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7834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_精品文档.pdf

技术与方法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2011年第9期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郑小国12陈亮1楼巧君1罗利军12(1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2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摘要:

表观遗传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针对这两种表观修饰,其研究方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方面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表观修饰的检测正在逐步从定性检测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从个别位点向高通量检测发展。

此外,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推动表观遗传研究的发展,包括单分子实时测序法、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法等。

综述目前常用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并对它们在表观遗传修饰检测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对比分析。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重亚硫酸盐法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单分子实时测序单分子纳米孔测序ResearchMethodProgressofEpigeneticsZhengXiaoguo12ChenLiang1LouQiaojun1LuoLijun12(1ShanghaiAgrobiologicalGeneCenter,Shanghai201106;2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Abstract:

EpigeneticregulationhasbecomeahotspotinthestudyongeneexpressionregulationEpigeneticregulationmainlyfo-cusesonDNAmethylationandhistonemodificationAgreatdealoftechniqueshasbeendevelopedtodetecttheseepigeneticmodifica-tionsandgreatprogresseshavealsobeenachievedintermsofdetection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ssayThenext-generationsequencingtechnologieswillgreatlypromotethedevelopmentofepigeneticresearchprovidingachanceforrapidandhighthroughputepigeneticdetection,whichincludethesingle-molecular,real-timesequencing,single-moleculenanoporeDNAse-quencingThisreviewintroducedthemostcommonlyusedandnewlydevelopedtechniques,andmadeabriefcommentabouttheirap-plicationsinthedetectionofDNAmethylationandhistonemodificationKeywords:

EpigeneticDNAmethylationHistonemodificationRestrictionendonucleaseenzymedigestionBisulfate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ChIP)Single-molecularreal-timesequencingSingle-moleculenanoporeDNAsequencing收稿日期:

2011-04-07作者简介:

郑小国,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表观遗传学;E-mail:

zxg08sagcorg通讯作者:

罗利军,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

水稻节水抗旱;E-mail:

lijunsagcorgcn表观遗传(epigenetic)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他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遗传1,2。

表观遗传学的现象很多,DNA甲基化(DNAmethylation)、组蛋白修饰(histonemodific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imprinting)、RNA编辑(RNAedi-ting)、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性别相关性基因剂量补偿效应等都是典型的表观遗传现象3,4。

表观遗传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共价修饰两方面。

DNA甲基化(DNAmethylation)是常见的表观遗传现象,它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作用下将甲基添加在DNA分子中的碱基上。

常见的DNA甲基化发生在DNA链上的胞嘧啶(C)第5位碳原子和甲基间的共价结合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5,6。

除此以外,在腺嘌呤(A)N6位置可以引入一个甲基形成N6甲基腺嘌呤(N6-mA)。

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联核苷酸上,也常在植物基因组CNG和CNN序列上发现7,8。

在某些区域,CpG序列密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2011年第9期度很高,可达均值的5倍以上,成为C和G的富集区,就像在DNA序列汪洋大海中浮现的一座座孤岛,称为CpG岛(CpGislands)9。

作为表观遗传学最重要的现象之一,DNA甲基化对基因的表达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涉及异染色质形成、转座子扩散防御、基因印迹、源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沉默和细胞分化等,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4,10。

组蛋白共价修饰(histonemodification)包括11:

乙酰化(acetylation)、甲基化(methylation)、磷酸化(phosphorylation)、核糖化(ribosylation)、泛素化(ubiquitylation)和类泛素化(sumoylation)。

这些修饰共同构成了可以通过特殊解码蛋白解读的组蛋白密码,在解码过程中影响基因表达12,13。

其中乙酰化和甲基化主要发生在组蛋白lys残基上,乙酰化与转录激活相关;甲基化既可能与转录激活相关,也可能与转录抑制相关,激活或抑制取决于甲基化lys位点以及添加的甲基基团数目8,14,15,每个lys残基可以加上13个甲基基团,形成单甲基化、二甲基化、三甲基化3种形式,每种形式有其独特的功能16。

