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517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

 

交通运输科技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0年8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09年修订)第七条规定: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09年修订)第九条规定: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09年修订)第二十五条规定: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目录

一、总说明1

二、报表目录2

三、调查表式

(一)交通运输科技机构概况(交统科1表)5

(二)交通运输科技机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情况(交统科2表)8

(三)交通运输科技机构科研条件(交统科3表)11

(四)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类型和研究目标(交统科4表)14

(五)交通运输科技项目人员及工作量投入情况(交统科5表)16

(六)交通运输科技项目资金情况(交统科6表)18

(七)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执行情况(交统科7表)21

(八)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成果、效益及影响情况(交统科8表)24

(九)交通运输科技可持续支持项目后续发展及产业化跟踪情况(交统科9表)28

(十)交通运输科技可持续支持项目后续滚动研究项目一览表(交统科10表)30

(十一)本年度在研交通运输科技项目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汇总表(交统科11表)32

(十二)本年度在研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汇总表(交统科12表)34

(十三)本年度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效益及影响情况汇总表(交统科13表)36

附表: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情况表38

四、附录

(一)交统科1、2、3表统计范围40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代码42

一、总说明

(一)为更全面掌握全国交通运输科技活动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满足交通运输科技管理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中,交统科1表-3表的统计范围为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研究机构、转制研究机构、直属及联系紧密高校、重点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详见附录一;交统科4表-10表的统计范围为列入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科技计划的科技项目、列入其他行业管理部门科技计划但纳入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的科技项目、列入重点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科技计划的交通运输科技项目。

(三)本制度中所有指标的报告期为年报。

(四)填报要求:

1.交统科1表-3表及附表必须报送电子报表和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报表;交统科4表-10表必须报送电子报表;交统科11表-13表必须报送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报表。

2.各填报单位须按照本制度规定的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分类标准、编码、范围口径和填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并按时报送。

3.统计报表须标明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

4.本报表制度中,除资金投入与支出保留1位小数外,其它数据均不保留小数。

如果数字为零,须填“0”。

5.报告期内产生成果和效益的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均须填写交统科8表。

6.总投资在1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在验收后第2年须填写交统科9表、10表。

7.机构内设由交通运输部认定的行业重点实验室须填写附表。

(五)选项中序号前面有“□”,表示该项可以多选,请在“□”内打勾。

若无“□”,表示该项为单选,请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序号。

(六)本报表制度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二、报表目录

表号

表名

报告

期别

填报范围

报送单位

报送日期、方式

页码

交统科1表

交通运输科技机构概况

年报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研究机构、转制研究机构、直属及联系紧密高校、重点交通运输企业,详见附录一。

部海事局、部救捞局、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部珠江航务管理局、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中国船级社、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2月15日上报纸质报表及电子邮件

5

交统科2表

交通运输科技机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情况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8

交统科3表

交通运输科技机构科研条件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11

交统科4表

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类型和研究目标

年报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同上

2月15日

上报电子邮件

14

交统科5表

交通运输科技项目人员及工作量投入情况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16

交统科6表

交通运输科技项目资金情况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18

交统科7表

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执行情况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21

交统科8表

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成果、效益及影响情况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24

交统科9表

交通运输科技可持续支持项目后续发展及产业化跟踪情况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28

交统科10表

交通运输科技可持续支持项目后续滚动研究项目一览表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30

交统科11表

本年度在研交通运输科技项目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汇总表

年报

部海事局、部救捞局、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部珠江航务管理局、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中国船级社、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同上

2月15日

上报纸质报表

32

交统科12表

本年度在研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汇总表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34

交统科13表

本年度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效益及影响情况汇总表

年报

同上

同上

同上

36

附表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情况

年报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研究机构、转制研究机构、直属及联系紧密高校、重点交通企业等内设由交通运输部认定的行业重点实验室。

同上

同上

38

三、调查表式

(一)交通运输科技机构概况

表号:

交统科1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10〕146号

有效期至:

2012年11月

填报单位:

201年

指标

序号

组织机构代码

1

法人性质

2

1.事业法人2.企业法人

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3

通讯地址

4

邮政编码

5

主管单位

6

机构性质

7

1.事业性科研机构2.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

3.高等院校4.交通运输企业

9.其他

交通运输科技活动人员数量

8

按编制

分类

事业编制

9

企业编制

10

按性别

分类

女性

11

男性

12

按学位

分类

博士

13

硕士

14

其他

15

按学历

分类

研究生

16

其中:

博士

17

大学本科

18

大专

19

其他

20

按职称

分类

高级

21

中级

22

初级

23

其他

24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1年月日

交统科1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一、填报说明

1.填报单位:

按年末单位公章的详细名称填写,不要填写简称。

若单位有多个公章,请填写对外公章上详细名称,不得填写代号和内部名称。

若单位名称变更,按变更后的单位名称填写,而公章未换,以旧章代用。

2.组织机构代码:

