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166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docx

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2015年,北京汽车工业产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制定并出台鼓励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当前面临的竞争形势和挑战

  

(一)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变革

  

(二)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发展阶段

  (三)北京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思路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工作

  

(一)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抢占高点,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三)面向国际,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

  (四)营造氛围,推进汽车二三产业融合

  (五)合理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六)全球布局,推动产业外向型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

  

(二)制定并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政策

  (三)增强产业持续融资能力

  (四)拓展产品市场

  (五)促进人才集聚

  序言

  经过多年发展,北京汽车工业已成为拉动北京工业增长、带动城乡就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期间,北京汽车产销、产值年均增速均超过20%。

2010年,北京汽车工业实现产值近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5%,整体竞争力和对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未来五年,是北京汽车工业夯实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由追赶者向竞争者、由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抓住机遇,推动北京汽车产业跻身于国际一流,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和国家及北京市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编制。

  规划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当前面临的竞争形势和挑战

  

(一)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变革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

跨国企业兼并重组加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际汽车产业加快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汽车出口市场差异化发展,美日韩等一类市场汽车进口标准趋严、俄巴印泰等二类市场提高汽车进口的本地化要求、亚非拉等三类市场需求空间仍较大等。

据预测,2011年至2015年,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将保持增长,年均增速约为3%左右。

  

(二)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发展阶段

  1、产业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

未来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新一轮更换需求的到来,据预测,2015年国内汽车产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年均增速在10%左右。

  2、自主创新全面加快。

“十一五”以来,国家和各大企业对自主开发更加重视,自主品牌企业得到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国内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提高。

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突破传统汽车重点技术,“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技术水平将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明显增强。

  3、外向型发展趋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一批国内汽车企业积极走出国门,通过国际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探索并实施全球资源重组,扩大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进入“十二五”,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各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意愿将更加强烈。

加紧开拓海外市场,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将是大势所趋。

  4、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

预计“十二五”期间,兼并重组将成为国内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和手段。

  (三)北京汽车工业发展面临全新挑战

  国内的区域间竞争正在加剧。

各地汽车项目相继启动,区域汽车产业间的竞争渐趋白热化。

  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力度加大。

随着一批汽车扩能项目的开工,国家对汽车产能进行调控的预期逐步增强。

  外向型发展面临着国内外竞争对手挤压。

初期需面对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后期面临日、韩、德等国老牌企业封堵。

此外,价格竞争优势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而逐步削弱。

  建设世界城市对汽车产业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需要外向型的世界级产业作为支撑。

北京汽车产业拥有外向型发展的基础,下一步需加快发展,融入全球汽车产业,丰富世界城市的内涵。

  同时,北京汽车产业仍需加快解决自主品牌轿车实力不强、零部件基础薄弱等内在问题。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抓住机遇,营造发展氛围,举全市之力,推动北京汽车产业高端化、全方位、外向型发展,使其成为北京工业和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汽车研发制造城市,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做出贡献。

  

(二)总体思路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夯实产业基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加快产业调整升级。

推进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巩固并扩大商用车竞争优势,提升合资合作水平,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强化本地配套能力,推动汽车二三产业融合,同时着眼全球,实现产业外向型发展,打造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三)发展目标

  2015年,北京汽车工业产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

具体目标为:

  区域竞争地位稳步提高。

2015年,北京汽车工业产值在国内省市和主要城市排名进入前列,努力带动并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5年工业增加值率力争达到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对全市工业和首都经济的贡献显著提升。

  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力争培育一个产值3000亿元以上跨国企业集团、三个千亿元以上整车企业、若干个百亿元零部件企业。

北汽福田成长为世界级商用车企业。

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应用规模国际领先。

在整车集成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领域具备国际一流水平。

同时跟踪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他技术产业化。

  资源利用率更高。

规模以上工业耗能总量和新鲜水耗用总量分别控制在135万吨标煤和2500万立方米左右。

  三、重点工作

  

(一)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紧建设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增强产业竞争力。

  1、提升自主品牌整车产业实力。

加快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高端基地建设,塑造北京自主品牌中高端轿车形象。

支持将北汽有限公司打造为国内一流的越野车、军车、SUV产品生产基地。

支持北京长安汽车(000625)公司建设成为长安汽车在国内的中高端轿车和电动汽车研发制造基地,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基地。

推动北汽福田公司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建成,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汽车企业。

