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2544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docx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文档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复习

一、中国疆域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国土面积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最南:

是曾母暗沙

最北:

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最西:

是帕米尔高原

最东:

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海岸线长

18000多千米

临海

自北向南依次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台湾海峡属东海

邻国

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岛屿

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崇明岛

领海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我国的

行政区域

分为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镇)。

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云(云南)、桂(广西壮族自治区)、粤(广东)、台(台湾)。

●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位置最北、最东的是黑龙江省。

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简称琼。

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豫)。

少数民族种类最多、与三个国家相邻是云南省(云或滇)。

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邻省最多(8个)。

与四个国家相邻、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与三个自治区相邻与三个自治区相邻、跨3个地理区域、跨四个干湿地区是甘肃。

四周临海或海峡是台湾和海南。

人口最少的是澳门。

最大最后成立的直辖市是重庆市。

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7.1.);澳门特别行政(1999.12.20)

三、中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

2000年(12.95)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农村人口比重大。

●人口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

(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

●内容: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从多到少分别是:

河南、山东、广东(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四川、江苏、河北、湖南、湖北、安微

四、中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汉族分布特点: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

民族政策:

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马头琴、赛马、摔跤、射箭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两面鼓、孔明灯

(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哈达,神鼓,藏传佛教

(朝鲜族)长鼓舞、跳板

(哈萨克族):

冬不拉

(苗族、侗族)、芦笙节

(彝族)火把节

汉族:

赛龙舟

维吾尔族---手鼓舞

傣族—竹楼

壮族—干栏式木楼

藏族—碉楼

蒙古族---蒙古包

 

东北三省

回族、维吾尔族:

伊斯兰教

朝鲜族、满族

牧区:

藏族、蒙古族、

五、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的特征对气候影响是: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对河流的影响是:

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

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

海拔

地形类型

地形区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

500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

5、我国的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东西走向

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西北-东南走向

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弧形山系

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南北走向

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6、我国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内蒙古高原

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的状态。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有坝子分布。

7、我国的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有丰富的油气田。

我国地势最低点位于吐鲁番盆地有“火洲”之称,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最低处。

准噶尔盆地

纬度位置最北,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柴达木盆地

在青海省西北部,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发展农业最优越,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农耕发达)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8、我国的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

又称黄淮海平原,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黄河

长江中下游平原

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我国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我国三大半岛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中华五岳

北岳山西恒山、南岳湖南衡山、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

省区界线

昆仑山(新疆和西藏)、祁连山(甘肃和青海)、太行山(陕西和山西)、巫山(湖北和重庆)、南岭(湖南和广东)、武夷山(江西和福建)

地形区界线

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祁连山(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巫山(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雪峰山(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

六、中国的气候

1、中国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冬季

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夏季

夏季南北南北南普遍高温。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度高)。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

我国的三大火炉:

重庆,南京,武汉

2、

我国的降水时间分布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南多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强北移速度快则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北移速度慢则南涝北旱

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火烧寮

南方雨季比北方早、长

3、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最大特点

雨热同期,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

1月气温在0°C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在0°C以上

冬季风来自陆地,寒冷干燥,偏北风

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偏南风

青藏高原不受冬季风、夏季风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及我国冬季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的原因是:

海陆热力差异大(我国临最大的海洋和地处最大的陆地上)

4、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湿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四个干湿地区都有:

甘肃、西藏自治区、陕西、内蒙古自治区。

干湿地区

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

半湿润地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

高原大部、天山

草原

干旱地区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草原、荒漠

5、根据是否≥10°C积温我国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

分布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大兴安岭北段及两侧地区

一年一熟

春小麦

中温带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

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宁南部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

热带

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南部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寒潮

(冬半年,除青藏高原、热带地区以外,降温、霜冻、大风)

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霉雨)、台风(5-10月,7、8月最多,狂风暴雨,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

沙尘暴

(北方和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疏松,冬春季,空气混浊)

洪涝

(发生频繁、损失严重,夏秋季,东部平原地区)

干旱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我国多旱涝灾害

七、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外流河为主

外流河河水来自天然降水。

内河

内流河河水来自高山冰雪融河水。

我国河流、淡水湖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

内流河、咸水湖分布在西北地区。

2、我国水量最大水量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

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

我国的惟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阳湖,最大的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我国五大湖是:

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巢湖

3、外流河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汛期长,含沙量少,水量丰富;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汛期短,含沙量大,水量不大。

外流河夏季水量丰富是受外流河夏季水量丰富的降水影响。

内流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夏季水量丰富是受夏季高温冰雪融水增多的影响。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且无支流的汇入是因为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黄河的忧患

①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②断流(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人为原因)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种草。

防洪和治沙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修建水库。

在上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修堤筑坝,疏通河道。

宁夏平原

具有“塞上江南”美称

河套平原

具有“塞上米粮川”美称

长江中游段

被称为“九曲回肠”。

长江

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长江最长支流是汉江。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黄河的经济意义

灌溉、防洪、发电。

长江的经济意义:

黄金水道(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水能宝库,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落差大,流量大)的横断山区和三峡。

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是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因为洞庭湖调节能力减弱,所以要实施退田还湖,提高蓄洪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河流

