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906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35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一个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时期)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的一个细胞b(处于减数分裂时期),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

B.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二者的核DNA分子数目不同

C.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染色体组数目不同

D.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二者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2、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成了森林。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演替过程中,森林阶段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高于灌木阶段

B.实施退耕还林前的农田群落中不存在垂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

D.实施退耕还林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3、下列关于内分泌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垂体中既有调节中枢又能分泌激素,所以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

B.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浆

C.内分泌腺细胞不可能是激素的受体细胞

D.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制剂治疗

4、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可以作为模板翻译出衣壳蛋白等(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N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物质M的合成过程还需要其他RNA参与

C.①②③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全部过程受细胞核DNA分子的控制

5、物质运输是细胞生存的物质保障,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病菌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ATP

B.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C.神经递质无论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都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D.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不可能相同

B.不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和蛋白质种类均不同

C.ATP只能在生物膜上产生

D.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受体而突触前膜上没有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7、【生物——选修l:

生物技术实践】某兴趣小组欲调查学校某区域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并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分离得到的纯化单菌落属于______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_______法,根据菌落周围是否出现___________来判定。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鉴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可以通过菌落的___________(至少两点)等特征。

在实验中该小组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干扰素基因缺失的个体免疫力严重下降。

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的患者进行基因治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可由囊胚的_______细胞分离培养获得,在饲养层细胞上能够维持_________的状态。

(2)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需在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

PCR技术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将经过修饰的腺病毒与干扰素基因重组形成的_______________转移到ES细胞中,筛选出成功转移的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对改造后的ES细胞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污染,可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得到如图所示的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但其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分析目的基因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干扰素很难在体外保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

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蛋白质的结构→推测应有的____________→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9、图1为豌豆花发育的历程。

甲、乙、丙、丁四个生物兴趣小组均选用基因型为Aa的豌豆为材料进行遗传学实验,他们分别采取了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四种实验方案,然后将实验结果中各代Aa的基因型频率绘制成曲线如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是优良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自然条件下严格______________,都为纯种;也因为这样,乙、丁两个小组为了实现实验目的,需要在______________(填图l中字母或标号)之前对实验豌豆花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2)甲组的实验结果是图2中的曲线_________,丁组的实验结果是图2中的曲线_______。

(3)_______组中各代子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4)丁组因为工作疏忽,没有及时淘汰F2中的隐性个体,则他们统计得到的F3实验结果误差值约为________________。

10、马齿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伏地铺散,多分枝,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马齿苋及其他杂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发现,某农田中的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2)马齿苋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外,其余能量的去路是___________。

马齿苋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种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__信息。

(3)农民常常除去田间杂草,从生态系统功能上考虑,其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

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马齿苋等一年生的杂草,群落随后会进一步演替,这种群落演替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演替。

11、如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具有图示成分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刺激甲细胞的病原体通常是经过_____________细胞处理过的。

(2)图中信息显示乙细胞的增殖分化通常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乙细胞受刺激后,除了分化成丙细胞外,还分化成_____________细胞。

(3)图中丙细胞分泌的物质2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IV的宿主细胞是T细胞,结合题中信息,解释艾滋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缺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研究者选取芹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___(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

(2)B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下降,影响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从而使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C

6、D

7、

(1)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种群刚果红染色透明圈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及颜色     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数目

8、 内细胞抱团 不分化 耐高温DNA聚合(或Taq或热稳定DNA聚合) DNA双链复制 基因表达载体 抗生素 目的基因插入在终止子的下游,目的基因不能被转录 氨基酸序列

9、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②(或f) 去除花瓣(花冠) Ⅳ Ⅱ 甲、乙 1/10

10、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水平 呼吸作用消耗(或以热能形式散失) 物理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次生

11、 免疫器官 吞噬 特定抗原刺激以及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记忆 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HIV侵染T细胞,使T细胞无法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12、 高 20 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和细胞外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温度 B、D 根呼吸速率 根对无机盐 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

【解析】

1、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2个色盲基因,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2个或0个色盲基因,A正确;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含有92条染色单体,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含46条染色单体,B错误;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DNA数目为92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DNA数目也为92个,D错误。

2、在演替过程中,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高于灌木阶段,A正确;农田群落中不仅存在水平结构,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C正确;实施退耕还林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3、内分泌系统的中枢是下丘脑,A错误;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都靶细胞发挥作用,B正确;内分泌腺细胞可以是其他激素的受体细胞,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C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疗效,所以不能口服,D错误。

