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005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轮轴探伤工货车.docx

轮轴探伤工货车

前言

路局为了使职工培训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和提速培训需求,进一步加强职工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度超前性。

根据刘部长“按专业制定主要行车工种、关键岗位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应知应会,编印成册,人手一份”的要求,路局职教办与有关业务处共同组织编写了《行车岗位理论百题》。

今年的《行车岗位理论百题》是由局业务处、站段教育科具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职教人员、工人技师等共同编写,并经路局业务主管部门审定把关定稿,更新内容达30%以上。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主要行车岗位提速调图新的基本规章、标准化作业、非正常情况下应急故障处理及“四新”知识等内容,它既可用于行车主要工种职工日常学习,又可供职工规范化及适应性岗位培训使用。

该《行车岗位理论百题》,由哈尔滨铁路局车辆处欧阳全,职教办王光辉、张玉成、周杰、徐波,哈尔滨职工培训基地霍泽军,齐齐哈尔车辆段张宝珠、周家赤、毛淑杰等同志进行编审。

在此,对资料提供单位和编审人员及各单位审阅人员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工作量大、有些规章内容还随时有变化,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职工提出宝贵意见。

哈尔滨铁路局职教办

车辆处

二OO八年三月十八日

轮轴探伤工(货车)

车轮对、配件磁粉探伤部分

1.磁粉探伤的目的是什么?

答:

磁粉探伤是发现车辆轮对车轴表面危害性疲劳裂纹的重要无损检测手段。

2.试述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

答:

磁粉探伤是利用电磁原理来发现金属缺陷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铁磁材料的零件磁化,零件缺陷处的磁阻就会增大,表面缺陷处就会产生漏磁,利用漏磁发现缺陷。

3.简述钩舌湿法探伤的作业过程有哪些?

答:

(1)钩舌探伤前需进行抛丸除锈,外表面清洁度应达到GB8923的Sa2级,局部不低于Sa1级,符合探伤要求者,方可进行探伤作业;

(2)将被探测的钩舌放在转盘垫块上,移到磁化线圈中旋转一周,调整工件四处不碰磁化线圈为止,磁化前应喷洒磁悬液;

(3)喷洒磁悬液时应均匀、缓流、全面覆盖;

(4)磁化时检查钩舌各部位探伤情况,并进行磁痕分析;

(5)探伤良好的钩舌,应画出明显的探伤标记,探伤发现有缺陷的钩舌时,应刻打报废标记。

4.轮轴、轮对检修时,对辐板孔有何探伤规定?

答:

轮轴、轮对检修时,须对有辐板孔车轮的内侧辐板孔部位进行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险伤检查。

5.车轴(荧光或非荧光)磁粉悬液探伤机的主要技术条件有哪些?

答:

磁粉探伤机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

(1)周向磁化电流0~3000A应连续可调,纵向磁化电流0~2400A应连续可调。

(2)通电磁化时间应为1s~3s,停止喷淋磁悬液后应再磁化2次~3次,每次0.5s~1.0s。

(3)探测面的白光强度应不大于20lx,紫外线辐照度应不小于800μW/cm2。

紫外线波长范围应在320nm~400nm内,中心波长为365nm。

(4)整机绝缘电阻≥2MΩ。

(5)退磁效果≤0.3mT(3Gs)。

6.轮对、车轴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磁粉探伤检查?

答:

(1)新制车轴的再加工部位。

(2)轮对解体后的车轴各部位及再加工部位。

(3)轮轴、轮对在施行段修及以上修程时,车轴外露部位(轮轴如不退轴承或轴承内圈时,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除外)。

(4)轮对不解体时,轴颈、防尘板座及轴身再加工部位。

(5)车辆颠覆或脱轨事故卸下轮对的车轴外露部位。

7.磁粉探伤对光照度有何要求?

答:

非荧光磁粉探伤时观察磁痕显示灯光照度不得低于500lx,采用荧光磁粉探伤时,须在暗室内进行,观察磁痕显示处紫外灯辐照度不得低于800μW/cm2。

8.轮对车轴磁悬液体积浓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

磁悬液体积浓度:

(1)轮轴、轮对水剂荧光磁悬液体积浓度为(0.2~0.6)mL/100mL。

(2)车轴油剂荧光磁悬液体积浓度为(0.1~0.7)mL/100mL。

9.填记车辆轮对(车轴)超声波(磁粉)探伤缺陷记录卡(车统-52A)有哪些要求?