起源

源头

注入

长度

流经省区

冬季是否结冰

水利工程

上中游分界点

中下游分界点

支流

黄河

巴颜喀拉山

卡日曲

渤海

5464千米,我国第二长河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

结冰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内蒙古河口

河南旧孟津

山西汾河、陕西渭河

八、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按用途分为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按人类历史时期可否更新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品种齐全,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石油及产地

黑龙江

辽宁

,河北

山东

河南

甘肃

青海

新疆

大庆油田(全国最大)

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胜利、中原油田

南阳油田

玉门油田

冷湖油田

克拉玛依、塔北、塔南油田

煤矿及产地: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宁夏

新疆

山东

江西

贵州

四川

鹤岗、鸡西煤矿

开滦峰峰煤矿

大同、阳泉、西山煤矿

神府、铜川煤矿

石嘴山、石炭井煤矿

哈密煤矿

平山煤矿

淄博、兖州煤矿

萍乡煤矿

六盘水煤矿

攀枝花煤矿

辽宁

内蒙古

安徽

元宝山煤矿

伊敏河、霍林河、东胜煤矿

淮南、淮北煤矿

铁矿及产地

辽宁鞍山、本溪铁矿,河北迁安、武安铁矿,安徽马鞍山铁矿,湖北大冶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四川攀枝花铁矿,广东连平铁矿,海南石碌铁矿

铁矿储量最多的三个省:

四川、河北、辽宁

有色金属及产地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招远金矿,甘肃金昌镍矿,江西德兴铜矿,江西大余钨矿,湖南锡矿山锑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贵州铜仁贡矿铜,云南东川铜矿,云南个旧锡矿,广西平果铝土矿

西气东输

天然气,管道运输。

起点是塔里木盆地轮南,终点是上海。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我国煤矿产量和储量居世界首位,具有世界性优势矿产有稀土、钨、锡、锑、钼10、我国有煤海之称的是山西。

九、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土地类型齐全:

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

我国草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难以利用的土地:

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

3、土地资源差异: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热量低,降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热量高,降水多,以水田为主。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青藏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低,土地生产力低。

4、土地政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5、三北防护林中的三北是指东北、华北、西北。

土地类型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耕地

乱占耕地,耕地面积减少

提高耕地生产水平,适当开垦荒地

林地

乱砍滥伐

植树造林,采育结合

草地

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管理不善

合理放牧,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

十、中国的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

地区分布悬殊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解决水资源在空间(地区)分配不均的措施:

跨流域调水(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

时间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解决水资源在时间(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

兴修水库。

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根本途径: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十一、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

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海产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南海有“天然鱼仓”之称。

四大渔场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其舟山渔场最大

丰富的矿产资源

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从海水中提取海盐、镁、碘等

6、四大盐场:

北方的长芦盐场和淮北盐场

南方的(海南)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山的背风坡,降水少,纬度低,蒸发旺盛,有利晒盐)。

,十二、秦岭——淮河线(东西走向)

秦岭

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淮河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洪涝灾害频繁。

与淮河流向一致的:

海河。

2、秦岭---淮河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

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淮河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分界线

3、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气候因素)。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或者大兴安岭、长城)(季风因素)。

青藏与西北地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或者昆仑山、祁连山)(地形因素)。

十三、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文化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西安、北京、开封、洛阳为著名古都。

北方地区是我国最大能源基地。

我国森林资源宝库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东北三宝

人参、鹿茸、貂皮

北方地区农作物

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温带水果

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地方特产

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矿产

煤、铁、油

北方环境问题

华北的旱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的原因是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白昼较短。

十四、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

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南方地区农作物

水稻、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矿产

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南方地区商品量基地

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

工业基地

北方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基地,南方沪宁杭基地、珠江三角洲基地。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湿热

南方地区糖料作物

甘蔗,南方地区油料作物:

油菜。

北方地区糖料作物

甜菜,北方地区油料作物:

花生

经济特区

是厦门、汕头、珠海、深圳、海南省

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的差异是因降水差异的缘故,作物熟制的差异是热量差异的缘故。

8、十五、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农作物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宗教

藏传佛教。

布达拉宫是著名藏传佛教圣地

地势

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

公路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

铁路

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

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改善了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确保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珍稀动物

藏羚羊、雪豹、野驴。

主要牲畜:

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青藏地区地热资源

(位于板块交界处)、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丰富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高寒

三江源

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

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河发源地的原因

地势高,河流顺地势由高处流向低处,高山积雪,冰川广布,夏季冰雪融水成为河流的水源。

16、西北地区

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

少数民族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牧区作物

肉、奶、皮、毛等

矿产资源

稀土矿、镍矿、煤、石油(黑金)、褐煤。

经济作物

新疆的长绒棉(白金)。

农业以绿洲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为主,瓜果甜(日温差大,有利于糖类的积累)

新疆地形特点是

三山夹两盆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干旱

西北地区畜牧基地

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昆仑山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天山牧场

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所以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从东到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西北地区的牲畜品种

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伊犁马,宁夏滩羊。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面积、人口

20%,40%

25%,55%

25%,1%

30%,4%

区域之最

全国最大能源基地

人口最多、水能资源最丰富,水热条件最好

人口最少,海拔最高,夏季气温最低

面积最大,最干旱,降水最少

地形特征

平原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高原盆地为主

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日照充足,气温低

气温变化大,光照强,降水少

主要河流

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塔里木河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花生、甜菜、棉花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菜叶

青稞、小麦、豌豆

小麦、棉花、甜菜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钾盐、石油、天然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