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535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口腔医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儿童口腔医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儿童口腔医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儿童口腔医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儿童口腔医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口腔医学.doc

《儿童口腔医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口腔医学.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口腔医学.doc

儿童口腔医学

第一章概论

儿童口腔医学概念:

作为口腔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为对象,研究其口腔范围内之牙、牙列、牙合、颌及软组织等的形态和功能,诊断、治疗和预防其口腔疾病及畸形,使之形成有健全功能的咀嚼器官。

*年龄:

小于15岁,儿童牙科不是成人牙科的缩影

临床工作要点:

1、态度和语言:

尽可能用儿童喜欢的语言

2、环境安排:

尽可能顺应儿童的心理,消除恐惧感

3、操作技术:

熟练、轻巧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

按年龄阶段分期:

胚芽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发育期

牙列临床分期

1、无牙期:

出生至6~8个月,乳牙未萌出

2、乳牙列形成期:

6~8个月至3岁,乳牙开始萌出至20个乳牙全部萌出。

3、乳牙列期:

3岁至6岁,乳牙列完成至第一个恒牙萌出。

4、混合牙列期:

6岁至12岁,乳恒牙替换时期。

5、恒牙列期:

12岁以后,全部乳牙被替换进入恒牙列期。

儿童时期的3个牙列阶段

1、乳牙列阶段:

(6个月~6岁)乳牙开始萌出到恒牙萌出之前

维护乳牙的健康完好,促进颌骨和牙弓的发育

2、混合牙列阶段:

(6~12岁)恒牙开始萌出到乳牙被替换完毕

预防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诱导建立正常牙合

3、年轻恒牙列阶段:

(12~15岁)全部乳牙被替换,全部恒牙均已萌出

保护保存第一、二恒磨牙

第二节颅面骨骼和牙列的生长发育

颅面骨骼的生长:

膜内化骨——头盖骨,包括额骨顶骨。

软骨内化骨——颅底的枕骨,蝶骨,筛骨和颞骨的岩部、如图不·乳突部。

面骨的生长:

上颌骨——上颌骨体积的增长主要是骨的表面增生和骨缝间质增生的结果。

上颌窦的发育对牙齿的发育、牙槽突的生长和上颌骨高度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下颌骨——髁突生长中心,软骨及骨表面增生而长大(与上颌骨的不同之处)

下颌支后缘骨增生,前缘骨吸收,牙槽突上缘向上增生。

宽度主要通过下颌骨体颊侧面(外面)增生和舌侧面(内面)吸收

牙齿的发育

1、时间——经过生长期(蕾状、冒状、钟状期)、钙化期和萌出期3个阶段

2、顺序——牙齿萌出顺序比牙齿萌出时间更具临床意义。

乳牙——Ⅰ→Ⅱ→Ⅳ→Ⅲ→Ⅴ

恒牙——6→1→2→4→3→5→7

3、牙齿萌出的变异——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牙列与咬牙合的生长发育

1、无牙期(乳牙萌出前期)(ⅠA期)

*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上下颌接触,

*其余部分均无接触

*下颌只有前后运动,无侧方运动

2、乳牙咬合完成前期(ⅠC期)

*出生后6~7个月牙齿开始萌出到2岁半左右全部乳牙萌出

3、乳牙咬合完成期(ⅡA期)

*2岁半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开始到6岁左右恒牙即将萌出

(1)乳牙列的生理间隙:

(2)尖牙间距离增宽

(3)第二乳磨牙末端平面

(4)乳牙切缘和牙合面的磨耗

4、第一恒磨牙或切牙萌出开始期(ⅡC期)

(1)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2)第一恒磨牙的牙合关系

5、第一恒磨牙萌出结束及恒前牙萌出期(ⅢA期)

(1)尖牙间距增加

(2)磨牙间距的变化

(3)牙弓向前生长

(4)切牙向远中萌出

(5)下切牙拥挤现象改善

6、侧方牙群替换期(ⅢB期)

(1)乳恒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之差:

剩余间隙。

(2)侧方牙群的替换顺序

7、第二恒磨牙萌出期(ⅢC期)

