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749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政府工作报告4.docx

县政府工作报告4

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XX年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年,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坚定一个目标、抓好两个营造、搞好三个建设的发展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完成了学做创活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经济实现健康发展。

20XX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4.7亿元,增长18%(现价,下同),其中,一产增加值预计实现7.5亿元,增长10.3%;二产增加值预计实现14.9亿元,增长28.4%;三产增加值预计实现12.3亿元,增长11.4%。

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实现10178万元(含中央下划收入因素),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实际收入增长1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15.27亿元,增长52.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8.83亿元,增长10%。

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5200元和2953元,分别增长15.5%和17.2%。

  

  经济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优化。

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23.2:

39.3:

37.5调整为21.6:

42.9:

35.5。

工业经济整体实力、运行质量得到提升。

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1%,提高2.6个百分点。

工业资本总量由5亿元增加到9.1亿元。

规模工业产值预计实现4.3亿元,增长38.7%。

农业结构调整成果开始显现。

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和棚膜经济两大主导产业优势正在形成,今年新增棚室791栋,黄牛发展到17.4万头,牧业园区达到13个。

无公害、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粗具雏型。

口前镇和北大湖镇成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绿色稻米生产和加工、“精气神”牌有机山黑猪、紫苏油生产等特色产业日益壮大。

旅游开发框架初步构建,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平稳发展。

经济发展外向度有所提高,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出口供货额均居地区前列。

  

  以两个开发区为主体的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采取项目招商、叩门招商、“一把手”离岗招商等有力措施,全县招商引资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实际到位资金8.5亿元。

共引进落地项目19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19个。

永吉经济开发区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项目引进成效显著。

当年新引进16个工业项目,有5户企业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绰丰柳机内燃机、江滨食品和金派食品等一批规模工业企业的引进,提升了工业经济发展层次。

吉林哈啤产销两旺,啤酒产量预计可达到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实缴税金超千万元。

吉林镍业集团大黑山钼矿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341万元,实缴税金228万元,投资5000万元的新一轮扩产改造项目顺利启动。

原金属材料厂、羽绒厂等4户县属停产企业存量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化解不良债务6700万元,安置职工1409人。

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今年共有49个农产品加工和非粮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县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30%。

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高水平搭建了绿色产业平台,被省政府确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农副产品加工区,成为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龙头。

区内绿色稻米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形成了米业加工集群优势。

新引进的九牛乳业奶牛示范园区建设基本完工,奶牛饲养能力达到2000头。

新建56栋海城模式日光温室,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今年基本建设投资达到8.7亿元,开工建设项目94个。

金家至岔路河20公里水泥路、二期农网改造、朝阳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等一批重点工程高质量完工。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上海路、碾子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全县房屋开发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

完成了兴华街、东山街改造等县城重点建设任务。

总里程452.8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路基建设大规模启动。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加强重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项目的申报,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永吉朝一中跻身省级重点校行列。

全县新建校舍近2万平方米,投资327.6万元更新了教育信息技术装备。

采取超常举措,“非典”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提高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大岗子乡成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

人口控制能力不断增强,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县城有线电视光纤传输一期工程全面完工。

通过对锅炉烟尘重点治理,县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财政通过努力增收节支,合理调度资金,基本保证当年工资兑现。

建立健全了县乡两级就业服务体系,全年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700个,落实优惠政策减免税费13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186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按时足额发放。

医疗保险良性运行,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医疗保障能力。

全县纳入低保范围9700人,城镇居民实现应保尽保。

劳务收入成为城乡居民收入重要,全年劳务输出3.8万人,其中累计向境外输出4450人,共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开展严打整治和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

“四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决定、决议、审议意见,积极采纳政协常委会建议,全年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分别为71件和120件。

加强信访工作,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28户县属国有、集体企业遗留问题得到平稳处理。

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

依法开展了食品、药品、土地等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大力查处典型案件,深入开展企业评议执法部门工作,改善了经济发展软环境。

