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30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docx

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完整版

2018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D

【解读】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基本观点是: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低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第四,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从题干的角度出发,选择D。

2.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A.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B.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C.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

D.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参考答案】B

【解读】教育的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的合理存在的人的活动。

选项C是教师的学生管理,D是小明的自学,A虽然看似是父亲对小明的教育,但是,给予的是一种负向的影响,是基本的价值取向问题,因此,从选择最佳答案出发,答案选择B。

3.下列现象中。

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

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B

【解读】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此题目从选项直接出发,C体现是不是促进作用,而是阻碍作用,是属于负向功能;D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而非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是教育方式,方法本身对教育的影响,而非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因此,选项为B。

4.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轮

C.环境决定论                    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参考答案】C

【解读】教育将教育比喻为“园艺”,教师是“园丁”,学生是受到教师“修剪”、“塑造”等方式影响下形成的“花朵”,这是典型的外铄论影响,因此,正确选项为C。

5.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外在教育目的论

C.教育准备生活说                  D.教育适应生活说

【参考答案】C

6.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B.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

C.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    D.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参考答案】C

7.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

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参考答案】C

8.发生在教案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案的评价是

A.初始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参考答案】D

9.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A.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参考答案】A

10.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

A.知识取向模式                   B.实践取向模式

C.生态取向模式                   D.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参考答案】C

1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

A.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

B.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C.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D.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D

12.现代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还派生出许多社会功能,其中包括

A.社会交往与照看功能                B.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功能

C.选拔与社会分层功能                D.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

【参考答案】C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对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

A.“培养完人”                     B.“培养独立个性”

C.“培养国际理解”                D.“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答案】A

14.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参考答案】B

15.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

A.系统性          B.等级性              C.制度化          D.专门化

【参考答案】C

1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

A.张之洞          B.康有为              C.蔡元培          D.晏阳初

【参考答案】C

17.严复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受斯宾塞“三育论”的影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和

A.新民德           B.移民风             C.增民财          D.强民体

【参考答案】A

18.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A

19.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案法是

A.德克乐利教案法             B.蒙台梭利教案法

C.设计教案法                   D.五段教案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我国学习国外教案法的历史

20.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解决普及教育额师资问题       B.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C.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       D.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

【参考答案】A

21.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A.“博爱互助”                     B.“谋生济人”

C.“敬业乐群”                     D.“爱国崇实”

【参考答案】C

22.我国近代最早制定分年课程计划,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案的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广方言馆                    D.湖北自强学堂

【参考答案】A

2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

.A.公有民办                         B.公有公办

C.公办民助                          D.民办公助

【参考答案】D

24.古风时代雅典青少年一边继续在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学习,一边为了接受体育训练进入

A.斯多葛学校                       B.体操学校

C.埃弗比                             D.体育馆

【参考答案】B

25.西欧中世纪大学所设学科一般为

A.文科、法学科、医学科、神学科

B.文科、理科、医学科、神学科

C.文科、理科、法学科、医学科

D.文科、理科、法学科、神学科

【参考答案】A

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

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

C.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

D.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参考答案】B

27.在西方近代教育中,依据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提出初等学校教育应该从最简单要素开始,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参考答案】D

28.17-18世纪英国的公学采用寄宿制,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

这种“公学”的含义是

A.公立学校

B.公共机构管理的学校

C.由政府或地方使用公共税收开办的学校

D.为培养公职人员而由公众团体资助兴办的学校

【参考答案】D

29.拿破仑执政时期所建立的帝国大学实质上是

A.帝国的最高教育领导机构             B.由帝国建立的大学

C.帝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             D.由帝国统辖的大学

【参考答案】A

30.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案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

A.昆西制度         B.葛雷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