第三节生长发育的评价与研究方法

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1、常用生长发育指数

*体重比*坐高比*胸围比*Kaup指数*Rohrer指数*Pirquet营养指数

2、常评价方法

(1)实际年龄,

(2)生理年龄,正常发育的大多数儿童

所达到的该年龄的发育指标。

(3)骨龄。

(4)牙龄,用牙齿的发育状态来评价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常用的研究方法:

1、横向研究法——研究不同的群体,根据测定值分别算出各个性别、年龄组的平均值进行对比的研究方法,称为横向研究法。

2、纵向研究法——逐年对同一个体或群体用同样的研究方法进行测量或追踪观察的长期研究方法,称为纵向研究法。

3、混合研究法——纵向研究法和横向研究法一起应用。

4、相对生长研究法——相对生长,不是以时间为尺度,而是比较身体两部分生长发育的相对。

第三章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第一节乳牙的解剖形态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时常采用两数标记法表示各牙,乳牙的第一个数字是:

右上区为5,左上区为6,左上区为7,右下区是8。

第二个数字代表该牙在牙列和区中之位置及牙类。

乳牙牙体形态的特点:

1、乳牙牙冠之色泽呈微青白色或近白色。

2、乳牙牙冠按比例观察,近远中径

3、较大,牙冠高度较短,牙颈部明显

4、缩窄,牙冠在近颈部区有带状隆起

注:

1、乳磨牙牙合面的牙尖或发育沟不如恒牙那样有规则,较为复杂且小窝多。

窝沟的类型可分为P、V、U、I、IK和C等6型

2、乳牙之牙根与牙冠的长度比例较恒牙大,故乳牙显得很长。

乳牙髓腔与牙体外形之大小比例,和恒牙相比,牙髓腔比恒牙大。

乳牙冠宽短,牙颈部突出,牙根狭长

3、上颌第一乳磨牙:

牙冠呈四边形;上颌第二乳磨牙:

牙冠颌面似菱形,颊舌径大于远中径;下颌第一乳磨牙:

牙冠颊舌径小;下颌第二乳磨牙:

其宽度在乳牙中是最大的,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呈长方形

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切嵴、牙尖磨耗明显。

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

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

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以鉴别。

X线片

牙髓腔形态

乳牙髓腔相对比恒牙大,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大、髓腔壁薄以及根尖孔大。

乳磨牙根管分支多、形态复杂

第二节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一、釉质

(一)化学组成及化学反应性

1、乳牙釉质有机质百分率明显高于恒牙釉质。

2、乳牙釉质比恒牙易受脱钙剂的作用而脱钙,也易受氟化物的作用而增强抗酸性

(二)物理性及组织结构

1、乳牙釉质的厚度比恒牙薄。

2、乳牙的釉质硬度比恒牙差。

3、乳牙釉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大于恒牙釉质

4、乳牙的釉柱与恒牙相比为弯曲少,排列整齐,在切角、牙尖,由乳牙本质界放射状地散开行向釉质表面。

在窝沟部则相反。

乳牙釉质表面与恒牙相仿,也有一无釉柱表层。

二、牙本质

(一)化学组成及化学反应性

乳牙牙本质,无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有机质含量多于恒牙,也明显地多于乳牙牙釉质

