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867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docx

纸房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

 

遵义县纸房煤矿

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

 

二○一六年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审批表

单  位

审批人签字

日 期

备  注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审批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预案编制的目的

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严防事故发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主要作用在加强事故预防工作中,一旦发生事故将以最快速度组织事故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小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第二节、预案编制的依据

为了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矿实际,编制我矿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节、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我矿发生的井下各类事故,主要存在水灾,瓦斯。

第四节、应急预案体系

1、应急组织:

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部各成员的职责;

2、应急管理:

编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3、预防与预警

4、应急响应与行动方案;

5、应急措施;

6、应急保障

第五节、应急工作原则

当发生事故时,其工作原则遵循现场汇报,调度室通知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由总指挥通知相关人员和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和人员按照预案分工做好各自本职工作。

 

第二章危险源分析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地理位置

遵义县枫香镇纸房煤矿位于遵义县城北西西方向,距县城47.6公里处的枫香镇纸房村,隶属遵义县枫香镇管辖。

地理坐标:

东经106°32′34″~106°34′35″,北纬27°39′49″~27°41′14″。

二、交通情况

纸房煤矿至枫香镇有矿井公路相通(运距11km),距最近的川黔铁路南白火车站58km(运距),交通方便。

三、地形地貌

矿区总体上属中低山山地地貌,矿区内总体地势南东高、北西低,中部高,往北西和往南东低。

区内主要为三叠系地层和二迭系地层,形成单面斜坡,植被较发育。

本区为侵蚀形成的碎屑岩夹碳酸盐缓山宽谷地貌,山体走向与构造一致,呈北西向延伸。

矿区中部溪流由南西向北东排泄。

最高点在矿区北东部的大岩寨,标高1354m,最低点在矿区北部的纸房河(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780m。

最大高差551m,一般高差100~200m,属于浅切割地区。

四、地质条件

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二迭系上统长兴组、二迭系上统龙潭组、二迭系中统茅口组。

矿区位于岩孔-松林鞍状背斜中部北西翼,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为323°~345°,倾角27°~39°,一般为33°,产状变化较小。

矿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经调查,未发现断距大于10m的断裂构造。

矿井构造简单,为一单斜构造。

龙潭组(P3l)为矿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属滨海沼泽相沉积。

厚62.17~85.19m,一般厚75m。

含煤12层,含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3层,其中C5煤层局部可采,C7、C10煤层全区可采,可采煤层厚3.05米,可采含煤率为4.10%。

该区煤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其岩性、岩相较稳定,沉积韵律清楚,标志层发育良好,煤层及岩层均易于对比。

五、地质构造及特征

矿井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二迭系。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二迭系中统茅口组(P2m)

在矿区南东边界附近出露,上部为薄层至中厚层含燧石条带及团块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厚30~70m;中下部为中厚层至厚层灰岩组成,厚183~240m,出露于区内的石坎子~坪上一带。

2、二迭系龙潭组(P3l)

分布于矿区南东部。

为矿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属滨海沼泽相沉积。

龙潭组(P3l)厚62.17~85.19m,一般厚75m。

主要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偶夹泥灰岩、碳质页岩及硅质岩。

在区内,龙潭组地层在走向和倾向上均较稳定,变化不太大,只是其中所赋存的C5号煤层在倾向上变化大(850米标高以上厚度0.45m,不可采;850米标高以下厚度0.78m)。

可采煤层厚3.05米,可采含煤率为4.1%,龙潭组底部常有1~3m厚的古风化壳。

3、二迭系上统长兴组(P3c)

于矿区南东部呈带状分布。

上部为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燧石灰岩夹泥灰岩;下部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夹灰黄色泥(页)岩,该层平均厚50m左右。

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

矿区南东近中部呈带状分布,由黄绿色、棕色、深灰色粉砂质粘土岩和钙质粘土岩组成。

风化成土黄色亚砂土,其露头在地形上常呈负地形,厚19~25m。

5、三叠系下统夜郎组黄村坝段含水层(T1y2)

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厚约100m。

6、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

主要分布于矿区北西部及其外围,为灰色、深灰色及肉红色中至厚层灰岩。

厚度大于200m,区内未见顶。

7、第四系(Q)

为黄色、黄褐色浮土及残坡积物,零星分布于地势低洼地带及缓坡地带。

厚0~5.0m。

煤系地层及含煤性

矿区内煤系地层特征从新到老分别描述如下:

长兴组:

含燧石厚层状灰岩。

1)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泥灰岩夹灰黑色炭质泥岩。

底部0.4~0.6m为黑色煤层(一号煤C1),俗称上把边煤。

厚4.9~5.7m。

2)灰色、深灰色中厚层泥灰岩与灰黄色泥岩互层。

底部0.45~0.70m为黑色煤层(二号煤C2),俗称抛荒煤。

厚4.75~6.53m。

3)灰色、深灰色泥岩,炭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

底部0.55~0.65m为黑色煤层(三号煤C3),俗称臭煤。

厚3.75~5.42m。

4)灰色、深灰色炭质泥岩,含黄铁矿团块。

底部0.10~0.20m为黑色煤层(四号煤C4),俗称黄煤,含黄铁矿结核。

厚4.705~6.16m。

5)灰色、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色中厚层状泥灰岩互层。

底部0.21~0.44m为黑色煤层(五号煤C5),俗称铁煤,该层煤在区内局部可采(850m标高以上不可采)。

厚4.95~7.63m。

6)灰色至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状泥灰岩。

底部0.50~0.70m为黑色煤层(六号煤C6),俗称上二股煤。

厚4.80~5.97m。

7)灰色至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

底部1.60~2.00m为黑色煤层(七号煤C7),俗称铁煤。

厚4.95~7.05m。

8)灰色至深灰色粉砂岩、炭质泥岩。

底部0.55~0.72m为黑色煤层(八号煤C8),俗称下二股煤。

9)深灰色炭质泥岩夹灰色薄层状泥灰岩。

底部0.50~0.55m为黑色煤层(九号煤C9),俗称笋壳煤。

10)灰色粉砂岩、炭质泥岩、细砂岩。

底部1.19~1.50m为黑色煤层(十号煤C10),俗称粉煤,含黄铁矿结核。

11)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与深灰色泥岩互层。

底部0.20~0.33m为黑色煤层(十一号煤C11),俗称把边二股煤。

12)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与深灰色泥岩互层。

底部0.30~0.50m为黑色煤层(十二号煤C12),俗称下把边煤。

13)茅口组石灰岩之上,岩性为铝质泥岩,上部为灰黑色~深灰色,中下部为浅灰至灰白色,主要成份为高岭石,次为水铝石及氧化硅,富含黄铁矿晶粒和结核,该层厚度4.37~7.50m,平均5.83m,岩性特殊,层位稳定,具有区域性的对比意义,C12煤层直接覆于B1之上,是控制龙潭组底界及C10煤层的标志。

茅口组:

浅灰、灰色厚层晶粒状灰岩。

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规律

矿井构造简单,地层为一单斜地层,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为323°~345°,倾角27°~39°,一般为33°。

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

断层:

矿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未发现断距大于10m的断裂构造,仅在部分采煤巷道中见5条小断层,且断距小于1.20m,其主要特征见表2-1-1:

表2-1-1小断层特征表

断层编号

断层性质

发育位置

断层倾向

(度)

断层倾角

(度)

断距

(米)

备注

F1

逆断层

0.84

46

65

0.47

F2

逆断层

0.95

31

70

0.32

F3

逆断层

0.13

250

63

0.36

F4

逆断层

0.67

33

70

0.45

F5

逆断层

0.66

32

65

1.20

褶曲:

矿区为一单斜构造。

构造类型

矿区位于岩孔-松林鞍状背斜中部北西翼,构造简单,地层为一单斜地层,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为323°~345°,倾角27°~39°,一般为33°,产状变化较小。

本矿井内无规模较大的断层存在,只在部份采煤巷道内发现一些断距小于1.2米的小断层,对煤层开采基本无影响,矿井地质构造为中等类型。

煤层及煤质、煤层、煤层赋存情况、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倾角、结构

矿井范围内可采煤层有:

C7、C10煤层,C5号煤层在区内为局部可采煤层(850m标高以上不可采)。

目前矿井主要开采煤层为C7号煤,矿井共消耗煤炭资源量:

146.05万吨。

储量核实报告中对C5、C7、C10煤层的编号分别为M5、M7、M10煤层,下面对各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

1)、C5煤层:

产在龙潭组上部,上距长兴组灰岩19~22m,一般为21.8m。

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为323°~345°,倾角27°~39°,一般为33°,据老硐及石门巷道揭露及煤层露头点控制,煤层厚度0.21~0.84m,见煤点平均厚度0.45m,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0.28,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为53.05%,为极不稳定煤层(见表4-1),850m标高以下平均厚度0.78m,无夹矸。

煤层展布不稳定,属结构简单煤层。

在区内局部可采(850m标高以上不可采)。

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与中厚层泥灰岩互层,底板为泥岩夹薄层泥灰岩。

2)、C7煤层:

产在龙潭组中上部,上距C5煤层8~12m,一般为10m。

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为323°~345°,倾角27°~39°,一般为33°,据采掘巷道、老硐揭露及煤层露头点控制,煤层真厚度1.64~1.88m,平均1.66m,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为13.54%,为稳定煤层(见表4-2),无夹矸。

煤层展布稳定,属结构简单煤层。

为本矿主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灰色至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炭质泥岩。

3)、C10煤层:

产在龙潭组中下部,上距C7煤层一般为39m(根据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于2008年10月21日出具的证明)。

下距茅口灰岩顶界11.77-21.53m,一般为16.60m,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为323°~345°,倾角27°~39°,一般为33°,据采掘巷道、老硐揭露及煤层露头点控制,煤层真厚度1.19~1.50m,平均1.35m,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为8.53%,为稳定煤层(见表4-3),无夹矸。

煤层展布稳定,属结构简单煤层。

为今后本矿主采煤层。

煤层顶底板

遵义县枫香镇纸房煤矿C5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与中厚层泥灰岩互层,底板为泥岩夹薄层泥灰岩。

C5煤层厚度0.21~0.84m,见煤点平均厚度0.45m,850m标高以下平均厚度0.78m。

C7煤层顶板为灰色至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炭质泥岩。

C7煤层真厚度1.64~1.88m,平均1.70m。

C10煤层顶板为粉砂岩、炭质泥岩、细砂岩,底板为灰色薄层泥灰岩与泥岩互层。

C10煤层真厚度1.19~1.50m,平均1.35m。

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冒顶、片帮等矿山压力显现的发生,防止冒顶伤人。

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作面设计采用高档普采工艺。

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作业规程,以便更好地保证工作面的生产安全。

煤层露头(含隐露头)及风化带情况

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均出露,本矿未采(风、氧化带)煤层样,根据矿区区域原生产窑及老窑开采情况,煤层(风、氧化带)为煤层露头往下垂深30m,风、氧化带下界定为煤层距地表垂深30m。

矿山可采煤层C5、C7、C10,其物理性分述如下:

1)、C5煤层:

肉眼观察为黑色、黑灰色,金属光泽,坚硬,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层理发育,条痕灰黑色,质硬性脆。

硬度小(相对硬度2~3),脆度大,成块率差,块度一般30~60cm,断口参差,棱角状。

据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类型应属残植煤,光泽类型为半暗型煤。

煤变质程度属无烟煤阶段。

2)、C7煤层:

肉眼观察为黑色、黑灰色,金属光泽,半坚硬~坚硬,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层理发育,条痕灰黑色,质硬性脆。

硬度小(相对硬度4),脆度大,成块率差,块度一般30~70cm,断口参差,棱角状。

含星点状,细脉状及结核状黄铁矿。

据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类型应属腐植煤,光泽类型为半亮型~半暗型煤,煤变质程度属无烟煤阶段。

3)、C10煤层:

肉眼观察,煤岩为黑色,呈玻璃光泽,性脆,半坚硬,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内生节理发育,条痕黑灰色,块度一般10~20cm,断口参差,棱角状。

据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类型应属腐植煤,光泽类型为半亮型~半暗型煤,煤变质程度属无烟煤阶段。

化学性质

根据生产地质报告,煤层工业分析结果如下:

煤质分析结果统计表

工艺性能

(1)、煤的块度

根据矿区原开采对各煤层筛分的统计,C5、C7筛分率为70%,C10筛分率为30%。

(2)、煤的抗碎强度

通过对三层煤进行落下法试验,试验结果分别为80.35、81.46、81.67%,属高强度煤。

(3)、可选性分析

根据邻近矿井对各煤层的可选性试验,各煤层的精煤回收率分别为50.12%、51.47%、35.77%,按照可选分级标准,各煤层的精煤回收率等级为中~良等,可选性等级为易选煤。

