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6547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详解】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并且分解产物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均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易着火,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从燃烧的必要条件以及NH4Cl的性质进行分析。

2.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答案】A

【详解】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

B.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

C.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

D.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项错误;

答案选A。

3.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详解】

A.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

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错误;

D.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

A.红、红、红B.白、黑、白

C.红、黑、红D.红、黑、白

【答案】B

【详解】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O,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

答案选B。

5.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将集气瓶置于光亮处,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集气瓶,发现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压强几乎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

不符合题意;

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

符合题意;

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

符合题意;

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D。

6.下列对NO、NO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性氧化物

B.N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不能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

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D.NO、NO2都有毒,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答案】B

【详解】

A.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

B.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由于N2性质稳定,室温下不容易反应,但在放电时可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B错误;

C.NO与氧气发生反应会产生NO2;NO2溶于水反应产生硝酸和NO,因此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C正确;

D.NO、NO2都有毒,且在汽车发动时,在电火花作用下N2和O2化合产生NO,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正确;

故选B。

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O2、N2B.NO、CO2

C.NO2、CO2D.NO、CO2、N2

【答案】B

【详解】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无色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所以甲气体的组成为:

NO、CO2,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把握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及气体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氮气不溶于水,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无氮气。

8.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的是()

A.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答案】C

【详解】

A.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发生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OH-,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变红,该操作可以能用于检验氨气的存在,A不符题意;

B.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用于检验氨气,B不符题意;

C.浓硫酸是难挥发性的酸,氨气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不会产生白烟,此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气,C符合题意;

D.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会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产生白烟,该操作可以用来检验氨气,D不符题意。

答案选C。

9.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某些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最终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答案】B

【详解】

A.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A错误;

B.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所以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故B正确;

C.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引进了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离子不一定是原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可能是加进去的盐酸中的,故C错误;

D.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能使硫氰酸钾变为红色,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B。

10.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molD.混合气体中含NO21.12L

【答案】D

【详解】

A.沉淀达到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aNO3,故产物中的氮元素为硝酸钠和氮氧化物,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N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NaNO3)+n(NOx)=50×10-3L×4mol/L+0.1mol=0.3mol,故A错误;

B.Cu2++2OH-=Cu(OH)2↓,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求出参加n(OH-)=50×10-3L×4mol/L=0.2mol,n(Cu)=0.1mol,根据分析,铜失去得电子最终给了氧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n(Cu)×2=n(O2)×4,即n(O2)=0.2mol

=0.05mol,即氧气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故B错误;

C.铜和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1×2mol=0.2mol,故C错误;

D.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令NO的物质的量为x,则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x,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3x+(0.1mol-x)=0.2mol,解得x=0.05mol,因此NO2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故D正确;

答案选D。

11.氮气常用作白炽灯泡中钨丝的保护气,这是因为

A.氮气比空气轻B.氮气难溶于水

C.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氮气很不活泼

【答案】D

【详解】

A.氮气密度与空气相近,故A错误;

B.氮气作保护气与氮气的溶解性无关,故B错误;

C.氨气作保护气与氮气的颜色、气味无关,故C错误;

D.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一般条件下不和其它物质反应,因此可以用氮气作保护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1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现象

A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现象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现象

C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氯水

红纸条褪色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3.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

A.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不合题意;

B.使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不合题意;

C.氨气极易溶于水,玻璃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故C符合题意;

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铵:

NH4SO4B.氯酸钾:

KCl

C.硫酸亚铁:

FeSO4D.氨气:

NH4

【答案】C

【详解】

A.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故A错误;

B.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故B错误;

C.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SO4,故C正确;

D.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D错误;

故选C。

1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

干燥气体

液体

A.

B.

4mol/LNaHSO3溶液

C.

Cl2

饱和NaCl水溶液

D.