(二)物理性及组织结构

乳牙牙本质之厚度约为恒牙牙本质的1/2,牙颈部之牙本质厚度多数少于恒牙牙本质厚度的1/2。

乳牙牙本质的矿化不如恒牙良好,硬度低于恒牙牙本质,也明显低于乳牙釉质。

乳牙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功能较为旺盛。

乳牙较恒牙易磨耗,因磨耗而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在乳牙切端多见。

三、牙髓

1、乳牙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少,恒牙则相对牙髓细胞较少,胶原纤维较多。

乳牙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相混,边缘部血管细。

2、乳牙牙髓的神经纤维如未成熟状,神经分布比恒牙稀疏,乳牙感觉上不如恒牙敏感。

乳牙牙根有生理性吸收的特点。

第三节乳牙的牙根吸收

1、乳牙牙根吸收部位受继承恒牙位置的影响,吸收由牙骨质表面开始,广泛地向牙本质进展,渐渐涉及髓腔。

乳前牙牙根吸收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乳磨牙牙根的吸收自根分叉的内侧面开始

2、如果继承恒牙先天缺失,乳牙牙根的吸收仍可发生,但吸收缓慢,脱落较晚。

恒牙向前庭方向运动不充分,乳牙仍滞留在原位,恒牙在其舌侧萌出。

3、乳恒牙替换期内,活动期的组织变化为乳牙牙根和局部骨质吸收,结缔组织溶解;静止期则表现为结缔组织增殖,局部骨组织和牙骨质增殖。

第四节乳牙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二、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

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三、有利于发音及保护心理

第五节年轻恒牙的特点

年轻恒牙——恒牙虽已萌出,但未达牙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

临床——牙冠的高度显得低,牙根尚未形成,根尖孔呈开扩的漏斗状,髓腔整体宽大,根管壁薄。

硬组织薄,矿化度低,溶解度高,渗透性强。

急性龋的釉质的羟磷灰石结晶较小,结晶间有间隙。

结晶的化学性不稳定,易与氟素等无机离子结合,涂氟有较好的防龋效果。

注:

1、年轻恒牙的牙本质小管比成熟恒牙的粗大,小管周围及小管间的矿化度低,制备牙体时较为敏感。

2、年轻恒牙有萌出后成熟现象。

3、牙髓的血管丰富,生活力旺盛,抗病能力及修复功能都较强。

第四章牙齿发育与萌出异常P52~79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期牙)

病因:

牙胚距口腔黏膜过近

临床表现:

多见下颌中切牙,多为正常牙,与上皮珠鉴别

2.恒牙早萌(多见下颌前磨牙)

乳牙根尖病变或过早脱落

3.乳牙萌出过迟

超过1岁未萌出,超过3岁未全部萌出。

全身骨硬化症的口腔表现

4.恒牙萌出过迟

乳牙早脱或滞留有关

治疗:

开窗助萌

5,牙齿异位萌出

1、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上颌,近中阻生伴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和间隙丧失

2、恒尖牙异位萌出:

病因:

萌出迟于侧切牙和第一前磨牙,间隙被占

3、低位乳牙:

见于下颌第二乳磨牙,低于邻牙合平面,拔除

4、乳牙滞留:

乳牙不及时脱落,恒牙错位萌出。

病因:

继承恒牙萌出方向异常,先天缺失,埋伏阻生、异位萌出,萌出无力,全身因素,佝偻病、侏儒症,外胚叶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

见于混合牙列期,下颌乳中切牙,双排牙现象

依据:

已达替换时期尚未替换的乳牙,继承恒牙异位萌出或阻生

治疗:

拔除

没有继承恒牙的乳牙滞留可维持相当时间,但不能使用终身。

6,牙齿数目不足

1.个别牙缺失:

遗传有关,恒牙多见

2.先天性无牙症:

先天完全无牙或大多数牙齿先天缺失。

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症

7,牙齿数目过多

多生牙:

病因:

牙源性上皮活性亢进,发育缺陷或遗传

临床表现:

多见混合牙列和恒牙列

治疗:

拔除

融合牙:

由两个正常牙胚的牙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

临床表现:

乳牙列多于恒牙,单侧,两个牙多见,乳牙融合常伴恒牙先天缺牙

治疗:

早做窝沟封闭或光固化修复

结合牙:

两个发育完成的牙由牙骨质结合在一起

双生牙:

连体婴儿

过大牙:

病因:

普遍性牙过大见于脑垂体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

形态近似,体积显著过大

过小牙,也称锥形牙:

病因:

遗传,脑垂体功能低下

畸形中央尖:

临床表现:

多见下颌第二前磨牙,高低不等,髓角突入,一般无症状,折断并发牙髓炎症

釉质发育不全:

病因:

全身营养失调,全身或局部感染,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牙齿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