  2、增强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与配套能力。

调动央企、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性,发挥其资金、管理等优势和本市产业资源,在京建设高端零部件基地,主动打造产业链。

  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在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系统,转向、减震与制动等底盘系统,电子电控等三大关键零部件系统领域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围绕整车企业,在东北、东南、西南等区域打造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推动北汽动力总成基地、福田发动机、长安动力总成等项目建设,提高本地动力总成系统配套能力。

吸引一批央企在京布局制动、转向等底盘系统产业。

  立足高端,统筹资源,充分利用本市电子信息、装备、软件等优势产业基础,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关联产业协同效应,迅速壮大车载电子设备产业。

重点突破功能性汽车电子产品,加速提升汽车电子产业竞争力。

  

(二)抢占高点,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在京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入国际一流先进技术,高水平、多技术路线地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建设电动汽车全绿色产业链。

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兼顾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密切跟踪燃料电池及其他先进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动汽车研发制造中心。

  掌控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关键技术。

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重点突破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抢占技术高点。

  完善产业链建设。

推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建设电动汽车生产线。

促进合资整车企业明确在京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加快关键技术本地化。

以整车企业为龙头,培育动力电池、电机、电动助力转向、电动助力制动、电动空调等关键零部件及电池隔膜等上下游产品在京形成产业链,带动充电设备、检测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到2015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电机等研发制造企业。

  创新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模式。

探索电动汽车整车租赁、电池租赁等多种商业运营模式,建立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电池梯级利用与回收再利用体系,形成一批电动汽车服务企业和专业化电池回收企业。

在公交、公务、公安、环卫、出租、邮政、物流等领域扩大示范运行,逐步推广私人购买电动汽车,使北京成为国内外在用电动汽车最多的城市。

同时,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布局,完善标准制定,集中力量开展充电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

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为电动汽车充电,使绿色能源贯穿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全过程。

促进电池的梯级利用,通过增加电池储能、电池回收等产业链环节,分摊电动汽车电池成本。

  (三)面向国际,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

  1、不断提升合资合作水平。

促进福田戴姆勒项目成立合资公司并尽快投入运营,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国内外市场。

支持北京奔驰公司引入新车型,进一步提升零部件本地化率,充分发挥奔驰品牌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成为国内高端乘用车品牌标杆企业和德国奔驰海外重要的乘用车与动力总成制造基地。

  推动北京现代公司三工厂建设,扩充产品线,推进深度本地化,保持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力争进入轿车企业第一阵营。

  适时引进其他有竞争力的国际汽车企业在京发展。

  2、建设面向全球供应的高端零部件产业体系。

支持德国奔驰等在京建设面向全球市场的发动机等动力总成制造基地。

推动重点企业适时开展国际并购,统筹利用国际资源,在京建设国际性汽车零部件公司总部、高端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球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本地研发制造水平及配套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形成国际竞争力。

  (四)营造氛围,推进汽车二三产业融合

  利用本市在汽车等相关产业形成的环境和市场优势,提高北京作为重点汽车企业集团总部的控制力、影响力,吸引跨国汽车企业总部、研发机构落户北京,建设国际性汽车总部、研发、服务贸易中心,提升世界级城市的品牌形象。

  发挥首都在政策制定、产品研发、标准修订、检测认证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在京建设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契机,大力发展汽车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本市汽车销售、服务、物流等领域企业的发展,推动汽车有形市场、汽车超市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支持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

营造汽车文化氛围,努力提升汽车交易、汽车展会、汽车赛事、汽车媒体等领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跟踪并促进车联网发展,在商用车应用领域率先突破。

  (五)合理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统筹空间资源,强化手段,加强产业布局的主动性,严格土地集约利用,在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等地区,优化整车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专用车等特色产业基地,并充分发挥北京的地域优势,带动周边省市地区的协调发展,成为环渤海区域汽车产业集群中心。

  (六)全球布局,推动产业外向型发展

  推动北京汽车产品在出口结构、贸易方式和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实现转变,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使汽车出口成为推动“十二五”北京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支撑。

  加快全球布局,针对不同市场实施差异化出口战略。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力争在美日韩等一类市场实现突破。

