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223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docx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一油脂行业概况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1各

油脂行业分析报告

一、油脂行业概况

1、中国食用植物油统计分析

(1)各油种产量占比概况

近年来,大豆油1405.6万t,占食用油总产量50.6%;菜籽油556.2万t,占食用油总产量20%;棕榈油312.5万t,占食用油总量11.2%;花生油144.8万t,占食用油总产量5.2%;玉米油87.7万t,占食用油总产量3.2%。

从目前看来,我国对大豆及大豆油的进口仍有强劲的需求,这种强劲的进口需求近几年不会改变。

近几年来,人们对玉米油及葵花籽油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另外,稻米油、油茶籽油、橄榄油之和也都从原先的几乎为零增加到了食用油总产量的1%左右,充分说明各种营养食用油在这几年的迅速发展。

(2)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数量统计

植物油加工企业中,日加工能力100t以下的有523个,占总数量百分比39.6%;年油料加工能力384.2万t,占总数百分比3.5%;年精炼能力503.0万t,占总数百分比14.8%;食用植物油产量111.1万t,占总数百分比4.0%。

日加工能力100~200t的企业有251个,占总数量百分比19.0%;年油料加工能力752.9万t,占总数百分比6.9%;年精炼能力459.0万t,占总数百分比13.5%;食用植物油产量187.7万t,占总数百分比6.8%。

日加工能力200~400t的企业有278个,占总数量百分比21.0%;年油料加工能力1680.1万t,占总数百分比15.3%;年精炼能力564.1万t,占总数百分比16.7%;食用植物油产量336.7万t,占总数百分比12.1%。

日加工能力400~1000t的企业有146个,占总数量百分比11.1%;年油料加工能力1784.3万t,占总数百分比16.3%;年精炼能力838.9万t,占总数百分比24.8%;食用植物油产量565.3万t,占总数百分比20.3%。

日加工能力1000t以上的企业有123个,占总数量百分比9.3%;年油料加工能力6344.8万t,占总数百分比58.0%;年精炼能力1025.0万t,占总数百分比30.2%;食用植物油产量1580.0万t,占总数百分比56.8%。

近年来,日加工能力100t以下以及日加工能力100~200t的企业均有大幅度下降,而200t以上的企业个数大幅度提升。

最为值得关注的是日加工能力1000t以上的企业,从75个增长为123个,其食用油产量占到总数的56.8%。

近几年来国家鼓励增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成果明显,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国有企业以及各地大型的龙头企业将成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

(3)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统计

2009年中国食用油年油料加工能力为10946.3万t,比上年增加3080.6万t,增长率为39.2%;年油脂精炼能力为3389.9万t,比上年增加661.3万t,增长率为24.2%;食用植物油统计产量为2780.9万t,比上年增加487.3万t,增长率为21.2%;食用植物油实际产量(统计产量扣除外购原油国内精炼量402.2万t,外购成品油国内分装量90.7万t)为2288万t,比上年增加360.2万t,增长率为18.7%。

从油品类型来看,精炼油产量总计2074.4万t,其中一级油1250.8万t,二级油83.7万t,三级油171.5万t,四级油564.4万t;调和油为118.7万t。

200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前3位企业:

益海嘉里(中国)658.0万t,中粮集团有限公司193.5万t,九三粮油工业集团83.6万t。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油脂的质量及安全要求逐渐增加,未来几年里三、四级油的占比会越来越小,而一级油的产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4)食用油各类型企业加工生产能力统计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年油料加工能力2819.6万t,占总数百分比25.9%;年精炼能力1241.9万t,占总数百分比36.8%;食用植物油产量1255.8万t,占总数百分比45.4%。

民营企业年油料加工能力7098.8万t,占总数百分比65%;年精炼能力1785.9万t,占总数百分比53%;食用植物油产量1271.1万t,占总数百分比45.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年油料加工能力981.3万t,占总数百分比9.1%;年精炼能力342.8万t,占总数百分比10.2%;食用植物油产量240.4万t,占总数百分比8.7%。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食用植物油产量占比在减少,降到45.4%,而民营食用油加工企业仍占到我国食用油产量的半壁江山。

从民营企业的加工能力、精炼能力和食用油产量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在开工率上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

2010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食用油产量占比继续略微下降,而国有控股企业在食用油产量的占比会有一定量的小幅提升,这与2010年以来国有大型企业持续收购民营企业有关,但各类型企业食用油产量的占比格局应该基本保持不变。

(5)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产量各地区排名

中国年油料加工能力前3名分别为:

江苏1473.3万t,黑龙江1463.9万t,山东1421.6万t;年精炼能力前3名分别为:

江苏577.2万t,广东370.1万t,山东321.8万t。

植物油产量前10名分别为:

江苏511.0万t,山东367.5万t,广东273.5万t,天津184.5万t,湖北182.6万t,福建122.3万t,上海121.1万t,河北120.8万t,黑龙江100.5万t,广西96.9万t。

2、国内油脂油料供应的现状

(1)首先是国产的原料的播种面积长年是比较稳定的,近几年甚至是有所下降了。

大豆、菜籽、花生、棉籽、葵籽等品种,加在一起也是略有下降的。

从产量上看,也是基本上是徘徊不前的。

主要的几个产品,基本上这几年没有太大的起色,像大豆基本上都是1500万吨的上下波动。

像花生、菜籽、棉籽,基本上也是1000万吨的上下起伏。

播种面积,也没有太大的增长,产量也没有很大的增长。

但是在原材料的没有很大的增长的情况下,我们的压榨量是有明显增长的,大豆的压榨量有了5000万吨。

压榨量的上升,国产的原材料的变化不大,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度是明显增大了。

大豆和菜籽的合计进口量达到了5000多万吨,这个趋势也是逐年上升,非常明显。

大豆原料,压榨原料对进口的依赖性可以看到也是逐年上升的,现在已经达到了80%以上的水平了。

这几年国产原材料的压榨量比较少,主要是靠进口。

(2)其次,加工企业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底,大豆的压榨产量大概是9000万吨左右,这不是很完全的统计,因为还有很多小的产能没有办法统计。

