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9208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docx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含答案4

《综合素质》考点巩固《刑法》(2021年含答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

1、单选题盗窃罪属于_____

A:

故意和过失犯罪

B:

过失犯罪

C:

故意犯罪

D:

故意或过失犯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2、单选题符合下列哪一情形而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不构成累犯?

_____

A:

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

B:

赦免以后

C:

缓刑考验期满以后

D:

假释考验期满以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刑法》第65条规定: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所以A、B不选。

《刑法》第85条规定“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所以,假释考验期满符合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条件,可以构成累犯,选项D不选。

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所以C选项应选。

3、单选题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_____

A:

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

B:

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

C:

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D:

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首先,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其次,间接故意需要危害结果的发生才能认定间接故意,而危害结果一旦发生就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状态,所以间接故意中也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状态。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中都有未完成状态。

举动犯只要行为人一实施犯罪行为,就达到既遂,所以也不可能有犯罪的未完成状态。

故选A项。

4、多选题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_____

A:

主体不同

B:

客体不同

C:

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

目的不同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

强奸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都表现为对女性的身心健康的侵犯,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但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具有如下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和性自由的权利,而强奸罪的客体是强奸罪的客体不仅是女性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还应当包括幼女的身心健康;

(2)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而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不仅仅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还可以是14周岁以下的幼女;(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以外的猥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则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为,即使由于行为人的自身的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未遂)罪;(4)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年满16周岁的人(通常是男性),而强奸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人(也通常为男性),(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观方面不是以奸淫为目的,而强奸罪的主观方面就是为了奸淫的目的。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5、单选题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_____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李某明知私拉电网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在自己的花房周围拉电网,并且未采取任何防止结果出现的措施,对出现的结果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所以是间接故意。

6、单选题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_____

A: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所以A项正确。

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举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由于刑法中各种减轻、免除处罚规定的存在,数罪并罚和故意杀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为3年以下,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C、D均正确。

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适用缓刑,所以B项错误。

7、多选题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_____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

【答案】AD。

解析:

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要成立共同犯罪,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

共同故意犯罪不仅是共同实施故意犯罪行为,共同实施犯罪预备行为也构成共同犯罪。

本题中,“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这就表明甲与乙在犯罪预备阶段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因此甲和乙是故意杀人的共犯。

可以排除B选项。

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的行为意味着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共同犯罪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单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行为割裂开。

如果共同犯罪中的一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达到了既遂状态,也就意味着所有共同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也达到了既遂状态。

本题中,甲和乙共同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在犯罪实施阶段,甲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参与,乙继续在甲和乙的共同故意的支配下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并达到了既遂状态,甲作为共同犯罪人,其行为也自然达到了既遂状态。

因此可以排除c选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8、单选题甲将车停在银行门口,到银行办事,办完事出来倒车时,将蹲在汽车尾部玩耍的两岁男孩轧死。

甲的行为属于_____。

A:

疏忽大意的过失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本题中甲并没有预见到结果的发生,故A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

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这是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9、单选题我国立法上将犯罪分为10类,并通过刑法分则第一至十章分别予以论述,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_____

A:

主体的不同

B:

客体的不同

C:

主观要件的不同

D:

客观要件的不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即以犯罪同类客体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辅,根据此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

10、单选题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_____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

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

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根据《刑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幵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并未被剥夺治权利,而A项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不是假释的规定。

所以A项错误。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因此B、C两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

所以D项正确。

11、单选题小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决并处罚金5000元,小张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对小张并处罚金的执行机关是_____。

A:

一审法院

B:

二审法院

C:

监狱

D:

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A

解析:

注意执行权的划分,罚金、没收财产和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关是法院。

监狱对有期徒刑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有执行权,公安机关对管制、剩余刑期不足一年的罪犯有执行权。

因此C、D错误。

注意无论在刑事还是在民事程序中,一般都由一审法院执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由上级法院执行。

A正确,B错误。

12、单选题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

某日晨,朱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

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

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

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_____

A:

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

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

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

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中毒,将其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这表明了他不希望儿子中毒,因此不具有直接故意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

朱某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此危害结果,以为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就能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对其主观心态应当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13、单选题—般来说,以下犯罪行为不属于腐败犯罪表现的是_____

A:

遗弃罪

B:

权钱交易犯罪

C:

滥用职权罪

D:

以权谋私犯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弃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一个罪名,应选。

14、单选题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

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

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_____

A:

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

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

陈某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