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398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docx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112

高中数学篇目索引(2008.1-12)

由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图书馆提供

例说教学传统与课改理念/姚晶(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1.—P.1

物理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王志和,邢光明(上海市奉贤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1.—P.34

排列组合解题中的转化与对应/李连碧(南开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1.—P.39

几何概型物理的背景问题/孙迪青(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数学组)//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1.—P.47

寻找数学解题突破口的几种策略/刘志伟(上海仙霞高级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2.—P.8

形异质同,难解化归方见坦途/黎凤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高级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2.—P.14

例谈椭圆双曲线离心率取值范围的求法/邹书生(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2.—P.31

圆锥曲线中OAOB的处理方法/高玉凤(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2.—P.43

图形变换中不变量的运用/沈顺良(浙江省海盐教研室)//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2.—P.45

无盖长方体最大容积问题的探究/高朋中(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3.—P.3

幂权平均数不等式及其几何解释/陈守礼(浙江省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3.—P.7

用TI计算器研究一个参数方程/师前(上海市复旦中学),邓桂荣(上海市西郊学校)//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3.—P.10

关于椭圆弦心距问题的讨论/张忠旺(上海市松江二中)//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3.—P.18

一个圆锥曲线有趣的结论/康明(中国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3.—P.20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类数列的通项/张美红,徐岳灿(上海市上海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3.—P.25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创设的几种途径/王小红(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1-2.—P.24

对两则数学案例的反思/褚红英(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1-2.—P.30

一个面积问题的多角度审视/尉贵生(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学校高中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1-2.—P.38

横看成岭侧成峰:

选取不同的样本空间和抽样方式计算摸球模型的概率/鲍为民(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徐沥泉(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1-2—P.39

平衡: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义——一节省级优质课:

“平均变化率”课例及其点评/张健(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3.—P.7

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探微/曹凤东(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3.—P.15

IB数学课程评价及其体系初步简介/刘姗(上海市上海中学国际部)//数学教学(上海).—2008,no.1.—P.12

一次高三复习课上的“无意”探究和课后反思/俞新龙(浙江省绍兴县钺崎中学)//数学教学(上海).—2008,no.1.—P.21.

谈谈向量法解一类平面几何题的繁简比较/彭翕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数学教学(上海).—2008,no.1.—P.25

与一类抛物线内接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夏锦(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学(上海).—2008,no.1.—P.27

一次关于圆锥曲线高考题争议后的思考/李永胜(江苏省沛县湖西中学)//数学教学(上海).—2008,no.1.—P.33

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动态问题/陈斌(浙江省宁波镇海中兴中学)//数学教学(上海).—2008,no.1.—P.38

从不同角度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考察研究型问题的探索之三/陈嘉驹(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数学教学(上海).—2008,no.2.—P.2

技术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宋书华,吕杨春(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数学教学(上海).—2008,no.2.—P.8

函数单调性与数列单调性整合中的几个问题/许雷波(浙江省临海市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学(上海).—2008,no.3.—P.5

一个有关抛物线的数列问题引出的反思/沈浩(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数学教学(上海).—2008,no.3.—P.18

“有思想”和“没思想”/陈永明(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学(上海).—2008,no.3.—P.31

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数学卷压轴题的探讨/许敏(上海市控江中学)//数学教学(上海).—2008,no.3.—P.36

关注上海数学高考,重视逆向思维训练/黄坪(上海市曹扬二中)//数学教学(上海).—2008,no.3.—P.38

用万能求积公式解历年高考求积题/鲍为民(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徐沥泉(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教学(上海).—2008,no.3.—P.40

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参与/袁宝金(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1.—P.8

浅议区间转换求解析式/董顶国,胡民(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1.—P.20

关注导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苏立标(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1.—P.42

在变式教学中淘宝/徐佩和(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2.—P.4

由向量谈学科知识的和谐统一/李耀文,杨朝进(贵州省桐梓县一中)//中学数学(武汉).—2008,no.3.—P.3

变系数递推数列问题的解法分析/周华生(江苏常熟市常福一区90幢302室)//中学数学(武汉).—2008,no.3.—P.13

2007高考湖北卷一题的推广/王永庆(上海市上海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3.—P.18

双曲线“渐切点”的几个优美性质/丁益民(江苏省泰州市民实验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3.—P.20

趣谈覆盖/向中军(河南省方城县博望二中)//中等数学(天津).—2008,no.2.—P.6

从“五子棋”到“马步跳”/丁云龙(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中等数学(天津).—2008,no.2.—P.10

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徐万镒(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中等数学(天津).—2008,no.3.—P.5

动圆过定点的一个要条件及其应用/沈毅(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中等数学(天津).—2008,no.3.—P.10

一类迭代函数性质的进一步探究/郑日峰(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中等数学(天津).—2008,no.3.—P.16

