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酸碱专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356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案酸碱专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答案酸碱专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答案酸碱专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答案酸碱专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答案酸碱专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答案酸碱专项.docx

《答案酸碱专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酸碱专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答案酸碱专项.docx

答案酸碱专项

酸碱专题

一、酸碱指示剂、pH

1、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B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5.55毫升的稀硫酸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

3、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7.5mL的水B.用pH试纸测得某河水的pH为5.2

C.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质量为16.7g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4、取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

常温时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常温时,遇到pH=12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万寿菊花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D.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Cl和NaOH溶液

5、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水中

在碱性溶液中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玫瑰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6、小烧杯中盛有含紫色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紫色——蓝色——红色

7、往NaOH溶液里加入1-2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到反应完成。

在整个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A红色——无色——红色B红色——无色——无色

C无色——红色——无色D无色——蓝色——无色

8、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质中,充分振荡后,在滴入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NaClB、CO2C、CaOD、Cu(OH)2

9、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B.使石蕊变蓝的溶液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D.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

10、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B、硝酸银溶液C、无色酚酞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

11、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Ba(OH)2HClB.NaOHHClNaCl

C.NaOHHC1HNO3D.H2SO4NaClNa2SO4

二、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

1、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

A苛性钠B食盐C浓盐酸D浓硫酸

2、盐酸是一种主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浓盐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3、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变化是()

A、溶质的质量减小  B、溶剂的质量减小  C、溶液的质量减小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应选用()

A.AgNO3B.Na2CO3C.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

6、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

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石蕊

物质X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A.Ca(OH)2B.CuSO4C.HClD.NaCl

7、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8、如图,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若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

A.生成H2的质量         B.生成MgCl2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酸的化学性质

1、下列物质中可以用金属与稀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FeCl3BMgSO4CAgClDCuCl2

2、某无色溶液中滴BaCl2溶液时产生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可判断该溶液一定含有()

A.SO42-B.Ag+C.CO3D.Ag+或SO42-

3、要完成下列变化,不能通过盐酸经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OCaCl2B.Fe2O3FeCl3C.CuCuCl2D.FeFeCl2

4、有一包不纯的Na2CO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3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4gCO2,

则所混杂质可能是(  )

A.BaCO3         B.K2CO3           C.CaCO3         D.MgCO3

5、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右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中固体物质后,木块浸

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CuB.FeC.Ba(OH)2D.Zn

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

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固体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7、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石灰石B.烧碱C.碳酸钠D.熟石灰

8、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1)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SO2+2H2O==+2HCl

(2)某同学为了证明所得混合酸中含有两种酸根离子,

设计实验加以确认,加入试剂的顺序依次是:

(1)

(2)

答案

(1)H2SO4;

(2)Ba(NO3)2;AgNO3

9、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锈。

(2)用盐酸除去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3)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胃酸过多时常服用含氢氧化铝药物,其反应原理是

(4)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废液

10、实验老师请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盐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三瓶溶液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

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他们用试管各取三种溶液少许,编号为A、B、C,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A溶液变红色,B、C两溶液无变化;另用两支试管再各取B、C少许,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C溶液有气泡产生,B溶液无变化。

据上述实验现象,请你推测: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B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C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CuSO4、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

⑴、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

⑵、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⑶、另取⑴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⑷、在⑶中滴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1、说明一定没有的是硫酸铜,硫酸铜遇水变蓝色;caco3不易溶于水,说明页没有CaCO3;

2、加盐酸,这里没明确是稀的还是浓的,一般是稀的,则断定有co3根离子存在;

3、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SO4、CO3;

4、稀硝酸也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可能与CO3反应放出气体,加之沉淀部分溶解说明一定有SO4

故一定有的是Na2CO3、Na2SO4;一定没有的是CaCO3、CuSO4;可能有的是NaNO3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CO3、Na2SO4、Fe2(SO4)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白色粉末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过滤后,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3)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以上实验,一定有一定没有不能确定的是

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固体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因为在氢氧化钠空气中易潮解但不变质

B、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固体氢氧化钠可作氢气、氧气、一氧化碳这些气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纸张、织物有强腐蚀性

2、下列关于氧化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俗称熟石灰B、与水反应放热C、白色粉末D生成物微溶于水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B、都能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但前者吸收效果好。

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下列方法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分别滴加石蕊溶液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C分别滴加稀盐酸D分别滴加酚酞试剂

5、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Ca(OH)2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二氧化碳气体D氯化纳

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方便地区分稀盐酸、食盐溶液、澄清石灰水,这种试剂是()

A.无色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二氧化碳D.氢氧化钠溶液

7、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钾

8、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9、下列物质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中溶质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均会发生变化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食盐溶液

