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6997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项目计划书.docx

软件项目计划书

 

图书管理系统

软件项目计划书

 

2016-12-1010:

25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计划书

根据《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项目开发计划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后的《项目计划书》内容如下:

一、引言

1.1背景

(1)项目的名称

“图书管理系统”。

(2)项目的委托单位

本企业。

(3)项目的用户(单位):

图书馆。

(4)项目的任务提出者

单位领导。

(5)项目的主要承担部门

主要由研发部门、开发部门、测试部门、服务部门组成。

(6)项目建设背景

书籍是学生必不可少的物品。

学习中需要大量的书籍,必须要去图书馆借阅,因此图书管理系统对于帮助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

(7)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该系统与电脑系统紧密联系,该系统可以从电脑系统系统中读取文件,并且在电脑的某个位置进行文件的写入(保存)。

电脑系统是该系统的基础性系统(一些数据、环境等必须依靠电脑系统才能运行)。

(8)软件系统与机构的关系

暂时没有。

1.3定义

数据库

1.软件

(1)VitualStudio2010

(2)SQLServer2008

2.语言

C++、C#

3.知识点

①数据库的建立;(SQL)

②表格的建立;(SQL)

③窗体结构;(C#)

1.4参考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主编;

◆《数据结构(C++)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于VisualC++2010》吴克力主编。

1.5标准、条约和约定

标准:

项目可以借鉴他人好的算法,但不可以照抄,要有新意,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特色的系统。

二、项目概述

2.1项目目标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

1.基本功能:

①分为用户和管理员登录;

②可以对图书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③可以对用户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④可以对图书进行查询和借阅;

2.添加功能:

①对于丢失书的处理;

②还书的处理。

2.2产品目标与范围

产品目标:

改善图书信息量大,不好处理的缺点,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可以进行工作信息报送的检查监督,提高信息的及时性、汇总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减轻各级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3假设与约束

约束:

该项目需要团队各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的自创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配合团队其他的人员进行功能的解析、讲解。

2.4项目工作范围

说明为实现项目的目标需要进行那些工作。

在必要时,可描述与合作单位和用户的工作分工。

注意产品范围与项目工作范围的不同含义。

产品范围界定:

数据库管理。

工作范围界定:

需要设定人员的具体任务,以及完成的时间。

2.5应交付成果

2.5.1需完成的程序

1.用户:

新用户注册;

图书的借阅;

图书的查询;

2.管理员:

用户的管理;

图书的管理;

查询;

丢失处理;

还书;

2.5.2需提交用户的文档

使用说明书:

Step1:

程序启动后,会出现两个选项:

一个是用户进入,一个是管理员进入,根据自己的权限点击进入;

Step2:

①点击用户进入后,会出现登录的界面:

没有账号的用户可以点击注册,填上相应的信息,点击”确定”,会弹出注册成功的界面,然后继续点击确定,返回用户登录界面;已经有账号的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

②点击管理员进入后,会出现登陆的界面,输入账号密码,点击“登录”即可。

Step3:

用户点击登录过后会出现三个按钮选项:

借阅图书、图书查询、返回。

①点击”借阅图书”按钮,会出现一个新的“查询借阅图书”的界面,可以通过输入图书的ISBN,书名,作者来查询图书信息,查询的信息会出现在下方的“图书查询”框体内;还可以通过输入你的名字和账号,点击借阅按钮进行借阅,若图书还存在,则显示借阅成功;点击取消返回上一个界面;

②点击“图书查询”按钮,会出现一个新的“查询借阅图书”的界面,可以通过查询条件(ISBN,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价格),输入查询值,点击查询按钮,在下方的“图书信息和已经借阅的图书信息”框体内,会出现图书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输入账号,点击“查询已借阅”按钮,查询自己已经借阅的书籍;点击取消返回上一个界面;

③点击“返回”按钮,返回主界面;

 

Step4:

点击管理员进入后,会出现一个“管理员主菜单”界面。

上面有“图书管理、用户管理、查询、丢时处理、还书、上一步”,可以选择想要的操作。

①点击“图书管理”,会跳出“图书操作”的一个新界面。

在新界面上又有四个选项(增加图书,删除图书,修改图书,返回)。

1:

点击“增加图书”,会出现“添加图书”的新界面。

在相应的位置分别添加信息,点击“添加”按钮即可,会显示“添加成功”的对话窗;点击“取消”即返回上一界面;