磷酸化是另外一种重要的调控方式17,在基因转录、DNA修复、细胞凋亡以及染色质凝聚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核糖化18是指组蛋白H1、H2A、H2B及H3和多聚ADP-核糖的共价结合,ADP-核糖基化被认为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复制过程的扳机;泛素化19是指将被降解的蛋白质连接上泛素标记,一些可以诱导基因启动子区域的H2B组蛋白会被修饰以启动基因表达;类泛素蛋白20(smallubiquitin-likemodifiers,SUMO)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被认为与蛋白质的细胞内定位、稳定性和转录活性有关,也可能参与异染色质结构的调节。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表观遗传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重要性,并开发出一系列检测表观遗传修饰的方法,尤其是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检测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方面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表观修饰的检测正在逐步从定性检测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从个别位点向高通量检测发展。

1DNA甲基化研究技术目前全基因组或接近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技术较多,主要分为3类:

第1类技术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为基础,用一个或多个酶限制性切割未甲基化DNA(如HpaII和NotI)或甲基化DNA(如McrBC)。

这些方法结合芯片、毛细管测序21等技术已经检测了多种生物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但仅限于内切酶能够识别的CpG位点。

第2类技术依赖于全基因组DNA重亚硫酸盐转换,经重亚硫酸盐处理后基因组DNA未甲基化胞嘧啶(C)转换为尿嘧啶(U)(经扩增后最终为T),甲基化C保持不变22。

此方法可以进行单CpG位点解析并且可以结合芯片或高通量测序。

但此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经过重亚硫酸盐转换后,序列特异性降低,在芯片上难以设计足够的特异性探针进行全基因组分析。

此外,如果用于较大基因组日常分析,此方法十分昂贵。

第3类技术以免疫学为基础,用5-甲基胞嘧啶特异性抗体或者用含有甲基结合结构域的蛋白通过免疫沉淀富集基因组甲基化或未甲基化片段23,称为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methylatedDNAimmu-noprecipitation,MeDIPormDIP)10,2428,MeDIP结合芯片(MeDIP-chip)技术可以对任何物种进行高通量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作图29。

以上3类技术可以与测序或芯片技术组合形成多种方法:

如酶切结合测序、酶切结合芯片技术、亚硫酸氢钠结合测序、亚硫酸氢钠结合芯片技术、免疫沉淀结合测序和免疫沉淀结合芯片技术等。

11以限制性内切酶为基础的DNA甲基化检测技术111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amplificationpolymorphism,MSAP)本方法是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0,31。

其基本程序是:

提取基因组DNA,根据HpaII、MspI两种酶对甲基化敏感程度不同,分别用EcoRI/HpaII、EcoRI/MspI两组酶组合对基因组DNA进行双酶切,连上接头后,用按照接头序列设计的引物加上一个选择性碱基进行PCR扩增,称为预扩增。

预扩增产物稀释后,再加入另外两个选择性碱基引物进行第二次PCR扩增,称为选择性扩增。

扩增产物变性后在6%的PAGE胶上电泳,最后采用银染或同位素放射自显影方法处理PAGE胶,统计和分析DNA条带即可得出基因组CpG位点甲基化状态。

还可以对差462011年第9期郑小国等: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异扩增片段回收克隆测序,通过比对可鉴定甲基化差异位点。

MSAP技术相对其他DNA甲基化测定技术有如下优点:

不需知道被测DNA的序列信息;操作相对简便,在AFLP基础上可直接操作;可在全基因组范围检测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化。

MSAP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只能检测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

此方法常用于研究动植物全基因组甲基化状态。

112McrBC酶切法McrBC是一个DNA甲基化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识别(A/G)C基序中甲基化的C,切割一条或两条链上含有甲基化胞嘧啶的DNA。

McrBC不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

McrBC的DNA识别位点包含两个(G/A)mC形式的半位点。

半位点的间距最长可达3kb,但最适宜切割的间距是55103bp。

McrBC切割时需要GTP存在,当存在GTP的非水解类似物时,该酶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甲基化的DNA上,而不产生切割反应。

McrBC在一对PumCG序列元件上进行切割,因此可以检测相当大一部分的甲基化CpGs。

通常该方法结合芯片技术检测甲基化DNA,其基本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