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768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_精品文档.pdf

July,2009NO.4General194甘肃理论学刊GansuTheoryResearch2009年7月第4期总第194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宁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收稿日期2009-05-16作者简介宁阳(1979),男,山东烟台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等研究。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马克思主义要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的指导作用,必须实现大众化。

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相容性;马克思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具体路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07(2009)04-0066-04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9理论只有与实践、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也就是与大众相结合,为大众所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进而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在稳步推进,伟大的行动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导,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统一思想的需要又是时代的诉求。

何为马克思大众化,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认识视角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关注的问题。

在党的历史上,艾思奇、毛泽东、邓小平等都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恩格斯就曾指出,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

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结合。

这种结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域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二者合则两利,离66则两伤。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内在契合性为其结合提供了可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能够成功实现在东方的移植,缘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某些内在契合性,找到其生长点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民族形式,而且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资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母体文化。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11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16世纪到19世纪的中西文化的大际遇,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血脉相通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相通性,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普遍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有利于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衔接、有利于向现代性转换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两者都是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在文化形态与哲学形态上有着相同之处。

正是这些相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先进知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深层理论背景之所在。

5同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要求,而这两种文化本身之间存在的大量相通之处,又使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结合点。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分析1.在内容上,要在扬弃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积极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切东西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

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差不多既是好的,又是坏的。

”6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精华与糟粕两重价值并存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毛泽东说: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7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形成,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8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一种传统,它就必须要现代化;否则,它就不能得到发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不能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做出积极的回应。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推开传统文化固有的内容做任意解释,也不是用西方文化模式随意改造传统文化,而是立足于现代社会需要,根据传统文化固有的精神,使那些可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并尽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使其发展得更加完善。

马克思主义只有奠基在经过扬弃和现代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大众化。

否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只会走上民族虚无主义的道路。

2.在形式上,要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歌德曾经说过: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打破经典理论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让它们飞进千家万户。

但过去我们的理论教育恰恰在这点上没有做好。

往往是理论性学术性有余,而平民化大众化不足。

经常是长篇大论,语言晦涩难懂,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搞复杂了。

10这样,人民群众连真正理解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大众化!

毛泽东早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指出,“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76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10中国传统文化在语言上具有精炼准确,词约义丰,典雅规整的特点,喜欢运用成语、警句和寓言故事来议事说理。

这样,既在简练的文字中蕴涵丰富的意义,又能充分体现思想的深刻性。

同时,又生动活泼,机智风趣,具有艺术感染力,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说教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我们党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特色的熏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料,在创造性地运用成语、典故、俗语阐述理论观点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真正体现出生动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3.在机制上,建立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建立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长效机制。

首先,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使之内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其次,尤其要重视推进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间文化的结合。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对马克思主义与民间文化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这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急需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

因此,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制问题,积极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更好地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要建立健全渗透和转化机制。

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其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联,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多元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在一种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和沟通。

但是,在结合过程中两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决定了在结合中必然起着指导作用。

我们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加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出现新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样。

思想理论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甚嚣尘上。

人们思想观念出现多元化,一些人在精神追求上出现了空虚和迷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产生了动摇,甚至走向偏离。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防止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消解作用,我们理应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批判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些积极成果为我所用,但不能全盘吸收,盲目借鉴,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这是毋庸置疑的。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为了更好的大众化,达到理论掌握群众的目的,而不是多元化。

我们要不断增强抵御西方思想渗透的能力,不断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免疫力,在此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庸俗化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系统科学的理论,要将其逐步实现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化,首要的就是将理论进行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

我们的理论不能只停留在学理层面,要创造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果理论的内容和形式都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么结局必然是悲观地上演一幕没有观众的空剧,马克思主义就无法大众化。

因此,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但必须明确的是,通俗化不等同于庸俗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双向选择和相互融合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86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并与其相融合的过程。

这种融合既不是单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去套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两重性。

既有积极、进步、民主、科学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因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保留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更要不断剔除其中阻碍民族振兴的陈旧落后部分,这一选择过程就必须以符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崭新文化作为参照和指导。

113.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与民间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既要重视与精英文化传统的结合,又要重视与民间文化传统的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不只是漂浮在学理层次、思辨层次上,而深植于中国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生活世界中,并由此来掌握中国民众,特别是广大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