4、据图分析,①表示翻译,②③表示RNA自我复制,合成的N能反过来催化②③过程,合成的衣壳蛋白和RNA组合成寨卡病毒。

根据以上分析,物质N具有催化作用,属于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物质M的合成过程需要模板RNA,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RNA和蛋白质),工具需要转运RNA,B正确;①②③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U、C-G配对,C正确;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没有细胞结构,不受细胞核DNA分子的控制,D错误。

5、吞噬细胞摄取病菌的方式是胞吞,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需要消耗ATP,A错误;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载体,而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而与神经递质的分子大小无关,C正确;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可以进行横向运输,D错误。

6、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一般相同,如水分进出细胞都是自由扩散,A错误;不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也可以产生ATP,C错误;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受体,而突触前膜上没有,D正确。

7、

(1)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分离得到的纯化单菌落是同种生物,属于种群;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染色法,根据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来判定。

(2)接种环常采用灼烧灭菌法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鉴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可以通过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及颜色等特征.在实验中小组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数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

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8、试题分析:

分析(4)题图,图示为重组质粒,含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由于目的基因插入的部位不在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所以无法表达。

(1)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囊胚的内细胞抱团)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利用其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将其培养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在饲养层细胞上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2)PCR技术利用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催化。

(3)经过修饰的腺病毒相当于运载体,与干扰素(目的基因)重组,形成基因表达载体。

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由于目的基因插入在终止子的下游,目的基因不能被转录。

(5)蛋白质工程属于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

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蛋白质的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_→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重组质粒的结构,分析含有的结构名称,确定目的基因插入的部位错误。

9、试题分析:

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的F1的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所以Ⅰ和Ⅳ符合,但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Ⅰ是随机交配的结果,Ⅳ是自交的结果;曲线Ⅱ和Ⅲ在F1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由于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即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1/4AA+1/2Aa+1/4aa),淘汰掉其中的aa个体后,Aa的比例变为2/3,AA的比例为1/3,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1/3AA+2/3Aa(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F3是2/5AA+3/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如果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1/3A+2/3a)2,后代是(4/9AA+4/9Aa+1/9aa),淘汰掉aa,则F3是1/2AA+1/2Aa,所以从这里看以看出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

综上所述,甲组对应曲线Ⅳ,乙组对应曲线Ⅰ,丙组对应曲线Ⅲ,丁组对应曲线Ⅱ。

(1)豌豆是优良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自然条件下严格自花受粉、闭花受粉,都为纯种;也因为这样,乙、丁两个小组为了实现实验目的,需要在②(或f)之前对实验豌豆花进行去除花瓣(花冠)处理。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组的实验结果是图乙中的曲线Ⅳ,丁组的实验结果是图乙中的曲线Ⅱ。

(3)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不会发生进化,所以甲、乙组中各代子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4)根据分析,丁组是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3随机交配以后,Aa所占的比例是0.4。

因为工作疏忽,没有及时淘汰F2代中的隐性个体,则F3代实验结果和F2代实验结果相同,都是4/9AA、4/9Aa、1/9aa,淘汰aa后Aa占1/2(0.5),因此他们统计得到的F3代实验结果误差值约为0.5-0.4=0.1(1/1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进行自交和自由交配以及两种淘汰类型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四种情况对应的曲线。

10、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

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1)农作物、马齿苋及其他杂草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马齿苋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马齿苋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3)农民常常除去田间杂草,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弃耕的农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1、试题分析:

从图可出,甲细胞是T淋巴细胞,乙细胞是B淋巴细胞,丙细胞是浆细胞,1是淋巴因子,2是抗体;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原因是受到抗原刺激和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而图中没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没有免疫器官。

图中刺激T细胞的病原体通常是经过吞噬细胞细胞处理过的。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细胞的增值通常受特定抗原刺激以及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B淋巴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图中物质2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HIV侵染T细胞,使T细胞无法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缺失。

12、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为净光合作用的量,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是实际呼吸作用的量,A点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0,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完全被呼吸作用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逐渐增强,大于5℃净经光合作用大于0,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实际光合作用等于净光合作用加上呼吸作用。

(1)分析题图可知,净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更快,因此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在20℃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强,此时细胞呼吸作用较弱,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适宜温度。

(2)A点,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利用,因此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脱羧形成二氧化碳,因此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3)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段随温度升高,净光合作用升高,该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温度;B点、D点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因此实际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2倍。

(4)与22%的氧气相比,用12%的氧气对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从而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因此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2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中的实线和曲线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虚线代表的呼吸速率,而实线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还要明确几个关键点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