10、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⑤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⑥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⑦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⑧改良酸性土壤。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⑧C.②③⑦⑧D.②④⑤⑥

11、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12、下列关于碱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色。

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非金属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这不是中和反应。

D碱溶液只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五、碱的化学性质

1、下列不能用NaOH固体来干燥的气体是()

AH2BCOCCO2DO2

2、检验一份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是否变质,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过量的稀盐酸B加热C加水溶解D加入酚酞试液

3、进行Ba(OH)2溶液的导电实验时,如果向Ba(OH)2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下列物质,

能观察到灯光“亮→暗→灭→亮”变化的是()

A.NaOH溶液B.HCl溶液C.H2SO4溶液D.Na2SO4溶液

4、以下四种溶液:

①MgSO4②NaOH③CuSO4④KCl。

若不用其他试剂,但可以用被鉴别出来的物质,

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

5、为证明木炭粉中是否混有氧化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在样品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看粉末是否会减少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看滤液是否呈蓝色

C.在空气中加热样品,恢复至原温度后,称量固体质量是否减少

D.在样品中加水,看是否有蓝色沉淀

答案A、木炭粉、氧化铜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木炭粉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

C、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减少;

D、木炭粉、氧化铜都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两物质都为黑色.

解答:

解:

A、向固体粉末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木炭粉、氧化铜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观察不到粉末的变化,无法证明是否含有氧化铜;故A不可行;

B、向固体粉末中加稀硫酸,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硫酸铜溶液,因此,溶液变蓝色可说明含有氧化铜,溶液颜色不变说明不含氧化铜;故B可行;

C、将固体粉末加热,木炭粉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但却不能说明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故C不可行;

D、将固体粉末放入水中,木炭粉、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因此含不含氧化铜都不能观察到有蓝色沉淀;故D不可行;

故选B.

6、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加Na2CO3溶液

C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NaOH溶液

 

六、中和反应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2、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应当是()

A=7B>7C<7D无法确定

3、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该实验是将     (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

③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11.7克,则参加反应的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多少克?

答案(14)稀盐酸  (15)NaOH和NaCl   

 n(NaCl)=11.7g/58.5g/mol=0.2mol    (1分)

设:

盐酸溶液含HCl物质的量是X摩尔

      HCl+NaOH→NaCl+H2O  (1分)

         1            1

         X            0.2

0.2mol×36.5g/mol/5%=146g      

4、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证明此时溶液呈.性。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随后小婧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她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

[猜想]

[设计方案]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的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色;此时溶液里所含有的溶质有。

答案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H2SO4和Na2SO4

H2SO4和Na2SO4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红色,这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Na+

Na+

分析:

(1)根据题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确定操作的过程.

(3)根据图象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的pH小于7,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图象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的pH大于7,结合酚酞溶液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2)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升高,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未全部参加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剩余的硫酸.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

Na+.

故答案为:

(1)2NaOH+H2SO4=Na2SO4+2H2O;

(2)氢氧化钠溶液;(3)H2SO4和Na2SO4;(4)红;Na+.

七、酸、碱的应用

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 B碳酸钠和稀硫酸C氯化钠和氢氧化钾 D硝酸银和盐酸

2、下列各组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稀硫酸和碳酸钠B、盐酸和硝酸银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钙反应的是()

A.ZnCl2B.CaCO3C.MgCl2D.Na2CO3

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多选

A、Cu→CuSO4B、HCl→NaClC、Fe→Fe2(SO4)3D、Ca(OH)2→NaOH

5、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6、酸碱盐的溶解性的:

溶的打“√”不溶的打“╳”

NaOHCuSO4KNO3CaCO3BaSO4AgNO3Cu(OH)2FeCl3BaCO3Na2SO4Na2CO3MgCl2KClCa(OH)2Al2(SO4)3ZnSO4FeSO4CuSO4AgCl

7、写出下列能反应的化学方式:

①用盐酸除铁锈

②铜和稀硫酸酸制氢气

③用氢氧化铝的药品中和胃酸

④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⑤铁与稀硫酸反应

⑥碳酸钠与盐酸混合

⑦氧化铜与稀硫酸

⑧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

⑨盐酸滴入硝酸银

⑩硫酸滴入氯化钡溶液

8、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

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9、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1)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⑴2H2O2

H2↑+O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⑵置换反应

⑶刷油漆、涂油、保持干燥等

⑷CaCO3

10、某白色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A并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图所示回答问题:

 

写出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答案由于溶液A是蓝色溶液所以是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沉淀,和滤液,由于滤液中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C,因为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加入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