答:

探伤过程中凡发现缺陷的车轴或车轮,均须详细填写或打印此卡片,注明轮轴缺陷性质、缺陷深度、缺陷位置及发现手段,并做出分析。

参加鉴定人员应在卡片上签章。

10.为何段修推广使用湿法探伤?

答:

主要原因有3项:

(1)相同磁场强度下,湿法探伤灵敏度高,易检测工件

表面较小缺陷;

(2)磁化率高,一次充磁就可对工件全部探伤部位进行

磁化;

(3)可靠性高,湿法探伤可采用纵向、周向复合磁化方法,满足各种工件探伤要求。

11.轮轴、轮对车轴探伤如何配制荧光磁悬液?

答:

配制轮轴、轮对、车轴探伤用荧光磁悬液,应按规定比例添加乳化剂、消泡剂、防腐剂和防锈剂。

推荐配制比例为:

水1L

乳化剂(JFC)5g/L

消泡剂(28号)2-5g/L

亚硝酸钠15g/L

三乙醇胺15g/L

荧光磁粉1-3g/L

12.轮对轮轴磁粉探伤机应具有哪些功能?

答:

轮轴、轮对和车轴磁粉探伤机,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具备用向磁化、纵向磁化、复合磁化三种磁化功能和自动退磁功能。

13.轴承零件探伤用油剂磁悬液推荐配比是如何规定的?

答:

轴承零件探伤用油剂磁悬液的推荐配比:

变压器油与无味煤油的配制比例1:

1-1:

3

荧光磁粉(1-5)g/L

非荧光磁粉(15-30)g/L

14.如何用酒精沉淀法检验荧光磁粉的悬浮性能?

答:

用酒精沉淀法检验荧光磁粉的悬浮性能,磁粉柱的高度应不小于200mm,且应有明显的分界线。

每批荧光磁粉购入后应检验磁粉的悬浮性,并做好记录。

15.采用交-直流全轴复合磁化法时如何进行周向磁化电流的选择?

答:

采用交-直流全轴复合磁化法时,周向磁化电流按下列公式计算:

I=H·D/320=(8~10)D

式中I-电流强度(A);

H-磁场强度(A/m),H取2.55×103~3.18×103;

D-车轴最大直径。

16.为何新换装的制动梁滚子轴在组装前须经湿法探伤检查?

答:

由于制动梁滚子轴在运用和检修中发现折断和裂纹的现象,给行车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为了确保新品滚子轴表面无缺陷,新换装的制动梁滚子轴在组焊前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

17.轮对、车轴磁粉探伤用磁悬液的更换是如何规定的?

答:

根据探伤工作量、季节变化及磁悬液的清洁程度,由各单位自行确定更换周期,但水剂液体最长更换周期不应超过1个月,油剂液体最长更换周期不应超过3个月。

18.轮对在探伤过程中剩磁检查是如何规定的?

答:

剩磁检查:

除日常性能校验时进行检查外,还应在探伤过程中随机进行抽查,抽查比例应不少于当日探伤工作量的1/4。

19.轮对组装的质量保证期是如何规定的?

答:

无轴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40钢车轴的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到5年,50钢车轴的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到6年,滑动轴承和有轴箱圆锥滚子轴承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到4年。

20.A型试片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A型试片主要用于磁粉探伤时确定磁化范围,检查磁化工件各部位的磁场分布情况,试验探伤装置的综合灵敏度,检查磁粉及磁悬液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等。

21.轴承零件探伤结束后,应做哪些工作?

答:

(1)轴承零件探伤结束,良好轴承零件须逐件进行退磁处理。

(2)轴承零件退磁后,应逐个进行剩磁检查,其剩磁不超过0.3mT(3Gs)为合格。

未经探伤的轴承零件应全部进行残磁检查,残磁超标者应做退磁处理。

22.如何进行磁悬液浓度检验?

答:

探伤前,应检查磁悬液的体积浓度。

取样前磁悬液应充分搅拌均匀后,用长颈或梨形沉淀管接取从喷嘴喷出的磁悬液100mL做静止沉淀试验,水剂磁悬液沉淀时间为30min,油剂磁悬液沉淀时间为40min~60min,再观察长颈或梨形沉淀管底部的磁粉容积值。

23.探伤设备常规检查的内容有那些?

答:

全面检查探伤设备各部技术状态;电流、电压表检定不过期;白光照度和紫外辐照度值符合标准要求;设备各部动作性能良好,无故障。

24.车辆配件探伤“四不探”内容是什么?