1mol/L盐酸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所以不能充满烧瓶,故A不选;

B.二氧化硫和亚硫酸氢钠不反应,而且在亚硫酸氢钠中的溶解度极小,所以不能呈喷泉状喷出,故B不选;

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

D.氨气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又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且反应后无气体剩余,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且最终几乎充满烧瓶,故D选;

答案选D。

16.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

则m与n的比值为()

A.3∶2B.2∶3C.8∶3D.3∶8

【答案】C

【详解】

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内,充分反应,NO和O2全部溶于水时按照下列反应进行,化学方程式为:

4NO+3O2+2H2O=4HNO3,由于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所以容器内残留气体为NO,那么与O2反应的NO气体为m-

=

,NO和O2按照4:

3混合溶于水恰好全部溶解所以

=4:

3,所以m:

n=8:

3;

故选C。

17.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详解】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生成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等离子,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A错误;

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

,故B错误;

C.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在碱性条件下生成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

,故C正确;

D.碳酸钡和碳酸钙等沉淀都可溶于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a2+,不一定含有Ba2+,故D错误;

故选C。

18.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大量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纱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B.稀释时要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欲除去NH3中的H2O,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所以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当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发出去,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但氨气能与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故C错误;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硫酸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19.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

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B.图②:

除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C.图③:

收集氯气D.图④:

氯气的尾气处理

【答案】C

【详解】

A.实验室制备氯气,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图示装置没有加热装置(酒精灯),故A错误;

B.除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需将气体通入盛有饱和氯化钠的洗气瓶,且进气方式为“长管进短管出”,故B错误;

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氯气需用向上排空气法,图示装置符合规范操作,故C正确;

D.氯气极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尾气吸收装置中应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是饱和氯化钠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C。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NaCl不存在阴阳离子,不导电B.CO2、N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D.只有金属和电解质才导电

【答案】C

【详解】

A.固体NaCl存在阴阳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固体氯化钠不导电,A错误;

B.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NO2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

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太小,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属于电解质,C正确;

D.电解质不一定导电,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D错误;

答案选C。

21.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A.SO2B.NH3

C.HClD.Cl2

【答案】B

【详解】

A.二氧化硫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错误;

B.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和碱石灰反应,能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氯化氢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

D.氯气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故选B。

22.同温、同压下,在3支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充有体积比为1:

1的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们是:

①NO、NO2;②NO2、O2;③NH3、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答案】B

【详解】

假设气体体积为0.5V和0.5V,则:

①NO、NO2中,发生3NO2+H2O=2HNO3+NO,0.5VNO2的反应生成

的NO,NO与水不反应,则剩余气体体积为0.5V+

②NO2、O2中,发生4NO2+O2+2H2O=4HNO3,0.5VNO2的反应消耗0.125V的氧气,则剩余气体体积为0.375V;

③NH3、N2中氨气易溶于水,而氮气不溶于水,则剩余气体体积为0.5V;

综上所述,剩余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②,答案为B。

23.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来验证HCl的极易溶于水。

喷泉结束后,溶液占烧瓶体积的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形成喷泉

B.选用合适的溶液,CO2也能做喷泉实验

C.实验结果说明,原烧瓶内收集到的HCl气体占烧瓶总体积的

D.反应结束后,烧瓶中的盐酸溶液浓度为

mol/L

【答案】D

【详解】

A.HCl极易溶于水,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水经导管被压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A说法正确;

B.由于CO2易溶于NaOH溶液,因此选用合适的溶液,如NaOH溶液,CO2也能做喷泉实验,B说法正确;

C.喷泉结束后,溶液占烧瓶体积的

,说明原烧瓶内收集到的HCl气体占烧瓶总体积的

,C说法正确;

D.反应结束后,若在标准状况下,烧瓶中的盐酸溶液浓度为

mol/L,但题中未指明是标准状况,D说法错误;

答案选D。

2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别,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AgNO3溶液C.Ba(OH)2溶液D.BaCl2溶液

【答案】C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NH4Cl溶液或(NH4)2SO4溶液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且与NaCl溶液或Na2SO4溶液不反应,则无法鉴别四种溶液,故A错误;

B.AgNO3溶液与这四种溶液混合均会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NH4Cl溶液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NaCl溶液混合无现象,与Na2SO4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能鉴别四种溶液,故C正确;

D.氯化钡溶液能与(NH4)2SO4溶液及Na2SO4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5.将红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第①份先通过适量蒸馏水,再通过少量澄石灰水;第②份直接通过少量澄清石灰水。

则石灰水的变化最可能为()

A.①不变浑浊,②变浑浊

B.①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C.①变浑浊,②变浑浊

D.①不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答案】B

【详解】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

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直接通过澄清石灰水,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难以得到

沉淀;混合气体先通过水,

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的混合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

沉淀,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图中a发生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图中b发生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C”或“D”)。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

(6)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的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

路线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写出①③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7)将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

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0.3molNO2和0.3molNOB.0.2molNO2和0.1molN2O4

C.0.6molNOD.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答案】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