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8455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x

高中语文10祭文祭十二郎文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祭十二郎文

本课话题 ——珍爱亲情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呜呼!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有一些人,有一些事,当他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无法体会他们的重要性。

当我们能体会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走远。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特别是亲情。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王峥嵘,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4组村民。

1995年,王峥嵘与丈夫结婚后,走进佛山村一个人口多、病人多、缺少劳动力的家庭。

婚后,丈夫为了生活外出打工,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全都压在她一人肩头。

她没有一句怨言,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亏待老人。

20年来,她照顾年迈体弱的公公婆婆,80多岁聋哑的大爷公,以及患有癫痫病的大伯哥,用淳朴善良酿造大家庭的和谐美满、其乐融融。

王峥嵘靠着自己的努力,照顾着一家老小,得到邻里乡亲的一致好评。

王峥嵘家及她本人分别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第六届辽宁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一间茅屋何所值?

父母之乡去不得。

——(唐代诗人)王建

2.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黄宗羲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4.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

——大仲马

5.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丧之七日(  )    所怙(  )

兄殁南方(  )省坟墓(  )

归取其孥(  )丞相薨(  )

佐戎徐州(  )汝遽去吾(  )

万乘之公相(  )窆不临其穴(  )

【答案】 sànɡ hù mò xǐnɡ nú hōnɡ rónɡ jù shènɡ biǎ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

(2)敛不凭其棺(    )

【答案】 

(1)“羞”同“馐”,美食 

(2)“敛”同“殓”,给死者穿衣入棺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诚

(2)省

(3)致

(4)就

【答案】 

(1)名词,诚意/连词,如果/副词,实在 

(2)动词,知道/动词,探望 (3)动词,表达/动词,使……来/动词,达到/名词,兴致,情趣 (4)动词,趋、赴/动词,就职上任/动词,接近/动词,完成/动词,接受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________

(2)毛血日益衰(    )________

(3)东亦客也(    )________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________

(5)而视茫茫(    )________

(6)惟其所愿(    )________

(7)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________

(8)将成家而致汝(    )________

(9)长吾女与汝女(    )________

(10)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向西 

(2)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3)名词作动词 客居 (4)名词作动词 继承……事业 (5)动词作名词 视力 (6)动词作名词 愿望 (7)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夭折 (8)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成家;使……来 (9)动词的使动用法 养育,使……成长 (10)形容词作动词 保全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将成家而致汝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男子结婚。

(2)吾与汝俱少年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年少的孩子。

(3)志气日益微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几何学。

(5)少而强者不可保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坚强的人。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创立,有根据。

(7)而齿牙动摇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不稳固,不坚定。

(8)未可以为信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

【答案】 

(1)安家。

 

(2)青年男子。

 (3)精神。

 (4)多久。

 (5)强壮的人。

 (6)成长立业。

 (7)这里是“松动”。

 (8)可以凭借。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惟兄嫂是依。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可以为信也。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念汝从于东。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又罢去。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宾语前置句 只有依靠大哥和大嫂(的抚养)。

(2)宾语前置句 这实在都是我造成的,又能怨谁呢?

(3)状语后置句 我在汴州辅助董丞相。

(4)省略句 (我)不能认为这是真实的啊。

(5)省略句 我推想你跟(我)到东部地区来。

(6)省略句,固定句式 你是知道(这种情况)呢,还是不知道呢?

(7)被动句 我又被解除官职离开(徐州)。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

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

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

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

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了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祭 文

祭文是古人为祭奠去世的亲朋好友而写的文章,用来表达对亲友逝世的哀痛惋惜之情,并祈请逝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

与托人撰写的墓志铭不同的是,祭文多由祭奠者自己写作,因此含有更多的真情实意。

自唐宋八大家开始,祭文成为一种极富抒情色彩的文体,在对逝者悼念追忆的同时,作者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抒发对生死的感慨,坦陈对命运的思考。

祭文的功能决定了它的艺术风格,大多数祭文纡徐委婉、情韵悠长,根据所祭奠对象的不同,在语言格调上也会稍有差异。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

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人立业,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①________

【答案】 ①死别之情

一、阅读课文第1~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交代写祭文的时间、情况及致祭的对象后,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叙事是抒情的基础。

往事历历在目,忆之深乃因情之切,于叙事中,就可见作者真情。

2.在第2、3段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①第2段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一语,“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

②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又重提旧事,流露出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二、阅读第4~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第二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写十二郎之死。

为什么文中还要回叙自己头一年给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体衰病、子孙辈幼小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些事都与文章主旨(吊十二郎之死)密切相关,穿插其中,又形成行文的曲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