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6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1.docx

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1

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组成动物蛋白质的20种氧基酸对应的密码子共有

A.4种B.20种C.61种D.64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密码子表中有64个密码子,其中有两个起始密码,三个终止密码,三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任何氨基酸.所以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故选C项,A、B、D项错误。

考点: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点睛:

本题考查密码子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理解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2.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图中两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相同

C.图中现象可表示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D.图中合成相关物质时,碱基配对方式有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RNA聚合酶具有将DNA打开双链的功能,故A正确;在多聚核糖体中,同一个mRNA连接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相同,故B正确;图中过程表明转录没有完成,就进行翻译,说明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生物中,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故C错;在转录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U,T=A,G=C,C=G;而翻译过程中,tRNA和mRNA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U,U=A,G=C,C=G,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某DNA片段为

,经2次复制后得到四个片段

下列关于错误发生的时间及错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错误发生的时间

错因

A

第一次复制前

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其余正常

B

第一次复制时

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配对错误,其余正常

C

第二次复制时

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配对错误,其余正常

D

第二次复制时

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一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若为第一次复制时,一条链上的碱基发生改变或者配对错误,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的两个DNA分子均不正常,因而必定为第二次复制是碱基配对错误;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一极会引起染色体数目畸变。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4.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与翻译相比,遗传信息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C.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思路点拨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即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项正确;遗传信息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故有T一A的配对,而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其上碱基和tRNA上的碱基配对,所以没有T一A配对,B项正确;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有DNA、R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而基因的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C项错误;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表示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因此该过程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D项正确。

【考点定位】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名师点睛】中心法则: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5.逆转录不需要

A.逆转录酶B.核糖核苷酸

C.能量D.模板

【答案】B

【解析】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A项错误;逆转录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不需要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逆转录过程需要能量,C项错误;逆转录过程需要以RNA为模板,D项错误。

6.尿嘧啶核糖核苷(简称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如果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检测小肠绒毛,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

推测下列与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逆转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3H-尿嘧啶核糖核苷可以形成合成RNA的原料,RNA主要是转录的产物,选B。

考点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7.请完成下列概念图的有关内容。

图中1、2、3、4、5分别表示:

(1)、1是;

(2)、2是;;

(3)、3是;(4)、4是;(5)、5是。

【答案】

(1)基因

(2)DNA

(3)密码子

(4)tRNA

(5)蛋白质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通过复制仍然形成DNA;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在形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tRNA会携带相应的氨基酸到达核糖体,与核糖体上mRNA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考点:

本题考查了遗传信息的传递以及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过程。

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②③均含有碱基U

B.该过程表示翻译

C.①上的密码子共有64种,也有64种③与之互补配对

D.④的形成要经过脱水缩合,所脱出的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羧基

【答案】C

【解析】①是mRNA、②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③是tRNA,它们都含有碱基U,A正确;该过程表示翻译,B正确;密码子有64种,而tRNA有61种,有3中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密码子,C错误;④肽链的形成要经过脱水缩合,所脱出的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羧基,D正确;答案是C。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

列表比较法理解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存在位置

含义

联系

遗传信息

DNA

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①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通过转录,使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

②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则起到翻译的作用

密码子

mRNA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

tRNA

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9.性激素进入靶细胞后与受体结合形成的“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可在细胞核中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生理调节效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性激素进入靶细胞需载体协助并消耗ATP

B.激素与受体识别并形成复合物的过程具有特异性

C.“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核孔

D.“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能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

【答案】A

【解析】性激素属于脂质,可自由穿过细胞膜,性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激素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体现了激素的特异性,B正确;“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只能依赖于核孔,C正确;“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后,会改变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特定的性状,D正确。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10.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在有光条件下发育成绿色幼苗,在无光条件下发育成白化幼苗;基因型为aa的玉米,无论有无光照均发育成白化幼苗,由此可见

A.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与环境无关

B.性状完全由环境决定,与基因无关

C.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D.无光条件下,基因决定性状;有光条件下,环境决定性状

【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在有光条件下发育成绿色幼苗,在无光条件下发育成白化幼苗,这说明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1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C.DNA中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答案】D

【解析】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之一,A正确;中心法适用于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少量DNA,则遗传信息的传递也符合中心法则,B正确;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然后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C正确;DNA病毒中虽然没有RNA,但它可借助寄主细胞完成DNA到RNA的转录过程,故其遗传信息传递仍遵循中心法则,D错误。

12.1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④⑤B.②⑤C.①④D.①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TP为其直接供能,故①错误;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故②错误;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故③错误;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的茎秆粗壮,果实中蛋白质等含量丰富,由此可见多倍体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故④正确;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后才表现出来,故⑤正确。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3.大肠杆菌基因原有183对碱基,现在经过突变,减为180对碱基(减少的碱基对与终止密码子无关),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A.只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答案】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基因由183对碱基组成,减少三对,碱基后变成了180对碱基对,所以由该基因转录出的mRNA上碱基肯定少了3个,即一个密码子,所以由mRNA上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个数也会减少一个,但是顺序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发生改变,故选D。

考点:

基因突变

14.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是()

A.过程Ⅰ称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核酸包括mRNA和tRNA

C.如果抑癌基因的有义序列为“﹣TCAGCTAG﹣”,则能发生如图变化的临近基因有义序列为“﹣TCAGCTAG﹣”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此时因过程Ⅱ被抑制,而抑癌基因保持沉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过程Ⅰ产生mRNA,故该过程表示转录,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正确;图中过程Ⅱ为翻译过程,有关的RNA有mRNA(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