按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

3.法人性质:

分为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两种类型,请填写相应的代码。

4.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按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填写(请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版本)。

5.通讯地址:

填写本机构的详细通讯地址。

如果机构分设在不同地点时,填写机构负责人办公室所在地址。

6.主管单位:

指机构的行政直接主管单位,如果本机构为双重领导,请填写最主要的一方,若无主管单位请填“无”。

7.机构性质:

分为事业性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交通运输企业及其他5类。

请填写相应的代码。

事业性科研机构是指以交通运输行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为主要业务的事业编制单位。

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是指原为事业性科研机构,后改制为企业,仍以交通运输行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为主要业务的单位。

高等院校是指日常教育、科研活动中,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教育、科研占有较大比重的高校。

交通运输企业是指交通运输行业内从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装备研发、交通运输及相关服务的企业单位。

其他是指不属于上述类别,但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单位。

8.交通运输科技活动人员数量:

指从业人员中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科技活动、科技服务及科技管理的人员数量。

对于企业而言,交通运输科技活动人员是指直接从事(或参与)交通运输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交通运输科技活动管理和为交通运输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且累计从事科技活动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含)以上的人员。

直接从事(或参与)交通运输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

企业所属的技术中心等机构中从事交通运输科技活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其它辅助人员;虽不在上述机构工作,但编入交通运输科技活动项目组(攻关小组)的人员。

专门从事交通运输科技活动管理和为交通运输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

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

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间接服务人员。

9.高级:

指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高级实验师;高级统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编审(正、副编审);译审(正、副译审);正、副研究馆员等。

10.中级:

指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农艺师;实验师;统计师;经济师;会计师;编辑;翻译;馆员等。

11.初级:

指研究实习员;助教;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助理实验师、实验员;助理统计师、统计员;助理经济师;会计员;助理编辑、见习编辑;助理翻译;助理馆员、管理员等。

二、逻辑关系

8行(交通运输科技活动人员数量)=9行+10行=11行+12行=13行+14+15行=16行+18行+19行+20行=21行+22行+23行+24行

16行≥17行

(二)交通运输科技机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情况

表号:

交统科2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10〕146号

有效期至:

2012年11月

单位:

万元

填报单位:

201年

指标

序号

本年完成

1

交通运输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总额

1

一、交通运输科研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2

(一)按用途分

科研业务用房及设施

3

科研设备购置

4

科研办公设备

5

科研仪器设备

6

其中:

公路科研仪器设备

7

水路科研仪器设备

8

通用型科研仪器设备

9

其中:

30万元及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

10

5(含)-30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

11

其他科研设备

12

其他用途

13

(二)按资金来源分

政府资金

14

单位自筹资金

15

其他资金

16

二、交通运输科研经费中科研设备投资完成额

17

科研办公设备

18

科研仪器设备

19

其中:

公路科研仪器设备

20

水路科研仪器设备

21

通用型科研仪器设备

22

其中:

30万元及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

23

5(含)-30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

24

其他科研设备

25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1年月日

交统科2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一、填报说明

1.交通运输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总额:

包括报告期内交通运输科研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和交通运输科研经费中科研设备投资完成额两部分。

2.交通运输科研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指从基本建设投资渠道中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科研建设的投资额,包括科研业务用房及设施(如科研楼、试验用房的土建及装修等)、科研设备购置费等。

3.科研设备:

包括科研办公设备和科研仪器设备等。

4.科研办公设备:

指为科研日常办公所用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话、办公桌等。

为生产经营性活动购置的办公设备不记入此项。

5.科研仪器设备:

指专用于科学研究的仪器和设备,办公设备及为生产经营性活动购置的设备不计入此项。

6.公路科研仪器设备:

指科研仪器设备中专用于公路的仪器设备。

对于通用的无法区分用途的则不记入该项。

7.水路科研仪器设备:

指科研仪器设备中专用于水路的仪器设备。

对于通用的无法区分用途的则不记入该项。

8.通用型科研仪器设备:

对于无法区分是否专属于公路或专属于水路方面的科研仪器设备记入该项。

9.政府资金:

指由各级政府部门划拨的资金。

10.单位自筹资金:

指单位自筹用于自身科研基建的资金。

11.交通运输科研经费中科研设备投资完成额:

指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经费中用于设备购置的资金完成额。

二、逻辑关系

1行(交通运输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总额)=2行+17行

2行(交通运输科研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3行+4行+13行=14行+15行+16行

4行(科研设备购置)=5行+6行+12行

6行(科研仪器设备)=7行+8行+9行

6行≥10行+11行

17行(交通运输科研经费中科研设备投资完成额)=18行+19行+25行

19行(科研仪器设备)=20行+21行+22行

19行≥23行+24行

(三)交通运输科技机构科研条件

表号:

交统科3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10〕146号

有效期至:

2012年11月

填报单位:

201年

指标

单位

序号

数量

1

交通运输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数量

(一)机构内设交通运输科研实验室总数

1

其中:

国家(重点)实验室个数

2

行业(重点)实验室个数

3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数

4

(二)机构内设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

5

其中: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数

6

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数

7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数

8

(续表一)交通运输科研仪器设备数量

总计

台(套)

9

其中:

30万及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

台(套)

10

5(含)-30万的科研仪器设备

台(套)

11

(续表二)馆藏资源数量

总数

12

期刊种类

13

(续表三)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情况

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名称

设立年份

设立时级别和类型

本年级别和类型

是否变更

变更后级别

和类型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1年月日

交统科3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一、填报说明

1.国家(重点)实验室:

指通过科技部验收或评估,正式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实验室。

2.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指通过科技部验收或评估,正式授予“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行业(重点)实验室:

指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或评估,正式授予“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实验室;或通过教育部等其他部委验收或评估,但研究领域属于交通运输行业,授予“**重点实验室”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实验室。

4.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指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或评估,正式授予“交通运输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通过教育部等其他部委验收或评估,但研究领域属于交通运输行业,授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省级(重点)实验室:

指通过省级科技部门验收或评估,正式授予“**重点实验室”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实验室。

6.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指通过省级科技部门验收或评估,正式授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并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交通运输科研仪器设备:

指专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科学研究的仪器和设备,办公设备及为生产经营性活动购置的设备不计入此项。

8.馆藏资源:

指机构拥有的为科技研发服务图书资源。

9.期刊种类:

指机构馆藏资源中拥有期刊的种数。

10.设立年份:

请填写4位有效数字,例如“2000”。

11.本年级别和类型是否变更:

请填写相应的代码:

1.是2.否

12.设立时级别和类型:

请填写相应的代码:

1.国家(重点)实验室2.行业(重点)实验室3.省级(重点)实验室4.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变更后级别和类型:

请填写相应的代码:

1.国家(重点)实验室2.行业(重点)实验室3.省级(重点)实验室4.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撤销

二、逻辑关系

1行≥2行+3行+4行

5行≥6行+7行+8行

9行≥10行+11行

(四)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类型和研究目标

01

填报单位:

表号:

交统科4表

02

组织机构代码:

□□□□□□□□-□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03

填报单位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04

项目名称: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10〕146号

05

项目顺序号:

□□□□□□□□□

有效期至:

2012年11月

06

项目管理单位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

201年

07

项目

来源

11.交通运输部12.部海事局13.部救捞局14.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15.部珠江航务管理局16.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17.科技部19.其他国家级政府部门

21.省级交通运输厅(局、委)22.其他省级交通运输部门

23.省级科技部门29.其他省级政府部门

31.地(市)级交通运输局32.其他地(市)级交通运输部门

33.地(市)级科技部门39.其他地(市)级政府部门

41.企业

99.其他

08

大类

□1.交通运输新材料研究□2.交通运输新技术研究

□3.交通运输新工艺研究□4.交通运输新产品研究

5.交通运输信息化研究6.交通运输软科学研究

7.交通运输标准规范研究9.其他

09

细类

□01.公路□02.桥梁□03.隧道□04.港口□05.航道

□06.公路运输□07.水路运输□08.政务信息化□09.业务信息化

□10.政策法规□11.体制和机制□12.标准规范□13.战略规划

□14.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15.交通运输统计研究□99.其他

10

研究

目标

□01.降低生产或养护成本□02.提高生产效率□03.提高耐久性

□04.提高安全性□05.增加新功能□06.节约能源/资源

□07.减少污染物排放□08.更新生产、输送、储存和分配方法

□09.减灾防灾□10.改善社会环境□11.提高管理水平

□12.提高服务品质□13.节约管理成本□14.提高工作效率

□15.提高市场竞争力□99.其他

11

其他参加单位情况

序号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1

2

3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1年月日

交统科4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1.填报单位:

即项目承担单位,按年末单位公章的详细名称填写,不要填写简称。

若单位有多个公章,请填写对外公章上详细名称,不得填写代号和内部名称。

若单位名称变更,按变更后的单位名称填写,而公章未换,以旧章代用。

2.组织机构代码:

指项目承担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按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

当承担单位无组织机构代码时,前6位填写行政区划代码,第7、8位填写顺序码(由各省厅自编,同一个行政区划内顺序码不能重复),最后1位填写“Y”。

3.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按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填写(请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版本)。

4.项目名称:

指项目任务书(合同)中填写的正式名称,不得简化。

5.项目顺序号:

由9位数字构成,前4位为该项目的立项年份,后5位为该项目的顺序码。

顺序码编写时,同一个填报单位在同一个立项年份内不允许重复。

6.项目管理单位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按照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请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版本)填写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7.项目来源:

指项目的立项单位。

请填写相应的代码。

其他省(地、市)级交通运输部门包括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公路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航道管理局、港口管理局、海事管理机构等。

8.项目类别:

项目大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