(4)、煤的结渣性

C10煤层鼓风强度0.1~0.3m/s时,>6mm的灰渣16.3~20.7%,属中等渣煤;C7煤层8.92~14.4%,属弱结渣煤。

(5)、热稳定性

C10煤层TS+6为67.3%,,属中等热稳定性煤。

C7煤层TS+6为77.8%,属较高热稳定性煤。

(6)、煤对CO2的反应性

当试验温度为853℃时,C7煤层对CO2还原率为16.5%;当试验温度为1000℃时,C7、C10煤层对CO2还原率分别为21.1%、24.0%;当试验温度为1100℃时,对CO2的还原率分别为24.7%、28.5%,随温度增高,反应性逐渐增强。

(7)、煤的可磨性

C7煤层的可磨性指数(HGI)为102,属易磨碎的煤。

C10煤层的可磨性指数(HGI)为106,属易磨碎的煤。

六、矿井瓦斯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7]482号)《对遵义市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306号)《关于遵义市煤炭管理局<关于呈报2009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701号)《关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呈报2010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矿井四年来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如下:

鉴定年度

绝对瓦斯涌出量

(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

(m3/t)

备注

2007年度

8.24

72.63

2008年度

9.63

55.47

注1

2009年度

7.31

37.59

2010年度

14.1

56.4

注1:

2008年度瓦斯涌出量数据来源于2009年鉴定结果表中“上年度矿井瓦斯涌出量”。

另外,本设计根据AQ1018-2006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预测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50.69m3/t(预测过程详见第3章),小于2007、2008、2010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因此,本设计以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作为设计依据。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本区矿井应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

根据2007年10月纸房煤矿委托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C7煤层所作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及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371号)“关于遵义市煤炭局《关于请求对<贵州省遵义县纸房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审查的报告》的批复”,纸房煤矿C7煤层在+925m标高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因此矿井按照突出矿井设计,C7煤层在+925m标高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矿井应在建设期间进行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投产后必须加强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的测定,定期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并依据瓦斯测定情况,校核矿井通风系统与生产系统等相关系统能力。

七、煤尘爆炸性

纸房煤矿于2003年12月在C7煤层中采样,于2007年1月在C5、C10煤层中采样,分别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作了“煤尘爆炸性鉴定”,其结论皆为“此煤样无煤尘爆炸性危险”。

因此本矿C5、C7、C10煤层均按照煤尘无爆炸性设计。

矿井按照煤尘无爆炸性设计。

八、水文地质情况

1)、概况

纸房煤矿所在区域位于云贵高原北东部。

属长江上游的赤水河流域的牛渡河支流,区内为三叠系、煤系地层,岩性多为灰岩、泥岩、粉砂泥岩,泥砂岩,有一定的隔水性,大气降水不易渗入地下,地表水系不发育,矿区地表水大多为“V”型冲沟水。

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减小甚至干涸。

一般小于2l/s。

区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碳酸盐岩溶水、裂隙水、部分为滑坡水。

碳酸盐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2)含水层(带)及隔水层特征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夜郎组的黄村坝段(T1y2)、沙堡湾段(T1y1)、二迭系上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l)、二迭系中统茅口组(P2m);其中Q为松散堆积裂水含水层,T1m、T1y2、P3c、P2m的灰岩为碳酸岩溶水含水层,T1y1、P3l的碎屑岩及煤层为区内的相对隔水层。

A、含水层及特征

a、第四系含水层(Q)

为孔隙性含水层,零星分布于地势低缓地带,以残坡积物为主,最大厚度5m,富水性差,动态变化极不稳定,多数为农田及旱地。

b、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含水层(T1m)

主要出露于矿区北西部,为灰色中至厚层灰岩,该组地层岩溶较发育,为碳酸盐岩溶水含水层,富水性强。

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黄村坝段含水层(T1y2)

主要出露于矿区中部,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该组地层岩溶较发育,为碳酸盐岩溶水含水层,富水性强。

d、二迭系上统长兴组含水层(P3c)

上部为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燧石灰岩夹泥灰岩;下部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夹灰黄色泥(页)岩,该层平均厚50m左右,为碳酸盐岩溶水含水层,富水性中等。

e、二迭系中统茅口组含水层(P2m)

在矿区南东边界附近出露,为岩溶裂隙含水层,为含煤地层的直接底板,上部为薄层至中厚层含燧石条带及团块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厚30~70m,中下部为中厚层至厚层灰岩组成,厚183~240m,出露于区内的石坎子~坪上一带,该地层中上部岩溶发育,有较多的溶洞、岩溶洼地。

