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720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docx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一)逻辑结构

1.本单元的逻辑线索:

消费离不开生产→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生产的制度背景→创造财富的主体与主要场所→如何筹集创造财富必需的资金

2.一条主线:

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

3.知识体系:

从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资金筹集方式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

4.三个关键词:

生产、公司经营、劳动者

(二)网控全局

公司的经营

企业与劳动者

组织者

生产

参加者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考点展示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主干构建·精要概览

(三)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考点一 生产与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表现

阐释

结论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一个社会消费什么,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消费方式是怎样消费的问题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会发生变化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重视消费,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注意 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不合理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2.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及其关系 

(1)含义:

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2)四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3)四个环节的关系: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①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②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

③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发展生产的意义

(1)为什么

①必然性: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第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重要性: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③理论依据:

生产决定消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怎么做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教材变更: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3.“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四)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1新课标全国卷·14

生产与消费问题在近几年各省区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理解,以主观题考查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考查的内容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为主。

命题点1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011·课标全国卷]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命题点2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消费的反作用

答案:

C

[解析]本题宏观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从题中可看出,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项观点符合题意。

生产决定消费,故A项观点错误。

B项强调了“消费结构升级”,D项强调了“月饼质量的提高”,均不符合题意。

命题特点2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消费的反作用

 (2011·北京高考)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下图中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

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上图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答案 

(1)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2)消费需求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本题要求回答图中所列的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很明显应该分成两部分:

一是所列生产要素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自然资源的作用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劳动力要素的作用在于劳动者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技术要素的作用在于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竞争力,从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市场需求(消费需求)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联系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要注意表述全面。

(2012·江苏高考)近年来,我国网上购物市场日趋繁荣。

目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达1.61亿,交易总额超过5000亿元,网购带动了仓储、快递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这表明(  )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B.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

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D.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由材料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A项入选。

网购体现了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而不是消费心理,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而不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D项消费结构的改善在材料中未能体现。

核心考点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区别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

非社会主义性质

形式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决定社会主义性质,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等方面,有较大作用

政策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联系

第一,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形式,都是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服务的。

第二,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对这两种所有制应该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第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别

侧重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表现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联系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分布上占优势,都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提醒 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

因为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不能理解为公有制起主导作用。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为什么: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3)怎么办: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教材变更: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易错指点

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3.任何不同所有制经济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4.消费都能促进生产(×)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考点展示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二)主干构建·精要概览

 

 

(三)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考点一 公司及其经营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1)企业:

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

服务的经济组织。

形式:

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公司的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出资者对公司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技巧 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能发行股票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能上市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的组织机构

名称

股东大会、董事会

总经理及其助手

监事会

性质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监督机构

职能

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4)公司制的地位和作用: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

教材变更: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后面增加一句“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角度

阐释

经营战略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竞争优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诚信经营

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兼并破产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要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社会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公德道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其他措施

企业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要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

(四)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新课标卷2011第13题,第38

(2)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题型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以主观题为主,主要考查企业的经营战略及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等知识点,易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相联系。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卷2012第14题

新课标卷Ⅱ2013第13题,第38题

(2)

1.(2012·新课标全国卷)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股权。

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

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加速资本周转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中的关键句“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说明②必须入选;“技术优势”说明④可以入选。

题眼“积极作用”排除了①;S公司并购P公司并没有加速资本周转的作用,故排除③。

2.(2013·新课标全国II·13题).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

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答案D

【解析】考查公司经营的知识。

“网络公司造手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有利可图,二是公司产品有竞争力。

材料强调网络公司可以将其网络产品内置手机中,将手机的产业链延伸,可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故D项正确。

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是网络公司造手机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不是网络公司造手机的原因,排除。

典例3.(2013·新课标全国II·3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

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区实现产值120亿元。

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

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

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4分)

答案:

(1)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分)

(2)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

(3)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

(4)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4分)

(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生产率、产业化经营、生产与消费等相关知识。

以“城镇化”的重大时政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重组、运用的综合判断及逻辑思维能力。

解答第

(1)问要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解题的核心在于结合材料解读信息,重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生产与消费等相关知识。

应注意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紧密结合。

饮料王老吉凉茶原先的广告语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缺乏个性的广告语,没让产品销售有多大起色。

后来,提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新广告语,专业定位于“消火”,企业产品销售量开始猛增。

由此可见(  )

A.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重视企业形象的树立

B.成功的企业经营离不开正确的经营战略

C.优美的广告语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

D.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消费者利益

答案B

核心考点二 劳动者就业与维权

1.从经济生活看,我国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原因

(1)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我国重视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解决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从深层次看,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2)从国家角度看,国家应积极调节就业。

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同时又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从劳动者角度看,应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同时又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含义

意义或要求

自主择业观

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竞争就业观

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

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职业平等观

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

多种方式就业观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不断增加

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4.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因(为什么)

第一,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第二,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怎么样)

角 度

阐 释

国家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②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并依法处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企业

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

①明确享有的权利并履行劳动者义务。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③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④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易错指点

1.有优质服务,就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靠降价来取胜(×)

3.解决就业问题是劳动者自己的事情(×)

4.劳动者应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考点展示

1.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

2.投资: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

3.融资。

 

(二)主干构建·精要概览

 

(三)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考点一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业务

1.储蓄存款

(1)利息、利率与本金

①利息:

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②利率:

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

③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

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提示 利率可以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等。

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

教材变更: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删除“便捷的投资”这一提法;

2.删除“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2)利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出现通货膨胀时,会提高利率,以减少货币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上涨;相反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或物价指数过低时,则会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逆方向调节)

(3)储蓄机构:

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4)储蓄存款的类型:

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收益较低。

定期储蓄流动性差,但收益高于活期储蓄。

(5)储蓄存款特点:

流动性强,低收益、低风险,信用度高、比较安全。

注意 储蓄存款并非越多越好。

过量的储蓄存款,不仅不利于居民消费的扩大,也会加大银行的运行风险。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

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商业银行的业务

①存款业务:

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

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

银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存款是贷款的来源,贷款收取的利息是存款利息的来源。

教材变更:

删除“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这一提法。

核心考点二 投资与融资

1.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1)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2)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

教材变更:

1.“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删除“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这一说法。

2.“稳健的投资—债券”删除“稳健的投资”这一提法。

3.“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删除“规避风险的途径”这一提法。

4.删除:

“作为投资工具,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2.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方式比较

比较

储蓄

债券

股票

保险

区别

性质

存款凭证

债务证书

股份凭证

风险保障

收益

支取本金和利息

定期收取利息,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股票的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