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55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3

二、行业管理8

1、行业主管部门8

2、行业政策9

三、行业市场规模10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3

1、有利因素13

(1)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13

(2)技术发展产生内生动力15

(3)日益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行业高效安全发展15

2、不利因素16

(1)国际竞争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压力16

(2)技术升级较快使企业难以把握技术发展方向16

(3)基础运营商加大行业用户渗透力度,挤压专业运营商发展空间16

(4)人才结构矛盾突出17

五、行业风险特征17

1、关键资源成本上升风险17

2、不可抗灾害影响公司业务正常运营的风险18

3、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18

六、行业竞争格局18

1、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

2、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1

3、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

4、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

5、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22

因特网数据中心是互联网服务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数据中心的网络质量以及网络稳定性直接影响网站的访问体验及营收;我们为客户提供网络带宽,机柜,电力等基础设施保障,并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增值服务(如VIP模块定制,功能模块定制),管理服务(带宽管理,流量分析,负载均衡,入侵检测,漏洞检测,系统漏洞及故障诊断),全天候网络安全监控,网络流量监控,异常报警(如流量异常,收发包异常均通过短信,邮件以及公众服务号通知用户查看),服务器健康巡检,系统恢复及可用性维护。

一、行业概况

中国互联网发展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最初的探索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内容活跃网络普及阶段和如今的网络繁荣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形式的信息设备和网络应用不断涌现并交替更新,互联网的形式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互联网的应用由早期的信息浏览发展到网络办公、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商务交易等多元化应用。

目前,中国电信服务业发展正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扩张和集聚特征。

互联网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

但由于技术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互联网存在网络地址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互联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2011年初,全球IPv4地址总库分配完毕,我国IPv4地址总数基本保持不变。

截至2015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共计为3.36亿个。

同时,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19,338块/32,半年增长2.9%。

截至2015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2231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1225万个,半年增长10.5%,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54.9%。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站总数为357万个,半年增长6.6%,其中“.CN”下网站数为163万个。

截至2015年6月国际出口带宽为4,717,761Mbps,半年增长14.5%。

互联网基础资源快速增长有力促进了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强调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加大光纤到户、农村宽带进入乡村、公益机构宽带接入力度。

可以预见,未来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还将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全方位多维度的网络接入支持将推动中国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深化,促进我国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宽带接入成为各类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另外,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部署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的发布,产业政策将推动互联网接入业务向各个行业领域渗透。

这些因素都将极大地促进商企用户宽带接入市场的发展。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

中国的网民,从十年前的每周上网10-15个小时,到目前的每周上网25个小时,约合每天3-4小时。

我国的网络经济规模更是达到了每个季度的2655亿元。

电子商务与网络购物等应用蓬勃发展,电子商务规模已经达到了2015年的15万亿元,而网络购物也接近了4万亿元,年对年的增速始终保持在40%以上。

综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络逐步向行业应用渗透,网络系统日趋复杂。

而伴随网络带宽的逐步提高,企业用于网络维护的成本投资逐步增加,网络管理难度也在日益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网络通讯投资成本、确保传输数据稳定安全、足够大的带宽要求和完善的配套管理要求等都得到个人和企业互联网用户的极大重视,因此市场对专业IDC服务的需求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电信行业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通信管理局,实行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主的部省双重管理体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通信管理局进行垂直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内设电信管理局,主要负责依法对电信与信息服务实行监管,提出市场监管和开放政策;负责市场准入管理,监管服务质量;保障普遍服务,维护国家和用户利益;拟订电信网间互联互通与结算办法并监督执行;负责通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地址等资源的管理及国际协调;承担管理国家通信出入口局的工作;指挥协调救灾应急通信及其它重要通信,承担战备通信相关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是对辖区电信业实施监管的法定机构,在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其监管内容主要包括:

对本地区公用电信网及专用电信网进行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负责受理核发本地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分配本地区的频谱及码号资源、监督管理本地区的电信服务价格与服务质量。

2、行业政策

我国电信行业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表所示:

我国电信行业适用的主要政策如下表所示:

三、行业市场规模

IDC服务,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指服务商利用自有或租赁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IDC服务包括基础性服务和增值服务,基础性服务主要包括机房、带宽租用、服务器托管等资源类业务和虚拟主机、域名等服务。

增值服务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数据备份等服务。

2009年以来,中国IDC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8.6%。

2012年至2013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产能不足的影响,IDC产业的增长出现放缓。

随后,一方面,政府加强政策引导,逐步开放IDC牌照申请,增加了产业供给。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服务需求的不断释放,IDC业务应用日趋多元化,特别是以视频、手游为代表的互联网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

2014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到372.2亿元人民币,增速为41.8%,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19亿元,增速在30%以上。

2014年底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近70亿美元,2015年我国IDC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92亿元,年均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并有望在2018年底增长至207亿美元。

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2015年也达到了46.4亿元,近两年的增速更是达到149%、133%。

云计算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服务模式的重要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以资源聚合和虚拟化、应用服务和专业化、按需供给和灵便使用的服务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网络的基础建设大大加快,中国云计算的市场规模从2010年加速增长。

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167.3亿元,较2009年增长81.4%。

2013年和201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06.8亿元和1174.1亿元,2015年这一数据预计将达到2176亿元。

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

党的十七大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同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国务院于2009年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加大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等领域的投资。

政府一直以来将互联网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而进行投资,并计划扩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改善我国网络环境。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开展工作,以推动本地区互联网经济和宽带网络的发展。

比如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区在信息基础建设、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加大力度。

企业信息化及信息基础建设的开展,都为宽带接入和IDC及其增值服务在我国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此外,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2013年工信部已经开始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等工作,民间资本将在包括互联网服务在内的电信业领域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未来政府对电信领域的管制将更加放开,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

预计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业务方向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技术实力、服务水平等软实力更为突出的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优势的地位,获得更为快速的发展。

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时颁发了“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牌照,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业正式步入到4G时代。

4G业务的发展将给宽带接入服务和IDC及其增值服务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技术发展产生内生动力

随着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不断优化的网络服务,刺激着互联网用户不懈地追求更优的客户体验。

由此使得互联网服务的需求动力长期以来保持旺盛。

中国通信产业开始向融合方向发展,互联网业务应用的多元化将为IDC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4G业务等在内的新型业务不断发展,推动IDC应用不断扩展。

政府、金融、物流、制造等各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将拉动IDC市场长足发展,IDC服务将越来越体现出行业特色。

网络信息安全、海量存储、网络传输、远程操控、网络监控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网络流量统计等技术发展与应用,使得IDC由主机托管、主机租用等基础业务逐渐转向网络安全、系统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和成熟更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服务器运维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服务器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地域、空间等因素对IDC发展的限制,推进了IDC行业的发展。

(3)日益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行业高效安全发展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发展迅速。

到2012年底,中国宽带接入端口达26,836万个,比2008年增长了146%;基础运营商IDC机房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机房的设计标准达到整体8级抗震,同时配备大型专用空调、UPS电源、专用发电机、智能监控等先进设备,加大了机房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机房的管理难度。

骨干网络的扩容、宽带的普及、机房建设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网络的传输速度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环境,推动IDC和互联网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