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9230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docx

中学教育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认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是谁的教育观点?

()

A.洛克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

2.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

()

A.再生产B.简单再生产C.发展D.扩大再生产

3.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

什么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

()

A.遗传B.成熟C.环境D.教育

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5.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

()

A.美育B.体育C.智育D.德育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说明教师职业的哪个特点?

()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D.管理者角色

7.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儿童和:

()

A.政治B.经济C.文化D.知识

8.我国在哪一年颁布了“一纲多本”的新的课程政策,加强课程与教材的基础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

A.1986年B.1987年C.1989车D.1988年

9.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这是:

()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

10.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练习可分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

()

A.口头练习B.创造性练习

C.书面练习D.实际操作练习

11.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

()

A.课的模式B.课的结构

C.课的内容D.课的形式

12.根据某一年级的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分成不同的A、B、C组称为:

()

A.学科能力分组B.跨学科能力分组

C.内部分组D.外部分组

13.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称为:

()A.道德教育B.价值观教育C.思想教育D.世界观教育

14.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称为:

()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

15.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

()

A.民主型B.权威型C.专断型D.灵活型

16.衡量和评价学校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目的B.办学水平C.学生成绩D学校目标

17.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l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均衡性B.个体差异性C.顺序性D.稳定性

18.“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

()A.创造性B.示范性C.连续性D.个体性

19.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D.《教育论》

20.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科内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这是教学的:

()

A.系统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填空题:

1.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促进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2.二战中后期,《礼记》中的《_______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3.___________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4.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___________。

5.高中阶段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___________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___________。

7.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___________不是一般性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号业人员,承担___________,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教育目的是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___________、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0.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11.___________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12.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___________。

13.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_,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4.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这是___________原则。

15.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___________和课时计划。

16.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1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___________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BDBDBCDDABBACBCAAABC二、填空题

1.私学2.学记3.教育结构4.社会性规范5.自我调节生活6.文化背景7.创新能力8.教书育人9.选择教育方法10.本文部分?

11.教学模式12.个性13.认识活动14.因材施教15.课题计划16.班级授课制17.德育内容18.品德水平19.陶冶法20.精神状态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谁提出来的:

()

A.孔子B.苏格拉底C.柏拉图D.董仲舒

2.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什么要求?

()

A.普及初级中等教育B.普及高等中级教育

C.高等教育大众化D.普及初等教育

3.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是:

()

A.成年期B.青年期C.少年期D.幼儿期

4.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问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发展,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哪一条规律?

()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平衡性

5.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形成学生的什么能力?

()

A.观察美B.鉴赏美C.创造美D.感受美

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什么关系?

()

A.相互制约B.相互影响

C.相互促进D.相辅相成

7.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一是时限性,二是具体性,三是预测性,四是:

()

A.操作性B.抽象性C.概括性D.目的性

8.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从而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整体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

这是安排课表的:

()

A.迁移性原则B.生理适宜原则

C.整体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学记》中说:

“学不躐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0.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和:

()

A.认识的问接性B.认识的直接性

C.认识的灵活性D.认识的丰富性

11.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2.把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平行的单元,针对这些平行单元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媒体逐一开展教学活动,最后进行总结。

这是结构化策略在教材排列中的哪种方式?

()

A.直线式B.分支平行式C.螺旋式D.综合式

13.什么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

A.传统美德B.社会公德C.审美道德D.道德水平

14.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是德育基本原则中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5.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权威影响力B.地位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D.学识影响力

1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f=亍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讲演法

1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

19.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

()

A.外部分组,内部分组B.知识分组,能力分组

C.年龄分组,性别分组D.学科分组,兴趣分组

20.“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是谁说的?

()

A.苏霍姆林斯基B.马卡连柯C.凯洛夫D.杜威二、填空题:

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_________。

2.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_________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及1903年的_________。

4.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被称为_________。

5.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活动主体的_________、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

6.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_________得到保证。

7.《决定》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_________和健康成长”。

8.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________。

9._________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10.教科书的编制要求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_________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11.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_________、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1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__取向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1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在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_________的关系。

1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_________。

15.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课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_________、实验课和复习课。

16.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

17.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_________和社会科学教育。

18.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_________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19.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_________。

20.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特征是:

一是明确的共同目标,二是一定的组织结构,三是一定的_________的准则,四是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一、选择题DDCACCACDAABBBCCCDAB二、填空题

1.助产术2.基础科学知识3.《奏定学堂章程》4.学校文化5.需要与动机6.尊严7.全面发展8.专业素养9.课程设计10.知识和技能11.知识性课程12.教学价值13.知与行14.练习法15.练习课16.道尔顿制17.世界观教育18.外化19.道德两难20.共同生活

1.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家是:

()

A.康德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

()

A.目的B.制度C.结构D.任务

3.要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是初中阶段在哪方面要培养的能力?

()A.身体发展方面B.认知方面

C.自我教育能力方D.情意方面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功能?

()

A.加速B.阻碍C.延缓D.促进

5.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A.共性与个性B.具体与抽象

C.普遍与特殊D.一般与个别

6.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

()A.性格特征B.人格特征C.个性特征D.职业特征

7.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一是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二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差异;三是了解:

()

A.学生个体的动机B.学生个体的追求

C.学生个体的需要D.学生个体的目标

8.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和:

()A.独立性B.独特性C.创造性D.基础性

9.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

()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0.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的要求?

()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1.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称为测验的:

()

A.难度B.效度C.区分度D.信度

12.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将其划分为几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阶段或步骤,教学活动是一个一个阶段由浅人深地进行。

这是结构化策略在教材排列中的哪种方式?

()

A.直线式B.分支平行式C.螺旋式D.综合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

A.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B.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思想指导

C.学习辅导、人际辅导和择业指导

D.生活辅导、择业指导和情感指导

14.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了德育基本原则中的哪一条?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5.“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6.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

这是班主任领导方式中的哪种类型?

()A.权威型B溺爱型C放任型D民主型

17.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

()

A.补充B.环节C.延长D.部分

18.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1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B.秦汉C.春秋战国D.隋唐

20.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_____》。

2.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表明孑L子非常强调_________相结合。

3._________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______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5.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_________的类型上。

6.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_________的教育。

7._________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8.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_________,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9.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0.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_________的要求。

11.教科书的编写要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_________。

12.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_________、学科的特』生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13.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包括_________和特殊能力。

14.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_____。

15.课的结构受学科特点、_________、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

16.专门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_________。

17.思想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和_________。

18.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称_________。

19._________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0._________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一、选择题CACABBCBCCCAADADADCC1.大教学论2.学习与思考3.校园文化4.社会9.教学计划10.美学11.心理顺序12.学生年龄特征13.一般能力14.讲授法15.教材内容16.教学策略17.自觉纪律教育18.德育原则19.因材施教20.班集体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C.斯巴达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D.雅典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C.斯巴达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21.“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B.《政治学》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C.教育论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C.卢梭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D.洛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赫尔巴特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B.学生中心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C.儿童中心主义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D.《民本主义与教育》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B.儿童中心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B.60年代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C.布鲁纳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B.赞可夫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____,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