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888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常温下,二元弱酸H2Y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M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B.Ka2(H2Y)=10-4.3

C.d点溶液中:

c(H+)-c(OH-)=2c(Y2-)+c(HY-)-c(K+)

D.交点e的溶液中:

c(H2Y)=c(Y2-)>c(HY-)>c(H+)>c(OH-)

2.一种Cu-Li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非水系电解液和水系电解液被锂离子固体电解质陶瓷片(LISICON)隔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片允许水分子通过

B.电池放电时,N极发生氧化反应

C.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e-=Li

D.电池充电时,接线柱B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3.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其钙盐的化学式为CaR;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是金属元素;

是非金属元素;

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⑤

4.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mol/L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2--+-2-

B.1mol/LNa2CO3溶液滴加HCl溶液至c(CO3

)=c(HCO3):

c(Na)>c(Cl)+3c(CO3)

-+-

C.0.1mol/LNa2C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pH=7:

c(Cl)>c(Na)>c(HCO3)

+-+-

D.0.1mol/L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H)>c(OH)

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t1时刻增加反应物浓度后v(正)和v(逆)随时间的变化

B.图乙表示反应N2(g)+3H2(g)2NH3(g)△H<0在两种条件下物质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

C.图丙表示25℃时,用0.1mol/L盐酸滴定20mL0.1mol/L氨水时,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D.图丁表示的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AB.BC.CD.D

7.室温下,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分别滴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碱溶液。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滴定前,三种碱液中水电离的c(H+)大小关系:

DOH>BOH>AOH

B.满定至P点时,溶液中:

c(Cl-)>c(B+)>c(BOH)>c(OH-)>c(H+)

C.pH=7时,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AOH)+c(BOH)+c(DOH)=c(H+)-c(OH-)8.由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完全气化为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只要混合气体体.积.一.定.,那么无论两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体积就是一定的,符合这种情况的可能组合是:

A.乙醇(

)和乙酸(

)B.乙醛(

)和甲醇(

C.丙醛(

)和甘油(

)D.丙酮(

)和丙二醇(

9.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

10.将—CH3、—OH、—COOH、—CHO、

五种原子团两两结合(可重复),所得有机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的共

A.3种B.4种C.5种D.6种

11.下列关于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甲苯在30℃时通过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时产生浓烈的黑烟

D.1mol甲苯可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2.胆矾CuSO4·5H2O可写[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B.氧原子参与形成配位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C.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13.有机物A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C能发生银镜反应,E不发生银镜反应。

则A的可能结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4.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A.3钟B.4种C.5种D.6种

15.25℃时,向0.1mol/LNH3·H2O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溶液中

与pOH(仿pH

定义)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点的溶液中:

c(NH3·H2O)>c(NH4)

B.pOH=7的客液中的溶质是NH4Cl

++-

C.pOH=3的客液中:

c(NH4)+c(H)+c(NH3·H2O)-c(OH)=0.1mol/L

-4.7

D.NH3·H2O的Kb=1.0×10

16.常温下,向100mL溶有0.1molCl2的氯水中滴加0.2mol/L的NaOH溶液,得到溶液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图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有c(H+)=c(ClO-)+c(Cl-)

B.若x=100,b点对应溶液中:

c(OH-)>c(H+),可用pH试纸测定其pH

C.若y=200,c点对应溶液中:

c(OH-)-c(H+)=2c(Cl-)+c(HClO)

D.b~c段,随NaOH溶液的滴入,

逐渐增大

17.某有机物

有多种同分异物体,其中能与NOH溶液反应且苯环上有二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碳碳双键上不能有-OH):

A.6种B.9种C.12种D.15种

18.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B2,A属ⅥA族元素,B属ⅦA族元素,A和B在同一周期,它们的电负性值分别为3.44和3.98,已知AB2分子的键角为103.3°。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A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B.A—B键为极性共价键,AB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AB2与H2O相比,AB2的熔点、沸点比H2O的低

D.AB2分子中无氢原子,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而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1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单质能将E单质从YE3的溶液中置换出来B.A、Y、W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W>YC.X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D.Z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

20.室温下,0.1mol·L-1的某二元酸HA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A、HA-、A2-)的物

22

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pH=5时,在NaHA和Na2A的混合溶液中:

c(HA

)∶c(A

)=1∶100

B.H2A的电离方程式:

H2AH

++HA-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HA-)>c(A2-)

-+-

D.Na2A溶液必存在c(OH

)=c(H

)+c(HA

)+2c(H2A),各粒子浓度均大于0

 

二、综合题

21.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③H2O(g)=H2O(l)△H=-44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同时脱除SO2和NO工艺,氧化过程反应原理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Ⅰ:

NO(g)+O3(g)

NO2(g)+O2(g)△H1=-200.9kJ•mol-1Ea1=3.2kJ•mol-1

反应Ⅱ:

SO2(g)+O3(g)

SO3(g)+O2(g)△H2=-241.6kJ•mol-1Ea2=58kJ•mol-1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发生分解反应:

2O3(g)

3O2(g)。

请回答:

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2L的反应器中充入含1.0molNO、1.0molSO2的模拟烟气和2.0molO3,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t后体系中NO和S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其可能原因。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一定为平衡状态点

B.温度高于200℃后,NO和SO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最后几乎为零

C.其它条件不变,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可提高NO和SO2的转化率

③假设100℃时P、Q均为平衡点,此时反应时间为10分钟,发生分解反应的臭氧占充入臭氧总量的10%,则体系中剩余O3的物质的量是mol;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反应Ⅱ在此时的平衡常数为。

(3)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SO2。

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通入如图装置(电极均为惰性材料)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能:

①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当外电路通过0.2mol电子时,质子交换膜左侧的溶液质量(填“增大”或“减小”)克。

22.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由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含少量PbS等)制备钼酸钠晶体的部分流程如下:

(1)Na2MoO4·2H2O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焙烧时为了使钼精矿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答出一条即可)。

(2)写出焙烧附生成Mo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碱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下图是碳钢在3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

①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腐蚀速率几率为零,原因是。

②空气中钼酸盐对碳钢的缓蚀原理是在钢铁表面形成FeMoO4-Fe2O3保护膜。

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碳钢管道缓蚀,除需加入钼酸盐外还需加入NaNO2。

则NaNO2的作用是

③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优,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

(5)锂和二硫化钼形成的二次电池的总反应为:

xLi+nMoS2

Lix(MoS2)n。

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是:

24

(6)碱浸液结晶前需加入Ba(OH)固体以除去SO2-

,当BaMoO开始沉淀时,SO2-

的去除率是

44

2--12--1

[已知:

碱浸液中c(MoO4

)=0.40mol·L

,c(SO4

)=0.04mol·L,

-10-8

Ksp(BaSO4)=1.0×10

,Ksp(BaMoO4)=40×10

加入Ba(OH)2固体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

参考答案

DCDAACDDACADAADCCBBA

21.CH4(g)+2NO2(g)=N2(g)+CO2(g)+2H2O(l)△H=-955kJ/mol反

2-

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BC0.65

0.0425mol/(L·min)0.96SO2+2H2O-2e

=SO4

+4H+

增大6.2

2-

22.+6将矿石粉碎或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采用逆流原理

2MoS2+7O2=2MoO3+4SO2MoO3+CO3

=MoO4

+CO2↑常温下浓硫酸具有强

氧化性,会使铁钝化替代空气中氧气起氧化剂作用1:

1

+-

nMoS2+xLi+xe=Lix(MoS2)n9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