一波三折四方相助/孙宏坤(江苏省射阳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1.—P.5

活跃在解析几何中的数列问题/刘建中(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中部)//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1.—P.8

恒等式祝你成功/陈炳堂(江苏省宿迁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1.—P.14

值得关注的一对“姐妹题”/董入兴(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1.—P.28

认识三余弦公式/陈亮(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2

用面积法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尹震霞(江苏省盐城中学南校区高三数学组)//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6

巧用数列单调性解决不等式问题/李劲松,徐文兵(清华附中数学组)//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9

有相对运动想到的解题方法/董培仁(江苏省盱眙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11

三角变换中角的配凑/魏美云(江苏省沛县湖西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12

例谈空间中的轨迹问题/管宏斌(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23

“耐克函数”与高考/刘晓东(浙江省湖州吴兴高级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25

八类函数型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探究/徐秀,唐永(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2.—P.27

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取舍问题/丁兴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3.—P.6

反证法的应用/戴明胜(江苏省扬州市育才高级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3.—P.16

分离系数法巧解恒成立问题/施建昌(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3.—P.17

关于三角形重心的探究/张乃贵(江苏省兴化市周庄高级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3.—P.22

排列组合与其它知识的交汇/毛浙东(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中学生数学(北京).—2008,no.3.—P.29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吴新建(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1.—P.16

构造新数列求形如an+1=f(n)·an+g(n)型中的通项公式/戴宏照(浙江省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1.—P.35

用求导法解函数不等式问题的思路分析/赵杨柳(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1.—P.59

数学教学中的“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田作军(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2.—P.16

算法编程思想在高中数学其他章节中的渗透/屈黎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杜泽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2.—P.31

试论数学类比推理方法的“源”与“流”/胡乐丹(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2.—P.35

让复习课“动”起来——“解斜三角形”课例与点评/张文琴(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许文超(临海市学海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2.—P.39

解题也应“与时俱进”——例谈导数法解三角问题/唐永,徐秀(浙江省江阴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2.—P.43

椭圆标准方程中a2与b2的向量内积诠释/徐国平(浙江安吉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2.—P.51

突破相互制约实现成功解脱——浅谈多参数问题的处理策略/史建军(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2.—P.53

课堂教学需要从数学上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之一——对古典概型教学的思考/钱佩玲(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通报(北京).—2008,no.1.—P.11

能力立意命题的理论与实践/任子朝//数学通报(北京).—2008,no.1.—P.24

运用辩证思维优化解体过程/葛晓光(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1.—P.41

谈数学教师的“创作激情”与“创作冲动”/黄安成(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1.—P.49

“二分法”的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秦庆尧,周秋霞(山东省沂水县教育局教研室)//数学通报(北京).—2008,no.1.—P.55

一类不等式的推广/季明银(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1.—P.60

关于几道数学问题解答的再思考/范金泉(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1.—P.62

分空间最多区域数的新探索/张福俭(江苏省扬州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2.—P.27

穿针引线联珠合璧——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王忠(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2.—P.30

例析递推数列与数学建模/戴宏照(浙江省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数学通报(北京).—2008,no.2.—P.34

“求点的轨迹方程”教学实录及反思/张跃红,张士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2.—P.36

《求曲线的方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高三复习课/曹建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4.—P.1

再谈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曾国光(上海市控江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4.—P.3

数学极限的应用“探究与实践”课教学设计/饶建民(上海市曹杨二中)//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4.—P.8

“函数单调型“在不等式竞赛题中的妙用/徐智愚(上海市崇明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4.—P.21

一个特殊数列的球和探究/孙吉利(松江四中)//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4.—P.39

考前叮嘱/徐岳灿,张美红(上海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5.—P.1

高中数学专题研究的一个案例——关于沪闵路—春申路口红绿灯时间设置和理性的研究/张英(闵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5.—P.3

分段函数的分段教学——出租车计价问题的数学思考/徐鑫(华东模范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5.—P.7

生活化:

让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提高/陈贤(上海市崇明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5.—P.13

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题/周霞芳(浙江省嵊州市嵊州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5.—P.22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金荣生(上海市市北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5.—P.32

高中生数学思维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朱柳(上大市北附中)//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5.—P.37

“似Radon不等式”在不等式竞赛题中的应用——兼谈纠正两个有错误的证明/徐智愚(上海市崇明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6.—P.6

“问题引入”教学的课例分析——余弦定理的教学案例/马明娟(上海工商信息学校)//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6.—P.17

“曲线和方程”教学分析与设计/潘勇(上海市松江教师进修学院)//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6.—P.26

用活新教材,促进学生思维递进——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的课例/杨慧林(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6.—P.29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李红(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6.—P.32

对一道数学高考题的探讨/沈子兴(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8,no.6.—P.42

