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852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pdf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pdf(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pdf

收稿日期:

2005-04-15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洪?

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江西南昌?

330038)摘?

要:

大学生旅游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大学生在求知心理、好奇心理、解脱心理等动机影响下,加入到旅游大军之中,但因其消费水平的偏低,必然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旅游;旅游行为;旅游动机;旅游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354(2005)03-0027-02?

旅游这一新的消费热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

然而,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

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其特点,从而进行正确引导。

?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观因素,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旅游动机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因。

大学生旅游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1、求知心理。

在一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商学院在校本科生的调查问卷中,64.5%的被调查者回答外出旅游是为了开阔视野1。

可见,一批知识型学生旅游者为了探寻艺术的真谛、物种的奥秘以及人类的生存,不惜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大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气概。

2、好奇心理。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不?

无奈。

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压抑,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全部就是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

课余生活被挤压得毫无色彩可言,尤其是对那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生活无异于心灵禁锢。

进入大学后,?

出去开开眼界自然成了合理要求。

3、解脱心理。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繁忙的学习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高度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精神长期得不到松懈,这将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负作用。

为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紧张心态,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不失为?

缓解心灵压力的良药。

4、顺从心理。

有些大学生自己本来并没有旅游的念头,但因朋友怂恿或老乡、同学相邀,也就跟着出门?

转一转。

5、时髦心理。

生活是一台戏,人们不满足仅仅作为观众,而希望登上舞台展示一番自己的风采。

旅游正是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之外表现自己,提供了一座?

大舞台。

2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的束缚而充分地主宰自我,同时更可领略到一种?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繁的超凡脱俗的境界。

旅游产品可谓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产品之一,旅游行为也是最时髦的行为之一。

为了赶时髦,好向别人夸耀,自然要出去?

走一走。

6、攀比心理。

当今大学生很多是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率先走出?

象牙塔到大千世界去享受生活。

这样的?

示范效应自然刺激了其它同学的攀比心理,不管有没有经济条件,借钱也要?

潇洒一回。

7、访友心理。

中学毕业后同学各奔东西,天涯海角,但那单纯而挚真的友谊让人念念不忘。

于是,到异地老同学那里去玩玩,趁机游山玩水成为大学生的?

必修课,再加上吃、住有人管,何乐而不为。

?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1、旅游行为的普遍性。

谈恋爱、上网、旅游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活的三门?

必修课。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加入到旅游者行列中,使大学生旅游者队伍逐年膨大,旅游行为也成为大学流行行为。

2、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风光等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一些知名度高的景点、景区更受到大学生的极力追捧,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同时也符合其内心世界丰富、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征。

3、旅游时间的集中性。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

寒暑假、双休日及?

五一、?

十一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集中时间。

双休日一南昌高专学报?

2005年第3期(总第58期)?

2005年6月出版JournalofNanchangJuniorCollegeNo.3(Sum58)Jun.200527?

般为短途旅游,其它时间则多安排中、长途旅游。

4、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调查显示,47.4%的大学生喜欢集中外出旅游,20%的大学生希望独自旅游,26%的大学生则愿意和几个好友结伴出游。

1出游方式的选择与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表明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只注重文化和身体的培养,而忽视独立个性的培养。

5、旅游消费的低水平。

在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大学生会选择自行车、长途汽车、火车等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而飞机、豪华巴士等则一般不予考虑;旅游住宿方面,则尽可能不住星级宾馆,而选择住亲戚、朋友、同学家、大学宿舍或廉价的旅馆;在旅游过程中饮食则更不讲究,吃方便面、快餐乃至家常便饭;至于购物,则多买一些非常价廉的小纪念品;娱乐则根本不予考虑。

因此整个旅游过程花费不多。

?

三、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积极影响1、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身心健康、增长知识和素质的作用。

事实表明,在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伟人中,几乎没有哪一位不曾有过旅游或旅行的经历。

对于大学生来说,外出旅游更是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启发的有效途径。

他们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世界、熟悉社会、增长知识和才干,同时也能锻炼自己。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经验总结。

32、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增加旅游业收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在每年七、八月所谓的旅游淡季,大学生旅游者的出现无疑是一支?

强心剂,它能使旅游业淡季不淡。

在对云南省旅客作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暑期大学生旅客比重高达24%,这说明大学生是寒暑假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4虽然大学生整体旅游消费水平较低、属低档消费,但因其人数庞大,带给旅游业的收益仍然是可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3、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对社会发展起深远影响。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大学生在旅游时可以亲身领略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亲眼目睹祖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可以亲耳听到对祖国历史文明和建设成就的称颂,也就能激发和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学习之中,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非凡。

5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1、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增加家庭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正常生活水平。

任何旅游行为的发生,都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都是由其家庭承担,而这部分费用占到家庭消费支出的很大比例,尤其对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比例更大,甚至是举全家之力,不惜负债供子女读书。

而额外增加的旅游费用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有些大学生本身家庭条件并不优越,但又非常想去旅游,为了筹集旅游费用,会想尽一切办法从日常生活开支中节省,节衣缩食,结果使生活水平下降,身体受到影响。

2、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加大学校管理难度,对学生学业产生一定的干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与学业之间并无矛盾,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理应避开正常学习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但有些旅游项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加上极少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正常上课时间逃课外出旅游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其本人的学业,而且在同学中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大学生外出旅游时,受经济条件限制,一般会在老乡、同学处借宿,这固然方便了自己,却给所借宿的学校宿舍管理带来不良影响,埋下了安全隐患,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采用?

两头欺瞒的方式,既不告诉家长,也不知会学校,就独自外出旅游,加大了学校管理学生的难度。

3、大学生不良的旅游消费行为干扰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大学生属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其旅游消费行为总体上是健康、文明的。

但仍有一些不和谐之声,干扰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部分大学生偷逃车船票,不从景区大门进入景点,而是另辟?

捷径,偷逃门票的行为造成了旅游业的收入流失;还有一些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在景区的建筑物、树木等上刻下自己?

到此一游的墨宝,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环境美,也损害了旅游资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社会现象,它对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关旅游部门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时间、经济等特点制定大学生旅游开发决策,或开发大学生特种旅游;家庭、学校、社会则应对大学生的旅游给予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旅游观,从而使大学生旅游行为健康、文明。

参考文献1霍力、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商业研究,1997(3)2孙惠春.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王艺.旅游潮引发的社会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10)4肖俊辉、刘婷、王哿.云南旅客的旅游心理行为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18)5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

郑苏淮?

校对:

谢慧芳)28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