答:

(1)车辆配件抛丸除锈达不到探伤标准不探;

(2)探伤灵敏度达不到工艺标准不探;

(3)光照度达不到工艺标准不探;

(4)磁悬液不符合探伤工艺标准不探。

25.轴承零件探伤增悬液浓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

(1)荧光磁粉磁悬液的体积浓度为(0.1mL/100mL~0.5mL/100mL)。

(2)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的体积浓度为(1.2mL/100mL~3.0mL/100mL)。

26.轴承零件探伤前对清洗除锈有何要求?

答:

轴承零件探伤前,表面应擦拭干净,不应有油污、锈蚀、毛刺和纤维等杂物,轴承零件应露出基本金属面(允许存在磷化膜)。

27.采用湿法探伤时磁化是怎样检验的?

答:

采用湿法探伤时须进行复合磁化,观察周向和纵向磁化电流,应符合磁化规范的要求。

28.测量剩磁时,轮对或车轴与探伤机的距离是怎样规定的?

怎样测量?

答:

轮轴、轮对、车轴退磁后,应使用磁强计检查其退磁效果。

在距探伤机4m以外,用磁强计在车轴两端的中心孔附近(轴承未开盖时在螺栓端头)测量。

29.轮轴轮对车轴探伤后,剩磁检查是如何规定的?

答:

剩磁应符合如下规定:

a.车轴剩磁应不超过0.5mT(5Gs)为合格。

b.轮对剩磁应不超过0.7mT(7Gs)为合格。

c.轮轴剩磁应不超过1.0mT(10Gs)为合格。

30.对装配件进行磁粉探伤时为什么最好分解后探伤?

答:

(1)装配件一般形状和结构复杂,磁化和退磁均困难,分解后探伤易操作;

(2)装配件的动作面流进磁悬液难以清洗,会造成工件动作面磨损;

(3)分解后探伤能观察到所有探伤面,并避免在交界处产生的假象。

31.轮轴、轮对、车轴探伤结束后应做哪些工作?

答:

每条轮轴、轮对、车轴探伤结束后,应使用标记笔在车轮辐板内侧面或轴身上画出明显的磁粉探伤检查标识;确认有缺陷的轮轴、轮对、车轴应使用白铅油在缺陷处做出标识,并注明缺陷性质和位置。

32.简述车轴纵裂纹、横裂纹定义?

答:

裂纹长度方向与车轴中心线之夹角45度及以下的裂纹称为纵裂纹,在45度及以上的称为横裂纹。

33.简述钩尾框湿法探伤的作业过程有哪些要求?

答:

(1)钩尾框探伤前须进行抛丸除锈,外表面清洁度应达到GB8923的Sa2级,局部不低于Sa1级,符合探伤要求者,方可进行探伤作业;

(2)将钩尾框吊装到探伤机上,框身与磁极接触良好;

(3)喷洒磁悬液并进行磁化检查,磁化时间不得超过3s,并进行磁痕分析;

(4)探伤良好的钩尾框应画出明显的探伤标记,探伤发现有缺陷的钩尾框时,应刻打报废标记。

34.磁粉探伤季度检查要求的具体项目?

答:

(1)探伤机(器)及附属设备技术检查;

(2)磁粉和磁悬液检查;

(3)综合灵敏度检查;

(4)填写探伤设备季度性能检查记录,参加人员签章。

35.什么叫磁粉探伤灵敏度?

工作表面状况对灵敏度有何影响?

答:

磁粉检查中能显示试件表面或近表面最小缺陷的能力。

工件表面平整、清洁,光亮时,磁粉的探伤灵敏度大。

工件表如有油污及其粘附物,使磁粉不能流动而造成灵敏度降低。

36.轴承零件探伤有那几种标准试片?

规格是什么?

答:

标准试片:

轴承内、外圈探伤应配有A1-15/50型标准试片,轴承滚子探伤时应使用D1-15/50型标准试片。

试片应平整,无破损、折皱、锈蚀和油污,使用前应将试片表面擦拭干净。

37.试述轮对车轴湿法探伤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答:

(1)轮轴、轮对、车轴磁化前,喷淋装置应对探伤部位表面(不退轴承内圈时包括内圈表面)自动喷淋磁悬液,磁悬液应做到缓流、均匀、全面覆盖探伤部位。

(2)夹紧(周向磁轭)装置夹紧车轴时,两磁轭应与车轴的两端面(或轴承前盖螺栓、密封座)接触良好,防止打火现象。

(3)磁化时,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电流应符合磁化规范要求。

38.钩尾框裂纹多发生在哪些部位?

