办都要加强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和公路沿线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整治。

对此,市委、市政府将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从现在开始,要研究出台完善的方案和具体的措施,并力争有率先见效的典型。

  二是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

坚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全力推进城市生态化。

以治污减少污染欠账。

重点抓好资江流域治理和中心城区、锡矿山地区、禾青片区环境整治。

特别要抢抓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机遇,抓好重大项目的启动实施。

以减排控制污染增量。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环境准入门槛。

对重点企业排污设施实施在线监控,对偷排超排行为严管重罚,提高环保违规成本。

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促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以增绿促进生态修复。

抓住林权改革契机,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推动林业跨越发展。

抓好石漠化治理工程、矿山地区植被恢复工程和长江防护林工程立项实施,抓好紫云峰森林公园、青山公园造林护林工作,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

  三是打造公正公平的经济环境。

一方面,要突出优化政务服务。

进一步加强政府办事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窗口运行,确保窗口单位进驻到位、授权到位,实施“一条龙”审批和“一表制”收费。

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严肃查处趋利执法行为。

另一方面,要突出优化企业周边和项目建设环境。

严格落实“铁十条”,持续保持打击“三强”行为的高压态势,努力促进工农和谐共建。

  四是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开放包容是冷水江最大的人文特色。

要始终保持宽容和谐、海纳百川的胸怀,更加注重引进创新人才,引进战略投资者,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的合作中携手发展。

要始终保持激励成功、善待挫折的胸怀,更加注重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建设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让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源泉充分涌流。

(五)深入推进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基础上,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突破。

  一是以土地流转为重点,抓好农村综合改革。

按照“建立试点、培育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办法。

支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参与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长期收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重点抓好1个集中连片、2000亩左右的市级示范点,每个乡镇抓好1个500亩左右的示范点。

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到2010年10月底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任务。

  二是以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为重点,抓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冷水江市是全省36个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之一,从2月1日起,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这是一项全新的制度。

各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要精心组织实施,在推进中不断完善,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三是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为重点,抓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要认真研究和把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新形势,领会分税分享的改革精神,在新体制运行中抢争主动。

大力开发培育主体税源,加强房地产、煤炭、锑品等行业的税收稽查力度,确保财税持续增收。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以推行绩效评估为重点,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

对乡镇办和市直部门全面进行绩效评估,落实行政问责,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健全协调配合机制,把主要职能放在服务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上,把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六)持续推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着力改善生存性民生、保障发展性民生、解决安全性民生。

要进一步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全面完成社保、扶贫、移民、医疗、饮水、环保、住房保障和法律援助等实事指标任务,努力形成持续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人数7000人,新增五大基本保险参保人数4.8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4万人以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突出抓好“三条底线”。

一是围绕争先创优目标,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有效稳定低生育水平。

按照省里的考核评估方案,抓好党政领导、基层工作、综合治理三线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工作,认真开展宣传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流动人口、诚信统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冷水江市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二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安全生产。

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快推进“三项建设”,坚决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促进冷水江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三是立足创建“平安冷水江”,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要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信访工作,依法按政策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始终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运转保障。

进一步发挥基层各类社会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对社会成员的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在提供社会服务、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抓好当前工作,实现“一转三化”、科学跨越的良好开局

(一)抓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

各乡镇办和市直各部门要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人大、政协“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案。

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要重点研究,责任到人,加快推进。

要敢于争先创优,每一项工作都明确更高目标、更严标准,在大格局、大背景中比较分析,自加压力,谋求创新突破。

(二)抓好经济运行调度。

确保完成全年GDP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的目标,开局起步就要力争高位运行、高效运转、高开高走,形成加速效应、自主增长和良性循环。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冷水江市经济增幅和基数相对较低,现在必须提速发展。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经济主管部门要盯住全年目标任务,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调度,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推进力度,加大生产要素的保障力度。

要抢争主动,进一步把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把建设资金投入到位,把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到位,确保实现2010年的良好开局。

(三)抓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切实关心下岗职工、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要积极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丰富群众节日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安定的春节。

(四)抓好节日保障工作。

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电、供水、供气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做好工作,加强设备检修,制订应急预案,确保春节期间正常供应。

工商、物价、质监、商务等有关部门要抓好市场整顿,稳定市场价格,保证产品质量,切实保障市场繁荣稳定。

要全力抓好春运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便捷。

(五)抓好廉政建设。

要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