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6082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docx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3)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提出的近期(2009—2015年)目标要求:

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__,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以上;生态产业示范已在生态脆弱区全面开展。

A.100%

B.90%

C.80%

D.70%

2.下列公式中,用来计算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总物料衡算公式的是__。

A.∑G投入=∑G产品+∑G流失

B.Q+A=H+P+L

C.AD=BD-(aD+bD+cD+dD)

D.∑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3.下列公式中,用来计算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总物料衡算公式的是__。

A.∑G投入=∑G产品+∑G流失

B.Q+A=H+P+L

C.AD=BD-(aD+bD+cD+d

D.∑G排放=∑C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4.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是__。

A.市场化、生态化、循环化

B.规范性、有效性、经济性

C.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D.效率高、效益大、效果好

5.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是__。

A.市场化、生态化、循环化

B.规范性、有效性、经济性

C.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D.效率高、效益大、效果好

6.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非稳定连续污水排放源,一般应采用加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24h为周期,采样不少于__个周期。

每个周期每__小时采样和测试一次。

A.21~2

B.31~2

C.22~3

D.32~3

7.某化工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已经批准,工厂建设过程中因市场需要,拟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__。

A.建设单位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向原审批部门提交补充说明

C.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事宜书面告知原审批单位

D.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交原审批部门备案

8.某化工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已经批准,工厂建设过程中因市场需要,拟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__。

A.建设单位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向原审批部门提交补充说明

C.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事宜书面告知原审批单位

D.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交原审批部门备案

9.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__为半径的圆或__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A.D10%D10%

B.D10%2D10%

C.2D10%D10%

D.2D10%2D10%

10.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__为半径的圆或__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A.D10%D10%

B.D10%2D10%

C.2D10%D10%

D.2D10%2D10%

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__《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A.后于

B.优于

C.同等于

D.优于或后于视情况而定

1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__《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A.后于

B.优于

C.同等于

D.优于或后于视情况而定

13.在规划期内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以及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应当规划为__。

A.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

B.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C.防沙治沙保护区

D.沙化土地生态保护区

14.在规划期内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以及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应当规划为__。

A.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

B.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C.防沙治沙保护区

D.沙化土地生态保护区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的是__。

A.遥感法

B.类比法

C.现场调查法

D.收集资料法

16.关于吸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污染物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分配过程一般是由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

B.吸附是溶解质向固体物质传输的过程,它仅包括在固体物表面的吸附作用

C.被吸收物称为吸着物,固体物称为吸着剂,从颗粒表面释放吸附的物质过程称为解吸作用

D.在吸附过程中,固体沉积物表面作用于污染物的能量来自固体表面的化学力

17.关于吸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吸附是溶解质向固体物质传输的过程,它仅包括在固体物表面吸附作用

B.污染物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分配过程一般是由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

C.被吸收物称为吸着物,固体物称为吸着剂,从颗粒表面释放吸附的物质过程称为解吸作用

D.在吸附过程中,固体沉积物表面作用于污染物的能量来自固体表面的化学力

18.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向大气排放的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__。

A.回收利用

B.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C.采取除尘措施

D.将其充分燃烧

19.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向大气排放的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__。

A.回收利用

B.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C.采取除尘措施

D.将其充分燃烧

2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__,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限制开发

D.禁止开发

21.下列哪种气体不属于向大气排放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__

A.转炉气

B.电石气

C.恶臭气体

D.电炉法黄磷尾气

22.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简化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

A.排放方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

B.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

C.无组织排放一般可以简化为点源

D.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

23.某工矿企业,对厂区内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时,测量点布置采用网格法,间隔为__,交点处设监测点。

A.10~50m

B.50~100m

C.50~500m

D.100~300m

24.海南省热带雨林区的造纸厂建设项目,依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的环评文件应为__。

A.环境影响评价书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环境影响报告表

D.环境影响评价表

25.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下列耕地不能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__。

A.蔬菜生产基地

B.需要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

C.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D.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26.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__。

A.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B.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

C.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D.环评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表

2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TSP的二级标准的1小时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__mg/m3。

A.0.12和0.08

B.0.30和0.20

C.0.50和0.30

D.以上都不对

28.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多年平均流量为200m3/s,河宽为50m的河流,取样垂线的设置正确的是__。

A.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B.各距岸边1/3处

C.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3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D.距岸边1/2处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__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采矿、取土、挖砂、采石等生产活动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A.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

B.各级环境保护部门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水利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__,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或者地方的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

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__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A.分层

B.分级

C.分期

D.分别

32.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由__制定。

A.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局

C.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局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33.某三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海湾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__。

A.大潮期和中潮期

B.大潮期和小潮期

C.中潮期和小潮期

D.小潮期

34.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规定,SO2的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为__mg/m3。

A.0.05

B.0.06

C.0.15

D.0.50

35.等效连续A声级的数学表达式是()

A.Leq=10lg

B.c=

C.WECPNL=

D.EQ=

36.固体废物的热值有粗热值和净热值之分,以下有关粗热值和净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粗热值与净热值的意义相同,只是产物水的状态不同,前者水是液态,后者水是气态

B.粗热值与净热值的意义相同,只是产物水的状态不同,前者水是气态,后者水是液态

C.粗热值与净热值的意义不同,只是产物水的状态不同,前者水是液态,后者水是气态

D.粗热值与净热值的意义不同,只是产物水的状态不同,前者水是气态,后者水是液态

37.举行昕证会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众意见的,听证结束后,听证笔录应当交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审核并签字,无正当理由拒绝签字的,应当__。

A.记入听证笔录

B.要求其说明原因

C.由两个以上证人在场作书面证明

D.取消其代表资格

38.当一个新建项目全部指标的清洁生产水平达到__水平时,尚需做出比较大的调整和改进。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9.《关于推进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的重点污染物包括__。

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

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挥发性有机物等

C.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40.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空气质量标准共分为__级。

A.一

B.二

C.三

D.四

41.

下列扩散参数的计算公式中针对面源扩散模式的是()。

A.A

B.B

C.C

D.D

42.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渤海区域建设开发规划中可以不包含的内容是__。

A.实施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B.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

C.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D.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43.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__。

A.污染物的物理性质

B.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C.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D.水体的自净能力

44.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__。

A.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B.污染物的物理性质

C.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D.水体的自净能力

45.热电厂、热力网、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应__。

热力网建设资金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不落实的,热电厂项目不予审批。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B.同时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C.同时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投入使用

D.同时审批、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46.《环境保护法》中规定:

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__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A.废弃物

B.噪声

C.大气

D.水资源

47.一均匀稳态河段,河宽B=100m,平均水深H=2m,流速u=0.5m/s,平均底坡I=0.0005。

一个拟建项目以岸边和河中心两种方案排放污水的完全混合距离分别是__。

A.26374.7m,6593.7m

B.6593.7m,26374.7m

C.7903.6m,17394.7m

D.17394.7m,7903.6m

4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__的颗粒物。

A.≤100/μm

B.≤10μm

C.≤1μm

D.≤0.1μm

49.__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的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设备名录。

A.环境保护部

B.商务部

C.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

D.国家工商总局

50.__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的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设备名录。

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B.国家商务部

C.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

D.国家工商总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