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4140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212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2页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2页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2页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2页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2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ppt

第十六章常见骨关节疾病的评定,第一节手外伤后的评定,1,第二节肩周炎的评定,2,第三节颈椎病的评定,3,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定,4,第五节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评定,5,第六节截肢的评定,6,第一节手外伤后的评定,手的功能悬垂托举触摸推压,第一节手外伤后的评定,手的功能击打动态操作球形掌握球形指尖握柱状抓握,第一节手外伤后的评定,手的功能勾拉二指尖捏多指尖捏侧捏,第一节手外伤后的评定,手外伤会引起手功能损失,轻者影响生活和工作,重则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手外伤造成的功能损失包括三个方面:

手运动障碍造成的功能损失;手感觉障碍造成的功能损失;手截肢造成的功能损失。

第一节手外伤后的评定,手外伤评定的目的了解功能损失的程度,作为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的依据,为辅助器具的选配和手功能伤残鉴定提供客观、准确参考材料。

第一节手外伤后的评定,一、运动功能的评定二、感觉功能的评定三、手整体功能的评定,一、运动功能的评定,1.手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示、中、环、小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示、中、环、小指的掌指关节(MP)占该指总运动功能的100%,正常可以屈曲90,功能位为屈曲30。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1.手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示、中、环、小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近侧指间关节(PIP)占该指总运动功能的80%,正常可以屈曲90,功能位为屈曲30;远侧指间关节(DIP)占45%,正常可以屈曲70,功能位为屈曲20。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1.手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示、中、环、小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根据关节实际测量的角度(V),查对表格,求出屈曲损伤百分数(IF%)、伸展损伤百分数(IE%)和强直损伤百分数(IA%),(+)表示过伸。

手指MP、PIP、DIP关节的V与IF%、IE%、IA%的关系,一、运动功能的评定,1.手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示、中、环、小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如:

测MP关节伸10,屈60,查表IE%7%,IF%17%,该关节伸屈障碍造成该指损伤为IE%IF%7%17%24%。

如:

测MP关节强直在屈曲40,查表IA%=54%,即该关节僵直造成功能损伤为54%。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1.手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示、中、环、小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同样方法,求出PIP和DIP障碍所造成的功能损伤百分比。

多关节受累的计算,不能直接将损伤百分数相加,而要根据公式计算:

A%B%(100%A%)合并损伤值(%),一、运动功能的评定,1.手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示、中、环、小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A%B%(100%A%)合并损伤值(%)如:

DIP损伤12%,PIP损伤31%,MP损伤27%;第一步将DIP和PIP合并得12%31%(100%12%)39%,再将39%与MP的27%按照公式合并计算,39%27%(100%39%)55%。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2.拇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拇指IP关节的伸屈占15%;MP关节的伸屈占10%;内收占20%;外展占10%;对掌占40%。

IP关节主要运动方式是屈和伸,可屈至80,功能位为20。

MP关节屈和伸:

可屈至60,功能位为20。

查表求出IF%、IE%、IA%。

拇指的MP、IP关节的V与IF%、IE%、IA%的关系,一、运动功能的评定,2.拇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内收测量:

拇指尖达第5掌骨头的距离为准,正常位0cm。

对掌测量:

拇指IP关节横纹与中指掌指交界横纹的距离为准,正常为8cm。

外展测量:

用量角器测量,正常值为0-40。

查表得功能损伤百分数。

拇指MP伸屈以外的异常造成的拇损伤,一、运动功能的评定,2.拇指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拇指多种运动异常的计算可直接相加得出。

不同性质的损伤(运动、截肢、感觉障碍)计算:

A%B%(100%A%)合并损伤值(%)从拇指功能损伤百分率求出相当于受损伤的百分率。

指与手功能损伤换算表,指与手功能损伤换算表,指与手功能损伤换算表,指与手功能损伤换算表,一、运动功能的评定,3.手部肌力评定徒手肌力测定(MMT)是最常用的方法。