加大海外投资建厂力度,重点拓展俄印泰等二类市场。

发挥成本优势,巩固并扩大亚非拉等三类市场。

  创新出口方式,多渠道扩大出口规模。

利用福田康明斯、福田戴姆勒等合资公司海外渠道,带动整车及零部件出口。

推动本市国际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利用全球供应链,促进关键零部件出口。

支持本市汽车企业与央企强化合作,借助其资金实力、海外渠道等资源,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四、保障措施

  明确职责,举全市之力,加快北京汽车产业调整升级。

  

(一)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

  充分利用北京汽车工业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对于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的汽车产业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优先列入市重大工业项目并给予支持。

  

(二)制定并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政策

  制定并出台鼓励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充分发挥“北京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在土地、规划、资金等方面优先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营造国内最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

  (三)增强产业持续融资能力

  在争取国家重大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市产业化统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

鼓励并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吸引战略投资、加强与央企合作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四)拓展产品市场

  创新工作手段和机制,结合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支持企业拓展本地和国内市场。

研究、制定汽车出口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汽车出口协调机制,加强汽车出口基地建设,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建设境外营销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检验检测、国际认证等出口公共服务平台。

  (五)促进人才集聚

  完善相关人才政策,通过企业引进、新项目带动引进、海外吸收等方式,丰富人才引进渠道,重点培育和引入汽车研发、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端国际型人才,同时加大汽车专业技工培养力度和培训机构建设,打造国内汽车产业相关人才的集聚高地。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消费拉动大的特点。

为抓住国内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促进河北省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全省工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河北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河北省汽车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主要体现在:

(一)整体产业初具规模

汽车工业是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撑产业。

“十一五”期间全省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装备制造业的17%。

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整车制造占32%,改装汽车制造占15%,零部件制造占53%,产业整体发展较为均衡。

2010年,全省共生产汽车79.61万辆。

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57亿元、工业增加值218亿元、利润74.8亿元、利税109.5亿元、出口交货值54.3亿元,与2006年比较,同比增长200.3%、240.9%、300.8%、299.7%、43.5%。

截至2010年,全省共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企业401家。

汽车制造及民用改装汽车企业有91家,其中国家公告企业73家,省内公告企业18家。

国家公告企业中,整车制造企业5家(拥有轿车、皮卡、SUV、各种类型载货车、客车生产资质),改装车企业68家(包括客车改装、特种汽车、专用车、各类半挂车)。

全行业从业人员11万人,资产总计680.9亿元。

(二)整车发展具备一定基础

河北省已经形成乘用车、商用车及挂车全系列多品种全面发展的产品格局,拥有门类齐全的轿车、皮卡车、越野车、载货车、客车、专用车、低速汽车、摩托车等的公告产品。

其中以皮卡、SUV、微型车为代表的整车产品年产量及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

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是长安集团小型商用车和出口车的生产基地,是集团实施“北上战略”的重要窗口企业,其微型货车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长城汽车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皮卡及SUV生产企业,2010年皮卡销量占全国的27%,SUV占11.3%。

(三)专用车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

河北省半挂车、自卸车、水泥搅拌车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有些企业已经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新宏昌重工集团连续六年居改装行业自卸车单一品种产销量全国第一。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车在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散装水泥运输车产销位居全国前列,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5%。

(四)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断壮大

2010年全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3.4亿元,已经形成了以内燃机、轮毂、变速器、制动器、安全气囊、安全玻璃、蓄电池、汽车辊压件等零部件为代表的全系列、多品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体系。

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辊压件和尼龙汽车压力管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5%和75%;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轮毂已稳固占领国内全部高档汽车市场份额,为世界排名前12家汽车厂配套;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掌握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产业化的本土企业,其产品已为国内近20家主机厂进行配套,填补了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核心技术的空白。

(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起步

河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初步形成了1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低速电动车以及电机、电池等零部件生产上迈出了步伐,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也在进行。

长城汽车开发了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型,试制了概念车,计划“十二五”期间实现批量出口。

河北红星汽车公司与美国威购(wheego)公司合作生产的“小贵族”纯电动轿车,已经开始批量出口美国。

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

唐山普林亿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智能控制器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六)汽车产业集群已具雏型

河北省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保定、邢台、衡水、廊坊、沧州五个地区,其产值占全省汽车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保定市汽车工业基地,已经具备了整车、发动机、蓄电池、车轮毂、车架、变速器、底盘、车灯等完整产业链。