以创建文明城镇、文明村屯、文明单位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审计、气象、档案、残联、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一年来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国省市营驻县单位和驻县部队的热情关注和真诚合作,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外来投资者的智慧和力量。

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永吉建设,为永吉发展、繁荣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工业经济总量不足,产业层次不高,缺少具有稳定支撑能力的大企业;农业产业没有形成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突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调节经济运行和保障社会发展的能力弱;全县上下集中精力抓发展的劲头不足,部分群众缺乏创业精神和闯市场的本事,一些干部在抓发展上力不从心,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不强;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仍然不高。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我县全面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兴工强县步伐的关键年。

从外部条件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这将是国家政策大倾斜的机遇,是资金项目加速涌入的机遇,是国内外连接、南北方融合、工农业一体的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我们一定要以勇挑重担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瞄准产业方向,选好突破环节,加快项目建设,使机遇期成为发展期。

从自身情况看,我县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建设“大城市主导产业的配套区、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农业区和都市发展的‘后花园’”已成为我县发展的正确选择;以永吉经济开发区、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北大湖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为支撑的发展平台已经搭建;工业资本量迅速扩张,优质特色农业逐步形成;全县上下盼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求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抓发展的合力日渐形成。

按照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突出项目建设,培育产业优势,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收入水平。

主要预期指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1.77亿元,增长20.4%(现价,下同),其中,一产增加值为8.2亿元,增长9.5%;二产增加值为19.37亿元,增长30%;三产增加值为14.2亿元,增长15%。

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9.6:

46.4:

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8亿元,增长18.4%。

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400万元(含中央下划收入因素),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实际收入增长12%。

招商引资实现13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增长15.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6元,增长1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扩充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永吉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工业问题。

全县人民已从近几年落地的工业项目群体中看到了永吉的希望,同时也热切期盼项目尽早进入回报期,使永吉摆脱困境,快速发展。

因此,要有效组织“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狠抓工业项目落地、生成与壮大。

20XX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要达到14.4亿元,增长33.3%。

工业资本总量要达到14亿元。

  

  以招商引资为手段,迅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重点抓好永吉经济开发区建设,增强开发区投资综合效益,产业聚集效应。

加强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进区承载能力。

规划构建科龙、横店、万向产业园区,发挥园区孵化功能,定向招商,重点引进。

进一步做好全县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培养项目主谈人群体,实行招商引资项目负责制,全程跟踪服务,一抓到底。

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专业招商,继续加大领导干部离岗招商力度。

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实行奖励,形成强烈的招商引资氛围。

主动承接中心城市“退二进三”和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工业项目,瞄准名企、名牌,加入其分工协作体系,发展配套工业。

明年全县力争新引进工业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

永吉经济开发区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

  

  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资金的倾斜与支持。

对投资4.6亿元的吉林镍业集团大黑山钼矿和投资1.6亿元的江滨食品两个已基本获得国家批准的项目,抓紧跟踪衔接,并做好项目启动建设的服务工作。

对已通过市级筛选的兴隆汽车配件等7个项目,指派专人,跟踪负责,争取获得国家批准。

要立足现有资源,瞄准国家政策、资金投向,积极筛选,梯次申报重点项目。

  

  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努力提升重点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构建稳定的财源支撑。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政策、资金、信息、用工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使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强。

一是对绰丰柳机内燃机、江滨食品、金派食品、钼矿、哈啤等新建、扩建项目加强协调服务,促其尽快竣工达产。

二是帮助天三奇药业等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对外联络,力促其二次引资嫁接改造,尽快启动并达产达效。

三是抓好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力争当年盘活启动县属企业10户。

要靠规模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明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要达到43户,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新增税收1500万元。

  

  

(二)加快培育农业产业优势,促进农民多元增收。

  

  作为具有30万农业人口的县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是全县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非粮化、培育产业化、加快市场化、推进工业化。

  

  着眼发展绿特型产业,实现提质增收。

引导农民树立质量效益意识、信用效益意识,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在发展绿色粮食经济上,依托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建立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及管理规范体系,实现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的标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