段修时应如何进行处理?

答:

(1)钩尾框尾部弯角区域是应力集中部位,裂纹多发生在此区域。

(2)16、17号钩尾框前、后端上、下内弯角50mm范围内,其他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裂纹时更换。

39.轴承零件探伤校验时如何粘贴试片?

答:

粘贴试片:

a.轴承内、外圈探伤应使用A1-l5/50型标准试片,滚子探伤应使用D1-l5/50型标准试片;

b.试片应粘贴在轴承内、外圈和滚子易发生裂纹的部位;

c.实物试块被粘贴试片的部位,应擦拭干净无锈蚀、油污及灰尘,露出金属面并保持干燥;

d.粘贴试片时,试片带沟槽面应与实物试块表面密贴,带有“+”字沟槽的试片,应有一条刻线与工件轴线平行,胶带沿试片四周呈井字型将试片粘贴牢固。

试片粘贴后应平整、牢固,胶带不应遮盖试片的沟槽部位。

40.说明段修中需要湿法探伤的车钩零部件及部位?

答:

钩舌、钩尾框、钩舌肖、钩尾销、16号车钩移动套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探伤部位裂纹焊修后须复探。

钩舌、钩尾框、16号车钩移动套探伤部位如下:

(1)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

(2)13A、13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16、17号钩尾框前、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

(3)16号车钩移动套前端面。

除上述规定外,钩尾框两内侧全面进行探伤。

41.基础制动装置有哪些零部件必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

答:

基础制动装置中下列3种零部件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

制动梁滚子轴的外露部位,新换装的滚子轴,L-A、L-B、L-C型制动梁端头,转K3型制动梁端头及连接焊缝、制动梁吊。

42.轴承零件探伤退磁性能怎样检查?

答:

实物试件退磁后,应使用磁强计在轴承零件的端面处测量,剩磁不超过0.3mT(3Gs)者为合格。

43.探伤中车轴出现缺陷磁痕的判定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答:

(1)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缺陷磁痕时,应使用标记笔在车轴或车轮上画出缺陷磁痕位置,并详细记录缺陷磁痕的位置、方向和尺寸大小。

(2)缺陷磁痕定性不准时,应抹除缺陷磁痕,再重新磁化轮轴、轮对、车轴(应先退磁,后磁化),再次进行确认。

当缺陷磁痕再次显示,且位置、方向和尺寸大小与第一次显示的磁痕基本相同时,方可判定为缺陷磁痕。

44.滚动轴承零件探伤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答:

滚动轴承零件经探伤检查后,全面发现轴承内外圈及滚子任何部位存在裂纹,凡发现裂纹的轴承零件不得装车使用。

45.连续法探伤轴承零件磁化时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

周向和纵向磁化电流须符合规定要求,每个零件通电磁化2-3次,在磁化过程中继续向轴承零件上喷洒磁悬液,并观察内、外圈表面有无缺陷磁痕显示。

46.影响漏磁场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漏磁场的因素有:

外加磁场的影响、缺陷位置及形状的影响、钢材表面覆盖层的影响、工件材料及状态的影响。

47.什么叫裂纹?

磁粉探伤时有什么特征?

答:

在工艺过程中,金属的连续被破坏而形成的缺陷叫裂纹。

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特征一般为锯齿形,两端呈尖角状,磁粉聚集的图象不规则,但清晰、密集。

48.简述段修制动梁滚子轴探伤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答:

(1)每日开工前,应认真进行磁悬液浓度测定,合格后进行日常灵敏度性能试验并记录;

(2)割除滚子轴挡圈后,应待滚子轴冷却至常温再浇磁悬液探伤,避免磁悬液蒸发影响探伤质量;

(3)探伤前应对滚子轴探伤部位除锈,除锈后应露出基本金属面;

(4)探伤时须翻转三面探,每面探伤角度不小于120°,探伤器内径面距离滚子轴表面的高度应小于50mm。

49.车轮辐板孔探伤发现缺陷如何处理?

答:

车轮辐板孔处的周向裂纹不超限时,应按规定刻打样冲和做好标识。

50.交叉杆探伤灵敏度试片粘贴位置如何确定?

答:

转K2、转K6型交叉杆粘贴于端头环焊缝附近,转8G、转8AG型交叉杆粘贴于端头环焊缝附近及定位座部位,采用多路磁化时,每一磁路均须粘贴灵敏度试片验证。

(货车轮对超声波探伤部分)

51.超声波探伤的目的是什么?