2:

点击“删除图书”,会出现“删除图书”的新界面。

在相应的位置分别添加信息,点击“删除”按钮即可,会显示“删除成功”的对话窗;点击“取消”即返回上一界面;

3:

点击“修改图书”,会出现“修改图书”的新界面。

在相应的位置分别添加信息,点击“修改”按钮即可,会显示“修改成功”的对话窗;点击“取消”即返回上一界面;

②点击“用户管理”,会跳出“管理用户界面”的一个新界面。

可以对用户进行增加修改删除。

根据查询条件,点击查询,用户的信息则会在下方的“用户管理界面”出现,选中用户信息,点击“修改”或者“删除按钮即可”,会显示“修改/删除成功”的对话窗;在文本框相应的位置填写信息,点击添加按钮即可添加,会显示“添加成功”的对话窗;点击“返回/取消”即返回上一界面;

③点击“查询”,会跳出“用户和图书查询界面”的一个新界面。

界面分为“用户”和“图书”查询。

在相应的位置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和查询值,点击“查询”,信息则会在相应的下方框体内出现;点击“返回/取消”即返回上一界面;

④点击“丢失处理”,会跳出“丢时处理界面”的一个新界面。

输入学号、图书名,点击“查询”,学生借阅的信息会在下方“已经借阅信息”框体内显示;图书信息会在下方“图书信息”框体内显示。

选中图书点击“赔偿”,会弹出需要赔偿的金额,点击确定即可。

点击“返回/取消”即返回上一界面;

⑤点击“还书”,会跳出“还书界面”的一个新界面。

输入相应的信息,点击“查询”,则图书信息、已经借阅的图书会在下方的框体内显示。

点击“还书”,会弹出“还书成功”的窗口。

点击“返回/取消”即返回上一界面。

2.5.3须提交内部的文档

1.软件项目计划书;

2.需求分析;

3.分析设计;

4.软件设计与单元测试;

5.项目的PPT。

2.5.4应当提供的服务

负责软件的更新和出现错误时的修改,不包括人为破坏。

软件的更新和改进是永久性的。

2.6项目开发环境

1.VisualC++2010;

2.SQLServer2008

2.7项目验收方式与依据

验收方式:

交付后验收;项目验收依据:

合同、相关标准、项目文档(最主要是需求规格说明书)。

3项目团队组织

3.1组织结构

1.项目角色构成:

计划经理、系统分析员、构架设计师、程序员、测试人员。

2.组织结构:

 

第一步:

由完成

 

第二步:

由进行系统分析

 

第三步:

由进行系统的功能构架

 

第四步:

由进行代码的编写

 

第五步:

由完成对程序的最后测试

 

3.2人员分工

姓名

技术水平

角色

工作描述

何世玉

计划项目

计划经理

分析项目的具体过程,检查进度

刘惠萍

进行系统的功能构架

构架设计师

分析设计项目的构架组成

张显梅

分析系统

系统分析员

分析系统的需求,人员分配

葛志红

进行代码书写以及测试

程序员、测试人员

书写代码,测试程序

3.3协作与沟通

计划经理负责项目整个过程,起到监督的作用,遇到问题都可以与其沟通;

构架师要与系统分析员进行沟通,沟通项目的计划,以及项目的实施;

程序员需要与构架设计师进行沟通,对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实现。

主要工具:

QQ、电话、微信。

3.3.1项目团队内部协作

日期

协作模式

沟通方式

频次

沟通成果

16.10.29

相互探讨

面对面

一小时3-5次

程序的设计更加完善,相互合作更加协调。

16.11.15

相互探讨

面对面

一小时3-4次

16.11.30

相互探讨

面对面

一小时1-2次

16.12.5

相互探讨

面对面

一小时1次

3.3.2项目接口人员

应当说明接口工作的人员即他们的职责、联系方式、沟通方式、协作模式,包括:

(1)负责本项目同用户的接口人员:

何世玉联系方式:

(2)负责本项目同本企业各管理机构:

张显梅联系方式:

(3)负责本项目同分包方的接口人员:

刘惠萍联系方式:

(4)负责本项目的代码接口人员:

葛志红联系方式:

4实施计划

4.1风险评估及对策

软件开发项目常见预估的风险:

(1)工程/规模/进度上的风险:

规模估算不精确甚至误差很大;用户要求交付期、费用很紧;

(2)技术上的风险

使用新的开发技术、没有经验;是新的行业或业务,没有经验;性能上的要求很严。

(3)用户体制上的问题

用户管理不严,恐怕功能决定、验收不能顺利地完成(或者出现了延迟);或者恐怕功能会多次变更。

4.2开发模型

项目采用的是增量模型:

在各个阶段并不是交付一个可运行的完整产品,而是一个子集的可运行的产品。

软件开发可以较好的适应需求的变化,从而降低了开发风险。

 

4.3软件规模估算

1.代码行技术

(a:

最佳的;m:

可能的;b:

悲观的;L:

软件的代码行数;C:

每行代码的平均成本;S:

是软件开发的总成本)

L=(a+4m+b)/6

=(2000+4*1500+1000)/6

=1500

单位成本

C=S/L

=1500/1500

=1

2.功能点技术

计算未调整功能点

信息域特征

加权因子

单项总和

简单

中等

复杂

外部输入

4*3

1*4

0*6

16

外部输出

3*4

2*5

1*7

29

外部查询

4*3

3*4

2*6

36

内部逻辑文件

0*7

2*10

3*15

65

外部接口

0*5

2*7

1*10

24

未调整功能点总数

170

复杂度调整值:

备份与恢复0

性能3

联机数据输入2

终端用户效率5

操作方便5

维护性1

内部复杂处理2

 

FP=150*(0.65+0.01*18)

=124.5

4.4软件成本估算

COCOMO模型:

采用基本COCOMO模型。

E:

开发的工作量,单位为人月;D:

所需的开发时间,单位是月;L:

代码行的估算值,单位是千行代码;a,b,c和d是常数。

组织型

2.4

1.05

2.5

0.38

   E=aL^b

      =2.4*1.5^1.05

      =3.67

   D=2.5*E^0.38

      =4.09

4.5总体进度计划

1.项目具体分析表:

2.分配资源表

3.甘特图

制定软件项目进度计划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工具,最常用的是Microsoft的Project作为辅助工具,功能比较强大,比较适合于规模较大的项目,但无法完全代替项目计划书,特别是一些主要由文字来说明的部分。

小规模的项目可简便地使用EXCEL作为辅助工具。

关于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不在此作详细说明。

制定软件项目进度计划应当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对于系统需求和项目目标的掌握程度。

如开始时对于系统需求和项目目标只有比较数的了解,就只能制定出比较粗的进度计划,等到需求阶段或设计阶段结束,就应该进一步细化进度计划。

(2)软件系统规模和项目规模

这两个不是一个概念。

软件系统规模往往是从功能点的估算或其他估算方式得来的,而项目规模还要考虑对文档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使用的开发工具、新技术、多少复用、沟通的方便程度、客户方的情况、需要遵守的标准规范等等等等。

例如,完成一个大型的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承受不了的。

由于软件是逻辑、智力产品,盲目增加软件开发人员并不能成比例地提高软件开发能力。

相反,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加,人员的组织、协调、通信、培训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将更为严重。

(3)软件系统复杂程度和项目复杂程度

和软件系统规模和项目规模一样,软件系统的复杂程度主要是考虑软件系统本身的功能、架构的复杂程度,而项目的复杂程度主要是指项目团队成员的构成、项目任务的复杂程度、项目干系人的复杂程度、需求调研的难易程度,多项目情况下资源保障的情况,等等等等。

软件系统的规模与软件系统的复杂程度未必是成比例的关系;同样项目的规模与项目的复杂程度未必是成比例的关系。

(4)项目的工期要求

就是项目的紧急程度。

有些项目规模大,却因为与顾客签订了合同,或者为了抢先占领市场,工期压缩得很紧,这时就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合理安排进度,多增加人选多采用加班的方式是一种万不得已的选择。

增加人选除了增加人的成本外必定会增加沟通的成本(熟悉项目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加班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情绪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因为过于忙碌而无法顾及质量,造成质量的下滑。

(5)项目成员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系统分析员的分析能力、系统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程序员的编码能力、测试人员的测试能力,以及企业或项目团队激发出这些能力的能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还有总体上对客户行业业务的熟悉程度;对于建模工具、开发工具、测试工具等技术的掌握程度;企业内部对行业业务知识和主要技术的知识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