其中,80%以上的产能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山东、江苏、广东三个省,占到了一半多的量。

山东的日压榨产能是5.5万多吨,江苏是5.3万吨,广东是3.7万吨左右。

另外还有行业的集成度是不断的提高。

前11家大的企业集团,占到了总产能的一半左右。

大的产能是占到了70%以上,四分之三左右。

最大的集团就是益海,占到了大豆产能的21%。

其实,中粮也占到了10%左右,嘉吉、九三是8%左右。

这样加在一起基本上就是70%多,这个行业经过了多年的竞争之后,基本上就是这11家规模比较大的。

在过去的两年中,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稍有放缓,产能的利用率有所好转。

从之前的不到50%,现在已经回升到了50%以上了。

但是产能利用率还是比较低,还处在一个比较过剩的阶段。

从2010年起,产能的扩张速度又开始提速,会有更多的产能投入。

这个竞争会更加激烈。

产能利用率方面,大的油厂的开工率比较高,特别是有外资背景的油厂都是70%以上。

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开工率普遍比较低,尤其是这两年的东北地区的国产原料的压榨工厂,普遍的低开工率的情况下,很多都已经停工。

2008年以前,外资在国内发展很快,发改委出台了促进大陆加工企业发展的改革意见,外资在国内的发展一定放缓,之前主要是嘉吉、金光、日清、正大等外资企业,占到了18%,到2010年,基本上是维持在8.5万吨,现在是占到了全国的30%左右。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压榨量产能是30%左右,压榨量是40%左右。

3、国内油脂加工企业的基本特征

一是低利润。

行业由于竞争比较激烈,价格利润一直是在低位徘徊,在2001-2003年还处在比较高,但是是在不断的下滑过程,从2004年到现在,都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基本上就是几十块钱一吨的加工利润。

相比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比较成熟的国家、行业来讲,这个利润水平相对来讲偏低。

二是高风险。

由于受到了国际原料价格的波动,国内的其他原料,包括了花生、棉籽等价格也是跟随着大豆在激烈的波动中,给的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前几年,在2004年和2008年的两次大涨大跌的过程当中,国内的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企业和一些工厂都被洗牌了,这就是价格波动带来了市场风险,带来了巨大的亏损之后被迫出局。

由于我国对外的依赖性比较高,大豆供应基本上就是不到十家公司在供应,棕榈油的集中度更高,所以从原料的供应集中度和原料的价格波动两个方面加在一起来看,国内的加工业的风险的确很大。

总之,是我国自主油脂油料的供应比较有限,对进口大豆、其他的油脂的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

另外,行业的利润率低、风险很大。

还有企业的产能出现了过去很多年都是供过于求,这个产能过剩的问题还会存在。

国内的压榨产能基本上在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集中,出现了这种集中度越来越高的现象。

4、行业在最近十年来的变化

(1)行业基本上是走过了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2003年之前,基本上是建好了工厂就可以盈利,那时候的利润率很高。

基本上那时候出现了一种需求量猛增,产能跟不上的情况,所以行业的利润比较好,行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自从2004年大豆价格大幅度波动以后,出现了大的洗牌,这时候正好采购生成阶段的来临,大的波动出现,在采购和产品价格风险控制方面没有做好的话,就很难生存,这种情况会长期持续。

在09和2010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将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明显,就是整个的行业竞争需要依靠更综合的能力,更系统性的能力。

因为除了做好采购之外,还需要在物流、金融方面都要有相应的配合。

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三个因素的驱动,一个就是行业整体规模的不断上升,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第二个是价格的激烈变动带来的风险,也带来了并购。

第三点就是国际化,国际化有两个行业,一个是原料的国际化,进口原料的依赖。

第二个就是进口行业里面的外资越来越多,推动了整个原材料行业的变革。

(2)行业的获利空间还是取决于成本优势

从三个方面来看,采购、生产和物流。

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有很精细的配合,在采购方面依然还是大头,采购的成本,占总成本的85%以上。

而且,在通过十几年的运作,原材料的采购方法,以及价格信息都非常的透明,根据期货市场来运作,因此,采购成本越来越难以控制。

从生产上来看,企业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成本,现在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定的,像新投产的工厂基本上差不多,像设备这些东西都是比较一致,竞争的差距不大,生产方面没有太大的竞争。

第三个方面就是物流方面的竞争。

这方面的竞争还是差距比较大的。

一方面是因为工厂的位置很重要,位置好,物流成本低,位置不好,物流成本高,这个相差很大。

另外还有配套的物流系统很重要,包括是不是有自己的码头,是不是有足够的原料的仓容,还有没有足够的原料的管容等等设施,另外有没有铁路专线等等,对于企业的竞争能力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因为工厂的地点不能随便的改变,这个条件就很难改变,这个物流的差距就会长期存在。

从前面可以看到,油脂加工行业,必须要打造高效率的生产物流系统,初级的阶段就是工厂的位置很重要。

到了这个高级的阶段,就要求更高了,需要各工厂之间形成网络,互相配合。

在这个关键的物流结点上,就需要有自己的布点,因此,行业在生产和物流的效率竞争上,这就给新投产的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加工行业要套期保值,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套期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