定州市河北长安汽车工业园以生产汽车齿轮、内饰、模具、标准件、弹簧钢板、冲压件、轮毂、座椅、管件、三元催化、消声器等为主。

廊坊市主要有开发区、固安工业园、三河燕郊开发区、香河现代产业园四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以生产制动器为主。

沧州渤海新区汽车产业园主要以改装车、车架车厢、车桥为主,专用汽车产能已达3万辆,是全国最大的罐式运输车生产基地。

衡水汽车零部件集中在景县、冀州市、阜城县、故城县、深州市、安平县6个县市,主要以胶管、铸件、机加工件为主。

邢台市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清河、任县、南宫、隆尧,主要以操纵钢索、滤清器、铸造件、冲压件、五金件、注塑件、内饰件、车桥为主。

(七)具备一定技术研发能力

目前,河北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包括:

长城、风帆、戴卡轮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包括:

凌云股份、河北长安、河北中兴、立中车轮、亚大汽车塑料、唐山亚特、唐山齿轮、金刚内燃机零部件、河北南风汽车设备。

具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队伍,已具备汽车整车、发动机、蓄电池、变速器等产品的开发能力。

虽然河北省汽车工业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是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1、全省汽车行业经济总量及产量较小。

2010年,全省汽车产量仅占全国的4.3%,河北省规模以上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省工业行业的2.6%,未发挥汽车工业在河北省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

2、企业规模小,不精、不专。

河北省大中型企业偏少。

在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大型企业占33.7%,中型企业占39.8%,小型企业占26.5%。

长城、长安两大集团在河北省汽车工业中占有领导地位,但其最高年产量(2010年产量)也分别只有39.7万辆和26.3万辆,与国内主要汽车企业相比还有巨大差距。

其它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产量低、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管理不严等问题。

3、产品档次低,对产业带动性不强。

河北省整车企业主要生产微车、皮卡车,主要面向低端市场,售价低廉。

改装车以普通半挂车、厢式车、仓栅车等粗放型产品为主。

在整车和改装车企业带动下,配套零部件企业也以低价、粗放型产品为主。

汽车产业整体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利润率低,对全省经济贡献量很小。

4、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省内汽车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普遍缺少资金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人才引进。

只有3%的规模以上企业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技术中心,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因此,装备落后和技术人才缺乏成为河北省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

二、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际形势

全球汽车工业总的发展态势是大企业、大集团主宰和垄断市场,领导发展潮流;汽车产销量将伴随发展中国家崛起而大幅攀升;能源危机将逐渐显现,传统能源替代技术将逐步成熟。

主要表现有:

1、汽车工业地位仍然稳固。

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汽车企业遭受了资金流枯竭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但是汽车工业作为国际经济社会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改变。

2、全球汽车工业产销格局重大变化。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市场趋于饱和,汽车销量已经出现连续下滑,而亚太、东欧、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新兴汽车市场需求增长明显加快,新兴国家将逐渐成为汽车的主要新增消费市场。

3、传统汽车强国地位将受到挑战。

虽然传统强国仍旧牢牢掌控整车设计开发、关键部件及模块研发等核心业务。

但新兴市场国家将通过跨界兼并重组获取优势研发力量,吸引顶级研发设计人才,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挑战美国、日本、欧洲三大传统汽车工业体系。

4、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能源压力越来越大,各国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节能环保型汽车将是未来首选。

欧盟已于2009年9月1日开始实施欧5排放标准,到2014年将实施欧6排放标准。

美国国会通过《2009先进汽车技术法案》,决定投入29亿美元研发节能汽车。

市场需求变化对汽车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5、汽车技术发展加速,信息化技术将得到普遍应用。

伴随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识别、智能芯片、卫星定位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技术将得到飞速发展,新型环保、安全、智能汽车将普遍应用,汽车升级换代将更加频繁。

(二)国内形势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全球汽车产业市场发展及前景展望报告

∙·中国轮胎产业供需预测预警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产业供需预测预警分析报告

∙·2012-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2-2016年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系列调控措施,使我国汽车工业较强的抵御了全球经济危机并且得到较快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实现了量的突破,但在产品开发、自主创新、制造水平、产业集中度、营销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1、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2010年全国实现汽车生产1826.99万辆。

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为58辆/千人,远远低于全球145辆/千人的平均水平,还存在汽车刚性需求。

因此,我国汽车市场未来3~5年内还是处在增长的阶段。

2、政府调控力度加大。

因为汽车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国家将更加重视其发展。

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经提出不再新建汽车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