思索孕育创生互动彰显活力——《函数与方程》一课的教学实录与反思/华志远(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4.—P.6

数学探究的鲜活资源——一道课本习题的数学探究案例/陈久贵(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4.—P.25

学生对于影响标准差因素的理解——从RobertC.delMas的研究谈起/何沙沙(上海市育才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4.—P.28

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汪晓彤(浙江台州第一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4.—P.35

关于问题情境数学性的思考/周光荣(江苏苏州市木渎实验中学),张国棣(江苏苏州苏苑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5.—P.22

“无用之用”与“高效生成”/曹凤东(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5.—P.27

有关不等式的几种新颖构造性证法/耿道永(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5.—P.36

浅谈数学解题后的反思/施金凤(浙江省德清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5.—P.41

对高考填空题的几点思考/毛建国(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5.—P.60

论特殊化思想在培养思维能力中的作用/王志江(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6.—P.11

如何激发思维灵感/臧立本(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6.—P.22

谈数列和不等式综合问题中的放与缩/朱青峰(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6.—P.39

错解数学问题的辩析与对策/房之华(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6.—P.47

另解几道数学问题及一点看法/丁兴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数学通报(北京).—2008,no.6.—P.62

新课程下对高三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从一个课例看高三数学复习/张芳(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4.—P.12

对两种不同教学设计的反思/冯永华(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4.—P.15

“存在”还是“横撑力”?

——从一堂“节外生枝”的高三讲评课谈探究性学习/徐智愚(上海市崇明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4.—P.39

激活思维创新思考追求高效——例谈高考数学选择题、填空题速解策略/张健(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4.—P.48

新热点赏析——高考中的直线方程/王忠(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4.—P.57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刺激/袁保金(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5.—P.1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金荣生(上海市市北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5.—P.4

考察“菠萝中的数学”,培育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纪雪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5.—P.26

算法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杨海兵(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5.—P.31

关于常用逻辑用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冯仕虎(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5.—P.45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析/陈再明(江苏省宜兴市铜峰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6.—P.7

一项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调查研究/张福顺(陕西师范大学数科院)//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6.—P.13

也谈数学解题中的“灵感”与引爆策略/刘凡(人大附中郑州分校)//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6.—P.18

一堂试卷讲评课的教训总结/陈长河,李建明(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6.—P.26

一节以问题为镜的课堂教学/杨细群,任玲玲(浙江省温州市梧田高级中学)//数学教学通讯(重庆).—2008,no.6.—P.29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二分法——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堂课的思考/张劲松(人民教育出版社),郭豫(北京第八十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4.—P.3

新课标下圆锥曲线定义的教学改进及反思/王修汤(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4.—P.14

内容削减要求降低功能增强——课例: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黄安成(江苏睢宁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4.—P.25

IB数学(高水平)与AP微积分(BC)的异同初探/马峰(上海市上海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4.—P.55

向量的概念和应用/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张思明(北大附中),胡凤娟(首都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5.—P.1

解三角形题时关键要抓住什么/周伟忠(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5.—P.29

高中数学竞赛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解析法及其应用/任楠,薛党鹏(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5.—P.40

结合三节数学课堂实录反思问题情境设置/马吉超(江苏省徐州市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6.—P.9

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教学的讨论/俞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6.—P.16

解析几何中两条“伪直线”之探析/屠丰庆(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6.—P.29

别证与体悟/曹松青(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汪中学),曹友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红桥中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8,no.6.—P.35

含有参数的不等式问题/杨岚清(上海市大同中学)//中等数学(天津).—2008,no.4.—P.5

非线性递归数列化归为线性递归数列的常见技巧/邹发明(重庆市第一中学)//中等数学(天津).—2008,no.4.—P.11

一道数学竞赛题的几种证法/何易(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中等数学(天津).—2008,no.4.—P.19

利用分拆与合项证明数列不等式问题/蔡小雄(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中等数学(天津).—2008,no.5.—P.6

构造方程组证明几何题/李飞(江苏省泰州技师学院)//中等数学(天津).—2008,no.5.—P.12

从无穷递降法到递推数列/武炳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二(8)班)//中等数学(天津).—2008,no.5.—P.14

平方数集合的一个三分析问题/阴洪生(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中等数学(天津).—2008,no.5.—P.16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王德昌(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中)//中学数学(武汉).—2008,no.4.—P.7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张鸿志(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4.—P.10

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在探究性思维训练中的作用——《行列式》教学札记/徐智愚(上海市崇明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4.—P.12

在向量解题中强化学生的解题意识/骆惠(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张敏(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4.—P.16

还给学生自主反思的时空——一道函数最值题的案例分析/陈云赞(温州市苍南县钱库第二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武汉).—2008,no.4.—P.19

数列不等式证明方法比较——对“强化命题”证明的思考/周伟忠(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中学数学(武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