按照Lovett的六级分类法评定肌肉力量;还可以通过仪器评定握力、捏力等方法来了解肌力的情况。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4.手指肌腱功能评定用肌腱中的活动度测定(TAM)来表示。

TAM(MP关节屈曲度数PIP关节屈曲度数DIP关节屈曲度数)(MP关节伸直受限度数PIP关节伸直受限度数DIP关节伸直受限度数)。

优:

正常,TAM约260;良:

TAM健侧的75%;中:

TAM健侧的50%;差:

TAM健侧的50%。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用大头针检查痛觉;用棉签轻触皮肤测试触觉;用试管测试温度觉;用音叉测试振动觉。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1.Semmes-Weinstein单纤维感觉测定器精细触觉检查方法,测从轻触觉到深压的感觉。

测定器由20根不同编号的尼龙丝组成,编号最小1.65号,最大6.65号。

检查时闭眼,用不同编号尼龙单丝触碰检查部位,回答是否有感觉,最小有感觉的尼龙丝编号为评定结果。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1.Semmes-Weinstein单纤维感觉测定器评定标准:

正常1.652.83;轻触觉减退3.223.61;保护性感觉减退4.314.56;保护性感觉丧失4.566.65;感觉完全丧失6.65。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2.两点分辨试验(2PD)定量的检查法,有效反应感觉功能恢复情况。

美国手外科学会将2PD和手功能的关系确定了相应的标准。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2.两点分辨试验(2PD)永久病损评定指南仅以2PD值为准来确定手部感觉障碍对手功能的影响:

感觉正常和异常的标准掌侧面,2PD6mm为正常,715mm为部分丧失,15mm为完全丧失。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2.两点分辨试验(2PD)从MP以远的横断性完全性感觉丧失与手功能损伤的关系拇指自掌指关节以远完全丧失感觉(2PD15mm),相当于手功能损伤20%,桡侧丧失感觉,则相当于手功能损伤8%。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2.两点分辨试验(2PD)从MP以远的横断性感觉丧失与手功能损伤百分数的关系,二、感觉功能的评定,2.两点分辨试验(2PD)纵行感觉丧失与手指功能损伤百分数的关系指长度计算拇指为从MP关节至指尖为100%,从MP关节至IP关节位50%;余按照比例估算。

其他手指,从MP关节至指尖为100%,从指尖至PIP关节为80%,从指尖至DIP关节为45%,余按照比例估算。

纵行感觉丧失与手指功能损伤百分数的关系,二、感觉功能的评定,3.Moberg拾物试验测试实体觉。

把装有近10种常用物品器皿放于患者面前,令其先睁眼、后闭眼,把其中的物品逐一放入另一器皿中,并且辨别其种类及名称。

先测试患手,再测试健手。

观察患者拾物时用哪几个手指?

用何种捏法?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3.Moberg拾物试验手感觉是功能性的,当手能够辨别不同质地、形状、大小的物体,并中枢神经也能正确的理解这些触觉信息时,手感觉才是功能性的。

计时测试,着重正中神经感觉区(拇、示、中指),需带特殊手套阻隔尺神经感觉。

也可测试尺神经感觉区。

与正常对照,显示功能恢复程度。

二、感觉功能的评定,4.感觉功能恢复等级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分为6级。

浅痛觉与触觉完全恢复,没有过敏。

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1.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又称上肢功能测试(UEFT),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上肢动作,分成6大类,共33项。

I-IV类主要是评定手的抓握和对捏的功能,V、VI类主要是检查整个上肢的功能和协调性。

评定内容:

抓握、握、侧捏、捏、放置、旋前、旋后。

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1.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1.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1.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评分标准:

0分:

全部活动不能完成(将物品推出原来位置、推出板外、推到桌上,或能拿起笔但写不出可以辨认的字。

1分:

只能完成部分活动:

能拿起物品,但放不到指定位置上;27、28项中能拿起水壶和杯子,但不能倒水等。

2分:

能完成活动,但动作较慢或笨拙。

3分:

能正常完成活动。

(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1.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评定标准,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2.Jebsen手功能测试由写字、翻卡片、拾起小物品放入容器内模仿进食、堆放棋子、移动大而轻的物品、移动大而重的物品,7个项目组成。

记录完成每项活动所需时间,测试结果可分别按年龄、性别、利手、非利手正常值表判断是否正常。

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3.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测试受完成20种ADL的能力,所需时间,何种捏握方式。

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项目,三、手的整体功能评定,3.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项目,第二节肩周炎的评定,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亦称肩凝症、冻结肩,中老年常见病之一。

肩周炎是一组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

第二节肩周炎的评定,广义概念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袖破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病变等。

狭义概念仅指冻结肩(五十肩),中年以后特发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痉挛症。

第二节肩周炎的评定,无明显病因,单侧发病,也偶有双侧同病者,发展缓慢,初期为炎症期,疼痛难忍,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部怕压而取特定卧位,翻身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

后期活动受限,局部肌肉萎缩,影响日常活动,甚至不能自理。

一、概述,1.病因退行性病变多见于40-50岁的中老年人。

机体衰退,肌肉韧带松弛,新陈代谢逐渐衰减,肩部肌肉、肌腱、韧带老化,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一、概述,1.病因风湿寒邪侵袭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淋雨、受凉等。

冬、春两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两季,天气寒冷,肩部受凉,周围血流缓慢,肌肉紧张痉挛,代谢产物蓄积,关节营养差而产生无菌性炎症。

一、概述,1.病因慢性劳损长年累月的积劳损伤或姿势不良等超过肩部软组织的耐受范围,肌肉、肌腱、韧带纤维微量多次断裂和出血,逐渐形成无菌性炎症、粘连和挛缩。

一、概述,1.病因内分泌紊乱50岁女性,多数伴有内分泌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超过这个年龄段发病率减少,不治,2年左右可自愈。

一、概述,1.病因外伤肩部肌肉、韧带等部分断裂,组织间出血,炎性渗出、疼痛及肌肉痉挛,修复过程中产生瘢痕、组织间机、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粘连,导致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一、概述,1.病因肩部活动减少上肢骨折内外固定、久病卧床、颈椎病等,肩部活动减少或受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淋巴液回流受阻,炎性渗出淤积,日久纤维素沉着,关节囊挛缩和周围软组织粘连。

一、概述,1.病因其他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损伤、冈上肌腱炎,这些慢性炎症和损伤,均可波及关节囊和周围的软组织,引起关节囊的慢性炎症和粘连而发生肩周炎。

还有颈椎病、冠心病、姿势失调的患者也容易患肩周炎。

一、概述,2.临床表现肩部疼痛外伤、炎症、骨病等导致肩部疼痛,早期疼痛明显,夜间及肩部活动时更严重,向前臂放射。

冻结期休息时疼痛可减轻,但夜间仍有疼痛。

一、概述,2.临床表现活动受限早期活动受限,上臂内收内旋疼痛缓解。

冻结期盂肱关节活动受限,肩胛骨随肱骨联动,影响日常生活。

上臂被动外旋丧失是与肩袖疾病鉴别的重要体征。

恢复期关节活动度出现改善。

一、概述,2.临床表现肌肉萎缩冻结期患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

二、康复评定,1.人体形态检查外观形态是否有强迫体位、肩周肌萎缩。

二、康复评定,2.疼痛评定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口述分级评分法。

二、康复评定,2.疼痛评定,二、康复评定,3.肩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包括PROM和AROM,参见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相关内容。

4.肩部主要肌肉肌力评定包括肩袖肌群、肩胛骨稳定肌群、三角肌、肱二头肌等,参见肌力评定的相关内容。

二、康复评定,5.肩周炎常用评估量表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患者评价问卷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