地表水易枯竭,但地下水较丰富,富水性强。

矿区地处松林-岩孔鞍状背斜北西翼中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为补给区,区内含水层与采矿活动有直接关系,茅口组与C10煤层之间隔一层厚度约4.37~7.50m、平均5.83m的铝质泥岩,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780m,茅口组含水层低于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部分为承压含水层性质,可视为无限含水层,未来地下水向矿井的运动为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向集水工程的承压~无压运动。

因此开采C10煤层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下部时,存在底板透水的可能,因此在进入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下部的C10煤层作业前,必须做好探放水工作。

防止底板透水事故的发生。

B、隔水层及特征

a、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

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中部,地貌上呈负地形。

为黄绿色、灰绿色、灰黄色粉砂质粘土岩、钙质粘土岩及灰绿、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夹粘土岩组成。

为隔水层。

含风化裂隙水。

经调查无泉水出露。

富水性弱。

b、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

呈带状分布于田坝~柿花田~苦井一带,为灰绿色粘土岩、粉砂岩及灰绿、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夹粘土岩,上部夹泥灰岩。

为隔水层。

含风化裂隙水。

经调查无泉水出露。

富水性弱。

c、二迭系龙潭组(P3l)

分布于矿区南东部。

由灰色薄至中厚层泥灰岩、炭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等组成。

底部常为1~3m厚的古风化壳。

表层风化,风化厚度为5~22米,最厚可达30米,在风化带中风化裂隙发育,含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透水性差,在风化带下面,裂隙不发育,为相对隔水层,几乎不含地下水。

3)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矿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经调查,未发现断距大于10m的断裂构造,仅在采煤巷道中见5条小断层,且断距小于1.2m,对采煤活动影响小,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分类数码代号(Ⅰa)。

但由于老硐较多,且矿区地表汇水面积较大,应防止生产矿井及老硐积水和涌水。

4)地表水分布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矿区西部有一条小河经过矿区,该小河为长江流域的赤水河水系的牛渡河支流的上游纸房河。

河水流量较小,最大18m3/s,最小0.5m3/s(有时断流),一般0.8m3/s,最大洪水位在一般水位基础上涨1.5m,今后建井,井口应高于825m标高。

河流流向由南西至北东,与地层走向大致相同,远离煤层露头。

区内北西南东向冲沟发育,与煤层呈大角度斜交,切割较深。

有些冲沟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较小,雨季暴涨。

因此,在上述地表水体下采煤应注意地表水溃入。

大气降水是主要的充水水源。

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

5)上部采空区对深部充水的影响

根据调查,矿区现开采过程中的涌水量主要来自地表水和采空区积水,今后由于采空区的增大,尤其是到了雨季,可能致于不能及时排水而被迫停产。

因此下一步开采深部煤矿时,上部采空区积水将对深部充水产生较大影响。

6)井田充水的主要因素

本区位于岩孔-松林鞍状背斜中部北西翼,矿井范围内含水层为二迭系中统茅口组、上统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黄村坝段及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差,水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而呈季节性变化。

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本矿井直接充水因素为煤层顶板裂隙水,主要充水因素为老窑水,根据《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分类,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8)生产井和老硐对矿坑充水的影响

根据地质报告,在纸房煤矿的东、西两侧均有矿井,西侧为遵义县枫香镇大坪煤矿,东侧为遵义县永辉煤矿。

两个矿井目前均采C7号煤层,两个矿井目前均无越层越界行为。

相邻矿井与本矿井之间均有防水安全煤柱,且均为在生产矿井,采空区内不会有大量积水存在,如果相邻矿井资源枯竭或停采以后,采空区内势必产生大量采空区积水,此时若与相邻矿井采空区揭穿,矿井受到突水的可能性较大。

9)矿井涌水量及预测

由于煤层顶板和底板隔水性较好,纸房煤矿目前每天抽排水量较小,根据排水量观测记录:

最大涌水量:

1080m3/d,正常涌水量:

360m3/d。

矿区地处松林-岩孔鞍状背斜北西翼中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为补给区,区内含水层与采矿活动有直接关系,茅口组含水层低于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部分为承压含水层性质,可视为无限含水层,未来地下水向矿井的运动为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向集水工程的承压~无压运动。

(1).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