答:

超声波探伤的目的是发现车辆轮对车轴危害性疲劳裂纹及缺陷的重要无损检测手段。

52.耦合剂的作用是什么?

答:

耦合剂的作用在于排除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的空气,使超声波有效的射入工件,从而达到探伤目的。

53.探伤作业时,如何选择耦合剂?

答:

耦合剂可选用机油,不退卸轴承在轮轴两端面探测时,应使用铁路专用轴承脂作耦合剂。

校验探伤灵敏度和探伤作业时,应使用相同的耦合剂。

54.如何测试斜探头的入射点?

答:

将K值探头置于CSK-1型试块上,探测R100圆弧,使R100反射回波最高,并用钢尺测量探头前沿至试块端点的距离X1.用公式计算出探头前沿至入射点的距离α。

即α=100-X1。

55.简述CSK-I型标准试块的用途?

答:

可用来测试仪器与探头的综合性能。

即:

垂直线性、水平线性、分辨力、盲区、声束偏斜角、探头入射点、折射角、灵敏度余量等。

56.简述TS-I型标准试块的用途?

答:

可根据试块的已知声程标定,做全轴穿透探伤检查的标准测距。

可检验车轴材质,透声的综合性能和内部有害缺陷。

57.简述TZS-R型标准试块的用途?

答:

适用于横波探伤,垂直入射纵波探伤和斜入射纵波探伤等三种不同车轴探伤方法的探伤灵敏度校准,声程标定,测定斜探头的入射点和K值等。

58.轮对的车轴、轮轴在什么情况下须对车轴施行超声波穿透检查?

答:

(1)新制车轴组装前须对车轴施行全轴穿透探伤检查。

(2)无轴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40钢车轴的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到5年,50钢车轴的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到6年,滑动轴承和有轴箱圆柱滚子轴承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到4年,每次施行段修及以上修程时,均须对车轴施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3)车辆颠覆或重车脱轨(包括机冷车脱轨)时,均须对全车轮对施行全轴穿透探伤检查;

(4)轮轴不退卸轴承时,须施行两次超声波探伤检查,第二次须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对全轴施行超声波穿透探伤检查。

59.横波探头、纵波直探头和小角度回波频率是如何规定的?

答:

回波频率:

横波探头和纵波直探头2.5MHz;

小角度纵波探头4MHz~5MHz。

60.全轴超声波穿透探伤检查如何使用TZS-R型标准试块标定测距?

答:

使用0°直探头并放置在TZS-R标准试块上,用机油或铁路专用轴承脂做耦合剂,调整仪器的相关按键及参数,将第5次底面回波调至荧光屏水平满刻度的第4大格,此时屏幕上水平刻度的每1大格代表车轴的实际长度250mm。

61.探伤前为什么要调节探伤灵敏度?

答:

探伤前调节探伤灵敏度的目的在于发现工件中的大小缺陷,并对缺陷定量、探伤灵敏度太高或太低都探伤不利,灵敏度太高、杂波多、探伤困难,灵敏度太低,易引起漏检。

62.半轴实物试块人工锯口深度、宽度是多少?

其作用是什么?

答:

半轴实物试块人工锯口深度(弓型高)为1+01-02mm,宽度为0.2mm。

作用:

在仪器探头确定探伤灵敏度后,用半轴实物试块进行当量对比检验。

63.试述CBBK-RD2半轴实物试块人工锯口位置?

答:

轮座镶入部外侧裂纹距轴端310mm;

轮座镶入部内侧裂纹距轴端450mm;

轴颈卸荷槽处裂纹距轴端面200mm。

64.探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或不能使用?

答:

探头使用时间达到两周或探测数量达到1000条轮对时,应对其相关性能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如不合格时应报废。

探头在测试或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双峰或多峰现象,应更换探头。

65.新购置超声波探伤仪应测试哪几方面性能?

答:

新购置的探伤仪应调试:

水平线性、垂直线性、灵敏度余量、分辨力。

66.轮轴不退轴承时,对二次探伤作业如何规定的?

答:

轮轴不退卸轴承时,须施行两次超声波探伤检查,第二次须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对全轴施行超声波穿透探伤检查、轴颈根部或卸荷槽施行小角度超声波探伤检查,两次探伤作业不得由同一探伤人员完成。

67.简述超声波自动探伤机中端面组合探头各探头角度及作用?

