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07述而第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331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07述而第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07述而第七.docx

论语07述而第七

⑴子曰:

“述而不作,

⑴孔子说:

“继承发扬(古代文化传统)而不去改变它,

信而好古,

忠实并遵从古代文化,

窃比于我老彭。

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商代大夫彭祖)。

⑵子曰:

“默而识之,

⑵孔子说: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上从不满足,教导他人从不厌倦,

何有于我哉?

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困难呢?

⑶子曰:

“德之不修,

⑶孔子说:

“不修养品德,

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学问不研究,知道什么是正义却不去做,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好的地方不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啊。

⑷子之燕居①,申申如也②,夭夭如也③。

⑷孔子闲暇时,容貌舒缓,态度温和。

⑸子曰: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⑸孔子说:

“老了我已衰老了!

很久我都不再梦见周公了!

”(周公--鲁国始祖,孔子对他非常崇拜)

⑹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⑹孔子说:

“立志道义,执守道德,不违背仁义,修业于六艺之中。

”(六艺--分为初级六艺和高级六艺,初级六艺包括礼节、音乐、射箭、驾车、写字和算术,高级六艺是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礼》、《乐》《易》、《诗》、《书》和《春秋》六本书)

⑺子曰:

“自行束脩以上①,吾未尝无诲焉。

⑺孔子说:

,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就没有不教他的道理。

⑻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⑻孔子说:

“(教学生)不到他们想不明白时不教(要学生学会主动地思考),不到他们说出来时不教(要学生大胆地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学生)已知一个角,

(学生们)却不能以此推断出其它三个角,就

不能再靠他们自去苦苦思索了。

(这时就需要老

师去教给他们了)”

⑼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⑼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进餐,从来没有吃饱过。

(表示对丧者的仁爱。

子于是日哭①,则不歌。

孔子在吊丧哭过的一天里,是不会唱歌的。

(表示对

丧者的尊重。

⑽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⑽孔子对颜渊说:

“(只要是个知识分子,国家)用你就去干(事业),不用你时你就隐匿起来(找个安静的地方去读书充实自己,准备再次为国效力),(这种事恐怕)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④?

子路问:

“先生如果率领三军作战,那么打算选谁作

你的助手呢?

子曰:

“暴虎冯河,

孔子说:

“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徒步过河,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会和他共事的。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画而有把握成功的人才行。

⑾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⑾孔子说:

“财富如果可以追求,即像拿着鞭子为人赶马车这样的事,我也会去做的。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不可以追求,我还是做我喜欢做的事吧!

⑿子之所慎:

齐,战,疾。

⑿孔子所慎重对待的事是:

斋戒,战争,疾病。

⒀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⒀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后,沉醉得三个月都不知肉的味道。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说:

“没想到韶乐美到这种境地!

⒁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①?

⒁冉有说:

“我们先生会去帮助卫国国君吗?

子贡曰:

“诺,吾将问之。

子贡说:

“是吗?

我去问他。

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

子贡进去问:

“伯夷和叔齐是怎样的人啊?

曰:

“古之贤人也。

孔子说:

“(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啊。

曰:

“怨乎?

又问:

“他们有怨恨吗?

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回答说:

“追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出,曰:

“夫子不为也。

子贡退出来,告诉冉有说:

“我们先生不会帮助卫君的。

⒂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⒂孔子说:

“吃粗粮,喝淡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那些)不合道义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犹如天边浮

云一样。

⒃子曰: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⒃孔子说:

“再给我几年的时间,让我五十岁的时候去学《易经》,就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

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⒄孔子退有时用雅言。

在读《诗经》、《尚书》,或是在主持礼仪活动时。

都是用的雅言。

⒅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⒅叶公(楚国大夫)问子路,孔子的为人怎么样,

子路不对。

子路没有回答。

子曰:

“女奚不曰:

孔子说:

“你怎么不说: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他这个人哪,发愤努力以致都忘了吃饭,

乐以忘忧,

快乐得竟忘掉了忧愁,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以致于连自己就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等等’。

⒆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⒆孔子说: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道一切,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探求得来的。

⒇子不语怪,力,乱,神。

⒇孔子不谈论的有:

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21)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1)孔子说:

“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

(22)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22)孔子说:

“老天把德行赐予了我,桓魋(宋国司马)

能把我怎么样!

(23)子曰: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23)孔子说:

“你们几个人认为我有什么还隐瞒着吗?

吾无隐乎尔。

我没有什么隐瞒的。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我没有一点不能向你们公开的,

是丘也。

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24)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24)孔子按四项内容教课:

典籍文化,社会实践,忠和信。

(25)子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25)孔子说:

“圣贤之人,我无法见到了!

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但能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

子曰: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孔子还说:

“成善之人,我无法见到了!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但能见到积德行善持之以恒的人,也就可以了。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没有装有,空虚装充实,穷困装富足,这种人很难

坚持美德!

(26)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6)孔子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射鸟而不射栖息在巢穴中的鸟。

(27)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27)孔子说:

“可能有虽无知却敢创作的人,我没这种事。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听,选择对的去理解它;

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多看去认识它,和“生而知之”相比则差一点。

(28)互乡难与言,童子见②,门人惑。

(28)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太坏)难以交谈,(但有一天)有个孩子来访孔子却接见了他,弟子们感到迷惑不解。

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孔子说:

“我赞许他要求进步,而不是赞许他退步,

(对孩子)何必做得太过分呢!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一个人为追求高洁而来,我赞许他的高洁,

肯定他的现在而不是肯定他的过去。

(29)子曰: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29)孔子说:

“仁义(离我们)很远吗?

如果我(修炼)成仁,

那仁义就会到来。

(30)陈司败问:

“昭公知礼乎?

(30)陈司败(主管司法的官)问:

“昭公知道礼义廉耻吗?

孔子曰:

“知礼。

孔子说:

“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

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巫马期(孔子的学生)作了

个揖请他走近自己,

曰: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说:

“我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偏私吗?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昭公他从吴国娶的老婆和他同姓,无奈只好叫她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如果说昭公知道礼义廉耻,那谁不知礼义廉耻呢?

巫马期以告。

巫马期把这些话转诉给孔子。

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孔子说:

“我真幸运。

如果有了过失,人们就会知道。

(31)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31)孔子和人一起唱歌,如果那人唱得好,就一定请那人再唱一边,然后自己与之和唱。

(32)子曰:

“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32)孔子说:

“文章典籍,大约我还赶得上一般人。

但身体力行地做个正人君子,我还没有达到。

(33)子曰: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33)孔子说:

“如果要说圣贤和仁义,那我怎么敢当!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但为此而不断追求,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则可以说是

已经如此了。

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公西华(孔子的学生)说:

“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无

法学到的啊。

(34)子疾病,子路请祷。

(34)孔子有疾病,子路请求为他祷告。

子曰:

“有诸?

孔子说:

“有这做法吗?

子路对曰:

“有之;《诔》曰:

‘祷尔于上下神祇。

’”

子路回答说:

“有,《诔》上说:

‘为你向上上下下的神

灵祷告’。

子曰:

“丘之祷久矣。

孔子说:

“我已祷告了很久了。

(35)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35)孔子说:

奢侈就不恭顺,俭朴就简陋。

与其不恭顺,宁可简陋。

(36)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5)孔子说:

“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忧心忡忡。

(37)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37)孔子温和而严厉,威武而不粗暴,谦恭而安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