答:

端面组合探头是三晶片组合探头,有频率为2.5~5MHz的0°、10.5°和11.5°的三个晶片组成,探伤过程中由机器自动定位于车轴端面,探头中心对准轴端顶针孔的中心,0°晶片主要用于全轴穿透,检测车轴材质和大裂纹,10.5°晶片和11.5°晶片以纵波探测滚动轴承轮对不退卸轴承的轴颈卸荷槽部分的疲裂纹。

68.超声波探伤时,裂纹反射波有哪些特征?

答:

(1)因为裂纹有一集中的反射面,所以反射波的形状是狭窄单独的尖峰波,波的前沿没有其它杂波;

(2)当斜探头前后移动时,反射波不会迅速消失;。

(3)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出现的位置固定的;

(4)由于单条横纹都有一定的长度,所以探头在车轴上沿圆周平行移动时,波的位置不变。

69.在探伤灵敏度确定后,实际探测车轴时能否调节仪器?

答:

在确定探伤灵敏度后,实际探测车轴时,只允许调节衰减器旋钮,其他各旋钮在探伤灵敏度确定后均不得调动。

70.超声波探伤发现裂纹缺陷车轴时,应做哪些工作?

答:

《铁路货车轮轴(轮对、车轴、车轮)超声波(磁粉)探伤发现缺陷记录卡》(车统-52A):

探伤过程中凡发现缺陷,均须填写或输入此卡片,注明缺陷性质、程度、位置及发现手段,并做出分析和计算。

参加鉴定人员须在卡片上签章。

71.在超声波探伤中,缺陷自身影响缺陷回波高度的因素由那些?

答:

缺陷自身影响缺陷回波高度的因素有:

缺陷形状、缺陷所处方位及其指向性、缺陷表面粗糙度、缺陷大小、缺陷性质。

72.不退轴承RD2型轮对轮座镶入部外侧探伤时,使用何种探头?

移动范围补偿值是如何规定的(非突悬式)?

答:

(1)使用K1.4横波斜探头,移动范围轮座后肩轮毂内侧面算起向内60-160;

(2)补偿值12-15dB。

73.超声波探伤实物试块种类有哪些?

答:

实物试块为RD2型和RE2A型。

74.RD2滚动轴承轮对对轮座镶入部内侧探伤时,使用何种探头?

移动范围补偿值是如何规定的(突悬式)?

答:

使用K1.0横波斜探头,移动范围从轮毂内侧面算起内75-185mm,补偿值12-15dB。

75.车辆轮对超声波探伤检查各部位使用何种探头?

答:

(1)穿透检查使用晶片直径Φ20mm0°直探头;

(2)轮座镶入部检查使用横波斜探头;(3)不退轴承或轴承内圈时,轴颈卸荷槽检查使用9°~11°小角度纵波探头。

76.用于车辆轮对超声波探伤的探伤仪应具备哪些的性能指标?

答:

(1)增益或衰减器控制总量≥80dB;增益或衰减器相对误差在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段内,每12dB误差不超过1dB;

(2)灵敏度余量≥46dB(2.5MHz钢中纵波);

(3)分辨力≥26dB(2.5MHz钢中纵波);

(4)动态范围≥26dB;

(5)垂直线性误差≤6%;

(6)水平线性误差≤2%;

(7)放大器带宽(相对3dB):

1MHz~8MHz;

(8)探测深度≥3m;

(9)显示器亮度可调。

77.超声波穿透探伤检查时,如何判定车轴为适声不良?

答:

在规定的探伤灵敏度下进行扫查,透声检查的验收范围为车轴端面中心至1/2半径以内。

在验收范围内,如果底波达不到垂直满幅度的30%,该轴判为透声不良;如果底波高度达不到80%,又不低于30%时,且其总面积达到或超过验收范围的1/16时,该轴判为透声不良。

78.如何确定车轴轮座镶入部是否存在裂纹缺陷?

答:

发现轮座镶入部有可疑波时,需重新对探伤灵敏度进行确认,并使用多种探测方法进行核查。

只有在规定的探伤灵敏度条件下,所发现的裂纹波高度达到或超过荧光屏垂直满幅的80%,判定该条轮对存在裂纹缺陷。

79.超声波探伤常用哪些标准试块?

答:

标准试块主要为CS-1-5、CSK-Ⅰ(IIW)或CSK-ⅠA、TS-1或TS-1W和TZS-R系列。

80.如何确定车轴轮座镶入部是否存在透声不良?

答:

探伤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轮毂波(轮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